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太师-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朝廷;永远都在!”
人没了信仰的支撑是活不下去的;陈云甫不知道古人的信仰是什么;但现在,陈云甫要给他们一个支撑他们灵魂和躯壳的信仰。
那就是大明王朝!
乐队很快赶到;在陈云甫的授意下,在这荒郊野外,月朗星稀的夜下;敲响编钟,奏响了。
雄浑激昂的音乐啊;在无垠的平原大地上;和着风;瞬间传出了数十里不止。
在这乐章下,连鸟儿虫子的叫声都瞬间压下。
天地之间唯一回荡着的,只剩下了音乐声。
渐渐的,陈云甫耳边开始多起了一些杂声;那是人的脚步。
“快;点火,点篝火!”
陈云甫大声吆喝起来,营地内一千多名金吾卫立刻闻令而动,在这野外点起了数十堆篝火,明亮的火光瞬间映照的整个天地都明亮起来。
在火焰的指引下、在音乐的呼唤中,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在夜幕内,他们刚开始的时候仿佛一个个游荡的孤魂野鬼、行尸走肉,可渐渐的,当离着陈云甫所在营地越近时,他们的步伐开始加快,他们僵硬的表情开始有所波动。
他们感受到了火光的温暖,受到了乐章的感染。
“巍巍河山,昭昭大明!”
千余名金吾卫齐声高喊,和着陈云甫:“巍巍河山,昭昭大明!”
整齐的呐喊声一遍跟着一遍,和着的鼓乐。
这自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百姓中,终于,有了第一声附和。
“巍巍河山,昭昭大明!”
有了第一声,便有第二声、第三声,继而,是无数人共同的声音。
“巍巍河山,昭昭大明!”
“巍巍河山,昭昭大明!”
陈云甫的眼泪,刷一下就流了出来。
篝火,是希望的曙光;国歌,是人生的乐章!
陈云甫将最后一面国旗打了出来;在火光中、在月光下;让四面八方来的百姓都看得清清楚楚。
终于;鼓乐声止住了;金吾卫和百姓们的呐喊声也止住了,紧随其后响起的,是陈云甫早已嘶哑却仍旧有力的呐喊声。
“父老乡亲们,我是朝廷的宰相陈云甫,突如其来的旱灾带来了灾难,但是在灾难发生之后,朝廷没有害怕,第一时间就开始进行救灾和疏浚河道。2
来自朝廷的救灾物资正如已经疏通的河道之水一样,正源源不断的涌入山东,所以,请乡亲们放心,朝廷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永远把保护你们的性命当成最紧要的事。
请大家千万千万不要绝望、不要放弃、不要畏惧,请相信我,相信我这个大明宰相说的话,我一定会用尽我全部的努力,来保证每一个乡亲在这艰难的灾后复原时刻,有饭吃、有水喝、有住处、有御寒的衣被,如果你们缺了任何一样,都可以去最近的府、县,指名道姓说出我陈云甫的名字。
是我,是大明的宰相让你们去领的,你们都可以领的到,我保证!”
喊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陈云甫已经完全破音失声,他向下说的话,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了。
“我保证,真的,我保证!”
站在陈云甫身后的杨士奇早已哭成了一个泪人。
无数的百姓仰起了头,看向篝火中,那仿佛在燃烧着的国旗。
人群外,带着一队人马匆匆来寻陈云甫回城的盛庸也勒住了马蹄,满含热泪的仰首。
火焰的光芒还在、威风的国旗还在、强大的大明王朝。
永远都在!
第二百七十三章 菩萨心肠,雷霆手段
金陵皇宫,乾清宫。
入了夜的皇宫很静谧,在这个本该万籁俱寂的时间,大明的永乐皇帝朱标此刻却是毫无睡意,独坐在暖阁内捧着一盏茶发呆。
他的思绪,早已远飘到了山东。
吉祥蹑手蹑脚的走上前,替朱标披上大氅,小声说道:“皇爷,夜凉,您要保重龙体啊。”
“御前司,还没有山东的消息吗,山东的情况如何,少师最近怎么样了。”
朱标一开口,就是关心山东和陈云甫的近况。
吉祥回道:“还没有传回来,等有了信,奴婢马上向您禀报,您先歇着吧。”
“朕。。。”
“噔、噔噔。”
就在朱标刚打算说话的时候,门外响起了很是细微的敲门声,吉祥赶忙走到门边,小声喝骂:“什么事,不知道皇爷已经睡下了吗。”
“吉公公,山东来的信,您吩咐过,山东的消息要第一时间同您汇报。”
听说是山东来的,吉祥赶忙拉开一丝门缝; 生怕开多了过堂风吹着朱标。
一封急件,顺着门缝塞了进来。
吉祥一把夺过后便将门关上; 匆忙而又静俏的走到朱标跟前; 将信件拆开递了上去; 同时将桌上的油灯点亮。
灯光不算多亮,但足够朱标看清楚信里的内容。
而这内容; 让朱标不自然的面色动容。
信中说起了陈云甫到山东后的种种作为,同时也说及,陈云甫已经半个多月没回济南城; 而是一直在山东各府视察灾后的恢复,每天都要跑几十个村庄,为各地的百姓鼓舞打气。
当看到陈云甫用国旗、国歌的行为来凝聚民心、振奋士气的时候朱标面露笑容,当看到陈云甫声嘶力竭; 喊到嗓子嘶哑、神情憔悴的时候,朱标濡湿双目。
最终,朱标将这封信放下,抬袖擦了擦眼角。
“云甫,不容易啊。”
虽然一直在掌灯,但信中的内容吉祥也看的真着,闻言频频点头。
“陛下说的极是,少师他真的是为了国朝社稷、江山百姓鞠躬尽瘁,呕心沥血。”
“但凡天下的官员能有云甫一半; 不,一成的勤政爱民; 我大明; 早已盛世不远了。”朱标脑海中一想到陈云甫在国乐声中; 高举国旗喊话安民的场景,这感性的性子就不自然的让他有种想要热泪盈眶的冲动。
“天下政务之艰,万钧重担都压在云甫一个人身上啊。”
感念完,朱标又言道:“快; 着太医院明日一早就派几人去山东,一定要跟着云甫,好生照料; 万不可让云甫有一点闪失。”
吉祥心中暗惊。
如此这般,论圣眷之隆,古今已无臣子能出陈云甫之右了。
朱标这哪里是拿陈云甫当成臣子,分明是当亲兄弟; 不; 亲兄弟也没那么好。
莫谈朱老二那个混蛋,就算是老三、老四,朱标何曾这么关心过。
“陛下,既然山东的情况也已送到,您也早歇着吧,奴婢一早就安排,着太医去山东寻少师。”
朱标点点头,现在他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可算是能上床,踏踏实实的睡一觉了。
只是辗转反侧间总想着,陈云甫现在睡的好吗?
那能睡好吗。
陈云甫自己都记不得自己已经在荒郊野外宿营了多少天,可他是真不在乎,就是苦了杨士奇。
随行护卫的金吾卫倒都还好,毕竟是当兵的,很多人选拔入金吾卫之前都是京营锐健,别说宿营半月,半年都不在话下,军旅生活早已习惯,可怜杨士奇,自打入仕之后,这还是第一次体验军营生活。
那个中滋味,可谓是一言难尽。
好在杨士奇同陈云甫一样年轻,连后者都没叫苦,杨士奇又哪里好意思喊着说自己怕苦怕累,生生也就同陈云甫一样忍受了下来。
当然,将近二十天的军营生活,陈云甫也是有收获的,就比如说,他马术精湛了许多。
以前到哪都是乘坐马车; 从不擅马术; 现在这二十天; 忙于赶路奔波; 自然也就劳军中的马术好手教给不少; 现在不敢说能会骑射这种高难度马上动作,但只是驰骋的话,倒是一点难度也没有。
二十天的奔波也不白劳,山东,已经有一半被陈云甫看了一遍。
剩下的一半都是在冬面的环海一带,那里的灾情并不严重,仅有寥寥几十人的死伤,因此陈云甫也就没有继续看下去,而是折道回济南。
倒不是陈云甫不在乎那几十条人命,而是他自己的身体也好、精力也罢,实在是到了一个临界点。
每天只睡寥寥两三个时辰,几乎一天的时间都是在奔波中,还要聚民安民,抚平戡乱,说实话,陈云甫已经感受到当年诸葛武侯的辛劳和出师未捷身先死时的悲凉。
再绕着海岸线跑一圈,起码也得小一个月,杨士奇是真担心陈云甫累倒在途中。
“沿海几个府自有官衙安置,少师起仪回济南吧。”
陈云甫这一次没有坚持拒绝,而是稍一思量后便允了下来。
这次回程,陈云甫没有骑马,而是在马车内倒头大睡。
从白天睡到黑夜,找了个县城进入后,到了县衙落下行辕也是睡。
就这么睡了一天一夜,陈云甫才算是恢复了点精神。
生生啃了一整只扒鸡。
吃饱睡足,年轻人的身体恢复的就是快,陈云甫觉得自己又一次活力十足起来。
不过这次再有活力,也没有需要陈云甫旅途劳顿的事了。
之前因为是遇到一个村就要停一阵,所以慢,现在回程是直奔济南,因此,两个白天的功夫,济南城就到了。
大多数山东的官员列队迎候,一同出现的,还有几个宫中来的御医。
陈云甫真的很感动。
“少师吉人天相,这身体,好的很。”
一位老御医把完脉后搂髯一笑,宽了所有人的心:“除了有些疲惫和上火之外,其他什么问题也没有,多喝点水多休息休息,两日就好。”
陈云甫顿时松了一口气。
就说嘛,年轻人能有什么大事。
身体是好了,可心情,却又变的极恶劣。
最新的田亩勘合数出来了。
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就必然会出意外。
孙嗣业胆战心惊。
陈云甫将最新的勘合同年初户部的勘合做了一番对比后,便叫来了盛庸,同时拿出一道明黄色的丝帛。
“吾皇圣谕,着本辅为督办山东诸军政钦差大臣,有遇事不禀、先斩后奏之权,山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要全力配合,不从者斩,盛将军验一下圣旨吧。”
盛庸恭敬接过但并没有看,他不需要验。
从那晚在城外看到陈云甫的表现后,他就信陈云甫,是天下顶属的好官!
怎么可能伪造圣旨。
“好,既然没有问题,那就请盛将军听调吧。”
盛庸抱拳:“末将在。”
“按照这两分勘合,凡比第一次勘合时多出田亩者,皆斩!”
直接砍?
盛庸愣了一下,有些不可思议的看向陈云甫:“少师,不用先拿下查办吗?”
“不用了。”陈云甫垂下眼帘,用极其冷峻甚至是幽森的语气说道:“律法不查办猪狗,主犯尽斩,从犯拿下押回京城审刑。”
盛庸再不多说,当即一抱拳转身就走。
那孙嗣业有心说一句,到底是没敢吭。
这陈云甫不仅有菩萨心肠,更有雷霆手段啊。
一个臣子,竟然敢在山东地界,大开杀戒!
虽说这份勘合里,没有涉及到四大家最嫡系那顶尖那一批,但到底底下人中有不干净的,现在,陈云甫要对四大家动刀!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万世师表
曲阜县令孔希文这辈子打出生开始,恐怕都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有朝一日在曲阜见到朝廷的,军队?
哦不对,应该说想不到此生会第二次见到。
第一次还是二十六年前,徐达、常遇春北伐的时候,他们孔家迎出曲阜三十里恭迎王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