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判-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在那个晚上,杜平和他同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姚先阳。”
  “他们对姚先阳的态度,让我完全混乱了。”叶文初道,“假设,这些黑衣人是姚家的势力,他们在刘红台的别院设阵诅咒圣上,他们在姚家出事后,帮助姚先阳。可现在为什么又放弃了姚先阳?”
  舒世文道:“会不会是,道观和姚家没有关系?”
  “是的,我也这样想过。总之,这个道观办事的方向是矛盾的。又或者,他们在姚家倒台后,借机独立了,我现在觉得这个方向,是最合理的。”
  舒世文也点了点头,觉得她说的有道理。
  “确实是。”
  叶文初走了几步,对刚才的话,做了结束:“这是关于道观的猜疑,可惜我没有从中得到可以肯定的案件的线索。”
  “那就放一放,说说最近的案件,从袁阁老被害开始。”
  “袁阁老是被我们先前说的一种毒药害死的。那天他约了朋友子时来家里,这个朋友就是会宁侯。会宁侯已经伏法,但他始终不开口,所以,在袁阁老这里,只抓到了直接的凶手,而没有拿住间接的凶手。”
  “会宁侯杀袁阁老的目的是什么?会宁侯授命于谁,为何不敢开口?”
  “我以为,袁阁老的死是个结束。可没有想到,却仅仅是开始!张超然张大人来我家,告诉我有人威胁他的时候,我本以为是小事。”
  “可没想到,在五月底袁阁老也收到过威胁,诸如十日内不请罪、不做出表示,就后果自负。什么后果……在苏阁老以同样手法被害死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对方以儿戏的方式提出警告,可其实一点不儿戏。”
  “紧接着是蔡侍郎蔡大人死在戏院。南岭郡王他就在我家的饭馆,与朋友相约吃饭,吃过后回到宗人府休息,一睡不能醒。”
  说到这些事,在座的官员们依旧是心中发颤。
  曾经离死亡那么近。
  “外传的,都是这个人在替天行道,杀贪官除暴安良。”
  “如果,对方不是用白罗山的毒药的话,我甚至也会觉得,这个人可能是个自诩的侠客,像梅林那样,劫富济贫杀贪官安天下。”
  “但显然不是,这个人只是想杀人而已。”
  “他杀的,都是韩国公曾经的追随者。其实,这不能说追随,譬如袁阁老他心中很清楚也嘲讽自己是姚家的狗,但他没有选择,他为了留在朝堂实现理想做点想做的事,这个狗他非得做。”
  “其他的大人其实也是。”
  大家纷纷点头。不管当时选择从韩国公是出于什么考虑,但,现在回忆都是因为不得已。
  “那如果不是杀贪官的侠客,那么凶手的动机是什么?”叶文初说着顿了顿,继续道,“在袁阁老被害,会宁侯嫁祸给宣平侯的时候,在河上我们碰到了很多黑衣蒙面人,这些人黑衣蒙面人,与我抓姚先阳当天夜里,出现的黑衣人是一批人。”
  “也就是说,这些人也是道观的人。”
  叶文初问大家可能听得懂。
  “听得懂!”叶满意举着小手道,“有一个道观,他们一开始是姚家的人,姚家没有了,道观自己单干。他们养了很多黑衣杀手,还有会宁侯这样的信徒,害死了很多大人。”
  “是谋害!”白通道,“用毒药谋害了很多人。”
  叶满意点着头。
  “真聪明。”叶文初微笑着,“我侄儿都懂了,大家也都懂了。这事儿听着简单,最后得了这么一个结论。但实际,从无到现在,跨度有三十年左右。”
  这事儿大家是听懂了,但又没有听懂,其中许多事,想不明白且越想越糊涂。
  “那,杀袁阁老……不对,袁阁老的凶手是会宁侯,那谋害苏阁老几位大人的凶手是谁?”刘大人问道。
  叶文初喝了口茶润润嗓子,余光扫了一眼宋道凉。
  宋道凉的面色并不如刚才那么轻松了,但依旧在喝酒。
  “我也疑惑。首先动机没有弄清楚,方向就不好定,我和舒大人做了很多假设,但凶手依旧被隐藏在谜团里。”
  “这个凶手要同时满足很多条件,他认识苏阁老,并很得信任亲近,他认识蔡大人,让谨慎的蔡大人放弃了警惕,他认识南岭郡王,并能让堂堂郡王请他吃饭。”
  “这些,恐怕在场的各位都满足不了。”
  刘大人点了点头,他不认识南岭郡王。实际上,这里认识南岭郡王的人是有,但让南岭郡王请客的,应该不多。
  “这一场连环杀人案,确实很难。但也不是没有线索,比如这个……”
  她从马玲的手里,取来了三张请柬。
  请柬的封面上,手绘了白鹤。
  “这、这是书院的请柬?”张超然道,“我们也有。”
  “是的。大家都有!”宋道凉接了话头,“书院送出去不少。”
  众人点头。
  “是!我原没在意,但今天苏阁老出殡,我听到有的官员在说今天的答谢会,我忽然想到,为什么凶手在南岭郡王后,沉寂了五六日不动手了?”
  官员们都很聪明,一点就通透了。
  “你的意思,凶手不是不动手,而是,要在这里一起动手?”一位官员脸色煞白地道。
  “莫慌。”叶文初道,“各位大人,到这个时候了,我们就不要瞒着了,请收到过十日威胁的人举手。”
  一瞬大家的迟疑过后,所有官员都举手了。
  这个结果,让所有人跟随刚才那位问话的官员一起,煞白了脸色。
  “莫慌!”叶文初还是那句话,“凶手也不着急。”
  大家强自镇定住,但还是急迫地问道:“是谁,谁是凶手?”


第415章 一些细节的拼凑
  是谁?
  谁是毒害包括袁阁老在内的四位官员的凶手?
  “宋先生!”叶文初看向了宋道凉,背着手笑盈盈道:“能满足我刚才说的那些条件的,并受人尊敬的人,除了宋先生,没有别人了!”
  现场仿佛炸开了锅。纵然是刚才有所察觉的舒世文,都不能从容,更何况其他人。
  宋道凉?!
  “宋先生是连环杀人凶手?”刘仝起身,道,“那今日这场答谢会,就是杀人的会?”
  叶文初看向喝酒的宋道凉。
  “宋先生说吧,今天这场到底是答谢会,还是杀人陷阱?”
  无数的目光投在宋道凉的脸上,大家期待他的否认,毕竟,这么多年知己好友相处着,是有感情的。
  否则,今天也不会给他面子,热烘烘的夏天到这里来。
  “我说不是。”宋道凉放下茶盅,“但以我对叶大人的了解,你既然提出了结论,想必你已经有你认为的,合理的关系推论了。”
  宋道凉很镇定,和往日并没有不同。
  “大家也稍安勿躁。”宋道凉起身,对所有的人道,“听叶大人说吧,宋某也好奇她要说什么。”
  “宋某在京这么多年,一直只是教书,连朝堂都不曾进过,这杀人动机一项,都让我这个凶手费解。”宋道凉再次坐下来,仰头看着叶文初,示意她继续,“叶大人得给宋某一个交代才行。”
  “好的,你不让我现在说,改日公堂上我也会继续说完。索性,半个朝堂的大人都在,今天一并说了。”叶文初道,“我本来也没有头绪,今天早上在苏府听到大家议论后,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在南岭郡王被害的时候,没有人见过凶手进过他所在的厅内吃饭。”
  “碗筷也没有动过。”
  “于是我去和我父亲确认,我问他,当时南海厅的隔壁,姚子邑以及他的同窗好友们吃饭时,宋先生来过没有?!”
  “姚子邑给我吃饭的人名单,但没有提到宋先生。”
  大家看着宋道凉。
  “我父亲自己伙计们都说来过,待了一会儿就走了。”叶文初转过来问宋道凉,“宋先生承认,您那天中午到过叶氏菜馆吗?”
  这事儿,当时姚子邑给她提供信息,和叶俊提供信息产生了盲区。
  姚子邑认为,宋道凉不属于那天的客人,而叶俊认为,姚子邑所列的同窗、先生名单里包括宋道凉。
  “去过的,这不否认!但也只是待了一盏茶,打了个招呼就走了。”宋道凉说他那天的事,叶文初摇头,“你还去了南海厅,给南岭郡王送请柬,并在他的茶盅里下毒。”
  “南岭郡王死后,我在他身上找到一个荷包,荷包里有一把钥匙放在最上面,下面是银子。而他刚刚在饭馆,亲自取了银子结账过,所以说明,他回到宗人府的公房后,用过这把钥匙。”
  “我用钥匙打开柜子后,在信件的最上面放着这张请柬。”叶文初道晃了晃,属于南岭郡王的请柬。她甚至将请柬放在鼻尖闻了闻,“上面有非常浅淡的海货腥气。”
  那天,南岭郡王在桌上,吃了一只蟹子。
  “叶大人好细心。难怪能查破那么多案子。”宋道凉表示佩服。
  “我也佩服我自己。”叶文初含笑道,“从南岭郡王这里,我们推测凶手是宋先生,那么苏阁老为什么带凶手去茶苑喝茶,蔡大人为什么放下警惕,就都能解释了。”
  “对方是宋道凉啊,就像各位一样,明知会有恶人可能伤害自己,可各位还是给他面子,不顾危险坐在这里了。”
  大家既生气又害怕。如果今晚宋道凉要杀他们……那真的是一网打尽了。
  “我想,宋先生一开始不想亲自动手,一直借用会宁侯之手,像杀袁阁老那样。可惜,会宁侯被抓了,你的刀子没有了,于是,你不得不亲自出手了。”
  宋道凉握紧了杯子。
  “说到这里,忽有个问题。会宁侯为什么听宋先生的话,帮他毒害袁阁老?”她问大家。
  纵然大家心慌,可事情说了一半,还是要说下去。
  走一步,看一步。
  “他就是道士?”舒世文问道。
  叶文初点头:“瑾王爷找遍了京城内外,几乎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第十七间庙。原来,就是这里!”
  她指着雅致清幽墨香阵阵的地方:“就是这,教书育人的崇德书院,是道观!”
  惊愕已经不能表达大家此刻的情绪。
  就连小小的叶满意,也惊到站起起来,和白通面面相觑。
  在两侧听着的学子们,已是无法相信:“道观,这……怎么会?!”
  叶文初给他们解释:“从很久以前,姚子邑和我们说话,引经据典的内容,开始超然脱俗了,我和我师兄说,他是不是要出家了。”
  闻玉想到,有一次,他和姚子邑站在巷子里看日落,姚子邑劝他的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他说姚子邑超然脱俗,是不是被季颖之和叶月画刺激了。
  当时他和叶文初都觉得疑惑,因为姚子邑是为人有底线讲原则,而不是超然脱俗看淡人世。
  他这话,就违反了常态。但当时,他们不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直到,他在XZ督办分院,出卷招生时,他出了七道题,有五道题都出自《道德经》,堂堂书院招生,出题的知识面也太窄了。”
  后来她才知道,外面的学子都知道考崇德书院,就要深学《道德经》。
  “而《道德经》,是道教之圣书。”
  而那天她其实在一间空房的床底看到了灯笼,但也只是一愣,觉得自己过于敏感了,现在想来,并不是。
  “崇德书院的名字也是有趣的!他们方方面面都在渗透,”叶文初问各位学子,“你们自己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