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太师-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吧。”
  “是,下官告退。”
  张紞再拜,复起后转身大步离开。
  此时此刻的他在斗志昂扬之余,更是满心的敬服。
  吴中侯果为坊间相传那般,世之大才矣!
  而陈云甫望着张紞离去的背影也很高兴。
  这是个干吏,和徐本一样,将来都是可以重用的。
  再放辽东锻炼几年,说不准思想就能逐渐向自己靠拢些了。
  想改变大明这个时代,自己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干实事的思想和敢干事能干事的官员。
  其他的,靠山山会倒!
  “陛下,您曾说过,您这一辈子,只信自己不信神佛。”
  陈云甫望向远处沉迷听戏的邵柠,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
  “这一生除了我,没人能为我将来的孩子缔造一个盛世出来。”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自打成了亲之后,陈云甫发现自己的生活一下就变的规律许多。
  每天除了上朝当值以外,就剩下回家陪媳妇过日子,偶尔呢也会带上邵柠跑到朱标那蹭顿饭。
  主要还是因为没什么忙的了。
  大明朝国势正盛,内忧外患一扫而绝,这个时候的大明,或许国力还没有达到最煊赫阶段,但绝对是最安定的时期。
  另外,陈云甫自身也不打算折腾事了。
  复商的事有户部和工部在牵头落实,辽东也把张紞给派了过去,剩下的,是交给时间去发酵。
  就如同邵质说的那番,他陈云甫做出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加了许多名声。
  该到了韬光养晦的阶段。
  顺便,也夯实一下自身势力的基础。
  该用的要用,该提拔的也该提拔了。
  胡嗣宗升任了通政使司右参议,接班的人便是赵乾,别的地方陈云甫可以不管,但通政使司自己毫无疑问是必须牢牢握在手里。
  这才是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一亩三分地。
  另外吏部的田士恭也在陈云甫的推荐下升任了吏部左侍郎,邵质组了一场宴,将自己这些年的门生故旧悉数交付陈云甫之手。
  这便形成了党中有党的政治格局。
  陈云甫毫无疑问是属于朱标太子党的一员,而且还是一员大将,可整个太子党中,还有包括蓝玉、常茂、詹徽等一系列军政重臣,陈云甫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这些人和陈云甫一样,既属于朱标的班底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班底。
  大家未必就能和谐相处。
  最直观的例子便是陈云甫和詹徽。
  两人几乎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要不是头上有朱标压着,詹徽估计早就开始发动其都察院的党羽对陈云甫进行弹劾了。
  而相应的,陈云甫也从未在任何一次朝会中对詹徽挑过刺。
  大家,互相留全一份面子。
  朝局也难得的一派风平浪静。
  “恭喜侯爷,小姐的喜脉请下来了!”
  刚从文渊阁下值回到家的陈云甫才堪堪进到后院,迎面就碰上一脸喜色的巧儿,小丫头像一只喜鹊般叽叽喳喳的报着喜。
  这里巧儿本应该唤邵柠夫人,可在家里,邵柠一听夫人就总觉得自己像是上了岁数一样,所以要求巧儿在家里唤小姐,出门才许唤夫人。
  “夫人有喜了?”
  陈云甫先是一怔,而后大喜过望,扔下巧儿快步跑进内宅,推门就看到了一脸娇羞喜色的邵柠。
  “夫人。。。。。。”
  迎上陈云甫激动得眼神,邵柠点了点头:“太医确定了,妾确实已怀上了身孕。”
  陈云甫顿时一把搂起后者的腰肢,开心的原地转起。
  “哈哈哈哈,好!好!”
  什么叫天降喜事,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降喜事。
  对陈云甫来说,此时此刻没有什么比邵柠为他怀上孩子更值得开心的事了。
  这条好消息,胜过一切。
  “我的奋斗、我的努力将更具有意义!”
  “相公,你也不怕挤着孩子。”邵柠虽然也很高兴,但还是拍了陈云甫一下,嗔怪道:“巧儿还在这呢,你可是堂堂吴中侯,总得注意点仪态。”
  “什么狗屁仪态,我媳妇有喜,还不允许我开心一下了?”
  嘴里嘟囔着,陈云甫还是将邵柠放了下来,面向站在门边的巧儿轻咳一声道:“那个,去管事那里领二百、一百两银子,均发给府里所有人。”
  “哪有你那么小气的。”
  邵柠心里最清楚陈云甫的小气,故而娇嗔一句,对巧儿言道:“别听侯爷的,就取二百两发。”
  巧儿弱弱的看了陈云甫一眼。
  自家这位侯爷哪都好,就是这小气劲让人都无法理解。
  你可是大明县侯、堂堂九卿。
  哪有一谈到钱就恨不得把银子镶肾上的。
  “咳,家里的事夫人说的算。”陈云甫挥了挥手,就是脸上的表情显示出他此刻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
  巧儿这才欢天喜地的离开。
  “侯爷发钱了、侯爷发钱了!”
  “这妮子!”
  陈云甫气的咬牙,而后就被邵柠掐住了耳朵。
  “相公,难道这钱发的你还心疼不成?”
  “疼疼疼。”
  “嗯?”
  “不是,夫人你听我解释,我说你掐的我耳朵疼,钱不心疼。”
  “真不心疼?”邵柠眯起眼睛,呵气如兰吹在陈云甫脸上:“可妾看你的表情,似乎说的很违心啊。”
  “哪能啊,我那是想到了、嗯、想到了一些别的事。”
  陈云甫讨好一笑,趁着邵柠手上的力道一松,赶忙伸手拿开,扶着后者落座。
  “娘子,你现在有了身孕可不能轻易生气,气大伤身,对胎儿也不好,你说是不。”
  说着话,陈云甫还殷勤的为邵柠捏起肩来:“你看为夫伺候的力道还到位不。”
  “得了吧你。”邵柠拿开陈云甫的手:“你可是堂堂吴中侯,哪能让你伺候我这位‘贱内’,这要是让外人看到了,岂不折辱了面子。”
  “我在夫人您这哪有什么面子啊。”陈云甫嘿嘿一笑:“你现在可是咱们家最大的功臣。”
  说罢又赶忙上手。
  邵柠被伺候美了,满意的骄哼一声。
  “这还差不多。”
  两口子正搁这你侬我侬呢,玲儿在门外呼了一声。
  “侯爷,董伦大学士来了,说太子爷有事找您。”
  “咳,知道了。”
  陈云甫收回手,轻咳一声让自己的声音重复威严,而后给到邵柠一个告罪的眼神。
  “去吧去吧,天天找,也不知道谁才是你媳妇。”
  “瞧你这话说的,当然是你了。”陈云甫捏了一下邵柠的小鼻子:“太子爷的醋你也吃。”
  “晚上又不在家吃了?”
  “这不是给家里省点粮食吗。”
  陈云甫一脸肉疼的说道:“我这可是刚撒出去二百两现白银。”
  “陈云甫!”
  “俺去也。”陈云甫一见邵柠又要发飙,当下脚底抹油就跑了出去,身后,邵柠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都说一入侯门深似海,可自打嫁给陈云甫后,邵柠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任何改变。
  婚前什么样、婚后还是什么样。
  陈云甫的尊重和保护,让邵柠很感动。
  只是有时候陈云甫口中总会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词。
  邵柠每次问清楚后都会闹一个大红脸。
  也不知道堂堂县侯,都从哪里学的这风化不堪的淫词浪调。
  “你不在家吃,我也不在家吃。”
  邵柠找来巧儿:“走,跟本小姐回家。”
  “又回娘家吗。”
  “对,回娘家!”
  邵柠强调道:“这次是给我娘和我爹报喜去的。”
  “小姐。”
  巧儿跟在邵柠屁股后面,小声念叨了一句:“每次侯爷被太子爷找去您都回娘家,确定不是为了去蹭饭的吗。”
  哪有这样的啊,两口子天天跑别人家蹭饭。
  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第一百六十三章 迁都的考量
  “云甫、云甫?”
  朱标伸手在陈云甫面前晃了几下,诧异的问道:“你这是咋了,聊两句就走一次神,想什么呢?”
  后者恍然惊醒,口中告罪不迭,可脸上的喜色任谁都能看的出来。
  “可是近来有什么喜事。”
  “还得是太子殿下目光如炬。”陈云甫说道:“今日,贱内请下了喜脉。”
  朱标闻之亦笑,道了贺:“是吗,怪不得咱今日看你魂不守舍的,既如此,那便早些回府陪夫人吧,咱就不留你了。”
  “没事没事,臣这心已经定下来了,太子殿下找臣定是有要事相商,还是先把正事说了吧。”
  朱标打趣道:“不是为了留下来蹭饭?”
  “怎么会,臣是那样的人吗。”
  俩人之间打趣了几句,朱标开始将话题引入正事上。
  “前几日孤入宫,父皇和孤说他想要离开金陵,还问孤觉得北平如何。”
  朱元璋要迁都?
  陈云甫心头一跳,不过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听着朱标继续说道。
  “父皇说,凡以金陵为都之朝,国运皆不久长,所以他想要离开金陵迁营新都,这番话当年青田先生刘伯温也说过。”
  朱标把话头引开,随后问陈云甫道:“这事父皇也在犹豫,同我说也只是随口一言,你呢,有什么想法。”
  他这么说是担心陈云甫太过重视导致不敢随意妄言,想让后者畅所欲言。
  陈云甫思忖一阵,苦笑道:“殿下别怪臣装糊涂,迁都之事可也有理、不可也有理。”
  “那你倒把两种理都说出来,咱们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定都金陵,中枢坐于江南两淮,方便朝廷取赋,江南乃国朝财税重地,与北方的权比已经达到八二甚之,离开金陵,无暇实时监管,日后很可能使江南财税流失,须知天高皇帝远,中央一旦搬走,那这地方什么牛鬼蛇神都该蹦出来了。
  另外,河北贫弊,北方近三十年来战祸不断,民生凋敝而困塞,二十年内恐难恢复元气,若是迁都往北,日后中廷一共供需都需从南方调运,故而不利日后预用。
  而迁都北方的好处则在于治化。
  北地失之胡手已逾五百载,北地之民风向胡而不向汉,自禹王治洪划分九州,燕云之地何曾像今朝这般远离中夏如此久巨。
  尤其眼下朝廷刚刚覆灭北元、围绕我中原王朝持续两千年的草原之祸堪堪平定,可草原之广袤甚于中原,不消几十年又会重新冒出新的草原政权。
  朝廷稍稍疏于防控,边患即刻复起。
  所以臣才说,迁都一事可也有理、不可也有理。”
  说罢,陈云甫拱了下手:“其中权衡之度,还是俯听陛下圣裁的好。”
  对于朱标说的这事,陈云甫虽然有些意外,倒也不甚惊讶,历史上老朱确实多次考虑过迁都的事,不仅考虑了金陵和北平,也让朱标去看过西安,可以说中国古代几大著名的古都,朱元璋都在脑子里考虑过。
  谁能想到朱标看完西安后就病亡,朱元璋一边守着孩子的灵柩虎视群臣,一边还得想着哪些人可以活、哪些人必须死。
  就这样,硬生生凭着一口气让自己撑到杀到天下一片顺民的朱元璋把江山留给了朱允炆,哪里还有时间去迁都。
  现在是洪武十九年,朱元璋会把迁都这事提上日程倒也不意外。
  “南北都有理,那还没有其他什么备选的?”
  朱标沉吟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说西安或者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