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太师-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令被送到了陈云甫的面前,后者大笔一挥就把十日涂改成了七日。
“兵贵神速,本辅没有十天与他,就七天,耽误一刻钟本辅都问他的罪!”
说着这话,陈云甫接过杨士奇递来的公印加盖上去,下意识往旁边去拿,才想起来私印没带,便把军令转递给蓝玉。
“蓝帅,你也盖个印吧。”
蓝玉嗯了一声,找出自己的私印盖上去。
文书得了军令转身就走,丝毫不敢耽误。
“以丰,你继续说。”
俞以丰顺了一下思路,接话说道:“太师、蓝帅,现在朝鲜战场的情况总体来说还是稳定的,敌我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这也符合咱们一开始定下来的作战战略,持续的给李成桂施加压力,让他无暇他顾的同时,消耗朝鲜国力。”
“咱们的后勤也是大问题。”蓝玉坐在陈云甫边上,颔首道:“现在常茂带着大军在平壤,后方的物资运输全靠八千桥,一旦朝鲜军绕后袭击八千桥,那就阻断了我军的后勤军需,这个问题,你们现在是怎么防备的。”
“八千桥不是浮桥而是石桥。”俞以丰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李芳远之前在鸭绿江南岸修了七十多座巨大的坞堡,这些坞堡全部是由青石腻成的,现在我们把坞堡阵拆了,所得的石料修出了这座八千桥。
八千桥宽十五丈,坚固无比,可以承受数万大军同时过江,所以朝鲜方面想要毁坏八千桥是不现实的。
我们在八千桥的南岸口外围五十到一百里的区间修烽火台,同时在南岸口留下了四个卫两万甲士构筑了三条纵深十五里的防线,即使敌十万来攻,没有个十天半月也别想打破我军防线。
这个时间,足够我从辽东各处抽调兵丁源源不断支援南岸防线,所以请太师和蓝帅放心,我军的后勤,朝鲜方面根本无力阻击。”
“那就行。”
陈云甫满意点头,笑道:“老蓝,这几年功夫,以丰这位辽东的政务大总管现在可是越来越有军旅统帅的味道了,你瞧把后勤防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常茂能在前线放心大胆的施为了。”
“是啊。”蓝玉笑着附和,也是把俞以丰好一通夸耀,倒是让后者羞赧的连连摆手,直呼太师谬赞。
研讨完军情之后,陈云甫站了起来:“今天就到这吧,走,咱们去吃饭。”
宴会是北平知府李庆安排的,这小子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像个封疆大吏的样子,一顿饭吃下来,该招呼的地方照顾的面面俱到,不该说的话一次嘴也没张过,很是稳重。
这让陈云甫非常满意。
“等这场仗打完,你也该来南京了。”
“多谢太师。”
“不过本辅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陈云甫散着步透透酒气,同李庆说道:“你也知道,这场仗打完之后辽州就会建制,而在辽州建制之前,本辅打算把北平升格为北京,你要想留在北京继续做知府也行,你自己选。”
“下官都听太师的安排。”
陈云甫就摇摇头:“你啊,现在在本辅面前是越来越慎重了,本辅还记得你当年在太极书院侃侃而谈的时候,要有冲劲,有闯劲才行,唯唯诺诺的官可干不好事。”
李庆点点头,拱手道:“既然太师鼓励,那下官就斗胆说两句,下官,还是想留在北平。”
“你看,你要不说本辅可就把你调南京去了。”陈云甫一笑,停下脚步在凉亭内坐下:“说说看,为什么想要留在北平。”
“下官是土生土长的北平人,自蒙太师识拔之后也是在北平为官至今,一晃多年,北平的一草一木下官都了熟于心,这份乡土之情一时难以割舍。
另外,这些年北平的发展也是下官看在眼里的,下官想,什么时候才能把北平发展到像南京那样繁华。”
“追上南京?你小子口气可是真不小啊。”
陈云甫怔然,旋即抚掌大笑,谓杨士奇言道:“士奇,听到了没有,这才叫官嘛,得有敢想敢干的闯劲才行。”
“李知府的能力和政绩那是有目共睹的,他说让北平追上南京,那咱们应天知府魏荣堂估计就该坐不住了。”
“哈哈。”
陈云甫挥手:“给老魏一点压力也是好的,谁说做官没压力的,当年齐德还搞出了一个吏察量化标准的政策呢。”
说起齐德来,陈云甫就不由的想起往事,起身望向皓月。
等仗打完,也该恩释流放广西的那些位回来了。
让那些敌人回来好好看看,看看他陈云甫一手缔造的这万里盛世锦绣!
第三百八十三章 有困难,找陈云甫
陈云甫行辕抵达北平的消息,身处平壤战场的常茂也很快收到。
“太师很重视。”
“是啊,所以咱们更应该全力以赴。”
常茂来到前线,拿起望远镜观察着对面的平壤城防线,认真说道:“现在太师已经命令薛显北上,那咱们这正面也得给李芳远一点压力了,不能由着他在咱们眼皮子底下调兵南下吧。”
“不过,这李芳远善守,一个平壤防线让他打造的可谓是固若金汤,不仅城中有重兵把守,连着外围也扎住下数道防线,纵横交错,光是突破外围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难打,就更要打了。”
常茂沉声道:“咱们也对峙了有一段时间,投石车什么的打造了不少,是时候该进攻了,传令下去,将士们包餐一顿,即刻进攻。”
“诺。”
常昇带着常茂的军令做起了战前准备工作,几百架投石车陆续被推到军营之外,列阵分明的将方向对准平壤城外的朝鲜军防线。
巨石、火油灌也都陆续被搬了出来,战争,一触即发。
“开始吧。”
常茂抬头看了下天色,晴空万里,心情也跟着好了许多,挥手间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只见中军营中令旗挥动,数百架投石机齐齐发威,将无数的巨石和火油罐抛向数百步外的朝鲜军城外防线,只顷刻,便见处处火光升腾。
巨石砸在堡垒上的撞击声,大火中敌人的哀嚎声,混杂在一起响彻天空。
“这投石车,是不如大炮打起来过瘾。”
常茂这功夫还兀自不满足的摇头,身边的常昇和王弼两人就都无奈一笑。
“去吧,进攻。”
明军踏出了前进的步伐,以卫为整体,排着整齐的阵型、迈着统一的步点向着平壤城外的朝鲜军军阵发起了并不算快的冲锋。
这是冷兵器作战时代的特色,保持阵型紧密度,可以最大化保证己方队伍在前进的过程中不被敌军箭雨所伤。
平壤城外的防线有好几道,横向有三十里之宽,纵深都有五里,几十万大军在这足足几十平方公里的空间内展开了殊死搏杀,每一寸土地几乎都成了战场、染上不知道是明军还是朝鲜军战士的鲜血。
但毫无疑问的一点,这些血,都是炽热的。
“大君,明军全线进攻了。”
平壤城的城头之上,李芳远的身影出现在这里,他遥遥俯瞰着城外的战场,点头道:“是啊,明军全线进攻了,在对峙长达一个月后,明军选择在咱们将所有的防守做好后才进攻,你们说,是为什么?”
见周围没人接话,李芳远冷笑道:“各道府的援兵都来了平壤,现在本君手里有三十余万可用之兵,是我朝鲜举国所有的军队,明军已经不再拥有人数上的优势,又是进攻方,却选择最不智的全线进攻,你们说,明人有那么傻吗。”
“大君的意思是,明军这么做,只是为了把咱们牵制在这平壤。”
“早年李世民征高句丽,一边在辽东、一边在百济,南北两相夹击,很高深的战术吗。”
李芳远拍了拍城墙垛口,叹气道:“当年渊盖苏文力阻李世民于国门之外,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唐将苏定方自勃海湾攻入百济,将整个后方腹地搅得天塌地陷。
如今,咱们就算能在平壤阻击明军,那谁又能阻止明军在全罗道攻入我军后方?”
“若是本君没有猜错的话,现在明军一定另有一军走海路,向着济州岛而去了。”
“不过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呵。”
战斗从中午打到傍晚,没能有所进展的明军鸣金收兵,双方各自付出了不少的伤亡,算是打成了一个平手。
“他娘的,这个李芳远是属王八的吧,他在这弄出的狗屁大龟壳子是真难啃。”
王弼一进帅帐就把头盔给扔到沙盘上,嘴里喋喋不休的骂道:“今天咱们死伤了六千多弟兄,连一道防线都没攻破,要这么接着耗下去,等咱们能摸到平壤城的时候,恐怕兄弟们都该死一半了,这仗打的,是真他娘的憋屈。”
“李芳远又不是傻子,总不可能把几十万大军都扔在平壤城里,给咱们几百架投石车当活靶子。”
守在沙盘边的常茂捧着一碗饭菜,吃的津津有味:“三条防线,横向三十里,纵深五里,以百户为单位组织防御,想啃下这块骨头,老子这牙口也得被磕掉半嘴牙。”
“那明天还这么打吗?”
“当然要打下去了。”常茂扒了两口饭菜,含糊不清的说道:“不打干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说说看。”
王弼没话说了,气呼呼的拉过一把椅子坐到常茂边上,冲传令兵说道:“去,也给老子打碗饭菜来。”
“该吃吃,该喝喝,咱们在这没法突破干着急,你觉得平壤城里的李芳远就不急吗。”
常茂笑呵呵说道:“咱们早不进攻、晚不进攻,这时候进攻作战意图暴露的干干净净,李芳远肯定已经知道咱们是打算学唐伐高句丽那般南北夹击,他要是真聪明,这功夫应该想着怎么反击,而不是死守在平壤城里等薛显抄他后路,断他粮道。”
“那常帅,你说李芳远会反击吗。”
“难说。”常茂摇头道:“这家伙当初说撤就撤,把临江防线拱手就让给咱们,是个有魄力的主,我也说不准他会不会脑子一热真来次全线反击。”
王弼嘟囔道:“他要是真能反击还好了呢,老子宁愿在疆场上和他痛痛快快打一仗,也好过天天在这里啃他的王八壳子。”
“真不如和蒙古人打仗,大家在沙场上白刃交兵,多解气。”
常茂点点头,不过还是拍了拍王弼的肩膀:“这是太师亲自给咱们挑的第一个对手,已经够好对付的了,要是让你跑西南山林里喂虫子,那你岂不是更受不了。”
“听说太师到北平了?”
“嗯,你拜把子兄弟也到了。”
王弼嘿嘿一乐:“等打破了平壤和开京,俺非得拉着蓝玉好好喝两杯。”
“就快了。”常茂往北平的方向看去:“太师一到,这场仗就快结束了,他老人家是一定有办法帮咱们赢下来的。”
二十年来潜移默化,从老大哥朱标开始到蓝玉、常茂等人都习惯了一件事。
有困难,找陈云甫。
而只要陈云甫出面的事,就一定能解决掉!
第三百八十四章 料事如神
北平行在,人声鼎沸的军情室内,陈云甫走了进来。
蓝玉正低头和几名参谋一道研讨军情,看到陈云甫便打了声招呼:“太师来了。”
“嗯,常茂那边有没有什么最新进展。”
“没有,两边还咬在一起,到现在连平壤外围的防御还没有攻克,不过我觉得这是常茂故意的,他想慢慢加大对李芳远的压力,让后者不敢轻易动兵南下布防。”
陈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