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太师-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三法司两个主官都表态支持死刑。
陈云甫于是看向高肃:“常觥,你是大理寺卿,死刑是你大理寺复核,你的态度呢。”
只要高肃这位大理寺卿也支持,那陈云甫就省了心。
咔嚓一刀都痛快。
高肃望着陈云甫,又看了看周昶和杨靖,缓缓摇头。
“臣,不支持死刑!”
第四百三十六章 侮辱英烈者,罪当斩之
“臣,不支持死刑。”
高肃不支持死刑的意见,是周昶和杨靖没想到的,这也出乎了陈云甫的意料。
毕竟考虑到军方和民间的感情,这种侮辱英烈的行为怎么看都是杀了最痛快。
因为诧异,所以陈云甫说了一句。
“说说看,你不支持死刑的原因。”
高肃遂接话解释道:“在臣说原因之前,臣希望大王和诸位先冷静一下,我们现在在讨论的,不单单是这几个人的生死,而是将来全国成千上万乃至更多人的生死。
另外,我们在酌定补充一条新的刑法条款,制定一条新法律之前,千万不要夹杂主观情感进入,不然的话,法无好法。”
“这几人侮辱英烈的行为,确实伤害到了国家和军民的感情,不过我们应该弄明白,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什么。”
“是出于质疑还是说受某些阴谋者的暗中指示,打算混乱我国家之思想、离间军民之感情,如是单单因为质疑而口出妄言,其行为,无非就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认知存在缺陷以及自大所带来的。
浅薄的认知让这些人笃信他们做不到的事,天下人都做不到,故而自大的将自身的失败套在英雄的身上。
那么,这不过是愚蠢的犯罪,而不应视为险恶的犯罪,定死刑,太重了。
若是后者,图谋混乱国家思想、离间军民拥戴之情,那就是罪大恶极的乱国行径,定罪就不应该定侮辱英烈罪,而应该定乱国罪,十恶之一,杀之理所当然。”
高肃侃侃而谈道:“因此,还是要审讯一番的,看看他们的罪行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犯下的,是因为愚蠢还是因为有什么见不得光的阴毒用心。”
陈云甫没有表态,而是看向邵质问道:“岳丈,您主管三法司多年,说说看您的意见呢。”
后者沉吟片刻,看向高肃道。
“高寺卿所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忘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教育。”
“高寺卿是诗书传家,自幼熟读历朝律法,入仕以来又一直在大理寺审刑司、都察院等三法司为官,时至今日位列大理寺卿一职。
你看的案件多、学到的知识广,因此才有对这起案件更加深远一层的认知和冷静分析,但常觥啊,老百姓呢?
你能认知到的东西,百姓是认知不到的,他们接受到的教育可远比不上你,因为百姓的认知浅薄,所以才会被这几个狂悖之徒所欺骗,继而也跟着质疑英烈们的事迹是否属实。
所以,如果我们宽宥这群人的大放厥词,将来就会有更多类似的狂徒为了吸引眼球,哗众取宠的公然质疑国家英烈。
任何律法的制定,固然如你所说,不能夹杂主观情感,但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客观环境。
若说什么时候,全国的百姓都懂法,都开始反思这条法律的酌定刑是否恰当的时候,才是我们放弃死刑的时候,现在,还是应当整肃视听、正本清源。”
邵质说完这一番话后看向陈云甫:“所以,老夫的意见是,支持死刑。”
“既然诸位都相继表了态,那咱们就干脆把这事在今天理弄清楚,士奇,孤不发表意见,你代表孤说说看你的意见,然后你们五人进行表决。”
杨士奇没想到自己也会有发言的机会,稍有些迟疑的一笑:“大王这临时点将,整的臣措手不及。
没办法,赶鸭子上架,臣就说几句浅薄之见。”
“我不是三法司出身,也从没在三法司为官过,对律法,一窍不通,但是我知道律法是哪一年诞生的。”
“《周礼…秋宫…司寇》是我国成文最早的律法,当年周公旦奉武王姬发之命,制定国家的所有制度,其中也就包括律法。
当时,国家有五种律法。
分别为野刑、军刑、乡刑、官刑、国刑,对应野地之民、军人、六乡之民、官员和国都之民。
在制定律法的时候,周公便已经提出了制定律法和执行律法的核心观点,那就是律法的制定、审问、判刑都要加以情理之心。
没有情理的法律是没有存在必要的。
比如我们发于心,认可人生来在世应该要孝顺父母,因此不孝的行径就是犯罪。
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朴素的感情和认知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才是法律诞生和存在下去的价值。
脱离了这种感情,那就是禽兽之法。
三千年前周公就已经为律法的成文和制定指明了方向,三千年来,我们这些后人也是如此贯彻遵行的,因此我们的文明才得以延续,才有温度,才迥别于那些忽兴忽亡的异族。
狂悖之人侮辱英烈,我们从感情上深恶痛绝,烈士为了我们国家的强大和存亡付出了生命,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连英烈都去侮辱,那就极大伤害了国家和民族的感情,这条法律该怎么制定,还需要多讨论吗。”
杨士奇话到最后,言辞恳切道:“大王曾说,未来的国家思想会发生快速迭代的剧变,律法就要跟着改,但那是以后的事,我们这一辈人,要做对的事,做合乎于情理之心的事。”
众人无不点头,连高肃都在最后若有所思。
“好了,表决吧。”
陈云甫等杨士奇发表完观点后便说道:“你们五人表决就行了,孤不参与,支持死刑的可以举手了。”
话音一落,周昶和杨靖先后举手,随后便是杨士奇和邵质。
最后,高肃在深思熟虑后也举起了自己的手。
他没有固执的坚持己见,诚如杨士奇所说,法律从最初诞生的时候,就是基于人最基本朴素的情感认知才制定的。
法律永远不能脱离情理之心,不然的话,法律就失去了温度。
“怪不得周公旦被誉为我华夏文明的奠基者、开创者,他老人家的功绩,绝非孔圣、孟圣等所能媲美的。”
“周公缔造了一个有感情、有温度的华夏民族,我们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冷静而变的冷血,我们要重视情理之心。”
至此,三法司会议通过了对侮辱英烈罪入刑的律法条款。
侮辱英烈者,斩!
第四百三十七章 疆域和人口
三法司会议之后没几天,那几名侮辱国家英烈的罪犯就被押送到了南京。
说来也是巧合,就在大理寺复核完案件对几人下达执行死刑的判决后的翌日,十五名英烈的棺椁就到了南京。
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这件事很快就告了一个段落,毕竟这里是南京,每天层出不穷的各种新鲜事,渐渐的,民间和军方基本上都忘了。
很嘲讽也很现实,无论多么让人群情激奋的一件事,一旦过了那段时间就会被世人抛诸脑后。
当然,前提是朝廷给出一个交代。
蓝玉等人还在漠北没有回来,他们没那么快,虽然这次漠北大捷,一口气解决掉了鞑靼部,顺手还打残了瓦剌部,把马哈木赶到了额尔齐斯河往西的地方,但也速迭尔还在,背叛国家的蒙七卫也没有解决,因此蓝玉估计还得领军在漠北待个一年半载。
真等班师,估计最少也要两年。
太远了。
从乞儿及快马加鞭到东胜都要将近两个月,东胜到南京又要一个半月,算上中间休息的时间、风雪天气修整的时间,单趟形程就要五六个月,一来一回将近一年。
你就那么想,后世走北京做火车到莫斯科要七天六夜,就大概知道这个时期从乞儿及到北京要多久了。
平定漠北之后,眼下大明的疆域勉强算是达到大蒙古时的一半左右。
也就是,两千万平方公里上下的样子。
当然这个数字水分有点大。
蒙古那时候也大。
毕竟乌斯藏(西藏)和外辽东(外兴安岭及鄂霍次克海往北)这一大块就四五百万平方公里了,连人影子都没有,你说是大明就是大明的。
就像大蒙古时期,岭北行省到北冰洋,再往东过白令海峡都能到阿拉斯加,忽必烈说他统治地球都没人反对,就压根没人反对,和在太平间跺脚没人吭声一个道理。
画地图谁不会。
元朝真正行使中央行政权的疆域,大体上也就比后世中国多出个两百万不到。
这里说的是中央行政权,不算中央行政权所能下达到的地方,那就大到没边了。
光四大汗国就上千万,再算上岭北行省那玩了命的画地图。
大蒙古的疆域总面积比整个亚洲都大。
现在的大明也差不多是这么个情况,刨除掉已经单独的建制的辽州,在刨除掉还没有收复的亦力把里(新疆),没有派遣中央官员的乌斯藏(西藏),大明真正行使中央行政权的面积,大概在五百一十万平方公里。
这么一看,是不是感觉有点太小了。
不小!
这五百一十万,是中央可以完全行使国家行政权、财政权以及军事动员能力的地方,能把这五百一十万完全利用和开发,足以统治全世界!
一味的追求国土面积的大小,在这个时代是毫无意义的行为,如果陈云甫是个土著,那他必然在乎,因为这样的话后世的历史会把陈云甫捧到一个远超秦皇汉武的高度。
你看,大明在陈云甫的手上疆域高达几千万,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
漠北大草原太大了,大到不划出一个蒙州,中央要了也没啥用。
有人说,陈云甫一旦死去,蒙州就会脱离中央的管控,这话没毛病。
但是就算蒙州不划出去,陈云甫一死,中央领导下的漠北就不反了吗?
天高皇帝远,贵州那地界离着南京才千八百里,在陈云甫没搞定贵州土司之前,不还是三年五载的造国家一次反,何况漠北离着南京八千里都不止。
你跑到乞儿及行使中央行政权?
大明现在就算把飞机高铁研究出来,那地方顶了天也就设个自治区!
什么时候把东风快递研发出来再说中央行政权的事。
“等到蒙州建制,蓝玉和他的蓝家起码三十年的时间都会用在平定内部、开疆辟土上,其他分封出去的各州也一样,他们的精力都会被当地的土著民给拖累着无暇他顾,等到他们消化完内部,开始生出对中央不敬的狼子野心时,时代早就变了。”
“这是用空间换时间的简单道理。”
“曾经一个还没有直隶省大的小国,却可以统治比本国疆域大两百倍的国外领土。”
陈云甫看的很通透,他对外开疆拓土分封功臣,真正要的,是自己有充裕的时间,把现在中央能直接领导到的这五百一十万中州本土发展起来。
掠夺时的海量资源正源源不断,一船又一船的运输进大明的港口,越来越多的孩子正涌进学校,国内的物价一天一个价的向下跌。
以农耕粮食产量作为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时代最多存在五十年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了。
“时间,会证明孤的伟大!”
没功夫去关注风言风语,时间进入到九州三年,陈云甫要主导大明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