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网游之洪荒战纪-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凡反抗,直接冲杀了事。
    因为溃军实在太多,他们甚至都没空去管那些惊慌失措的百姓,只派人告诉他们,洛阳城已经被诸侯联军夺回来了,赶紧回家去吧。
    对待权贵亦是如此。
    倒是随行的长史邓茂,临时征召了一支苦役,将那些丢弃在路边的粮草辎重、金银财宝,全部收拢起来。
    邓茂甚至下了严令,不准士兵中饱私囊。
    从溃军口中,邓茂等人大抵猜到发生了什么事,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下意识认为,这些都是辽东军的战利品。
    绝不容外人染指。
    跟在最后面的玩家大军,原本还想偷摸捞点战利品,一听这是秦墨的杰作,下意识就收住了手。
    那可是个残忍的主。
    最重要的是,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能想到,秦墨这仗打的这般漂亮,辽东军实力势必将再上层楼。
    谁敢在这个时候去惹秦墨不快
    那不是找死嘛!
    立功心切的雇佣军在魏天理煽动下,再不愿磨磨蹭蹭地前进,而是学着幽云铁骑,加快行军速度,一路狂飙突进。
    就是想追上秦墨。
    那可都是经验值啊
    

第71章 联盟解体,纷乱将至
    休整过后,补充了饮水、干粮,给战马喂了上等精饲料,秦墨再次集合部队,展开新一轮的追击。
    自然又是秋风扫落叶。
    董卓被溃军簇拥着抵达弘农郡治所弘农县城,却是连进城休整的心思都没有,匆匆跟前军汇合之后,犹如惊弓之鸟,快速向潼关撤去。
    临行前,
    董卓给弘农太守徐荣下了一道死命令,务必守住弘农县城,给前军进驻潼关、重新布防争取时间。
    他怕死了诸侯联军杀进关中平原。
    下午三时许,秦墨一行抵达弘农县郊外。
    徐荣得报,早已倾起一万大军,在城外列阵,静待敌军到来。
    徐荣也是无法。
    他得到的命令是阻击敌军骑兵西进,如此,势必无法坚城而守,否则,敌军大可绕城而过,如何跟相国交待?
    只能放弃地利优势,老老实实在城外列阵。
    两军对立。
    秦墨骑马上前,长枪前指,喝道:“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廷,残害生灵,罪大恶极。徐荣,还不投降!”
    对面徐荣神情一滞。
    严格来讲,作为三国有数的统兵大将,徐荣历史上也是击败过曹操、孙坚的猛人,只因不是董卓亲信,在西凉军中地位一直不高。
    这次后撤,董卓也是拉徐荣断后。
    可见一斑。
    历史上,吕布联合王允杀死董卓之后,徐荣也是投效了王允一方。
    “各为其主,多说无益。”徐荣嘴硬,却是拉不下脸面。
    “也好。”秦墨转头,看向赵云,“子龙,你上。”
    “末将领命!”
    追击一战,秦墨指挥如神,大败董卓军,已经完全将赵云收服,心神俱摇,直感得遇明主,正是希望大展拳脚的时候。
    得令,拍马上前。
    徐荣并不识得赵云,以为秦墨派个无名小将跟他对阵,明显轻视于他,心中不忿,抽出大刀,策马飞腾。
    两将战到一起。
    前面几回合,双方互相试探,还看不出什么端倪。
    待赵云试出徐荣实力一般之后,立马有了炫耀之心,再不迟疑,使出绝技七探盘龙枪法,招招致命。
    “碰!”
    徐荣大骇,一招不慎,被赵云刺落马下。
    “子龙,留他性命!”秦墨喊。
    徐荣武力或许一般,统兵之能还是可圈可点的,秦墨还想将其收服。
    赵云得令,长枪斜指,看住徐荣。
    后者神情羞愧。
    秦墨策马上前,遥指徐荣部将,高声说道:“你们也想为董卓陪葬吗?”
    “刷!”
    配合秦墨,五千幽云铁骑齐齐抽出马刀,寒光湛湛。
    诸将士面面相觑。
    徐荣见了,叹了口气,挣扎起身,单膝下跪,朝秦墨行了一礼:“末将愿降!”他跟董卓想的一样,以为诸侯联军都追来了。
    “我等愿降。”
    诸将士齐刷刷下跪,煞是壮观。
    秦墨大为振奋,让赵云留下镇守弘农县城,等待后续部队,他自个儿率领一千精骑,在典韦配合下,继续往西追击。
    “大人,一千骑兵,是不是太少了?”赵云有些担心。
    “无妨!”秦墨摆手。
    眼下的董卓军已是惊弓之鸟,任人宰割,哪里还有什么威胁。
    见主将如此自信,赵云也就稍稍安心,他的职责也不轻,既要看押徐荣部,还要接过弘农县城防。
    稍稍休整,秦墨便率部出发。
    正如他所料,董卓军一看到黑色旗帜,听到轰隆隆的马蹄声,下意识就抱头鼠窜,哪里还有半分抵抗意志。
    一路杀到潼关脚下,秦墨这才停下,意犹未尽。
    遗憾的是,汉献帝,包括王公贵族都被董卓收押在前军,终究还是没能追上,被董卓裹挟着进了潼关天险。
    想要破关,却是困难重重。
    只能从长计议。
    秦墨拔剑四顾,周围竟是密密麻麻的溃军,隐隐将幽云铁骑包围起来,不觉捏了一把冷汗。
    此时倘若有哪个将领站出来,组织溃军反击,后果不堪设想。
    好在只是如果
    这些溃军与其说是军队,不如说是行尸走肉。
    毫无斗志可言。
    眼见潼关厚重的城门紧锁,吊桥升起,绝望的溃军直接放下兵器投降,根本就没意识到,他们面对的只是区区一千骑兵。
    秦墨也是胆大,直接就在距离潼关十里处安营扎寨。
    一边让典韦收押战俘、搭建营地、清点战利品;一边派出轻骑,给还在后面“捡垃圾”的张辽等将领发布命令。
    要求张辽、太史慈、管亥三部进驻弘农县,作为全军前哨基地。
    同时传令邓茂、张牛角,率领所部后撤,进入宜阳县城,扎住根脚,用以安置沿途聚拢的俘虏、战利品。
    秦墨可不想到嘴的肉飞了。
    董卓离开洛阳之前,为了筹集军粮钱款,不仅洗劫了皇宫、洛阳权贵、商铺,甚至还丧心病狂地下令盗墓掘坟,收缴到无数珍宝。
    现在,全便宜了秦墨。
    至于魏天理统领的后军,一路玩命似的追赶,也只能跟在幽云铁骑背后吃土,直到傍晚才堪堪跟秦墨汇合。
    又白忙活了一天。
    各自安顿下来之后,魏天理再次拜见,问:“接下来,是不是该攻打潼关?”虽然兴奋,心中还是有些失落。
    雇佣军原本想捡漏,却连口汤都没喝着。
    除了实力不济,主要还是因为玩家基本还买不起战马,行军全靠两条腿,就是单体实力强悍,那也跑不过战马。
    徒呼奈何。
    “等各部赶来之后,再做计较吧。”秦墨却是没正面回应。
    魏天理更失望了。
    秦墨率部大破董卓军的消息,很快传回洛阳。
    反响却异常冷淡。
    先是曹操兵败,自引军投兖州去了。
    杜世豪、楚中流两位异人诸侯,因为传国玉玺还在洛阳城中对峙。
    其余袁术、黄琬、桥瑁、鲍信等人也都引兵回转治所,盟主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就引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
    武魁露脸不成,反受重伤,自然也是无脸继续留在洛阳,追随袁绍而去。
    浩浩诸侯联军,瞬时瓦解。
    关东诸侯既无将董卓追杀到底的意思,更没谁想着抢回汉献帝,维护汉室正统,将之前的歃血之盟早已抛诸脑后。
    心底巴不得汉献帝不回来,正好成全了他们的野心。
    谁还会关心秦墨之战?
    袁绍他们也从不认为,秦墨仅凭两万余大军能对董卓造成什么威胁。
    更无兴趣关注。
    只有好事的玩家,得到消息,既震惊,又兴奋。

第72章 心痛到无法呼吸
    五天之后。
    由幽云铁骑引发的大混乱,总算稍稍平复。
    数十万洛阳百姓,包括一些地位不太显赫的洛阳权贵,死里逃生,已经陆续返回洛阳家中。
    如果,他们的家没被大火烧掉的话
    那些还滞留在洛阳的玩家、佣兵团,一下有了活计,帮着权贵、百姓重建家园,忙的是不亦乐乎。
    乐此不疲。
    遗弃在路边的粮草辎重、武器铠甲、金银财宝,也被悉数收缴,分别存于宜阳、弘农两座临时大本营。
    路上干净的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
    最后就是董卓军战俘。
    董卓后军、中军、部分前军以及徐荣部,林林总总加在一起,粗略统计,竟有十三万之巨。
    这还不算那些趁乱逃走的。
    为了更有效地监管战俘,秦墨任命徐荣为后军将军。
    魏天理的临时军职被解除。
    不仅如此,秦墨还授意,辽东军前后左中右五路大军,包括幽云铁骑,全数扩编至一万人,总兵力达到六万之巨。
    就算这样,也只耗去四分之一的战俘。
    秦墨不敢再扩编了。
    董卓军成分有点杂,除了嫡系西凉兵马,还有董卓进驻洛阳之后,兼并的何进兵马、丁原兵马、羽林军等等。
    此轮扩编就以后者为主。
    剩下的战俘被分别安置在宜阳县、弘农县,等待后续整编。
    除了十几万战俘,还收降了几位武将,除在弘农县投降的徐荣之外,还有高顺、张济、樊稠、贾诩、李肃五将。
    没错,此时的贾诩还不是官谋士,而是牛辅麾下的一名校尉。
    妥妥的武将出身。
    倘若不是时势造英雄,贾诩这辈子最高也就混个杂号将军。
    秦墨得报,中途回了一次弘农县。
    太守府。
    秦墨坐于上首,典韦立于身侧。
    赵云、张辽、太史慈、管亥、徐荣四将在左侧落座,邓茂、张牛角留在宜阳县坐镇,右侧摆着五张案几,暂时空着。
    “李肃!”
    “张济!”
    “贾诩!”
    “樊稠!”
    “高顺!”
    “拜见节度使大人!”
    新投武将得报,进入厅中,单膝下跪,对着秦墨抱拳行礼。
    算是正式投效。
    “诸位免礼,赐坐!”秦墨虽然年轻,气质这一块却是拿捏的死死的。
    渡劫大佬必须淡定。
    该说不说,董卓麾下确实是将星如云,除了战死的吕布,历史上,张辽也该是董卓麾下将领。
    只可惜
    五人当中,李肃、高顺都是并州人,原本跟吕布一样,都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效力,后转投董卓,隐隐以吕布为首。
    吕布战死,李肃、高顺也就失了依靠。
    传言,高顺擅长练兵,所训之“陷阵营”独步天下,也不知道真假。
    剩下张济、樊稠、贾诩都是土生土长的凉州人,都可算是董卓嫡系,于乱军之中兵败被俘,徒呼奈何。
    贾诩就不用说了,三国毒士,可排进谋士第一序列。
    张济虽然不太出名,却也是一员良将,尤其是他的侄子张绣,还是赵云师兄,未来的北地枪王。
    只可惜,张绣跟张济走散,至今都没消息。
    秦墨却是不急。
    互相见过之后,顺势宣布对五人的任命,如此,也有助于稳住战俘情绪。
    任命贾诩为军师。
    任命张济为前军校尉,统领五千兵马。
    任命李肃为左军校尉,统领五千兵马。
    任命樊稠为中军校尉,统领五千兵马。
    任命高顺为右军校尉,统领五千兵马。
    此番辽东军扩编之后,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