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龙族:从只狼归来的路明非-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你误抓进来管老子什么事!再吵,老子把你腿打断!”
    “我是清白的,和你们这种罪人怎么能相提并论!“
    “还清白的,小爷还是清白的呢。”不屑的笑声传来。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爷叫你别吵了!”
    啪的一下,刘秀倒在了地上。
    那一脸横肉的光头壮汉把刘秀推倒在地。
    “你!”
    “你什么你!有本事来打你小爷啊!”
    话音落,刘秀便和这人扭打起来。
    可几个回合下来,竟是丝毫占不到上风,这光头壮汉一连把刘秀推倒,还在他的衣服上吐了一口唾沫。
    刘秀生了气,大吼着朝壮汉冲去。
    那壮汉竟是玩阴的,一个撩阴腿,踢在了刘秀的双股之间,刘秀吃痛,蜷缩着倒在地翻滚。
    光头壮汉又往他身上吐了一口唾沫。
    “嘶。。。看着都疼。。。”路明非为刘秀默哀起来。
    这次入狱他就是被冤枉的,起因是他的哥哥的一个朋友犯了法条,为了减轻刑罚,牵连到了他,把他给送进了监狱。
    这可真是倒霉,人在田中耕,锅从天上来。
    他只想种他的田,有什么错?
    视角变得更阴暗了,油灯燃烧。
    监牢里漆黑一片,刘秀躺在茅草堆上,地上用陶片刻着划痕,四条竖痕,一条横痕为一组,一共有两组外加三条竖痕,看样子他在监狱里已经待了15天。
    他裸露在外的手臂上有淤青,似乎没少和人打架。
    他的室友也换了一个,不再是那个光头壮汉,而是一个被割掉了耳朵和手指的瘦小男人。
    一束皎洁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
    刘秀翻了个身,看到了一个小男孩白嫩的脸蛋。
    “交换么?”小男孩问。
    他的头发束起来,头上顶着黑色的冕,穿着一身冠服,袖子比手还长。
    刘秀并未搭理他,而是闭上了眼睛,视野里一片黑暗,听干草的声音似乎还翻了个身。
    但是紧接着,刘秀吃痛地叫一声,手抬起来揉了揉额头。
    他猛地站起来,朝后退了数步,大声喊道:“你是什么妖怪!”
    “我可不是妖怪,我是你的弟弟呀。”小男孩盈盈地说:“哥哥,看来我不在的日子里,你过得很狼狈呢。”
    “你胡说!我只有妹妹,没有弟弟!你到底是什么!”
    “我叫刘仲,当然是你的弟弟。”
    “胡扯!我二哥才叫刘仲!”
    “此刘仲非彼刘仲。”
    “管你是什么刘仲!你这妖怪,想要干什么!”
    “都说了我不是妖怪。”小男孩往前走一步,又问道:“交换么?”
    “交换?你这妖怪,别和我胡言乱语,我可是汉室后裔,你若敢伤我,看汉高祖大人饶不饶你!”
    “那你就是不交换喽。”小男孩无趣地摇摇头,“算了,我还以为你很想出去呢,看来你还想在这儿多待几个月。”
    “等等,妖怪!”刘秀忽然叫住他:“你能让我出去?”
    “如果你愿意和我交换的话。”
    “你想要我拿什么和你交换?”
    “生命。”小男孩居高临下地看过来,眼里带着几分戏谑,“只要你拿生命和我交易,我就帮你出去。”
    “果然是妖怪!”刘秀忽然掐了一段法诀,拿手指对着小男孩:“呔,你这妖怪,看招,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快显灵!”
    连空气都安静了,头顶上仿佛有一群乌鸦飞过。
    “哥哥,你这是从哪里的小人书上学来的伎俩?”小男孩有些无语地看着他。
    “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快显灵!”
    “。。。”小男孩一脸没救的表情,用看白痴的眼神看过来。
    “你这妖怪,法力居然这么高强!”
    “哥哥,咱说实在不行,就重新投次胎吧。”
    “。。。”刘秀盘腿坐了下来,闭眼沉思。
    良久的沉默,他睁开了眼,小男孩的大眼睛出现在眼前,把他吓得身子直往后仰。
    “哥哥,不交换我就走了。”
    “妖怪,你真能让我出去?”
    “当然。”
    “可我把命给了你,我出去又有什么用呢?”
    “要不这样吧,我们换一个交易条件。”
    “换什么。”
    “你把命给我。”小男孩一字一句认真地说着:“我让你当皇帝。”
    两人面无表情地对视了好几秒。
    “切。”刘秀不屑地咂嘴,“当皇帝,我还当玉皇大帝呢。”
    他摆摆手,“走吧走吧,有多远走多远,你哥我要睡觉了。”
    他又躺在了干草上,合上了眼。
    “哥哥,明天清晨,看守会带你离开,这是我送给你的见面礼。”
    隐隐的,在背后遥远的地方,有笑声响起,像是小孩在玩闹,从很远的地方传过来。
    视角再度转变。
    穿着白袍的少年席地而坐,黑色的四脚矮木桌摆在面前,一卷竹简铺开,上面用隶书写着文章。
    最前方坐着一个白发的老人,他的面前摆着黑色长矮桌,竹简堆成金字塔的形状,摆在桌面上,侧面是草席做的帘子,帘外是拱木桥和八字亭,杨柳在外飘荡,岁月静好。
    “《诗》、《书》、《礼》、《易》,我已要求你们背诵过了,刘秀,你且起身。”老者淡淡说道。
    “是,老师。”刘秀应声而起。
    他的声音变得成熟了许多,站起来也看得很高,史书中记载他“高七尺三寸”,按西汉的换算方式,刘秀大约有1米7多,在古代这种营养匮乏的地方,算得上高个子了。
    看来他是去长安求学了,他入长安后投书国师刘歆,在刘歆的推荐之下顺利入了太学,因为钱没带够,他和同生一起凑钱买了驴,租借给别人以赚取学杂费。
    路明非旁听着一起上课,台上的老学究文绉绉地讲着文言文,听起来晦涩难懂。
    课堂结束得很快,下课后,三个少年来到刘秀的面前,有一人脸蛋未脱稚气,约摸只有十一二三左右。
    “文叔兄,我们四人来长安半年有余,似还没去观过长安之繁华,今日大夫子提前结束授学,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去逛逛长安。”
    “转眼间已有半年之久,真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文叔,你意如何。”
    三人隐隐以刘秀为主。
    “可。”刘秀笑着答应道:“我早就想去长安的街上走一走了,今日天高气爽,我们四人便结伴而行。”
    四人起身,朝学堂外走去。
    这三人是邓禹、强华和严光,都是才俊之士,其中邓禹便是那稚子,刘秀的二姐夫便是邓家的人,所以他们俩算是亲家,很聊得来。
    邓禹虽比刘秀小六岁,却能背诵诗书,谈论有新义,很是成熟,和刘秀是倾心之交。
    四人走在长安街,自刘邦创业以来,长安已经经过八位皇帝的扩建,建筑宏伟,长安街本就可同时跑马和马车,王莽篡汉改年号后,更是重新修建长安街,使其变得更加宽阔,中间还留了一条新皇帝出行的专用御道。
    长安街两侧种着四季常绿的繁茂树木,街上男女老少簇簇拥拥,熙熙攘攘,四人走在林荫旁,边走边看。
    忽然,持戈的带甲卫士占据了道路,将人群往道路两旁驱赶。
    执金吾端坐马上,由羽灵郎簇拥着,威风凛凛地巡视着京城。
    刘秀四人被卫士赶到一旁。
    “真威风啊。”他说道。
    “想不想比他更威风。”
    世界静止了,骑在马上的执金吾表情得意。
    “妖怪,你又来了。”刘秀转头,穿着华服的小男孩映入眼帘。
    “哥哥,交换么,你可以比他更威风,比他更不得了。”
    “我才不呢,你就想要我的命是吧,话可说清楚,我可从来没答应过和你交换。”
    “那你为什么还是踏上了长安的求学之路呢?明明在家乡种田就可以了。”
    “我只是想去京城看看。”
    “阴丽华啊,阴丽华,确实是很漂亮的女人,你一介农耕,怎么配娶她呢?去长安读书回乡镀一身金,随便混个官当当,岂不是门当户对?”
    “哼。”刘秀冷哼一声,扭头不看小男孩。


第一百七十章 刘秀(下)
    阴丽华,刘秀的第一任老婆。
    史书上记载,刘秀在家乡种田的时候就很仰慕阴丽华的美貌,还说出过“娶妻当得阴丽华”这种话。
    两者的身份差距十分巨大,刘秀虽是汉室后裔,但只是偏门旁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是平民,而阴家,则是当地有名的富强世家。
    阴氏家族是非常显赫的家族,曾经辅佐了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的春秋名相管仲之后,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候,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之后才以“阴”氏为姓。
    而刘秀的二姐夫邓晨和阴家有亲缘关系,借助于这层关系,刘秀才有机会接触到阴丽华。
    两人初次见面之时,阴丽华只有14岁,而刘秀对人家14岁小姑娘一见钟情,心里暗自仰慕,常常挂念着,每逢二姐夫家要去阴氏家族做客,他都会跟着一同前去。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形容,那时的刘秀就是一个纯屌丝,而阴丽华则是当地白富美排行榜上第一名的榜首,根本没人认为他们能走到一起,说出来别人都要笑话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但刘秀这个人,是出了名的运气好,后来还真给他抱得美人归了。
    视角又忽然转变,长安的繁华街市变作新野的农田。
    “三弟,这窃国贼王莽将私田改为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又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当真想天下大乱么?”这是刘秀的大哥刘縯在说话。
    “你从长安学成归来,大哥想听听你的看法。”刘縯负手而立,居高临下地看着刘秀。
    “大哥,今年各地出现旱水之灾,南阳现饥荒之乱,你豢养的那些宾客宗族,不如遣散一些。”刘秀拱手回应道。
    用直白的话翻译:今年本来田里的收成就不好,你若是还要养着那一群吃白饭的人,怕是我们连自己的生计都成问题。
    “愚钝!”刘縯忽然大声呵斥一声:“三弟,我本以为你学成归来会懂得家国大事之重,却依旧油盐未进半分,你当真是如那汉高祖次兄刘仲般目光短浅,这天下大乱之势已不可拦,乱世将至,我若不结交有才之士,怎能像汉高祖一般做出一番实业!我等乃是汉室后裔,刘氏宗族,这天下,终究是汉室的天下!”
    刘秀不语,只是哀叹了一口气。
    随后刘縯和刘秀算计起家中财产来,说道:“我已召集各方豪杰来此议事。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
    “可家中钱财见底,唯有米粮稍有富余,怕是不足以支撑起义之势。”
    “无妨,你且去宛城卖谷。”刘縯拿出一封书信,“你带着此信去宛城找一个叫李通的人,他有个弟弟名叫李轶,此去乃是商谈起兵之事,我与你二姐夫邓晨将于十月起兵,你与李通等人起兵宛城,我们会兵舂陵,务必推翻王莽乱政!”
    刘縯硬是将这封书信塞入刘秀怀中,摆着一副“长兄如父,父命不可违”的架势。
    换在现代,可能大部分人不会鸟他,但刘秀的父亲已经下葬了,在汉朝那个宗族至上的朝代,刘縯的话就相当于一家之主的话,他作为三弟,是没有办法违抗的,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刘秀只得应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