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太师-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标也望着陈云甫离开的方向出神:“父皇也是那么和朕说的,但是朕与云甫相识十年,他从未在任何事上瞒过朕,甚至不惜压上性命陪朕任性,他要真的包藏野心,就不会直眉瞪眼的伸手问朕要权、也不会有十年内阁了。
  咳咳,朕的身体朕很清楚,朕恐怕熬不过他,你说,要是云甫韬光养晦忠顺服从,等将来朕不行了,允炆继位,除了他,还有谁可做辅政大臣。
  他和朕说,他不想当什么辅政大臣,只想着用十年把大明朝所有的内忧外患都解决掉,就致仕于田野,若是真有那一天,朕也学父皇禅位,便也和云甫一道归隐,倒也算是君臣一段佳话。”
  “十年,给允炆、给后代子孙留下一个铁桶一般的盛世江山。”
  朱标的感慨陈云甫是不会知道的,他现在忙着回到内阁转述朱标口谕。
  “陛下说,国朝政务悉决于内阁,内阁能决定的事就内阁决定,拿捏不定的,再聆听圣训。”
  众皆惊愕。
  谁能想到这事,朱标竟然还真就放手让陈云甫来做主了。
  哦不对,应该是让内阁来做主。
  关键内阁是陈云甫的一言堂啊。
  这圣眷也太隆了吧。
  齐德眼珠子都瞪的通红,但他此刻却是一声不吭,更没有提出质疑。
  质疑什么?质疑陈云甫假传圣谕,谁也不会那么愚蠢的认为陈云甫敢做这种事。
  内阁有权而无兵,陈云甫如此聪明的人绝不会假传圣旨。
  所以,这是真的。
  “现在,齐阁老和诸位同工心里踏实了吧。”
  陈云甫扫视全场,众皆笑应,哪怕是齐德也不得不挤出难看的笑容出来应对。
  “咱们大明得有一面国家的旗帜,这就是国旗,国旗者,属于国朝上下每一个大明子民,故而,不再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中央也好、地方的官府也好、民间百姓也好,皆可于家中悬挂国旗、保护和崇奉国旗。
  同理,国歌亦然,时今,国朝使用八曲,咱们呢就选定一种即可。
  国舞亦是一种。
  至于国礼,那就繁琐的多了,跪礼、揖礼、拜礼、福礼,不同身份之间、辈分之间的礼也各不相同,那咱们就议论一下这四样。
  尽快确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此一来,既不至于晦涩难懂,也不会再犯礼节上的浅薄错误。”
  陈云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后,随即唤来一名内侍道。
  “乐师和画师们到了没?”
  “回少师,都在偏殿候着呢。”
  “请来吧。”
  在一阵密集、厚重的脚步声后,一队乐师搬扛着乐器走进了文华殿,随后的还有十几名各自托着画板的画师。
  “先看国旗的备选。”
  随着陈云甫一声令下,十几名画师齐齐掀开画板的幕布,顿时,十几幅不同的图案映入众人眼帘。
  “每个画板下都有编号,从一至十五,每个人可以选三幅心仪的进行投票,二十分钟后咱们公投推选,得票数最高的,便确定为我大明国旗。”
  陈云甫说完话便静默注视,不复多言。
  文华殿中,霎时间一片寂静。


第二百三十五章 精简礼法,众望所归
  文华殿陷入寂静之中,十几个参会的大臣都没有发声,只是望着面前的十几个画板陷入沉思。
  这些画像的内容大同小异,区别只在于位置和颜色的涂抹不一样。
  比如说,几乎每一幅图像中都会有日和月这两颗不可或缺的星辰。
  这就相当于是两道主菜,其他的补充图像就全是配菜了。
  有龙图、有凤图,也有长城或者干脆画出了一个金陵城的轮廓。
  这其中唯一有一副图像最得陈云甫中意。
  那是一头昂首向天的青龙,自其口中喷出一颗金日,而背景则是暮色沉沉的子夜,月亮还在高悬。
  “少师,时间到了。”
  有内侍来提醒,陈云甫便回过神来,召集众人开始投票。
  这种事大家伙倒是不用再分什么党派之别,全凭个人喜恶来选,计票的时候,陈云甫自己也没想到,他相中的这一副图竟然得了最高的票数。
  “龙为天帝使者、金日便是太上皇,背景是子夜暮色昏沉,视为元朝吏治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这个时候,天帝遣龙送太上皇御凡尘,金日代月,天下便有了光明。”
  齐德频频点头感慨道:“正好我国朝的国号是明,明者、亮也,日辉普照万物驱散黑暗,带来的便是这亮,太上皇临凡救世,可谓天亮了,好图、好图啊!”
  好屁、好屁啊。
  陈云甫摇头一笑,他起初只是觉得这幅图挺好看,还真没往什么深意的地方去想,倒是没想到从那齐德的嘴里还能引申解释出这么一番说辞来。
  还别说,你要细咂摸一番,还真有那么一番味道。
  “既然众同工皆属意,那就这么定了,立刻将此图刻画下来,着工部有司先印出一万份吧,将来便是我大明的国旗了。”
  国旗固然是神圣的,但选择和确定并不意味着要耽误多少天,也不是说抉择的时间越久就越显尊重。
  陈云甫可以只用一刻钟就确定下国旗的图样,但保护好这面旗帜,却要用陈云甫的一生!
  “下面,请乐师奏八曲,咱们大家听听,看看哪一个更有共鸣。”
  又是一番推选后,最终确定下以《太清之曲》作为大明的国乐,余下七曲不再使用,大幅度的精简了日后各礼节的仪程时间。
  无论是大朝会、大礼节,还是征伐凯旋,皆用此曲,鼓响一通而毕。
  “国乐已经有了,差的就是歌词,会后从翰林院挑些个学富五车的学子去乐班,和着乐曲看看能不能配一套词出来。”
  至此,国歌的曲乐算是有了,就差一套歌词了。
  而到了国舞这个环节,众人本还以为陈云甫会挑宫中的舞女也来跳一遍给大家伙看,结果没想到陈云甫大手一挥,直接就拿了主意。
  “几种舞若是跳一遍,那今天这堂办公会就啥事也办不成了,就以四海宾服之舞作为我大明的国舞,大家直接表决就行。”
  好吧,舞蹈看不成了。
  大家虽有些失望,但也赶忙把心思挪到正事上,齐刷刷的举手通过,包括徐辉祖都在这事上表明了态度,而不是继续弃权。
  首先自然是因为这种事不是涉及政务,其次,朱标都表了态,诸事悉决于内阁,人家陈云甫带着圣谕来跟大家伙开会,谁还在这事上和陈云甫唱反调。
  现在,国旗、国歌、国舞三个都定了下来,剩下的,只有一个最麻烦也是最繁琐的国礼。
  之前说过,大明朝的礼法,一万字都写不完,那是作者君无知浅薄了,大概统计了一下,准确来说应该是从明会典卷四三到卷一零二,一共是五十九卷。
  平均下来一卷在一万一千字左右,那就是六十万字!
  大明朝的礼法足足写了六十万字,比本书目前的字数都多。
  上到皇帝、皇后礼,下到民间婚丧嫁娶礼,都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陈云甫觉得自己将来要是倒了台,只要能把这几十卷礼法背下来,怎么也能混个礼部侍郎干干。
  所以,重定礼法,想想都是个大工程。
  “如今国朝的礼法大概分为四种:朝见礼、祀礼、典礼和民礼。”
  “朝见礼呢又分为百官朝见皇帝陛下、皇后殿下、皇太子殿下等。。。。。。拜谒藩王、上官,会见同僚,接见下级、属官、佐吏、庶民等。
  比如说,本辅若是去通政使司,从本辅还在去往通政使司的路上,到本辅进了门之后,蔡通政使那是忙前忙后的一通张罗,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呢,一个多时辰甚至两个时辰。
  本辅之前在都察院做刀笔吏的时候,那时候今上以皇太子之尊驾跸巡视,都察院那叫一个忙活,几百号人折腾了一天一夜才算是把都察院收拾出来。
  先不说这劳师动众的事,就说一个寒暄之礼就已经很浪费时间了,本辅的意思,这些礼节能精简的咱们尽量精简、能抹去的就干脆抹去,多把时间留出来干点正经事,比什么都强。”
  “少师打算精简哪些、又抹去哪些呢?”
  “国乐咱们已经精简了,那么朝见礼自然会跟着见,日后大朝会、大礼日、郊天、祭祖、拜社稷,八拜八叩首就改成一拜一叩首或者三叩首,这边礼乐一停,今上降恩准平身,咱们呢就办正事。
  日常拜见皇帝陛下、皇后殿下、皇太子殿下作揖一拜即可。
  拜谒藩王、上官拱手即可。
  会见同僚,拱手也可、点头也行。
  接见下级、属官、佐吏、庶民等就不要摆官架子,拿腔作调的了,有事就交代事,没事的话呢该干嘛该干嘛。”
  齐德挑了一下眉头。
  “那是不是说,以后我等再见到少师,也不用执礼甚恭了?”
  “本辅不需要你们的敬畏。”陈云甫指了指齐德身上的官袍:“齐阁老,你们真正应该敬畏的,不是本辅,而是你们身上穿着的官袍。”
  不少人若有所悟的点头,不由得一时间纷纷走神。
  “朝见礼都能精简,那么祀礼、典礼、民礼那就更有必要逐一简化了,四个字,移风易俗!”
  移风易俗四个字一出,齐德都还没蹦跶呢,就有人提出了质疑。
  太常寺卿汪毅光迟疑道:“少师,移风易俗不好吧,汉夷之别,别就别在这风俗之上,若是祀、典等大礼一概简化,民间婚丧嫁娶放开礼法上的约束,那么几十年后,汉风和胡风还有什么区别,绝其祀等同于亡国啊。”
  “汪寺卿能背出周礼吗?”
  “这。。。下官做不到。”
  “那汪寺卿觉得,今朝我大明的礼和周礼有多大区别。”
  汪毅光吭哧了半天后才言道:“区别确实不少。”
  “先周之民是不是咱们的老祖宗?”
  “那自然是。”
  谁又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既有今人必有古人。
  “那就好说了。”陈云甫冲汪毅光展颜一笑:“咱们大明到今朝不也是移风易俗过来的吗,咱们是绝了祖宗的祀还是亡了汉人的江山呢?
  再者说,礼法风俗它是哪来的呢,它不是天书上天赐予下来的天条,子孙万代都必须遵守,它也是我们的先祖用笔用竹简记下来的文字约束。
  人能定下来的东西就自然能有别的人来推翻它。
  总有一辈今人换古人,这叫什么,这叫发展,这叫务实,恪守礼法不为错,但也绝不为对,我们这一辈今人不仅应该为古人负责,更要为后人负责。”
  汪毅光不复多言,频频点头后冲陈云甫拱手。
  “下官受教了。”
  汪毅光虽然退了,可齐德却没打算退。
  “精简礼法的约束,会使民间道德败坏,百姓需要礼法的教化。”
  “齐阁老,本辅需要纠正你一点,百姓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教化!”陈云甫纠正道:“百姓连字都不识,你和他谈礼法,本辅倒想问问,几千年来,哪个王朝天天派礼部的官员下到民间教老百姓学过礼法?
  朝廷的礼法哪里来的,你觉得是官员一拍脑门子制定的吗?是百姓打血脉传承中就懂的事,然后被官员记下来,再补充上一些附加的其他硬性要求才有的今日之礼法约束。
  没有周礼之前,难道我祖先民个个都是杀父弑兄的禽兽不成?有了周礼之后,杀父弑兄的又少了吗?
  齐阁老,本辅不想和你举例子质证来废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