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太师-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常家的子嗣不旺,常茂膝下无子,常昇到有两个儿子,长曰琦、次曰继祖,常琦心里清楚的知道,只要能打下朝鲜使辽州建制,那么就算自己战死在战场上,常琦也必然会过继到常茂膝下。
  那自己,就不那么重要了。
  为了家族、为了后人。
  望着常昇离去的背影,常茂收回目光,拍了拍常琦的肩头宽慰道。
  “不要担心,你爹虽然这些年来一直待在老家,但一直攻读兵法,早年也是上过战阵的,此一去只是袭扰而非攻坚,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
  常琦默默点头,话虽然是这么说不假,可为人子哪有不担心的道理。
  “此番带你来战场,就是想让你也经历一番战火的洗练,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连太师都对你夸耀有加,咱们常家是行伍之家,一直以来都是和刀枪斧钺打交道,难得出了琦儿你,咱们家的未来,都在你身上了。”
  “请大伯放心,侄儿定会刻苦精学,不使大伯和父亲失望的。”
  常茂点点头不再多言,望着帐中的沙盘陷入了沉思之中。
  同一时间的李芳远也得知了明军的异常东西。
  “大量骑军离营?”
  大步迈向帐中沙盘,李芳远眉心锁起。
  “明军这是要做什么?”
  对自己摆下的坞堡阵,李芳远那是相当有信心,虽然明军的数量是自己的两倍,但李芳远却是丝毫不怕,更是自信的同李成桂立下了坚守半年以上的军令状。
  李成佐在一边蹙眉也看了一阵,而后试探着说道:“明军这么做,是不是想要绕开咱们防线,袭击咱们的后方补给,就像、就像当年蒙古人做的那般。”
  这一句话瞬间让李芳远眯起了眼睛。
  坞堡阵和自己的中军大营遥相呼应,固然是易守难攻,但这种布阵就和刺猬阵是一个德行,不好轻动。
  啃不下来,我绕过去总行了吧。
  “大君,如果任由明军在我后方烧杀掳掠、袭击后勤,恐军心有动啊。”
  李成佐进了一句,帐内其余众将也纷纷附和:“是啊大君,不能任由明军学蒙古人那般,何况咱们军中的粮草本就只够一月食用,若是补给断了,咱们就得撤。
  “要不,让末将带骑兵咬住明军?”
  “不行!”李芳远直接挥手拒绝这个看似合理的提议,他说道:“倘使我军失去骑兵,那便完全失去了此处战场的机动力,而且中军也失去了和各处坞堡之间的联系,一旦明军分割战场,学当年蒙古都元帅张弘范那般,分别包围各处坞堡和我中军,那时候,可就难逃全军覆没的下场了。”
  “那,怎么办?”
  眼下明军众而己方寡,兵力上不占优势,贸然分兵更是自取灭亡,李芳远是绝不可能把手里仅有的一万五千骑兵扔到后方。
  “向父王报急,请求速派援军,另外,要通传各道府县组织民壮,全力保护我军后勤补给。”
  把保护后勤补给的任务摊派到后方的府县民壮身上,可见此刻的李芳远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李芳远的纹丝不动,也让常茂不由赞许一声。
  “咱们对面这位靖安大君,倒真是个人物,很能沉的住气啊。”
  众将皆笑。
  “他想对峙,那就对峙着,看谁更能沉得住气。”
  常茂放下望远镜,重重一巴掌拍在瞭望塔的护栏上。
  “本帅就看他能坐到什么时候!”


第三百七十六章 被困入穷境的常昇
  前线的对峙丝毫不影响此刻率军深入敌后的常昇,他将五万精骑分成了十股,沿着十条不同的路线撒开,自己带了一部五千人顺着狼林山一代隐匿踪迹,迅速南下。
  和其他九支部队一路沿途烧粮不同,常昇的打算并不在烧粮和袭击后勤上,准确来说,他不打算在这一片就急于暴露踪迹。
  “李成桂是戎马之君,他一定会做出应对之法,此刻我军九支奇军沿途袭扰,必定会吸引李成桂方面所有注意力,而咱们这一路,就可以长驱直入,袭击京畿道!”
  常昇的副将,双城卫指挥使唐孟节闻之惊愕不已。
  “将军,就凭咱们五千人,要奇袭开京不成?”
  虽说自古兵行险招可取大胜,但五千人就奔袭京畿道,这哪里是兵行险招,这不是老寿星吃砒霜,嫌自己命长吗。
  “本将说的是袭击京畿道,没说袭击开京。”
  常昇微微一笑,解释道:“京畿道是朝鲜腹地,咱们自平壤府往南,把火一路烧到开京去,那时候,李成桂绝坐不住,必下令李芳远回援,咱们这次敌后袭扰的战略意图不就实现了吗。”
  只在闲镜道、平安道这些个北部地区制造混乱有什么用,能惊到李成桂坐不住吗,这一点常昇心里是不把握的,可要是自己能把战火烧进京畿去,那李成桂是绝坐不住的!
  “可是将军,咱们随身携带的干粮只够三日,能撑到开京吗。”
  “以战养战,就地措粮。”
  简单的八个字让唐孟节瞬间明白常昇的意思,默默点头。
  战争从来和浪漫两个字不沾边,而只会与杀戮媾和。
  就在常茂率着大军千里南下,昼伏夜出的奔袭京畿道的同时,远在开京的李成桂同样焦头烂额。
  李芳远的信几乎是和北地处处狼烟烽火的报急前后脚送到他的面前。
  被李成桂寄予厚望的临江防线就这么被明军渗透到了后方,简直是可笑至极。
  不过李成桂并没有责怪李芳远的打算,因为他自己也知道,李芳远的手中兵力只有大明的一半,想要完全阻断鸭绿江沿线几百里防线根本是不现实的事情。
  而对于李芳远的束手旁观,没有派骑兵回援的战术策略,李成桂是支持的。
  他带兵打了几十年仗,一眼就能看明白明军意图。
  “学蒙古人吗。”
  说起蒙古,李成桂的祖父还做过达鲁花赤,也不知道他有没有蒙古血脉,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李成桂对蒙元绝不陌生,草原人的打法他同样谙熟于心。
  “大王,明人无信,派兵入侵,当力拒之。”
  臣子们的劝言都是些废话,李成桂自己也打定了主意要把这场仗打到底,好不容易窃取来的政权,哪能拱手让出去。
  赶走朝堂上只会侃侃而谈的文官,李成桂留下了自己的得力臂助郑道传。
  后者的官衔有一大串,简译就是此刻朝鲜的宰相。
  本来郑道传的人生应该在前两年就被李芳远发动‘第一次王子之乱’而杀死,不过因为陈云甫的蝴蝶效应,导致李成桂比原时空早了两年窃国,且比原时空更贪恋权力,让李芳远这个儿子失去了积蓄力量、培植党羽的机会。
  因此,郑道传这个宰相也跟着活到了现在。
  “宗之,明军效法蒙元,派骑兵作小股侵我腹地、焚我田野,你可有什么解决良策?”
  郑道传虽是文官,不过其身为朝鲜开国第一功臣,身份倒是颇像大明的李善长,居宰辅之位亦通兵事,故而被问到也不慌。
  “大王,明军行此计,足可证明靖安君所构筑的临江防线何其坚固,明军将帅无能,只能行此招,破之易矣。
  游骑深入战后之地是险棋,兵法九地篇便有为客之道,掠于饶野的教导,敌骑绕后必缺粮草不可久持,所据者无非以战养战,掠夺为生。
  既行掠事,必恶民情,大王只需晓令地方道府据守相抗,坚壁清野,则敌骑不战而逃。”
  发动被掳掠地区的百姓一起对抗侵略者,那就可以依托城池的坚固来痛击敌人,同时将城外的粮食全部搬入城池中,焚烧田地,不使敌军获取口粮,他们就必然会逃亡。
  李成桂点了点头:“此计吾亦思之,只恐敌军继续南下,寇掠京畿。”
  “可于平壤府沿线布防重军把守,依托大同江和南江的水系阻止敌军进入京畿道,敌不可久持旬日便退,靖安君此番北上,军中粮草带了数月,算算到今日总还能支撑月半,那个时候敌军早就逃走,大王便可放心输粮北上。
  只待靖安君坚守两月以上,自各道府抽调的援军便可源源不断输往鸭绿江前线,明军败势定矣。”
  李成桂闻之欣然道:“甚善,劳宗之亲善此令。”
  郑道传拱手应下而离开。
  令达而行,在北方的闲镜道、平安道各府县得了李成桂的王命后马上依令而行,开始收拢百姓入城,同时将城外即将夏收的粮食全部收割,即使有来不及的也就地焚毁,不给常昇带进来的五万明军留下一丁点。
  “永远不能小看你的敌人啊。”
  已经从狼林山脉冲出来,迫近德川府的常昇停下了步伐,望着大同江对岸那影影绰绰的朝鲜军营叹了口气。
  “现在其他九支骑军还有消息传来吗?”
  唐孟节摇了摇头:“最后一次来信还是在五天前,李成桂坚壁清野,大军措粮困难,不得已撤退了。”
  “那也就是说,只剩下咱们这一支孤军了?”
  常昇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取下水壶来想要痛饮,却发现水壶早已空空如也。
  “将军,喝末将的吧。”
  唐孟节把自己的水壶递过去,轻飘的也就剩下一些底子。
  润润干燥的喉咙,常昇问了一句:“咱们的粮食还够支持多久?”
  “五天。”唐孟节叹了口气:“省着点吃,能撑八天,换言之,咱们现在撤的话还来得及,再晚两天,想撤都没力气撤回大营了,万一路上再碰上敌人,儿郎们饿着肚子、战马没有力气,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八天。。。。。。”
  常昇找了一颗大树靠坐,默默计算着日子:“自我军入境至今已经过了十七天,再撑八天就是二十五天,现在其他九支骑军已经全部撤回大营,你猜,李成桂会什么时候给前线输粮?”
  唐孟节瞪大眼睛,听出了常昇的意思,后者竟然打算继续留在这,袭击辎重!
  万一这八天时间李成桂不动,那常昇这么做就是赌自己和五千儿郎的命。
  “这太冒险了。”
  “冒险,也得干。”
  常昇望向开京的方向,说着只有自己才懂的话。
  “我们无路可退。”


第三百七十七章 渡江战役之常昇袭营
  “本君要的粮食呢!”
  临江防线大营,李芳远冲着军中辎重官怒吼道:“军中余粮仅剩不足三日之需,再不送来,本君和十万健儿就要活活饿死在这里了。”
  辎重官嘴角发苦:“末将已经连续派了七波令骑回京向大王请求援粮,可大王为何迟迟不发粮,末将也不知道啊。”
  “父王这是要做什么。”
  李芳远负着手在营中来回踱步,焦急的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在父王的坚壁清野下,敌军散到我后方的骑军都已狼狈逃回,我后方如今稳如金汤,父王缘何还不发粮。”
  正自忧愁间,营帐外的李成佐快步走进来,满脸的喜色道:“大君,后勤到了,距大营已不足二十里。”
  “果真?”
  李成桂顿时大喜,连忙命令道:“成佐,快快领兵前去保护,务必要将粮食安全接进大营。”
  “是。”
  李成佐抱拳应下,当下就转身离开中军帐,点了一营兵马,南向去迎接辎重军。
  南行十余里,李成佐便见眼前一片灰沙漫天,影绰绰中能看到浩荡荡一大队人马正赶着满载的驴车对向而来。
  这个时候,自对向的物资营中跑出两名逻骑来到李成佐军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