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你被我附身了-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他的官位根本管不到这件事,若当面去问宋一飞,那更是愚蠢至极。

    只好以静制动,看看再说。

    第127章 昏睡案

    在张宁盯着行查司之时,江州城出了一件怪事。

    城内有好几个百姓忽然昏睡不醒,说是死人吧,还能喘气,身体也温热,说是活人吧,可怎么叫也叫不醒,甚至狠一点用针扎都无济于事。

    俨然,这些百姓成了活死人,有命无神。

    案件报到张宁这里,起初他并未在意,以为只是这些人中了毒什么的,便让大胡子找了几个大夫过去瞧瞧。

    结果更奇怪。

    大夫的诊治都一样,这些人明明还活着,身体无恙,但就是昏迷不醒,睡得比死猪还死猪。

    连最厉害的神医也束手无策。

    第二日。

    案件再发。

    城内又有七八人一觉睡死过去,昏迷不醒,和昨天那些人的症状一模一样。

    呈卷递到张宁这里,他坐不住了。

    难道这件怪事会和任务有关

    当即张宁让大胡子带路,亲自前去查探现场。

    先来到一户普通人家。

    狭小的院子,破旧的两间土屋,用了数十年不换的家具,都昭示了这户人家的穷苦。

    此时,一家大小站在床前,都在不停抹眼泪。

    “监察大人来了”

    他们急忙跪下,连连磕头。

    张宁踏步而入,道了声“起来”,而后迅速走向床边。

    床上躺着一个中年男子,身躯黝黑,肌肉结实,一看就是经常干苦力的。

    男子面色红润,喘气均匀,胸口不停起伏。

    张宁上手摸了摸,男子的体温也十分正常,明明是个大活人

    “叫不醒么”张宁问。

    “回回大人,”旁边一个女妇,应该是床上男子的内人,急忙答道:“我们什么方法都用过,泼水,火烫,针扎,可我夫君就是不醒”

    说着,女妇直掉泪。

    “你夫君昨晚有什么异常么”

    女妇仔细回忆了下,连连摇头,“回大人,昨晚夫君很正常,和我们有说有笑的,怎知他一觉睡过去后,便再醒不过来”

    “大人,求您一定要救救夫君啊,我们一家老小都指着夫君呢”

    “本官会尽力”张宁敷衍道,他连状况都搞不清楚,哪有什么救人的法子。

    张宁走出院子,继续前去下一家,如此接连看了好几个昏迷不醒的人。

    结果都一样。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的住在城东,有的住在城北,没有任何相似之处,更没有任何交集。

    偏偏他们都得了同一种怪病:一觉睡去便昏迷不醒。

    像是丢了魂。

    但如果真的丢了魂,他们的肉身也难以存活,不会像现在这般半生不死。

    他们的魂魄仍在身体里。

    为什么会昏迷不醒

    肯定有其他原因。

    张宁苦苦探查了半天,没有丝毫线索。

    官府中本来养着不少探案的高手,张宁将他们请来,查了一日也未有进展。

    这是一桩史无前例的奇案

    别说张宁没碰见过,官府这些查了一辈子案的大小官员,也未听闻过此等奇案。

    翌日。

    张宁早早来到衙门。

    本想询问一下案件的进展,结果听到了一个意料之中又令人头疼的消息:江州城又有人昏睡不醒。

    三天下来,这些昏睡之人加起来已经有二三十个。

    照这样下去,每夜多上几个。

    数年后岂不是江州城要变成一座死城。

    除非所有人都不睡觉。

    可能么

    这种案子,只有一个方法可以破解:辅助道具。

    张宁在副本中遇到难处或者身置绝境就可以换取辅助道具。

    但张宁仔细考虑后,还是放弃了。

    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人的昏睡和混元大祭的任务有没有关联。

    如果只是一桩毫无关系的案件,那唯一换取辅助道具的机会就浪费了。

    “监察大人,这案子我们该怎么查啊”

    大胡子和一众手下都没有什么主意,询问张宁。

    张宁摸了摸鼻尖,道:“第一,派人保护这些昏睡之人,有任何动静立即向我禀告,第二,立即去查衙门历年的案卷,看看有没有发生过相似的案子去吧”

    “是,大人”

    大胡子立即带人去办,他们不知道这么做有没有用,但总比什么不做强。

    一桩莫名其妙的昏睡案,搞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

    百姓们越传越邪乎,越传越惊恐。

    很多人到了晚上甚至不敢睡觉,生怕一觉睡过去就醒不过来。

    此事很快惊动知府大人,传令让张宁在七日内务必破案,否则官位不保。

    张宁很无奈。

    这种大案子一般要行查司经手,结果知府大人一股脑丢给了他,看来是知道此案难破,不想让自己的亲儿子掺和进来。

    于是,张宁附身的周子名就成了背锅的。

    城北。

    天和寺。

    江州城动乱不断,人心惶惶,这座数百年的寺庙却安静平和,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寺内香火鼎盛,时有香客前来,络绎不绝。

    此时,一个男子进入天和寺,他一不拜佛二不上香,却是要找寺内主持:枯木和尚。

    男子外形俊朗,身材魁梧,肩后背着黑色剑盒,正是修行人陈九。

    陈九忽来天和寺,似乎有什么要紧事,行色匆匆。

    “施主请稍等,小僧去禀告师父。”

    一个叫“空水”的年轻和尚接待了陈九,他看出对方不是凡人,赶紧去禀告枯木和尚。

    不多时,空水跑了回来,“施主,师父有请。”

    陈九跟着空水穿过前寺,沿着翠翠绿绿的曲径走了百步,来到一座禅屋。

    禅屋全由竹子打造,地板是竹子,墙壁是竹子,屋顶也是竹子。

    竹子的特殊香气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和尚盘坐在竹屋内的蒲团上,手中持着灰褐色念珠,闭目念诵,苍老的身躯竟有超脱之气。

    这和尚年纪很大,九十多近百岁,人称“枯木大师”,在江州城很有名声威望,任你官位再大,财富再多,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大师”。

    更厉害的是枯木和尚有个非同一般的身份:大祭师。

    所谓大祭师,是混元大祭时最重要的职位,掌管做法开坛,祭祀要物。

    每次混元大祭的大祭师,都必须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才可令江州百姓信服。

    而枯木和尚从五十岁开始便做了大祭师,已主持四次混元大祭,当之无愧的德高望重,众心所向。

    第128章 镜子

    竹木禅屋。

    枯木和尚口中诵经,声音飘出屋外,在花草树木之间回荡,像是浑厚的钟鸣,令人平心静气。

    屋内除了枯木和尚,还有一个叫“空山”的年轻和尚穿着僧袍,跟着诵经。

    “师父,那位施主来了。”

    空水将陈九引入禅屋,双手合十恭敬道。

    枯木和尚停止诵经,苍老浑浊的双眸睁开,细细打量着陈九,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施主急着找老衲有何事”

    “您就是枯木大师”陈九询问,他素闻枯木和尚的大名,但一直未曾得见。

    因为枯木和尚一心念佛参禅,除混元大祭外平时从不露面,也从不见客。

    今日见陈九,已是破例。

    “老衲正是枯木,”枯木和尚在空山的搀扶下艰难起身,“施主又是什么来头”

    “昆仑山,陈九。”陈九回道。

    枯木和尚的眼睛忽而亮了一下,“昆仑山那可是修行圣地啊,出了不少斩妖除魔的侠义之士,老衲敬佩。”

    陈九笑了笑,不置可否。

    空山和空水立即搬来一张素木桌子,两个木凳,并上了一壶茶水。

    “师父请坐。”

    “施主请坐。”

    枯木和尚和陈九对面而坐,开始说起正事,“施主找老衲所为何事,请直说吧。”

    陈九微微思忖片刻,道:“大师乃是混元大祭的主持者,德高望重,我这次前来正是为了混元大祭。”

    枯木和尚的手指熟练地捻着一颗颗佛珠,“哦难道混元大祭会出什么事情,值得施主如此挂心”

    陈九点头,“我来到江州城后,发现城内隐藏着不少魔修,还与一个非常厉害的魔修交过手,那家伙的实力不在我之下。”

    “魔修”枯木和尚眉头上的皱纹更深了,如同一道道沟壑,“魔修,竟死灰复燃了”

    “没错”陈九的脸色变得非常凝重,“修行人都知晓,现在进入了魔气复苏的时代,人间大乱,妖魔祸起,那魔修本就是利用魔气修炼,死灰复燃也不是什么怪事。”

    “可江州城这安宁之地居然出现魔修,就非同一般了。”

    “我暗中调查了几天,发现这些魔修的目的可能与混元大祭有关,所以便来找大师商议此事。”

    三言两语,说了明白。

    枯木和尚的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虽超脱世外,但并未放下众生。

    何况混元大祭与他息息相关。

    此事,非同小可。

    枯木和尚看了看他的两个弟子,吩咐道:“空山空水你们两个下去吧,不许任何人打扰我和陈施主议事。”

    “是,师父。”

    “是,师父。”

    空山和空水两个年轻和尚迅速退下,将门关上,守在门外。

    屋内,枯木和尚站起身徘徊了两步,似乎心神不宁。

    “大师,”陈九也站起身,右手摸向怀中,取出一物递给枯木和尚,“您看看这东西,可识得”

    仔细一瞧,陈九拿出的东西圆圆的,平平的,比手掌大上一圈,白明透亮像是剔透冰块,又像是一面镜子。

    这面镜子十分得薄,和指甲的厚度差不多,且两面都平滑无比,堪比水面,摸着比丝绸更滑。

    镜中,还能看到模模糊糊的影像。

    怪就怪在这里。

    这面镜子并不能照出外面的人影,而更像是一幅会动的画,里面自有一片天地。

    枯木和尚将镜子小心拿在手中,仔细端详,整张老脸都敛了起来,皱成疙疙瘩瘩。

    “大师,这镜子极为邪门,里面好像有一个小世界,不停变幻,”陈九已将这面镜子翻来覆去看了无数遍,有些了解,“我从未见过此等法器,大师您见多识广,能不能看出点门道”

    枯木和尚并未匆忙答话,而是摸着那面镜子,不住地查看。

    深邃的眼眸,穿透镜面。

    镜子里的影像是一片麦地。

    黄灿灿的麦子熟透了,长得又高又大,结出丰硕的麦穗来。

    风儿一吹,麦穗左右摇摆,荡起金色的波浪。

    再看去,那麦田之中出现了一个人影,是个农夫,四十岁上下。

    农夫皮肤黝黑,脑袋上没有头发,是个秃头,他在太阳的暴晒下,右手拿着镰刀,正喜滋滋地收割小麦。

    割一把,放在地上,再割一把

    如此重复。

    麦田无穷无尽,好似永远割不完。

    那农夫便一直割,一直割

    “大师,这镜子是我从一个魔修手中抢来的,”陈九解释道,“我本想问个明白,那魔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