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有一座随身海岛-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再吃一个山楂,山楂的核早已去掉,煮过以后没那么硬了,原本的酸味因为长久地泡在甜蜜的汁水里渐渐淡去,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一种更加柔和的酸甜。
  不知不觉,梁衔月竟然把小半碗山楂罐头全吃了。
  季明岑也跟着松了一口气,劝到:“要是感觉好点了,再回去吃点东西吧。”
  靠着这每天半碗山楂罐头,梁衔月的食欲飞速回复,很快就彻底痊愈了。
  到达塔城基地那天已经是傍晚。
  天空是深沉的灰蓝色,烟紫色的晚霞像一片轻羽,悠悠飘在天际,在这片绚丽的霞光之下,梁衔月一行人向着塔城基地驶去。一路的疲惫被尽数扫去,所有人的眼里都迸出希冀的光。
  随着基地大门洞开,广播里传来悦耳的女声:
  【欢迎来到塔城基地。】
  ————
  进入塔城基地以后,梁衔月一家并没有立刻住进基地建造的房屋或宿舍。他们整个车队都在一处划分好的区域停留,分到提前搭建好的帐篷里,等待后续的安置。
  塔城基地的工作人员也向他们耐心解释,这个安排一是因为车队的人员又多又复杂,有的是原来安城基地的正式职工,不需要考核就很快能够接手这边的新工作。也有的是像梁衔月这样需要求职、又带着大量行李的普通人,就算费时费力的把他们安排进临时宿舍,很快又需要根据新工作调整住处,平白折腾一趟。
  二是他们这些人远道而来,人员又密集,按照塔城基地的规定,要暂时减少与基地原住民的接触,先观察是否会有疫病爆发。
  车队里的人连上千里的跋涉都熬过来了,也不在乎多在帐篷里住几天。更何况住帐篷比他们睡车里还舒服的多,很多人疲累不堪,才到就钻进帐篷里睡倒了。
  梁康时和甄敏把车子里用得着的行李搬到帐篷里,梁衔月就在这片临时帐篷区转悠着。还真让她发现了重要的讯息。
  这边搭了几个桌子,塔城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分发招工传单。
  梁衔月在旁边站了很久,从招工信息中捕捉到了塔城基地的一些情况。
  首先,塔城基地很大,大到不止能容纳安城基地迁移过来的人口,还要接纳其他几个沿海城市。这些城市也派出了车队,正在陆续到达。
  然而,为了挪出地方给这些不远千里到来的人,塔城基地本身的人口很少,就连这些人也是从附近其他基地抽调而来的,在发现海平面上升将会淹没大部分沿海地区之前,塔城基地的原址还是一片荒地。
  到现在为止,整个基地也只完成了很小一部分的建设。所以招工需求最大的就是施工队,其次是农业人员,招工单子里并没有列出更具体的职位,这些似乎是需要入选后再进行分配的。
  接下来是电工、木工、要求更高的管理人员、餐饮人员……除此之外,所有传单下面都印着一行字,欢迎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前来自荐。
  招工传单只能囊括最大众的那一部分职业,无法事无巨细地把所基地所有需要的职位都罗列出来,所以也鼓励大家积极自荐。
  梁衔月把每一种传单都拿了几张,准备带回去给大家传阅。农业人员的单子格外的厚,简直就是一本小册子。梁衔月草草翻了翻,发现想种地门槛还不低,要通过考试。
  回去的时候大家已经开始生火做饭了,今天是第一天到基地,为了庆祝,车队给所有人都发了压缩饼干和蔬菜罐头。整个帐篷区都是西红柿汤和压缩饼干煮开后芝麻的香味。
  梁衔月走到帐篷前铺在地上的垫子,还没坐下来,就听见也同样去打探了消息的季明岑在讲述塔城基地的渊源。
  “天灾之前这里的人口就不算密集,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尤其是第一个冬天的极速降温,带走了很多人的生命。这边经历过的天灾倒是没有我们那里频繁,只有暴雪、高温和沙尘暴。地震似乎没有波及到塔城,酸雨也从未发生过。干旱的情况也是有的,不过近两年不怎么严重,降雨变得多了。”
  “那这里还真是个好地方啊!”黄一峰听了由衷的感叹。
  易君扫他一眼:“冬天比我们那里更冷你你没听见吗?小季不是说,冻死的人占了受灾死去的人数三分之二以上。”
  “还好,去年冬天的温度就没那么低,我也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气候变化,似乎和沿海地区是反着来的。”季明岑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因为人口少发展不起来,建立这个巨大的塔城基地收留迁徙过来的人口,周边的几个小基地也是支持的。不过他们明显也没有余力支援什么物资,所以我们不归属其他人管理,还是整个安城基地自给自足。我们将来应该都会迁到划分给我们的安城区生活,其他的基地也会分到自己的城区里。”
  他说完,梁衔月这才有机会插话:“我带了招工传单来,大家都看看吧。”
  他们初来乍到,在塔城也没有什么落脚地,大部分工作报酬并不算多优厚,但是提供宿舍。
  如果一家人想住在一起,那么还要衡量一下各个成员的工作地点是否方便。
  梁衔月一家的头碰到了一起。甄敏问:“哪个工作适合我们?”
  他们三个人里,梁康时的选择面是最广的。他年轻时搞过装修,比起普通人,对建材、管道和电路的了解多得多。因为自己的农村出身,梁康时还会开拖拉机。不管是工程队还是农业部都很容易进。
  工程队的工作一定很繁忙,尤其是现在基地的建设紧锣密鼓的情况下,所以梁衔月试探地问道:“要不我们三个人全都去报名农业部门?说不定还能和大姨做同事。”
  甄敏听了这话眼睛一亮:“对哦。”她翻了翻梁衔月带回来的小册子,“可这上说选农业工作是要考试的。”
  自己年纪都这么大了,这两年更是没接触过什么书本,有些字都不记得怎么写,还能通过考试吗?甄敏有些忐忑的想着。
  “妈,你仔细看看小册子里的内容。”梁衔月主动翻开册子,递到老妈面前。“都是些基础常识,就算有些不清楚的,我们这些年也不是纸上谈兵,是真正种过地的,学起来也不会很困难。”
  “这倒也是。”甄敏仔细看了两行字,上面在教土豆的育种,这个她再熟悉不过了,于是安下心来。
  劝服好了老妈,没想到梁康时这边又出了问题。
  梁衔月都已经在畅想他们了一家都在一个地方工作的便利了,梁康时在这边小声说道:“我想去做木工。”
  “爸?”梁衔月一下子愣住了。
  老爸以前对木工并不感兴趣啊,最近接触的木工活还是因为几年前海岛别墅缺少家具,梁康时为他们打造了一整套朴实的原木家具。在平日里也就是搭个鸡窝、给两只狗做点木头玩具什么的,难道是这些激发了他对木工的兴趣?
  还没等梁衔月反对,甄敏先说话了:“你都这个岁数了,又只会个木工的皮毛,你难不成还要去给人家年轻人做学徒?”
  梁康时十分坦然的说:“对啊,做学徒也没什么丢人的。我就是想多学一门手艺,将来说不定就用得上。我要是个成手的木工,海岛里的家具也不会那么丑。”最后一句话,他是压低了声音说的。
  梁康时要是说自己是因为赚得多想去做木工,梁衔月还能够提出反对意见。家里三个人都有工作,还有海岛空间作为最坚实的后盾,生活压力根本就不算什么。可现在他说是因为兴趣,梁衔月倒不好说什么了。
  “好吧,那你先应聘上再说。”梁衔月干巴巴地说道。
  其他人那边也商量好了。
  易君和季明岑去应聘管理人员,黄一峰看看保卫队还招不招人,杨书兰则去后勤部碰碰运气。
  “月月不去应聘管理人员吗?”对于梁衔月的选择,大家都觉得奇怪。
  “我做不来管理人员的,如果顺利的话,我妈、我大姨和表姐都在农业部门,我们正好做个伴。”
  梁衔月没有说清楚的事,从事和农业相关的工作,她才机会为海岛上的土地补充种子、农药和化肥,顺便还能学习种植相关的知识,这是什么管理工作都比不上的。
  没想到最后还是做了管理岗,管理的不是人,是仓库。
  “仓管员。”得到通知以后,梁衔月笑着打趣道。“少走了三十年弯路。”
  甄敏不相信,扯过来一看,原来是种子仓的管理人员。
  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耕种当然是必不可少的。塔城基地在他们的车队到来之前,还没有开始春耕。这也是车队为什么如此急迫的要招募人员开始播种的原因,虽然时间稍晚了一些,可这里本来也只能种植一季作物,也还来得及。
  种子仓在春耕时期要负责育种、育苗、记录和审批种子的出入库情况,其他时间要做好种子的储存工作,维持合适的湿度和温度。梁衔月到这里工作,除了能拿到报酬以外,也能够从种子开始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学到不少东西,是一份让梁衔月十分满意的工作。
  其他人也有了合适的工作。大多数工作都需要审核和面试,梁衔月一众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除了他们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方向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几年没有吃过什么苦,营养跟得上。
  人在缺少营养的情况下,脑子就会变笨。所有的养料都用来维持身体机能的运转,人会明显地迟钝起来。好些人因为很久没有写字,连书写一段完整的话都费劲。在梁衔月这些人里,除了黄一峰对读书没什么兴趣以外,其他人在外出搜索物资的时候,看到感兴趣的书籍都会带回家去,毕竟这是现在唯一的娱乐方式。
  得益于此,他们大多顺利的通过了考核。
  车队里的人被分配好了工作岗位以后,作为安全基地领导的钟德远也向大家通报了这次援建塔城的真相。
  不管是在出发前打定主意要到塔城闯荡的人,还是被抽签“不幸”选中、并自认为完成暂时的援助工作就能够回到安城的人,此时都由衷的庆幸,自己躲过了被埋葬在无边汪洋下的结局。可很多人还有亲属依然在安城,他们现在最重视的问题就是那些人是不是也同样会来到塔城。
  “大家不要担心,在我们到达不久,第二批车队就已经出发了。将来所有安城的原住民,都会迁徙到这里。我们能做的,就是加快塔城的建设,让我们未来的这个家园更加幸福美好!”
  ————
  工作这件大事解决后,接下来就是决定住处的问题。
  梁康时只是个木工学徒,能申请到的宿舍根本不够一家三口居住,幸好梁衔月的工作报酬高一点,待遇也更好。
  可梁衔月却说:“我没申请宿舍。”
  他拿出一个红皮本,在父母诧异的目光下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
  【房屋所有权人:梁衔月】
  “我买了房子。”
  ————
  甄敏把车开到他们新买的小院外,推开大门的那一刻,还觉得像是在做梦。
  一间独门小院,门外一边是几棵刚发出新叶的小灌木,一边是一棵一人多高的树。
  “核桃树。”梁衔月见父母注意到这棵树,立刻解释到。她明显不是第一次过来了。梁衔月示意父母看树下的泥,“新移栽过来的。有的门前是景观树,我想着终究还是没有能结果的核桃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