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太师-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自洪武十二年入伍,迄今二十年了,和蒙古人打了那么多年的仗,早就有了应对之法。
论骑射,蒙元人说第二,全天地间就没有谁敢说第一了。
连蒙元都能赶走,大明还怕骑射?
都不用虞安强下令,每一个圆阵内的千户官便自行做出应对。
弓弩手们放下了手里的弓弩,取出身后背着的一块块大概只有一尺见方的小型铁盾,举过头顶。
如此一来,不管是来自外部的进攻还是头顶的进攻,明军阵营都做了完全防护。
骑射,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李成佐这下实在是没办法了。
这是铁王八啊。
眼见明军还在源源不断的登岸,可自己根本啃不动面前这几十个浑身是刺的明军桥头堡,强行穿插袭击登岸明军,反倒会有被包饺子的风险。
事不可为不能强为,李成佐这点道理还是懂的,遂命令手下又围着射了几轮箭后,见实在没有什么有利战果便下令撤退。
他们真正的依托不在进攻,而在那几十座坚固的坞堡上。
本身双方的战争立场就是常攻李守。
这场抢滩登陆战,李芳远方面本身也没寄希望能重挫明军。
这可是建国三十年就打了三十年仗,亲手灭掉蒙元王廷的大明,怎么可能被一个小小的鸭绿江拦住脚步。
“我啃不动你们的刺猬阵,现在,就看你们怎么啃动我一手造出来的坞堡阵。”
李芳远冷笑着,下令鸣金。
鸭绿江大明是渡过了不假,可这场渡江战役,可才刚刚开始。
第三百七十四章 常茂的纠结
常茂如愿以偿的将自己的战靴踩在南岸的土地上,但他并没有显得多么高兴。
“此番强渡,三千儿郎命丧江中。”
三千条人命换来渡江胜利,常茂就觉得胸口一阵发闷,再看看眼前二里地外那星罗密布的坞堡阵,常茂就更难受了。
真正的攻坚战才刚开始啊。
“如果不能尽快拔除这些坞堡南下,时间一旦拖久,就会给李成桂在开京调兵遣将的时间,朝鲜再弱,凑一凑,从各道征募个三四十万军队出来问题还是不大的。
到那时候,咱们就得灰溜溜的撤回辽东。”
经过一次强渡,常茂现在也知道李芳远这个对手不是什么轻易之辈,后者占了便宜就走,并不急于求成,而且布阵严谨。
除去这七十余座坞堡之外,李芳远的中军就在这坞堡阵中扎营,两翼辅以骑兵机动,并非是那种困守孤城式的防守战略。
“都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常茂还是问了一下大家伙的想法。
王弼久在辽东,参加过洪武北伐和收复辽东战役,是在场众人和蒙元朝廷交手最多的一位,他给出了一个师夷长技的办法。
“当年元世祖忽必烈四征高丽,自开京一路打到庆尚、全罗两道,最后是济州岛,高丽全境沦陷宣布亡国,元朝在高丽置征东行省,扶持傀儡担任高丽国王兼征东行省宰相,自此及后,高丽王室不得有谥。
三韩之地与我们中原相同,善于营造坚城堡垒,而蒙古人呢善骑射奔袭而不善攻坚,缘何反而能灭南宋、灭高丽?”
王弼没有先说办法,而是先说了当年蒙元灭高丽的历史典故:“蒙元以主力骑兵散作小股多点渗透,在高丽境内四处焚烧粮草、掳杀百姓,迫使高丽军离开坚城堡垒处处救援扑火,元军主力在其统帅头辇哥的率领下大兵压境,接连攻克包括高丽西京(今朝鲜平壤)在内的五十余座重城。
高丽国土沦陷一半,主力尽墨于野,不得已撤往南韩继续抵抗,最后终难逃全境沦陷、举国而亡的下场。”
不需要王弼说办法,在场的人就都听明白了王弼的意思。
师夷长技。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常茂眯起眼睛:“眼下李芳远带着十万军在此与我等对峙,后方必定空虚,我军有五万精骑,都是在北地作战多年,屡屡战胜北元的骑战精锐,让他们学蒙古人深入敌后,纵火焚粮,以战养战,确实可以逼着李芳远主动放弃防线回援。”
朝鲜和中国一样,是典型的城镇……农村文明,大量百姓居于城池中抵御侵略,但耕地可是在城外。
粮食若是被烧完,那困守一座死城还有什么意义呢,最终还是难逃被饿死的风险。
忽必烈帐下两大名将就深谙这个道理,一个是前面讲的头辇哥,另一个嘛。
大汉奸张弘范!
也就是灭亡南宋时顶替伯颜的蒙古南征主帅。
严格来说,头辇哥这招就是跟张弘范学的。
张弘范是汉人,最懂汉人的弱点,他在早年随伯颜征襄阳的时候,就搞出了一个‘一字城’战术,将整个南宋襄阳、江陵防线一分为二,最终取得大胜,成为南宋亡国的初始点。
不过这种办法看似好用,也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关键点。
那就是需要己方兵力倍于对手。
忽必烈灭南宋的时候,虽然麾下正儿八经的蒙古嫡系军队不多,但架不住伪军多啊。
当然,那个时代说汉奸,有点牵强,人家的身份准确来说是金朝汉人。
也就是黄河以北地区生存的汉人。
若是赵宋王朝能收复燕云十六州、没有澶渊之盟、靖康之耻,河北大片土地还是汉土的话,忽必烈上哪招募几十万辅军。
所以南宋亡国、崖山之痛谁也别怪,怪他自家祖宗不争气。
现在王弼提出了这个办法,眼见到常茂很感兴趣,便主动请缨道:“常帅若是同意,那这事就由末将去办吧。”
“先等等。”
常茂摆手:“容本帅在考虑考虑。”
考虑?
王弼一怔,这种军机大事还有什么需要考虑的,能打胜仗的战术就是好战术,兵贵神速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可很快王弼就明悟过来。
灭了朝鲜之后,三韩之地是常家的啊。
常茂这是不想三韩之地化作处处焦土废墟啊。
别看现在仗还没打完,常茂已经把三韩之地看作自家的基业了。
毁灭自家的基业,想想都心疼。
故而王弼也不好再多劝,抱拳拱手就离开帅帐,留下常茂、常昇兄弟俩自己商议。
“大哥。”
等到王弼离开,常昇亦是好奇问道:“王弼的主意不错啊,您还考虑什么,兵贵神速。”
“你不懂。”
常茂一叹,反问道:“二弟,你知道这次咱们征朝,从严震直那贷了多少债务吗。”
“啊?”
这问题问的常昇一头雾水:“为国朝征战,还要咱们花钱?”
自古以来,将军领兵外征,打出去多少军费那都是朝廷买单,哪有让主帅掏钱的道理,常昇听着都新鲜。
常茂见常昇不懂也是笑笑:“九州会你没参加,不懂也是正常。”
“辽州是咱们常家的,朝廷出钱出兵替咱们打仗,这钱,当然是咱们常家出了。”
“这样啊。”
常昇一咂摸,也确实是这么个意思。
“那,咱们家欠了严震直多少钱?”
“现在光是粮食、军备,就已经高达五百万两了。”常茂掰着手指头给常昇算了一笔账:“这还不包括后续各种物资,给二十万大军开的兵饷和奖钱,不包括日后东南水师配合出兵进攻济州岛,实现南北包抄的军费,不包括战后死伤将士的抚恤钱。
严震直这一次,给咱们常家准备了三千万两的战争国债!老二,三千万两啊,按照一年百五的利息,光是息钱,咱们一年就要还一百五十万两,你说说看,多少年咱们能还完。”
一年百五,二十年翻一倍。
常昇顿时抽了口子凉气。
他现在可算是明白为什么常茂要犹豫了,把三韩之地打成一片废墟,他常家日后就要被这笔国债压到喘不过气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李芳远很能沉住气
军帐之中,常茂和常昇兄弟俩还在纠结,帐外大步走进来一个少年,正是那个当初在常家和陈云甫侃侃而谈,颇得陈云甫喜爱的小常琦。
这次北征朝鲜,常家的儿郎可是倾巢而出全来了。
打赢了,应有尽有,打不赢,呵呵。
“大伯、爹。”
常琦走进来冲两人道了礼,正在对坐皱眉的二人也回过神来,见到常琦,常茂脸上露出了一丝笑。
“琦儿来了,过来。”
看着眼前一身甲胄的常琦,常茂夸赞道:“吾家麟儿长大了,这一身甲胄在身,端的好生英武。”
得到夸赞的常琦羞赧一笑谦虚应答。
旋即看到二人眉关紧锁,便好奇问道:“大伯和爹因何事而忧愁?”
二人彼此对望,常茂叹出一口气,便将自己的忧心事尽数道出。
“琦儿,你也是我常家之人,这事事关我常家将来,你也可以说两句。”
常琦惶恐不敢多言,还是他爹常昇说了一句:“你大伯让你说你便大胆直言,无妨。”
“说吧,你大伯我膝下无子,咱们常家将来的基业还是要传到你手上的。”
常茂无子,对常琦可谓是视若己出,故而鼓励常琦大胆直言。
有了两人的鼓励,常琦的心里便踏实的多,也敢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伯、爹,战局一旦拖久,会不会有什么不利的地方?”
“迟恐李成桂来援。”
“彼时如何?”
“未免大败,当撤回辽东。”
常琦复言道:“还能撤回去吗?”
这话说的常茂二人惊疑不定:“此话何解?”
“大伯刚才说,咱们常家眼下已经欠下严震直数千万两的国债,担心三韩之地化作废墟后无力偿还债务,却不想,若是连三韩之地都打不下来,又该拿什么去还朝廷的这笔债。”
“这不还有辽东呢吗。”
常琦大声道:“如果大伯打不下朝鲜,就不会再有辽州了,就算有辽州,那也不再是我常家的辽州,几千万两的国债,就算咱们常家绑在一起,够还这笔债的吗!”
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常茂悚然惊醒。
打不下来朝鲜,他真回的去辽东吗。
为了这场仗,国朝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前前后后准备了两年,陈云甫更是不惜纡尊降贵跑到广东和一群商人把酒言欢,才带回来这三千万两的战争国债。
二十万精锐尽托常茂之手,这都打不赢?
就算不提陈云甫会怎么做,就常茂作为一个将军,他自己心里也过不去。
想想要是换洪武帝在位,自己这场仗要是打不赢,还敢苟活于世吗。
深吸一口气,常茂点点头道:“你说的对,打不下来才是真正的啥也没有,赢,永远是最重要的。”
“王弼的办法可以用,但不能让王弼去干,这厮是个浑人下手没个轻重,老二,你带兵去办这事。”
常茂谓常昇言道:“记住了,只烧粮、不杀民,同时着重袭击自开京往李芳远大营输送粮草的后勤,迫使李芳远撤出这沿江防线。”
一旦李芳远的中军敢轻动,离开这连成一片、互为犄角的沿江防线,常茂就有把握让李芳远付出惨重代价!
常昇点点头,当下抱拳就走:“兵贵神速,末将就不耽误了,此便去哉。”
“深入敌后,务必保重。”
常昇顿步,扭头望向常茂和自己儿子常琦,咧嘴笑道:“琦儿跟着大哥,弟无惧矣。”
老常家的子嗣不旺,常茂膝下无子,常昇到有两个儿子,长曰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