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792富甲美国-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量烈酒的手段。”1842年,该公司甚至利用其政治关系任命了一名前雇员安德鲁·德里普斯(Andrew Drips),于1842年担任印地安事务特别代理。历史学家Jeanne Leader写道,“作为为印第安人服务的一名特别代理人,他通知毛皮公司员工即将到来的检查,并建议他们销毁或隐藏威士忌的最佳技术……1846年,当印地安事务办公室辞退德里普斯时,美国毛皮公司立即欢迎他回到他们的行列。”
  尽管皮毛贸易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下降,但随着向西扩张的加速,威士忌走私仍在继续增长。这是通过向印第安部落提供数百万美元的联邦资金来换取土地特许权而得以实现的。联邦拨款的年金基金越来越多地取代毛皮作为印第安人购买非法酒精的手段。换言之,联邦政府的年金支付系统最终以违反联邦法律为基础对酒精贸易提供补贴。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削弱了印第安社区,同时刺激了非印第安人口的增长和西部边境的经济发展。年金的支付是为了安抚。正如参议员约翰·C·卡尔霍恩在1836年指出的那样,只要印第安人领取年金,就“让他们有兴趣保持和平”,但副作用也助长了非法酒精贸易。
  与此同时,尽管政府正式禁止向印地安人出售酒类,但政府机构仍延续了古老的传统…分发酒类作为印第安条约谈判的外交辅助手段。例如,密西根州州长刘易斯·卡斯(后来成为了战争部长)是1825年《Prairie du Chien条约》的政府委员之一,在该条约中,人们给奇佩瓦人威士忌。1827年,他惊呼道:“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切可行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这种(酒)运输。”然而,卡斯此前为1819年的萨吉诺…奇佩瓦条约提供了六百加仑以上的威士忌,还有超过九百加仑加仑的威士忌,用于签署1821年的渥太华、奇佩瓦和波塔瓦托米条约。
  政府当局还将对酒精的担忧作为推动印地安了移居到更偏远地区的方便理由。一个执行委员会在努力谈判一项搬迁条约时警告迈阿密人:“如果你继续留在这里……让白人给你喝威士忌,给你带来坏习惯,那么不久迈阿密国家会在哪里呢?他们都将被扫除。”
  但是委员会也提出了另一种选择:“你的伟大父亲(指美国政府)和你一样,不能阻止他的白人进入你中间。他想把你安置在一个可以照顾你的地方,保护你不受任何敌人的伤害,不管是红人还是白种人。“心照不宣的是,烈酒走私者会和印第安人一起向西迁移,政府几乎没有意愿或能力去阻拦他们。从1825年到1847年,联邦政府将大约7万印第安人迁移到密苏里州和阿肯色州西部的印第安国家。很快,新的“印第安国界”就被著名商人和以印第安人为主要客户的小混混们分发的威士忌淹没了,“联邦政府的年金支付也很充足,印度人现在可以用现金支付,而不仅仅是皮草。1842年,警长米切尔写信给他在华盛顿的上级,“只要有钱在身边,它很快就会落入威士忌经销商的手中,他们就像邪恶的鸟一样蜂拥在支付年金的地方。”他还报告说,仅在前两年就有数百名印地安人死于美国酒精。
  以上摘译自彼得。安德鲁斯《走私帝国…非法贸易是怎样造就了美国》
  8、印第安人与白人拓荒者的关系
  真的是很迷,一方面他们互相战斗,一方面又经常性的成为好朋友。印第安人迫切的需要白人商品,这使他们无法彻底驱逐白人。
  譬如说丹尼尔。布恩这个拓荒者,在开发肯塔基历史上都是有名的,一方面他和肖尼人有仇恨,大儿子死在肖尼人手里,探索穿越坎伯兰山口时也被肖尼人夜袭损失惨重,在第二次肯塔基战争中还被肖尼人俘虏驱逐。
  但是丹尼尔。布恩后来又成为肖尼人的朋友,肖尼人战争首领蓝夹克还曾经带他的儿子一起去打猎,蓝夹克有一次突袭移民平底船时不幸被骑兵俘虏,遇到布恩他认为自己会被释放,果然当天他被解开绳索和当地白人定居者一起痛饮威士忌到酩酊大醉,但是接下来又被捆上了,直到后来找到机会逃脱。
  有一些白人被印第安人收留,成为了白印第安人,比如有一个名叫乔治。阿什的白人孩子被肖尼人养大,成为了白皮肤的肖尼人,他作为肖尼战士参加了1791年的瓦巴什之战。
  9、毛皮贸易
  北美河狸是北美洲特有的动物,最大能够长到120多磅重,它的毛非常细密又不怕水,在皮匠手里能够拉伸到很大,每到深秋河狸就会开始换上冬季的厚毛,这时的河狸皮是质量最上等的。
  北美印第安人很早就开始捕捉河狸,他们猎捕河狸的目的主要是用于食用,据说河狸肉味道肥嫩,可烤可炖,许多深入美洲大陆的探险者和传教士都品尝过印第安人招待他们的河狸尾巴汤。印第安人也会把河狸皮用做冬季的褥子或者是盖在长屋外面抵挡冬季的寒风,直到白人商人发现河狸皮的价值。
  气候炎热一点的地方没有河狸分布,不过仍然有值得交易的毛皮,那就是鹿皮,北美白尾鹿庞大的种群数量使鹿皮贸易出货量非常巨大持续了一百多年。野牛皮在此时的白人商人眼里价值不大,他们认为公野牛皮价值不大,只收购母牛和牛犊的皮,而且一头野牛身上只有三分之一的皮可以使用,直到鞣制技术进步之后才发生改变,这时候东北部的工厂大量需要野牛皮制作的皮带来进行传动,对野牛的滥杀滥捕就此不可控制。
  毛皮贸易也改变了北美印第安社会,使他们从过去朴素原始的公有社会生活向私有社会转变,他们部落贵族的棚屋和帐篷中开始堆满从商人那里交换来的白人商品。
  为了获得最多的毛皮用于交易,印第安民族之间因为争夺过去共享的猎场爆发战争,印第安猎人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即将咽气的猎物祈祷对自然保持敬畏(电影猎鹿人和阿凡达中都有这样的场景),他们逐渐变成了贪婪残暴的人,一个边疆人这样描述他看到的苏族人:他们喝多了威士忌之后骑上马出去屠杀了1500头野牛,仅仅是为了取乐,没有扒下一块皮割下一个牛舌,就这样把庞大的野牛丢在野外腐烂。
  10、美国政府内部的南北对峙
  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商业各自代表势力在美国政府中的对峙从建国就开始了,但政治人物很难进行简单的归类。
  比如说汉密尔顿,他既有在制宪会议上提出君主制或者终身制总统制度,企图给华盛顿打造一顶王冠的劣迹,又有提出《制造业报告》成为之后美国制造业之父的光环,但没有多少人细究他的联邦党理论是否在模仿英国进行中央集权,关税壁垒制度实际上是为了寻求和英国的经济缓和以进为退,连新英格兰的代表都并未给他的《制造业报告》投通过票。
  他解决国债危机的法案是否让大投机者大发横财,对印第安人强硬的态度是否实际上符合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试行的第一种消费税就引发了威士忌暴动这样的国内危机,他在亚当斯当政期间的亲英政策后来更引发了美法之间不宣而战的冲突。
  而汉密尔顿的政敌杰斐逊却是个废奴主义者在任内通过了禁止从外国输入奴隶的法案,认为应该用温和的方式解决印第安人问题,认为应该优先发展农业大量生产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幸福的物质,这样人口就会大大增加。(就我的观点,杰斐逊更务实,13州殖民地并不具备英国那样发展血汗工厂的条件,增加人口才是征服北美最可怕的武器。)因此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杰斐逊是种植园主的代言人。
  2019/7/14


第4章。小说背景资料(三)

  11、与捕鲸相关的一些事
  1)、抹香鲸的龙延香在鲸肚子里被发现的几率极低,低于百分之一,而在当时的加勒比群岛海滩上经常能捡到漂上岸的龙延香,故很少有人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坚持去搜寻抹香鲸肠子中的龙延香。
  2)、捕鲸是北美东海岸和西海岸的印第安民族不约而同的传统,他们用独木舟和石头矛尖的鱼叉捕鲸有上千年历史。
  3)、杰斐逊担任驻法国大使期间解决了美法之间关于鲸油关税的问题。
  4)、按照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科普读物里的说法,捕鲸船水手会用步枪向虎鲸射击,因为虎鲸也会来撕咬被捕鲸船捉到的鲸,西方捕鲸船还会捕捉海豚,海豚的油可以用于手表机械润滑。
  12、贵格(教友会)不能多说,只说一说赫尔曼。哈斯贝德(Herman Husband)这个人
  赫尔曼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乡巴佬,来自英格兰的白人契约奴,所以登记了这么无厘头的一个姓。
  他后来娶了一个德国移民的女儿,他们在马里兰州生下孩子取名的时候就用了孩子舅舅的名字,这就是他名字一半德意志一半无厘头的来历。
  小时候的赫尔曼曾经和外祖父赫尔曼。坎基住在一起(又一个赫尔曼),这个外祖父出生于汉堡,以前是个啤酒馆老板,所以书中设定为赫尔曼更喜欢饮啤酒。
  赫尔曼成年后通过投机活动获得大笔财产,买了一个种植园,成为两个铜矿的股东还有加勒比航运(走私)公司的股份。
  后来他在北卡罗来纳州通过土地投机获得超过一万英亩土地,还当上了州议员。
  但赫尔曼这个人是和平主义者、废奴主义者、宣传家,把他的出身和他的思想倾向放在一起确实是一堆很矛盾的东西。
  印花税法案之后他同情农民,抵制殖民地政府的腐/败,其实就是殖民地包税人那一套惹出来的,很多殖民地官员并不上任而是待在英国,把事务在殖民地雇人去做,这些人十分贪婪往往会虚涨税款再和法官勾结进行判决让农民失去土地,赫尔曼对这种掠夺行为大加抨击,在社会上成为抵制税收的监管者运动首领人物形象。
  1768年赫尔曼成为监管者运动的发言人、谈判代表、煽动者,并在这一年被捕,不久被释放继续充当农民的发言人,他还出版了许多小册子,其中一本写道:服从公正的法律,与服从奴隶制度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让所有人了解他们的特权,以及保持他们的热情。“
  1771年初他再次被捕,但很快又被释放。
  所谓监管者就是他们自称要监管政府的行为,强迫殖民地政府按照他们的理解来遵守法律,这在哪个国家都属于过线了,所以被称为“监管者叛乱”,很快就演变成为真正的武装叛乱。
  1771年5月16日,两千多名自称监管者的叛乱份子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阿拉曼斯与北卡州总督特赖恩率领的一千多名士兵遭遇,遭到军队打击后监管者直接溃散,战斗中有二十人被打死一百多人受伤(十多人后来伤重不治),两百多人被俘。
  监管者运动的主张实在过于制杖异想天开,十分政治不正确,在大多数史书中都是简笔带过。然而这次武装叛乱仍然和反对印花税法案一样是殖民地人对英国政府的不满,属于独立运动的序曲。
  但赫尔曼从不承认自己是监管者,在战斗开始之前他就离开了。他一直反对暴力的行动,可暴力总是离他不远,威士忌暴动中赫尔曼又因为煽动民意抵制交税被捕,并以煽动叛乱的罪名被判处死刑,当然后来再次被赦免。
  当他逃离阿拉曼斯的战场后曾以”托斯卡纳的死者“为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