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太师-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阁老,本辅不想和你举例子质证来废时间,只说一点,朝廷只要能给老百姓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他们比咱们更懂得什么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可朝廷若是不让他们吃饱饭,他们个个都是打家劫舍、淫掳作害的歹徒强人。
  只要法明,就不会有礼崩,凡是试图将礼抬到法上面的,其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心安理得的纵恶为凶,并以此开脱。”
  礼大于法的坏处是什么。
  是家族主对其家族中的任何人都有私刑权!
  他可以用所谓的自己私自制定的家法来惩罚任何一个企图违逆他意志的人。
  这是对基本人权的践踏。
  封建时代的种种黑暗是无法想象的。
  在皇权下乡之前,在拆分全国那些个大宗族之前,陈云甫先得把这一层名为礼的保护罩给捅破掉!
  只有把礼正本清源,才能把法宣扬开来。
  “法治的国家或许缺少人情,但礼治的国家绝对没人会喜欢。”
  齐德看着陈云甫,见后者如此坚持,便反讽道。
  “既然少师已经笃定了主意,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又何必再多此一举呢,反正内阁也是你的一言堂。”
  “内阁,更应该讲理。”
  陈云甫不理他的酸言,发起表决举起了自己的手。
  让齐德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刻,十八个人中竟然有十五个人举起了手!
  放开层层加码的礼法约束,不仅是给老百姓减负,何尝不是给这些官员减负。
  谁愿意天天丑时爬起来跑到承天门外去走那些又臭又长的仪程。
  谁又能愿意每年过罢年关,排着队的拜谒完皇帝、皇后、皇太子后再去拜谒一大串领导、长辈、同僚,饿的饥肠辘辘、冻的遍体生寒。
  最最重要一点。
  远房七大姑八大伯什么的死了和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我还要千里奔波的去守孝!
  虽然不像亲父母那般守孝三年(二十七个月),但到底也有一月,一个月,我干什么不好,歇着也舒服啊。
  至于其他的,层层加码的礼法约束那太多了,别说活着,就看着都累。
  官员也是人啊。
  所以,陈云甫说要精简、移除,对官对民都是一件好事。
  齐德这次惨败的一点都不亏。
  因为他忽视了一点。
  党争归于党争,但党争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
  谁真正的是在替别人考虑,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
  谁再为大家争取利益,谁就是大家的领袖。
  齐德不是陈云甫的朋友,但他更不配做陈云甫的敌人!


第二百三十六章 都要等十年
  就关于礼法精简的问题达成一致后,陈云甫并没有继续向下进行,而是宣布暂时休息,大家去偏殿进午膳。
  “齐阁老,本辅希望你接下来就事论事,不要再犯一些愚蠢的错误。”
  正收拾着自己面前纸笔的齐德听见陈云甫这句话,顿时气的面色胀红,等到陈云甫离开后,才狠狠的一掌拍在桌子上。
  陈云甫这么做简直是欺人太甚。
  是,你掌握着内阁过半数的票这不假,你也赢了,那如此嘲讽,齐德哪里受得了。
  “你充其量只能干十年,十年后,我必不放过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邵质走在陈云甫的身边,小声的说道:“云甫,这样一来,那齐德岂不事事都要和你作对了。”
  “和我作对,就是他活着唯一的价值。”
  陈云甫平静道:“只有和我作对,他才有救、我才有救、大明才有救。”
  邵质不由的停下了脚步。
  这句话的第一重意思,邵质算是能明白。
  毕竟齐德的上位典型就是朱元璋为了掣肘陈云甫留下的对头,等什么时候齐德不和陈云甫作对的时候,那么朱元璋必然会插手干涉将其更换掉。
  所以说和陈云甫作对,齐德才有救这一点邵质是能够理解的。
  那为什么说彼此作对的情况下陈云甫才有救呢?
  如果说朱元璋想要陈云甫的命,无论有没有人和陈云甫作对,对朱元璋来说都不重要,掀桌子洗牌,是独属于朱元璋最大的特权。
  最后一重意思邵质就更听不懂了。
  什么叫大明才有救?
  自己这个女婿到底在谋划着什么。
  “邵阁老?”
  黄廷见邵质迟迟不动,便唤了一声,把邵质惊了一哆嗦,马上回过神来。
  “没事,走。”
  一顿饭吃的邵质是索然无味,他心里的困惑实在是太多,所以在饭后还是找到陈云甫想要一探究竟,但陈云甫只回了他一句话。
  “快了,最多也就十年,甚至,都不需要十年。”
  十年,刚好是陈云甫向朱元璋争取的任期。
  邵质没机会再追问了,因为内阁会准时准点的继续开始。
  “该是第三个议题了,就明年,中央直管各衙门的财政预算。”
  明朝不称财政预算,要叫经费,老陈自己喊着顺嘴,上行下效,朝廷就都跟着这么称呼了。
  “户部今年的财政收入统计好了没有。”
  户部尚书葛循站了起来,交出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奏疏由内侍转交到陈云甫面前。
  看到这道奏疏,齐德的眼皮猛然跳动来了好几下。
  这时候齐德才发现,原来今天这堂内阁办公会,可能早在前几日的时间里,陈云甫就已经和很多人都通过了气。
  要不然怎么会准备的如此周全。
  陈云甫打开了户部的奏疏,看了一遍后微笑抬头。
  “给诸位报一个好消息,今年入库税粮,两千九百一十八万四千石,税钞三万九千八百锭,计六十八万两。
  丝绸绢布二十八万八千四百八十七疋,税银两百六十万两。
  至于余等盐课、铁课等诸课税暂未折价计算,总的来说,今年咱们大明朝,又是大丰收啊,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将近三千万石的粮税,几百万两的现白银还有三十万匹丝绸绢布。
  或许不是很富,但很实用也够用。
  “在我大明朝如此低的赋税环境下,国朝还能收上来如此海量的粮税、布税、商税及诸课税,说明了什么,说明生产出来的更多,生产多说明就业的岗位多,说明人人都有田可种、说明物价不会高。”
  陈云甫那是由衷在笑:“今年朝廷过个肥年,百姓们也能过个肥年,哈哈,大好事啊。”
  众人也都露出了舒心轻松的微笑。
  “如此一来,内阁能给到各衙门的预算也能高点了。”
  陈云甫是兜里有钱底气自生,大手一挥道。
  “各衙门可以报账了。”
  六部五寺等一众中央机构纷纷对视后,开始陆续张口。
  第一个打头阵的竟然是刑部,这倒是陈云甫没想到的。
  “新的大明律业已编修好,抄发往全国,一并需要的还包括选调官员下府县宣读,刑部算了笔账,大概得二十万两的经费。
  另外,刑部管司狱,在押监犯四万余人,每日的吃喝也是开支,就按上一年的预算,四万人一年也要吃掉将近二十万两,加上刑部一些日常的开支,五十万两差不多了。”
  陈云甫没急着给出可或不可的表态,而是问道:“刑部的在押犯,从事生产吗?”
  张紞莫名所以的说道:“一般在押犯都是轻型犯,往往也就是一年半载就释放的,生产,也跟不上农忙啊。”
  陈云甫差点忘了。
  大明朝是没有劳动改造这一说,但大明朝有刺配充军和戍边。
  很多重刑犯,其实也就是盗抢这种,基本抓住之后直接就脸上刺字,发配戍边去了。
  虽然一说都是十年或二十年,但基本上这辈子是不会再回来了。
  要么死在边疆,要么呢就干脆在当地落了户。
  但更多的还是脱逃。
  边疆那地界兵荒马乱的,一打起仗来逃跑都不要太容易,哪怕脸上刺了字不能逃回国内,总也能在边地找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猫起来落草。
  因此,刺配充军对于那些犯人来说甚至是一件好事。
  只要打仗就能找到机会遛掉。
  如此说起来,这条刑罚还得改改,顺便也能为国朝创点收。
  人尽其用,做错事就得接受相对等的惩罚才行。
  陈云甫心里有了主意,但并没有临时起意就说要拿到这内阁办公会上说。
  能不能改怎么改,废除了刺配变成劳动改造的具体刑期如何换算,那是三法司考虑的事。
  三法司联席会议陈云甫起了一个好头,日后是可以保留下去的。
  等什么时候三法司议论好了,拿出了条款来,陈云甫再通过内阁会正式确定也不迟。
  他现在想到就说,忒儿戏也不够负责。
  “好,刑部的预算先记下来,等各衙门都报完之后,再进行集体讨论和表决。”
  陈云甫在自己面前的本子上记下了‘刑部,五十万两’这六个字后,便示意会议继续进行。
  这功夫,一名内侍走了进来,附在陈云甫的耳边小声说了一句,陈云甫便站起身来。
  “诸位继续开会,陛下召见,本辅先去一趟,嗣宗,各衙门明年的预算都报完之后,若是本辅还没有回来,则命人将预算拿给本辅,本辅口传表决。”
  “是。”
  迈步离开文华殿,陈云甫一路上都在困惑。
  这正开着会呢,老大哥突然找自己做什么。
  没记得最近有什么大事发生啊。


第二百三十七章 古今贤臣,无有媲云甫者
  朱标突然召见陈云甫的原因确实是有事,而且也算是一件大事。
  很突然。
  李成桂攻入开京了。
  这个名字还在陈云甫的脑海中转了好几圈才让陈云甫想明白是谁个。
  高丽国的大将军,朝鲜国的开国国君。
  当然,这位朝鲜国的开国国君是朝鲜自己承认的,大明从来没有承认过。
  因此从宗藩体系的法理上来说,李成桂一辈子也没当过朝鲜的国王,他的官职是‘权知朝鲜国事’。
  朱元璋到死都不肯册封李成桂做朝鲜国王,就是因为李成桂靠的是兵变造反,这让当皇帝的朱元璋哪里能相中。
  故而,李成桂掌权之后,那是年年派使团入金陵,乞求朱元璋的册封,都被朱元璋拒绝。
  而朝鲜后人则夸李成桂‘我太祖有百折不挠之毅’。
  “李成桂兵变造反,铁了心是要做高丽的司马氏,指望他还权于高丽王室必不现实,高丽的改朝换代估摸着也就这两年的功夫,老四传了信回来,请示,要不要趁着现在高丽的情况复杂,打一下?毕竟一个完全统一后的高丽对我大明的边疆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可!”
  完全是下意识的,陈云甫脱口而出。
  “不可?”朱标有些诧异:“朕记得你那时候从辽东回来还和朕说过,说这个邻居可不安分。”
  “是,臣确实说过。”陈云甫一口应下道:“但短时间内,高丽不会也不敢和我大明起冲突,但是如果我们要动高丽,这场仗很难说短时间就能打完、打赢,拖久了,对咱们也不是好事。
  另外,辽东的情况是刚有好转,高丽离着辽东太近,战火一起,辽东的大好局面势必会受到影响,所以,臣不建议现在和高丽发生冲突。”
  “嗯,朕也不是怎么太想打仗。”
  朱标颔首,他对开疆拓土的兴趣不算多高,而且眼下大明的疆域已经足够大了,新收复的地方又太多,消化都消化不过来呢,没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