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太师-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朱标坐不住了,立时拍案起身,怒指陈云甫喝斥道:“全天下谁人不知父皇对百姓恩泽之深,你竟然说此诬谤之语,其心可诛、其罪不赦!”
  朱元璋亦没想到,陈云甫敢说出这种话来,这是不打算活了啊。
  好啊,你小子想玩,朕陪你玩玩。
  “说,朕到想听听,朕如何残害百姓了,你要说不出来,朕连全尸都不给你留。”
  “请问陛下,城郊樵夫唱着山歌砍着柴,因其辰时出门先迈了左脚而被砍头,冤还是不冤?”
  这都什么跟什么,朱元璋被逗乐了,言道:“冤。”
  “官府如此行径是否为残害百姓?”
  “是。”
  “那臣倒是有疑问了。”陈云甫一指身后殿外,再指身旁邵质,问道朱元璋:“那翁俊博的家人在家里绣个女红,邵侍郎的孩子在家里读个书,就被一道圣旨砍下了脑袋,冤与不冤!”
  好小子,在这等朕呢。
  朱元璋眯起眼睛:“不冤,他们是罪人家眷,贪官贪污得到的钱他们花了享受了,自然就不冤。”
  “如按陛下的意思,臣的好友请臣吃饭,饭后臣才知道,吃饭钱是好友抢来的,按大明律抢劫也要杀头,臣是不是也按照抢劫同罪处死?”
  “你那是朋友不是亲眷。”
  “洪武十三年,山东有子家中贫寒,乃割肉喂母,复盗抢他人财物供养之,后被捉拿到案,陛下不仅免其无罪,还旌表其孝,赐其宝钞衣物,其母也是亲眷,为何不以盗抢同罪论处?”
  陈云甫干的就是都察院照磨所的工作,看的案件卷宗多了去。
  “陛下开国之前亲口谕韩国公‘株连之法,太不应该!’,故而大明律中,除了谋逆罪,从没有株连家人的,为什么到现在,反而要诛其家眷了?”
  朱元璋有些狡辩味道的说道:“那是因为罪人家属不属我大明子民,大明律自然不保护他们。”
  “如按这种说法,罪人家属就不是大明子民,那日后是不是连打架斗殴、盗窃抢越的罪犯家属都该被诛三族!”
  “哪怕是罪人的家属首先也是我大明朝的百姓,是陛下的子民!”陈云甫指着自己身上穿着的官袍,挚挚诚诚道:“臣出生之日尚在襁褓之中,父母尚不能认,但骨子里就已经刻下了身为陛下子民的烙印!
  而今时今日蒙了皇恩,做了朝廷八品官,他日致仕之时,脱了这身官衣,臣还是大明的子民,这个烙印将跟着臣葬入坟墓!
  生为陛下子民,死亦为大明百姓,这便是臣的国、臣的家,永远不可能更变。
  臣是寻常百姓,陛下亦是。
  穿上袍戴,臣是官,陛下是君,脱下袍戴,臣只是民,陛下亦是。
  我们永远都是从百姓中来,回百姓中去。
  陛下今日要杀的人,根上先是大明子民,然后才是什么罪人的家眷,如果没了罪人,他们依旧是我大明子民,和臣一样,永远不可能更变!”
  生为陛下子民,死亦为大明百姓,大明是每一个大明百姓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更变。
  这话说的振聋发聩,说的慷慨激昂,说的让朱元璋心神激荡,拢在皇袍之中的手都不自然握住了拳头。
  他想到的,是吴元年颁行谕中原檄前夜,自己曾和汤和、徐达、李善长等人说过的话。
  “华夷之别甚之云泥,未曾有闻夷狄窃据中国而长存者。”
  当时李善长就断言,一旦谕中原檄发表,那必将得到天下呼应。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可以振奋九州四海所有中国人的民族之心!
  时势至矣。
  而今陈云甫亦如此向朱元璋进了谏言。
  翁俊博的家人、邵质的家人根上首先是中国人、是大明百姓啊。
  他们无缘无故被杀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和翁俊博、和邵质沾了亲戚?
  那和左脚出门被砍头的樵夫有什么区别。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的心情。
  这次对话,陈云甫赢了。
  赢得堂堂正正,赢得大气凛然。
  如果他还在利用皇帝身份来玩弄规则,那反而显得心胸也太狭窄了。
  “宝祥,把这两张圣旨烧了吧。”
  朱元璋随手将那两道还没加盖玉玺的圣旨递给宝祥,而后放声大笑。
  “好一个陈云甫,好一个翩翩少年郎,你说的对,没了罪人,他们还是我大明的子民,这一点,自生至死都不会有所改变。
  朕准了,赦免他们了,以后天大地大,凡我大明子民,何处不可去得,由他们吧!”
  赦其性命、宽其自由。
  我大明子民,何处不可去得。
  朱元璋赐予的,不仅仅是一条性命,还有做人的尊严。
  陈云甫咚的一声以头抢地,带着哽咽的声音嚎啕。
  “谢,陛下隆恩!”
  可算是,都活下来了。


第五十五章 木秀于林
  承天门外,陈云甫强撑着走到这里,左右看了一圈没人,才扶着墙坐下来,呼呼的直喘粗气。
  抬起袖子,大冬天的竟然出了一头的汗,这上哪说理去。
  邵质在一旁看的忍俊不禁,倒也轻松了下来。
  “你小子现在知道怕了?”
  “能不怕吗。”陈云甫苦笑道:“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抗过来的,反正那时候就想着进退已无路,干脆拼一把,就是苦了叔父,侄儿冒失之言,差点害了叔父一家。”
  “胡说。”邵质拦了一句,由衷道:“如果没有贤侄,老夫一家早就黄泉路上做了伴,今日金殿上的事谁都想不到。”
  还是那句话,陈云甫基于维护自身的人性和人格来为翁俊博一家开恩,这是君子风范何谈做错,差点害了邵质那是谁都没想到的事。
  如此邵质若是生气,那也太不当人了。
  人家陈云甫救其一家的恩还不知道怎么还呢,又怎么会反过头来记仇。
  “走吧,和老夫回家。”
  邵质扶起陈云甫,拍了拍后者的肩头,说了这么一句:“咱们爷俩好好喝两盅,也把柠儿叫上,便就把你俩的事,说说。”
  你要这么说的话我可就不困了。
  陈云甫顿时直起腰版来,大步流星。
  “叔父快些,天色晚了可赶不上吃饭。”
  这小子。
  邵质在身后看的啼笑皆非,摇摇头后还是跟上。
  而在皇宫里,朱元璋则同朱标如此言道。
  “陈云甫这小子也不是个安生的主。”
  后者窃笑,拱手道:“给父皇道喜。”
  “何喜之?”
  “文人死谏、武将死战,国士皆如此,我大明盛矣。”
  高度不同、视角不同。
  站在陈云甫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他是为了坚守自己几十年的信仰,因而没有去权衡利弊,更谈不上对错之别。
  而在宝祥这种局外人的视角里,就觉得陈云甫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赌上前程、赌上性命就为了替一群宿无交情的陌生人伸张正义?
  天界寺就是个笑话,拜活佛还得找你陈云甫啊。
  可到了朱标和朱元璋的眼中,陈云甫却也因这件事加了很多分。
  首先就是这君子风范。
  一个官员若是没有人情味,那将来还指望这个官员能做什么好官,天下人都言海瑞傻,但谁不盼着自己家乡的父母官是海瑞?
  只能说自己做官不做海瑞,做不了官就盼着别人都是海瑞。
  牺牲我一人救全世界我不愿意,但牺牲别人救全世界?快,请立即执行!
  朱标不谈陈云甫这么做是否正确,谈的只是陈云甫这个坚持的态度和其坚守的道德观。
  谁都知道朱元璋爱民甚切,陈云甫的一番对答可谓是正对朱元璋下怀。
  朱标心里清楚,就这么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已经进了朱元璋的心。
  “这小子如果不是性格有些轻飘浮夸,都可谓是一个完人了。”
  朱元璋托着茶碗品茗,赞叹道:“小四去年入京的时候,给他送了两大箱的金银珠宝,他分文未取此为不贪财。
  朕赐给他几十名美貌娇娥,他从未染指,此为不好色。
  今日金殿对话,生死考验之前,亦能不惜前程、坚守立场,此为不恋权。
  不贪财、不好色、不恋权,标儿,你捡到宝了啊。”
  朱标顿时就明白朱元璋话里的意思,拱手道了声是。
  “去吧。”
  “儿臣告退。”
  朱标离开之后,朱元璋又沉默了许久,方才起身和宝祥离开东阁返回乾清宫,在路上,问了宝祥一句。
  “你观这陈云甫如何?”
  宝祥想了想,如实道:“奴婢觉得,道明小大师不愧早先是佛门之人,这心性属实值得敬佩。”
  “是啊。”朱元璋点点头,感慨了一句:“要品德有品德,要机敏有机敏,要能力有能力,这像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吗。”
  宝祥听着前半句还替陈云甫开心,听到后面心里又一哆嗦。
  是啊,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怎么会表现的那么成熟呢。
  “之前又是个僧人,难道还真能是什么转世投胎的活佛?”
  朱元璋说着,自己都乐了出来,神鬼学说,不足信之。
  “金殿之上,朕甚至希望他破不了这个死局。”朱元璋言道:“就算他破不开,朕也不会杀邵质、也不打算诛那翁俊博三族了。
  因为朕已经收获了一块璞玉、一件瑰宝。
  可他破开了,而且破的大气凛然,说的朕都差点要为他叫好了。
  泰山压顶面不改色,更能侃侃而谈、有章有程,宝祥,你恐怕都没这份功力呢。”
  “是,奴婢远远不如。”
  宝祥应了下来,但心里却知道,朱元璋说的不是好话。
  “一个蓝玉、一个陈云甫,呵,文武双全,就看标儿能不能降得住了。”
  朱元璋甩了甩龙袍,抖落下这破碎的冬雪。
  小声低语。
  “蓝玉没脑子,而他,太有脑子了。”


第五十六章 丈母娘给姑爷送丫鬟
  是夜,邵府正堂。
  邵柠无奈的看着坐在自己对面满脸得意的陈云甫,而后俏脸变得一片绯红。
  本就只当是一顿普通的家常便饭,怎么就把自己给卖出去了。
  饭桌上,邵质提出了陈云甫和邵柠的婚事,陈云甫那是美的冒泡,邵柠倒也不甚反对。
  谈不上对陈云甫有多喜欢,就是单纯的不懂。
  这年头的大家闺秀基本都锁在家里,又没有手机自媒体,所以对于婚姻压根就不存在什么认识。
  只是会偶尔听母亲念叨两句,但说的左右也就是寻个好人家。
  至于什么是好人家,好人家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显然不是邵柠有资格来定的。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生在邵质这种家庭,邵柠会嫁给谁,显然决定权在邵质的手中。
  邵氏也在桌上,这个陈云甫未来的老丈母娘对陈云甫也是相当满意,当邵质定下这门亲后,邵夫人就开始频频给陈云甫夹菜。
  她不知道邵质把闺女嫁给陈云甫的原因,更不知道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她的丈夫和陈云甫已经走过了几次鬼门关。
  老夫人心里想的,只是觉得陈云甫这小伙子很有前途。
  可不吗,过了年才十五岁,就已经做到了朝廷八品官,而且听邵质说,转了年还得升官。
  升官已是必然的了。
  “贤婿,从明日起你就要专心去督办郭杨案,一定要尽心尽力,这是你的大好机会啊。”
  邵质这老头改口改的倒是痛快,见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