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逍遥驸马爷-第8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年一百万贯啊!只用一年就能回本,以后每年都能赚一百万贯,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第1622章 蓝图
正走在前面的李世民突然一个踉跄,刚才苏程说的话他全都听到了,他整个人都傻掉了。
那会儿他觉得苏程就算铺完了铁轨,将蒸汽车放在铁轨上也赚不到多少钱,要回本得猴年马月。
因为他以为苏程只有一辆蒸汽车,却没想到,若是苏程铺设了四条铁轨,那就意味着往返并不冲突,也就是说,往返可以同时发车。
而且,前面发车后,还能接着再发车。
既然苏程能制造出一辆蒸汽车,那再制造二十辆蒸汽汽车也没问题。
二十辆蒸汽车不用喂养,不用休息,不间断的发车……
每天有多少人往返于洛阳和长安?
数不胜数!
他们是愿意乘坐新奇的一个白天就能到达的蒸汽车还是选择乘坐马车、牛车花费好几天的时间赶到长安?
毫无疑问,肯定是选择乘坐蒸汽车啊!
所以,苏程的这个计算没有任何问题,虽然苏程是按照最完美的情况推算,但是出入也不会很大。
拉人加上拉货,一年一百万贯绝对有!
每年一百万贯,一两年就能回本,然后以后每年都能白捡一百万贯。
一百万贯啊,每年一百万贯啊,刚刚就摆在他的面前,唾手可得,但是他却生生给推出去了!
刚刚是谁劝的他来着!
是魏征!
都怪魏征,让他生生错过了无数个一百万贯!
不只是李世民听到了,程咬金、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全都听到了,他们也全都蒙了。
之前他们都没那么多,现在听苏程细细的一算,他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根本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程咬金、长孙无忌他们心里都十分的眼馋,虽然投入有些大,但是相比利润来说就不算什么了,这是一项稳赚不赔的好产业啊,而且能够稳定的传承下去。
长乐公主也想到了这一点,虽说家里赚钱的产业有很多,但是谁会嫌产业多呢?产业当然是越多越好,毕竟她还想给苏程多生些孩子,让苏程多开枝散叶呢。
长乐公主十分的高兴,不只是因为家里能多一份很强大的产业,还因为刚刚父皇和一众大臣们还觉得苏程制造出的蒸汽车华而不实。
然而,现在呢,事实证明,苏程制造出的蒸汽车不止十分神奇,而且十分实用。
长乐公主脸上露出了迷人的笑容,笑问道:“父皇您怎么了?您没事吗?”
李世民也只是因为太过震惊而腿软了一下,当即就站稳了,摆手道:“朕当然没事,刚刚就是地不平。”
长乐公主雀跃的上前,挽住了母后的手,娇声道:“父皇,您刚才答应了要下旨准许我们铺设长安到洛阳的铁轨,可不能反悔啊!”
李世民干咳了一声,道:“这个等会儿再说!”
长乐公主晃了晃母后的手,嗔道:“母后,您看,父皇明明都已经答应了,父皇一言九鼎,总不能反悔吧?”
刚刚听了苏程的分析之后,长孙皇后自己都有点晕,实在是太刺激了,连她都十分的心动,更别说皇帝了。
她十分明白皇帝的心情,每年一百万贯啊,就算是皇帝也十分眼馋啊。
女儿外向啊,长孙皇后笑道:“你父皇最疼你和苏程了,还会亏待你们小两口不成?”
李世民径直走入了两仪殿,长孙皇后也没有离开跟着李世民步入了两仪殿,一众重臣们也紧跟在后面。
如果说之前他们还只是将蒸汽车当做是一个新奇玩意儿,但是现在,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蒸汽车的重要性和厉害之处。
苏程倒是十分坦然,毕竟蒸汽机的技术掌握在他的手里,虽然他简要的向李世民还有一众重臣们介绍了蒸汽机的原理,但是要制造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毕竟蒸汽机从诞生到不断的改良发展也经过了很多年。
李世民感慨道:“听说苏程制造出了一辆蒸汽车,朕就大为期待,没想到蒸汽车的厉害之处还是超出了朕的想象啊!苏程,你对蒸汽车最为了解,你不妨向朕说一说蒸汽车到底该怎么用。”
“隋炀帝发动无数百姓修建大运河,为何?因为交通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条大运河就是国家的大命脉啊!”苏程缓步来到了舆图前。
大运河沟通南北,运粮运送货物,比走陆路要节省方便的多,虽然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死伤无数为世人咒骂,但是李世民、房玄龄他们却都明白大运河对于朝廷有多么重要。
“所以,我们不要将目光局限在长安与洛阳之间,而是将铁路一直修下去,铁路就能成为国家的第二条大命脉!”
一变说着,苏程一变比划着:“相比大运河,铁路还有更多的好处,修建起来很简单,比起挖运河来说,将铁轨钉在地上实在太简单了,甚至都不用发动百姓!”
“而蒸汽车的速度更快,装载的货物也比河船更多!更重要的一点是,铁路可以向任何地方修建,以长安为中心,向南,向东,向西,向北,都可以!”
“运送粮草,运送物资,甚至,运送兵力,蒸汽车不用休息,一天一夜能行一千多里,这是什么概念?”
随着苏程不断的说着,李世民和一众大臣们的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他们的眼睛都变得贼亮贼亮。
他们太明白这其中的意义了,比大运河的意义还要大。
蒸汽车不用休息,速度又快,装货又多,比用马车牛车运送又快又省事!
看到李世民等人激动的快要昏过去了,苏程停了停,给了他们点时间平复一下心情,然后才又继续说起来。
“当然了,要将铁路铺到大唐各州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事,但是可以先选择几条最重要的线路开始修,然后慢慢的去完善。”
“当然,最为重要的事,铁路如此重要,最好还是由朝廷来修建,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修建了铁路之后,就能通过运营来赚钱,然后再用赚到的钱继续修建铁路,如此循环,对于朝廷来说负担也不重。”
第1623章 提议
苏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说了许多。
李世民、房玄龄他们听的十分认真,一边听一边飞快的思索着,听完之后,他们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因为苏程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又美好的前景,而他们没有从中挑出一点毛病。
蒸汽车能拉几十个车厢,还能速度那么快,若真的将铁路修建起来,那对朝廷对百姓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更重要的是,修建铁路虽然花费不少,却不需要像开凿大运河那样发动很多百姓,就不会因为徭役而使得民怨沸腾。
正因如此,就连最喜欢挑刺的魏征都挑不出毛病。
李世民听的十分激动,若是有了铁路,以后朝廷调集钱粮赋税就容易的多了,而且没有那么途中的损耗,而且还能载客载货增加利润。
最让李世民满意的是,苏程还说铁路必须由朝廷来修建,这一点他十分赞同。
而且苏程也说了嘛,可以一段一段的修建铁路,修建的铁路可以赚钱,赚到的钱继续修建铁路,如此往复。
“好!好!好!”李世民激动的连说了三个好字。
“若是铁路建成了,其作用不亚于大运河,甚至犹有过之,铁路可以连接大唐各州,而大运河却只能顺势南下。”房玄龄捋着胡须激动道。
李世民点头道:“不错,正如苏程所说,铁路建成了就是我们大唐的又一条大命脉,如此重要,就必须由朝廷修建,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
说完之后,李世民不由看向苏程,和蔼可亲的笑道:“苏程啊,不是朕不想答应你。你自己也说了,这样的大命脉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
长乐公主一直乖巧的站在母后的身边静静的听着,听苏程说了那么多,看父皇和一众大臣们那激动的样子,她才明白,原来蒸汽车不能赚很多钱,对大唐竟然是如此的重要。
现在听到父皇竟然真的要反悔,长乐公主不由轻轻晃了晃母后的手臂,当着一众大臣的面,虽然她是父皇最宠爱的女儿也不好反驳父皇的话。
她不好反驳,但是母后可以,所以她只能求助于母后。
长孙皇后轻声道:“这是朝廷大事,后宫不能干政,母后也不好说什么,而且这是苏程既然自己提出来的,你要相信苏程。”
长乐公主听了嘟着嘴不再说话了。
“陛下觉得一台蒸汽车能值多少钱?”苏程没有接李世民的话,反而岔开话题问道。
长乐公主听了差点没拍案叫绝,对啊,蒸汽车可只有郎君能制作出来,朝廷若是铺设铁轨,那就只能花重金买蒸汽车。
长乐公主心里一下子就舒坦了。
李世民听了差点没呛到,刚才他还真忘了,蒸汽车只有苏程才能造,他不知道造一台蒸汽车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银钱,但是因为这世上只有苏程能造出蒸汽车,那就意味着苏程想卖多少银钱就卖多少银钱。
李世民干咳了一声,笑道:“咱们翁婿俩,谈钱岂不是伤感情?”
苏程笑着点头道:“陛下说的是,其实臣将制作蒸汽车的方法教给将作监的工匠也无妨。”
听了苏程的话,李世民突然感到有些汗颜,苏程为大唐立下了那么多汗马功劳,如今又愿意将蒸汽车的制造方法告诉朝廷,而他却还计较长安洛阳之间的铁路。
苏程沉吟道:“刚才臣所说的那些,其实都只是设想,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宫外的那辆蒸汽车还只是一个试验品,还需要后续的实验和改进。”
李世民和一众朝中大臣当头被泼了一瓢冷水,刚才光顾着激动了,忘了苏程要修建长安到洛阳的铁路是为了试验到底能不能行。
刚才苏程所描述的前景其实只是设想,到底能不能行的通还不知道呢。
苏程微微笑道:“既然陛下不想臣来修建长安到洛阳的铁路,那就请陛下拨两百万贯,臣用来铺设铁轨和实验改进,等成功之后呢,技术和铁路就都归于朝廷。”
两百万贯?
李世民听了一下子就顿住了,虽说接连发动了几场战争,但是朝廷还是能拿的出两百万贯的。
可是,能拿的出来并不代表就舍得!
虽然大唐富庶,但是朝廷这几年的开支也很大,好不容易积攒了点家底,若是拿出这两百万贯,朝廷剩下多少家底?
如果一定能成功的话,那他咬咬牙跺跺脚也出这两百万贯。
可是,若是苏程失败了呢?
这两百万贯不就打水漂了吗?
不只是李世民感到犹豫,魏征等人也都感到犹豫,因为两百万贯真的不是一个小数目。
魏征沉声道:“苏程,你有多少把握能够成功?”
苏程微微耸肩笑道:“我当然是有十足的信心能够成功!”
虽然苏程有十足的信心,但是却并不代表李世民他们也有十足的信心。
看到李世民那犹豫不决的样子,苏程不由笑了起来:“陛下其实不必如此为难,臣出钱来修建两条长安到洛阳的铁路,等臣试验成功了,陛下完全可以再修建两条长安到洛阳的铁路。”
“每天往返于长安、洛阳的百姓、商队有多少?只是两条往返的铁路,每天来回二十趟车根本就忙不过来,更别说,朝廷还会调派很多粮草啊物资啊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