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太师-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逆贼,不得好死!
  “蚁贼,王莽董卓之流!汝死后必被分食,子女永为娼奴!”
  陈云甫腾的一声就蹦了起来。
  他的情绪,第一次失控。
  “穆世群!”
  “末将在。”
  陈云甫面瞰百官,苍凉一笑。
  “既言吾为王莽,吾当效之不使诸君失望!”
  “杀!”


第三百四十六章 蛋糕,大家一起吃。
  奉天殿里的杀机弥漫,几十名锦衣卫挎着刀就冲了进来,将这些对着陈云甫口诛笔伐的大臣全部摁翻在地。
  “全拖出去砍了!”
  陈云甫不怕被人骂,更不怕被人咒,毕竟自己做下的事,总不能怪人家忠于大明吧。
  忠诚,应该值得褒奖。
  同样的道理,我陈云甫犯下的错,你们可以咒我,但咒我孩子那就不行!
  伴随着殿外那利刃斩首的声音,浓郁的血腥味被风裹挟着涌入奉天殿,顶的所有人都一阵鼻腔不适。
  朱允炆更是吓的面如土色。
  事到如今,已经是完全撕破了脸,陈云甫若是再去顾忌史书所载,倒有些当婊子立牌坊的感觉。
  故而陈云甫起身,直接面向朱允炆作揖。
  “百官所请,乃是天下士子百姓所望,请陛下,自省退位吧。”
  朱允炆想拒绝,又见陈云甫向前一步,目光不善的紧盯前者。
  “望陛下,慎重考虑!”
  慎重考虑!
  朱允炆不争气的眼泪打起转来,他怯懦的缩了缩身子,从陈云甫的肋下缝隙望向朝堂,希望此时此刻能有人站出来替自己张言,却失望的发现,所有人都装起了哑巴瞎子。
  这个时候朱允炆才恍然明白,其实很多人不是忠于国家和他,只是忠于太祖太宗而已。
  在人格魅力这一块,朱允炆显然不具备丝毫。
  见朱允炆迟迟不吭声,蓝玉站不住了,直接大声喝了一句。
  “请陛下给臣等一个回答!”
  好么,就这一嗓子,差点没把朱允炆的魂给吓飞,直接秃噜嘴出来。
  “朕答应了,朕答应了。”
  陈云甫站定住身子,就这么深深望着朱允炆,一甩袍袖扭身下了御阶,径直向殿外走去。
  “黄廷。”
  “下官在。”
  “礼部可以草拟退位诏书了,另外,今日殿内之事,史笔该怎么写怎么写,谁也不许改!”
  “下官谨遵太师谕示。”
  陈云甫走到朱棣身边,一只手摁在了后者的肩头:“朱高炽他们应该入京了,我答应过你的事,三个月。”
  轻轻拍打两下,陈云甫重重一叹:“三個月,你好自为之。”
  “谢太师。”
  陈云甫走出了奉天殿,没有再去登那排场十足的肩辇,而是选择了步行离开。
  踏在那满地还未来得及清洗干净的血迹上。
  一尘不染的登云靴纹染上了不该染的肮脏污浊,却让陈云甫的心更加踏实。
  反对自己的人都死了。
  剩下的路,会好走许多。
  只有这种双脚踏在实地上的感觉,才能让此刻的陈云甫心中踏实。
  宫门外,韦三一如既往的为陈云甫驾车,只不过此刻的陈云甫车辂,已经从原先的两马换成了六马。
  很大很奢华的一驾车辂。
  如此,车厢外不仅有韦三这个车夫,还能站下四名锦衣卫。
  车厢内的空间更是可以办公和小憩,哪怕多上杨士奇这位秘书也会显得施展自如。
  “太师,咱们去哪。”
  “去,宗人府吧。”
  陈云甫报了宗人府的去处,虽然此刻的宗人府,也早就被锦衣卫从里到外给严密监控住。
  在京的宗室藩王,不比此刻的外臣们更加担惊受怕。
  毕竟翻遍青史,改朝换代的进程中,最遭殃的往往就是他们这些个宗亲。
  谁也不敢保证陈云甫不会把他们杀光光。
  但陈云甫真没这个打算。
  别看这些宗亲平日里似乎没什么存在感,不过他们对陈云甫来说还是有用的。
  改造大明,先得从这些个宗亲开始。
  朱橚还是宗正,哪怕朱棣造反之后,他这个宗正也没有受到连累,大概是朱允炆那时候忙着担惊受怕,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这些在京软禁的亲王叔父们。
  所以陈云甫来到宗人府的时候,朱橚带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太祖的儿子前来迎接。
  “小王等人拜见太师,万福金安。”
  “免了。”陈云甫呼出一口郁结在胸的惆怅,当头走进宗人府中,在路上的时候便已经说道:“本辅刚从皇宫出来,百官奏请陛下退位,陛下他应允了,礼部已经开始起草退位诏书。”
  一众亲王齐齐挑眉,心中直呼该来的果然会来。
  陈云甫要做权臣,必不可能留一个已经成年的朱允炆来做皇帝。
  这可不像样。
  不过,现在所有权力都在你陈云甫手里面攥着,你和我们说是什么意思,来炫耀你的霸道吗。
  因而众人都没有出声,只是静默的陪着陈云甫进到正堂,望着后者落座上首。
  “皇帝是逊位了,新帝还没选定,本辅想问问伱们这些宗亲,觉得谁合适?”
  几人对望,都不由暗自摇头。
  虚伪!
  还得是朱橚,装模作样的说了一句:“小王等本没有资格议论帝君主位,但是太师垂问,小王等不敢不应。
  太宗嗣下,允熞殿下如何?”
  陈云甫没说话,而是看向其他人。
  这些位亲王纷纷附和起来。
  “既然诸位亲王都这么说,那就麻烦你们宗人府出个奏请,给皇太后送去吧。”
  当婊子立牌坊,你陈云甫也是真够闲的。
  大家都当陈云甫这是既当又立的行为,只有年轻的宁王朱权突然觉察到一丝不对的味道。
  “太师说我们宗人府出奏请,就不怕我们宗人府推荐一个非太宗所出的新君人选?”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陈云甫目露赞许望向朱权:“本辅,为什么要怕。”
  “太师何必明知故问呢。”
  “本辅若是真打算专权到底,就不会来宗人府了,本辅今日来,也不只是为了议论帝君主位谁来坐,而是有实打实的正事和你们谈,一件关切到你们自身未来的事。”
  “本辅,从没想过伤害你们,更没想过把你们永生软禁在京。”
  朱权目露精光:“太师的雄图伟略,小王等人这几日也略有耳闻,您指的是,新九州吧。”
  朱橚等人闻听,无不惊讶。
  这件事,金陵权贵圈子早就传遍了风,这风也是陈云甫默许传开的。
  这传的不是风,而是蛋糕的香味。
  怎么个意思,难道他们这些待宰的宗亲,也能分食一口不成?


第三百四十七章 愿赌,就要服输!
  明堂之上,一众朱明宗亲屏气静声,聆听着陈云甫的侃侃而谈。
  “昔日太祖曾言:‘元廷之盛,在有世祖之雄威。’,元廷之强盛、疆域之广袤、宗教之兼容,历朝历代无有媲者。”
  这话确实是朱元璋亲口所说,是有史可查的。
  我们可以挑出元朝一堆的毛病,但不能忽略和刻意贬低忽必烈这位元世祖的雄才大略。
  他是个屠夫,但也是一位集很多优点于一身的帝王。
  因此,连朱元璋这种白手起家的开辟之君都称赞忽必烈,说元廷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元世祖的雄威。
  “忽必烈非常认真且忠诚的贯彻了其祖父也就是成吉思汗当年西征时定下的自征自领政策,从未对四大汗国之政务横插一手。
  亦从不因其为蒙古大汗、元廷皇帝的身份,而强迫四大汗国对其朝贡或者无条件服从,元廷或者说大蒙古的这种体制,本辅称为大陆化普遍帝国之特征。”
  这真是一个新鲜的词汇。
  一众亲王都很好奇,努力咂摸这个新词的意思。
  关于大陆化普遍帝国的特点和多元化政体,在另一本书中有写,这里不多赘述,有兴趣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这里陈云甫继续着自己的阐述:“忽必烈施行着高度的中央集权,但这个中央集权仅仅是针对元朝内部。
  在政权的地位上,四大汗国和元朝是平起平坐的,没有宗主国、藩属国之分,因此,我们可以把四大汗国连着元朝一起当做是五个国家。
  而成吉思汗一手定下的大蒙古体系,就相当于是一個看不见的联邦政权。
  而这个联邦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便是蒙古大汗。
  忽必烈既是元朝的皇帝,也是大蒙古的大汗,所以在名义上他领导着五个国家,这只是他个人的权力,并不意味着元朝有领导四大汗国或者干涉四大汗国内政军事的权力。”
  虽然陈云甫一直在说元朝的事,但这些个亲王没有傻子,联想到之前金陵传出的新九州的风声,他们多少都明白了一些陈云甫的话外之意。
  明朝,只是中州的王朝,不是大九州的最高领导者。
  换言之,将来的明朝就等同于大蒙古体系中的元朝,而陈云甫这个划定九州的人物,就是忽必烈。
  既是明朝的太师,又是大九州的共主。
  做明朝太师,是因为陈云甫永远恪守着对老大哥生前的承诺,永不颠覆朱明江山。
  不仅是自己,也包括后世子孙。
  他们这些朱明宗亲,也一样能从这块蛋糕中吃到美味的一口。
  “你们之前既然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自然也就知道,本辅划定的这个新九州有多大,下一步,本辅就要着手来思考如何去一一剪除周边的敌人和政权,这件事,不是本辅需要而是本辅离不开有能之士的帮助。
  诸位亲王都是太祖的子嗣,能力那也是天下有目共睹的,闲赋在京,实在是太浪费了。
  所以,本辅希望能得到诸位的帮助。”
  朱权听懂了陈云甫的意思,也看懂了陈云甫的操作。
  用陈云甫说的那个词来解释,就很容易讲明白。
  新九州,是陈云甫做出来的一块香甜可口的大蛋糕。
  没有这块蛋糕,陈云甫就很难取得蓝玉等人的全力支持,自然也就不可能这般容易的窃取权力。
  眼下,陈云甫虽然窃走了权力,可这份权力并不牢固,因为陈云甫若是不兑现自己的承诺,不把这块蛋糕制做出来给别人吃,那么很有可能会遭到权力的反噬。
  说起来轻巧,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新九州就画出来了,可是做起来却是难如登天啊。
  再难,陈云甫也必须做到!
  那他就需要构造一个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因此陈云甫将这块蛋糕抛了出去,用一根线高高的吊在半空中,让所有人都能看的见。
  谁想跃起吃到这块蛋糕,就必须聚集在陈云甫的大旗下,为陈云甫鞍前马后、竭尽所能的效力。
  换言之,陈云甫用一块暂时还看不见、摸不着的大饼,来强行聚集一批忠实拥趸、强行驱使一群文臣战将。
  忠心未必可信,但利益一定牢固。
  另外,这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起码新九州中的辽州,现在随时可以划定建制,常茂,随时都能赴任辽王。
  可以预见到的,常茂或者说常家为了这个辽王,一定会拼尽全力去征战沙场,替陈云甫亦是替自己的家族,全力吞灭朝鲜。
  这是常家的万世基业所在,不需要任何人鼓舞,不需要陈云甫去鞭策,常茂自己比任何人都害怕打败仗。
  高明啊。
  千金市马骨,有了常茂、常家这个鲜活的例子在,蓝家、冯家、沐家等就一定会紧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