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游之洪荒战纪-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说?”
    “楚国灭越之后,攻占了很多越国旧土,越国想要在各诸侯国面前证明它的实力,理应先收回这些故土。”尉缭却是跟贾诩想到一块去。
    “言之有理,那就调一万精兵进入巴蜀。”
    秦王很快便有了定论,算是采取了一个折中之策,也算对商君有个交待。
    “王上圣明!”
    尉缭也松了口气,却是不愿彻底得罪商君。
    …………
    楚国,寿春。
    过去一年对楚国而言,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前后更换了三位国君。
    公元前228年3月,也就是去年三月,私传为春申君私生子的楚幽王芈悍卒,同母弟熊犹代立,是为楚哀王。
    楚哀王在位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客杀死。
    楚国内乱,负刍自立为楚王,是为楚王负刍。
    也是战国时期,楚国最后一任国君。
    出使越国的使节团返回寿春之后,楚王负刍立即招令尹任倪进宫议事。
    在楚国,令尹便是最高官衔。
    令尹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对内主持国事,对外主持战争,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相当于秦国丞相一职。
    楚哀王死后,上一任令尹李园被楚王负刍灭了满门。
    “令尹以为,楚国该以何种姿态面对越国?”楚王负刍问。
    “按使节沿途所见,越国不足为虑,只是侵略成性,还得在吴越、扬越旧地加强戒备,派驻大军,以免越国狗急跳墙。”
    任倪的回答中规中矩。
    此人虽是楚王心腹,却并无什么大的才干。
    楚王眉头一挑,“令尹真的认为,越国敢挑衅我楚国?”他却是还活在强国的梦幻之中,至今都没有醒来。
    “这……”
    任倪一时语塞,面色涨红。
    …………
    龙川城,王宫。
    御书房内,秦墨同样正在召见丞相贾诩。
    “你看看这个。”
    秦墨指了指案几上的一奏章。
    贾诩拿起一看,是新上任的户部尚书白桦写的,主要就是关于在异人中遴选典农官,派驻各个部落之事。
    毫无疑问,
    在越国各郡县大力发展农业,帮助蛮族告别渔猎文明,全面进入农耕文明,已经成了王庭上下的共识。
    这既是粮食供给的现实需求,也是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
    南越侯府时期,作为侯府长史,贾诩就曾负责在南海郡推行农耕,派出农民协助各个部落开垦荒地,种植各类农作物。
    时至今日,
    已经收到一些效果,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可是很显然,无论是推行效率,还是推行力度,都比预期差了一点。立国之后,此事也就落到了户部头上。
    这才有了白桦的这封奏章。
    在奏章中,白桦建议设立专门负责协助部落开垦荒地、处理农事的典农官,长期进驻各个部落,展开一对一的指导。
    为了激励异人,白桦建议,以一年为一个考察周期,对那些卓有成效的典农官可优先擢升为县尉、县丞。
    看似是选拔人才,其实是点中了玩家的死穴。
    想要获取官职?
    那好,去当典农官吧。
    考核指标也很简单,当年开垦的荒地越多,作物收成越高,成绩就越好。
    就是这么的直接。
    贾诩看罢,脸上满是赞叹,“此举甚妙,臣下非常赞同。”
    南越军粮草供给一直靠秦墨开挂,
    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从长远看,实现粮食自给自足,都该是越国发展之大计。
    “那就召集吏部、户部,尽快拟定个章程出来。”秦墨也很爽快,他也没想到,白桦竟有如此才干,能想到这样的点子。
    “诺!”
    贾诩自是义不容辞,这本就是丞相之职责。
    “仅靠蛮人开荒,那是长期目标。短期来看,还得是拿下巴蜀之地,获得一个稳定的大粮仓才好。”秦墨又开始躁动了。
    “公上是否已经有了定计?”贾诩已经慢慢适应秦墨的快节奏。
    知道公上是个闲不住的。
    秦墨点头,“等南越军将士休假结束,立即往川北郡集结。”
    “全部南越军?”贾诩诧异。
    “没错,全部。”
    秦墨目光坚定,“趁着秦国还没有回过味来,我们要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接拿下巴蜀之地。”
    因着之前巴蜀南面是夜郎国,秦国在巴蜀驻军不到十五万。
    秦墨却是要倾九十万南越军攻之,就是要速战速决,不给秦国增兵救援的机会,以免陷入长久的拉锯战中。
    对南越军,
    秦墨是不太自信的,尤其对手还是赫赫有名的秦军,无论是军队训练,还是军中将领的水平,都相差甚远。
    唯有以绝对的兵力优势,一战而定之。
    “臣下明白了。”
    贾诩也知道机会稍纵即逝。
    秦墨起身,看向窗外,目光已经瞄准中原大地,喃喃自语:“就让巴蜀之战,作为越国正式登上战国争霸舞台的序幕吧。”
    低调,
    从来都不是秦墨的风格。
    眼下的战国局势也容不得越国低调,不聊次一下秦国,来一场虎口拔牙,是激不起山东各国抗秦之心的。
    重症,
    就该用猛药。
    …………
    接下来的两个月,
    秦墨只在忙一件事,那就是为出征的九十万大军筹措粮草。
    为了满足大军补给,秦墨不仅要将设在各郡的粮仓一一填满,还要将在川北郡临时设立的百余座粮仓填满。
    九十万大军,光是每天消耗大米就上百万斤。
    士兵又不可能光吃米饭,还要准备蔬菜、肉食、酱料等等,加上为牲畜准备的饲料、草料等等。
    每天就要吃光一座粮仓。
    除了粮草物资,秦墨还得准备行军帐篷、攻城器械等各种战争物资。
    整个预算在十亿上下。
    得亏百越之地物产丰富,在天枢介入之后,正在最大限度地开发百越资源,再倒腾进现实之中。
    就算这样,
    面对现实庞大无比的市场,仍旧是供不应求。
    这也是秦墨在刚刚结束夜郎国之战之后,立即开启巴蜀之战的底气所在,拥有源源不断的粮草物资补给,就是南越军最大的优势。
    就跟历史上没有后勤压力的游牧民族大军一样。
    …………
    8月1日,清晨。
    在秦墨亲自指挥下,南越军第一军团作为先锋部队,率先杀入临近的巴郡之地,揭开了战争序幕。
    也是秦越争霸的开端。
    

第233章 武安君,别来无恙!
    
    南越大军,宛如泄闸洪水。
    一旦涌入巴蜀大地,那便是洪水漫天,无可阻挡。
    尤其是秦墨亲自率队的先头部队,以第一军团为先锋,第二、第三军团充作左右两翼,组成一个三角箭头,狠狠插入巴蜀腹地。
    奇怪的是,
    秦墨率部既不攻城,也不掠地。
    只是指挥着大军拼命往北急行军,一路狂飙突进,宛如蝗虫过境,横冲直撞,就是想在最短时间内感到最北面的剑门关。
    剑门关扼守住了入蜀之咽喉。
    越国此番能否占据巴蜀两郡之地,关键不在于能否击溃巴蜀境内的秦国边军,而是能否挡住秦国腹地增援之兵。
    关键便在剑门关。
    如果能在秦国反应过来之前,率领攻克剑门关,牢牢站住,那就等于把守住了巴蜀之地的北大门。
    秦国再想收复巴蜀,可就难如登天了。
    所以,
    秦墨必须够快!
    …………
    咸阳,王宫。
    毕竟是修仙者的世界,信息传递极快,尤其是紧急军情,更是会直接派出客卿法师,御剑赶往咸阳。
    8月2日,秦王就得到越国进犯巴蜀的消息。
    丞相尉缭被紧急招进宫中议事。
    “丞相不是说,越国不敢进犯吗?那这是怎么回事?”秦王政勃然大怒。
    “臣下有罪,请王上责罚!”
    尉缭自不敢辩驳,更不会作死地提醒王上,当初两人议事时,王上可也是持相同的观点。
    谁都能错,唯独国君不能错。
    就算错了,
    那也是做臣子的错。
    “罢了,现在还是想想,该如何补救吧。”秦王到底是秦王,虽然发怒,理智仍在,知道自个儿理亏,并未真正迁怒于尉缭。
    方才那般,不过是做个姿态而已。
    “越国来犯,自当出兵痛击。”尉缭态度强硬。
    秦国是战国霸主,
    自然就该拿出霸主的气势来。
    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否则,如何震慑其他各国?
    秦王沉声问:“咸阳还能调动多少援军?”
    灭魏之战正处在紧要时期,秦国一大半的兵力都已经投入魏国战场,一时半会,还真抽不出多少军队。
    这也是秦王震怒的主要原因。
    他也没想到,
    越国竟这般不按常理出牌,立国之前发起灭国之战也就罢了,才刚立国,竟然就敢挑战最强大的秦国。
    实在是个异数。
    秦王政不觉想起,之前商君对越国的评价……
    “最多,还能抽调十万大军。”尉缭声音也有点低。
    十万精兵,放在任何时候,那都是一支让诸国敬畏的力量,偏生越国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上来就派出百万之师。
    根本就不够看啊。
    秦王皱眉:“能否从西面、北面再抽调部分边军参战?”
    认真算起来,
    秦国家底还是很殷实的,除了主战部队,光是各地边军加在一起就超过五十万,只是分散在各地,平时不显。
    “这……”
    尉缭有些迟疑,秦国是有边军,但那绝不是什么摆设,是现实的防御需求,周边活跃着很多异族、蛮族。
    必须派驻边军镇守。
    一旦抽调过多,很可能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最多,最多,可临时抽调十万。”尉缭说。
    “加在一起就有三十五万大军,应该差不多了。”秦王霸气仍在,不屑说道:“本王才不信,那越国真能拿出百万精锐之师,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
    “王上圣明!”
    尉缭其实也不太相信。
    算上越国崛起之前,满打满算也就两年时间,实在难以相信,有谁能在这般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如此规模的军队。
    还训练有素。
    以蛮夷之地的农业水平,光粮草都能把越国拖垮了。
    只能说,
    他们都不懂异人之“异”,还是太天真了。
    秦王政:“丞相以为,该派何人领兵出征?”
    “要不,将王翦将军从前线召回来?”尉缭试探着道。
    王翦现在是秦国之战神,但凡大战、硬仗,尉缭下意识就想到王翦,安排其他将领,实在不太放心。
    “不。”
    秦王摇头,“魏国之战不能停,更不能给魏国喘息之机,否则就前功尽弃。还是从闲赋的将领中挑选一位吧。”
    “那就只有武安君了。”尉缭说。
    大殿一下变得安静起来。
    气氛有些诡异。
    当年,武安君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明着是闭关疗伤,彻底隐退,实则是遭到秦昭襄王的猜忌。
    不退下来,下场怕是会更惨。
    此事牵涉到王室隐秘,可以的话,尉缭是真不愿提,奈何此战太过重要,交给其他将领,不放心呐。
    而以武安君统兵之能,还在大将军王翦之上。
    “本王听说,长平战场异象消失之后,武安君伤势尽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