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逍遥驸马爷-第6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才苏程说会帮他,他还以为苏程一定会帮他说项,没想到苏程竟然拒绝了,偏偏还拒绝的让他无话可说。


第1193章 洋洋洒洒
    两仪殿,苏程和李泰联袂而至。
    小太监看到苏程来并没有感到惊讶,但是看到李泰前来他们却有些惊讶,今天陛下召集重臣商议出兵之事,又没召见李泰,李泰前来干什么?
    惊讶归惊讶,但是该通禀的还是得通禀。
    “启禀陛下,魏王和荣国公觐见!”
    房玄龄、魏征、李靖、长孙无忌、李绩等人已经在大殿里,他们听到小太监的禀报也不由心中纳罕,他们还以为是陛下将魏王召了前来议事呢。
    那这其中含义就有些耐人寻味了,如果是陛下召李泰前来议事,那就说明陛下是在培养李泰,显然就是想立李泰为太子。
    房玄龄他们不知道的是,李世民听到小太监的禀报也愣住了,他有召李泰前来议事吗?
    听到禀报的李世民甚至认真的回想了一下,然后他十分确定并没有召李泰起来。
    不过儿子来了,总不能拒之门外,李世民沉声道:“宣他们进来吧!”
    苏程和李泰联袂走进了大殿。
    “臣拜见陛下!”
    “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笑问道:“都免礼吧,青雀,你来是有什么事吗?”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听了不由目光闪动,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皇帝召李泰前来商议出兵之事呢,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而是李泰自己跑来的。
    最近李泰为了立储之事上蹿下跳这朝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李泰主动跑来参与议事又是闹哪出?
    李泰恭声道:“启禀父皇,吐谷浑臣服于我大唐,一直以来都对我大唐十分恭顺,更是奉父皇为天可汗,如今吐蕃悍然出兵攻打吐谷浑,置我大唐于何地?儿臣心中十分愤慨,所以特来向父皇毛遂自荐,儿臣愿领兵征讨吐蕃,为父皇分忧!还望父皇恩准!”
    竟然是毛遂自荐领兵?
    领兵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每一场战争都关系着无数人的生死,关系着多少钱粮。
    李世民有些头疼,缓缓摇头道:“朕知道你孝顺,也知道你素有志气,只是领兵打仗并非儿戏,你从未有战阵的经验,又没学过兵法,怎么能领兵出征?此事不妥。”
    李泰恭声道:“儿臣确实没有战阵的经验,不过父皇当年十几岁就领兵征战天下,一开始不也没有战阵的经验?”
    “儿臣随没有上过战场却也熟读兵书,况且儿臣乃是父皇亲子,一定继承了父皇的天赋,只要父皇派一战阵经验丰富的将军和儿臣一同领兵,儿臣一定能大胜而归。”
    对此李泰确实有着十分充足的信心,他确实没有领兵的经验,可是谁天生就有领兵的经验呢?
    他熟读兵书也并非是自吹自擂,而是真的。所以他自认还是懂兵法的。
    而且父皇乃是横扫天下的名将,他不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没事,至少也能继承父皇八九分天赋吧?
    八九分天赋再加上他熟读兵书,算是名将不过分吧?
    他唯一的缺点就是身体痴肥,一身的弓马功夫全都废了,不过也没关系,他身为天家血脉也没想着亲自冲阵,他只需要运筹帷幄排兵布阵就可以了。
    更让他充满信心的还有火器,火器的威力经过东征已经彻底验证了,整个高句丽都被打的毫无招架之力。
    所以,带着神机营出兵打吐蕃还就跟玩似的?若是再有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从旁提点,那就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目光闪动,当初吐蕃入侵大唐,被侯君集、牛进达领兵痛击,所以吐蕃的战力并不及他们大唐。
    以大唐如今的国力、战力要击败吐蕃并非难事,所以李泰和一老将一同出征,只要李泰不乱来,这大胜之功妥妥的能揽在手里。
    可问题是,李泰会不会乱来?
    这谁也没法保证啊,如果李泰不乱来那自然没事,可李泰若是出征之后仗着自己皇子的身份胡乱指挥,那这一战就功亏一篑了!
    李泰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可别人对他却不见得有信心。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虽然心中闪过许许多多的念头,但是却并没有开口劝阻,因为皇帝并没有同意李泰领兵,如果皇帝松开了他们再出言劝阻也不迟。
    不过,有人却禁不住开口了。
    魏征出列沉声道:“殿下此言差矣,去年陛下东征大获全胜固然是利国利民功载史册的大功绩,可是东征也消耗了很多钱粮,凯旋之兵也是疲惫之师,如今再兴兵征讨吐蕃,对于朝廷来说也是一大负担,所以,臣不建议大动刀兵!”
    “所以,更需要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将领兵方为稳妥。殿下虽然熟读兵法,但是毕竟没有战阵的经验,此战关系非同小可,不易冒险。”
    “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只需遣一大将领兵出征就能痛击吐蕃,魏王殿下又何必以身犯险呢?”
    “魏王殿下领兵一不能鼓舞士气,二不能增加胜率,实无必要。”
    “而且西域本就形势复杂,吐蕃、西突厥等狼子野心,殿下乃是陛下嫡次子,李承乾谋反被废,殿下更是身份贵重敏感,若是领兵前往西域,恐有人觊觎啊!”
    “所以,臣以为魏王殿下请命领兵出征实属不智,还望陛下三思,望魏王殿下三思!”
    魏征一番话洋洋洒洒的说下来一气呵成,有理有据,可以说毫不留情,直将李泰说的哑口无言。
    其实李世民听的也挺过瘾的,平日里被魏征怼的时候他常常恨的牙痒痒,但是现在听魏征怼别人却又十分的解气。
    李泰的那点小心思他当然清清楚楚,李世民沉声道:“青雀,魏大人的一番教诲,你可都听清了?”
    李泰瞄了一眼苏程,苏程立即给了他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别说魏征说的有理有据让人无从反驳,就是能反驳苏程也不想掺和啊。
    而且李世民的态度也十分明显,根本就不想让李泰领兵出征。
    李泰有些无奈道:“儿臣都听清楚了,是儿臣欠考虑了,不过儿臣也是一片赤子之心,还望父皇明鉴啊!”


第1194章 出兵之议
    有了魏征的这一席话,李世民说起来就容易的多了,他宽慰道:“朕知道你是一片赤诚之心,朕知道你是好意,不过刚才魏卿说的很有道理,所以你确实不宜领兵出征。”
    “而且你母后这些天情绪不高,若是你领兵出征的话,那你母后该有多么伤心?你留在长安多陪陪你母后吧!”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了,李泰心里也明白,他是不可能领兵出城了。
    “是,儿臣听父皇的。”李泰恭声道。
    今天前来毛遂自荐已经算是失败了,但是李泰却没有告退,而是说完之后静静的站在那里。
    因为他想留下来参与到这场出兵之议的商讨中去,他是立储的不二人选,反正来都来了,还不就顺势参与到商讨中?
    李世民见到李泰仍然静静的立在那里,不由沉吟道:“青雀,你去看看你母后吧!”
    李泰正期待着留在这里呢,没想到父皇竟然让他去看母后,母后早已经不像是之前那么闷闷不乐,所以还有什么好看的?
    所以他心里禁不住咯噔一下,父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来都来了,父皇竟然还要赶他走?
    李泰强压着心里的杂念,恭声道:“是,儿臣这就去看望母后,儿臣告退。”
    行完礼之后,李泰缓缓退出了大殿。
    退出大殿之后,李泰的脸上的笑容立即就消失了,脸色变得很难看。
    既然适逢其会,他以为自己会留下来参与议事,却被父皇赶了出来,这让他不得不多想。
    之前李承乾做太子的时候,也没少参与朝议,那还是父皇主动让李承乾参与进来的。
    而现在,他来都来了,父皇却还是把他赶了出来,让他去看望母后。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信号啊,这是不是说明父皇真的没有想立他为储?
    难道父皇真的想重立李承乾为太子?
    除了李承乾他想不到还有别的威胁。
    一边朝立政殿走去,李泰一边思索一个问题,怎么才能弄死李承乾!
    弄死了李承乾,那就没有人能威胁到他了!
    两仪殿里,房玄龄、长孙无忌、李绩等人也都是人精,他们心里也是浮想联翩。
    对于皇帝不让李泰领兵出征,他们并不感到惊讶,但是皇帝却让李泰离开了,这其中的意味也让他们不得不三思。
    之前他们也觉得李泰会是立储的最佳人选,但是现在他们却不由反思起来,皇帝该不会没想立李泰为太子吧?
    不然今天李泰来都来了,有何必让他退下呢?
    在李泰退下之后,李世民沉声道:“刚才魏卿说凯旋的将士们十分疲惫,这也正是朕所顾虑的地方。东征虽然十分顺利,势如破竹,可是这一来一回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若是在万里远征朕怕将士们的身体经受不住啊。”
    李靖沉声道:“陛下所言甚是,吐蕃人身处苦寒之地,民风彪悍,战力不弱,若我军以疲惫之师相迎,恐怕对战局不利。”
    魏征沉声道:“去年东征,虽然战事十分顺利,但是战线如此之长,而且辽东到了冬季十分严寒补给更是困难,所以粮草耗费颇多,如今再征讨吐蕃,臣恐朝廷负担过重。”
    李世民沉声道:“朕已经问过房相,以户部的钱粮,支撑一场战争问题不大。吐蕃一直雄心勃勃,这次图谋吐谷浑已经是野心昭昭,若不能将吐蕃打回高原,那迟早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所以一仗一点要打!才刚刚覆灭了东突厥几年,西域才刚刚稳定了几年,朕决不允许西域再产生一个心腹大患!”
    打是一点要打的,李世民算是为这事定下了一个基调,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打。
    李绩沉吟道:“若是在吐谷浑求助之初就出兵倒也容易,如今吐谷浑已经被彻底击溃打残,再出兵就要直面吐蕃的骑兵了。”
    长孙武将沉声道:“随驾东征的兵马都是疲惫之师,所以不宜再调动,也就意味着,神机营也不能出征了。”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因为神机营无可代替,而且此次东征已经印证了火器的厉害。
    房玄龄转身问道:“荣国公,神机营将士的士气如何?”
    苏程沉吟道:“士气当然很好,神机营的将士们确实很疲惫,不过,若是陛下一声令下,他们将会立即奔赴战场!”
    李靖缓缓摇头道:“打仗决不能意气用事,神机营的将士们勇气可嘉,士气旺盛,这当然是好事,可是此次出征也有万里之遥,臣觉得没必要再让神机营将士们拖着疲惫之躯出征。”
    李世民听了点头道:“火器确实强大,在东征的时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西域和辽东毕竟不同,此次东征主要是骑兵作战,火器能发挥出的作用没有东征的时候那么大,神机营又是疲惫之师,所以,朕觉得神机营就不必出征了!”
    “不要忘了,即便是没有火器,我们大唐的将士们一样是横扫天下的精兵猛将!”
    长孙无忌、房玄龄恭声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离开御座缓步来到了舆图前,沉声道:“那就直接从陇右道集兵,从凉州出兵,诸卿觉得如何?”
    从陇右道直接调兵,对于后勤的压力也要小很多,想到侯君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