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后模拟器-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那军队退居邑台郡邑城死守,我们一时之间只怕也攻不破,届时恐让其拖到朝廷援军赶来。”
  “运送粮食的军队?”胡家三爷笑了笑,“听说是个无名小将。以山阳道那地势,就算是镇国将军来了,恐怕也守不住一月,更何况是个小将!”
  “现在邑台郡中无粮草,仅凭他们那点赈灾的粮食,光是给流民就耗去大半了,琼安派来的军队不会超过二十万。”
  陈群青只是轻咳了两声,不再说话了。
  好在胡家家主也是个极其谨慎的性格,不然也不可能按捺住这么久。
  他思索了一下,“能尽快拿下就尽快拿下,此事不可拖过太长,我们必须要在朝廷支援的军队到达邑台郡三地之前把那三地拿下,才能把军队拦在乐马山外。”
  “那不妨,想个办法诱那小将进禹城,坑而杀之?”胡家诸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个方法,“索性我们现在还没有同朝廷撕破脸,就以一同赈灾之名,未必没有可能诱其进城。”
  “……”
  与此同时,被胡家诸人提到的无名小将祁冬寒,正在对着突然出现在邑台郡的某皇帝做深呼吸。
  “陛下。”祁冬寒几乎是咬着牙开口的,“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距离琼安千里之外的邑台郡?!”
  “嗯…御驾亲征啊。”安临无辜的回答,给自家小将军顺毛,“冷静冷静,信竹你冷静一点,生气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琼安的人呢?都死光了吗?你就这么跑过来他们都不拦着你?!”
  任哪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元帅,前头指挥得好好的,结果转头一看本该在皇城好好待着,高坐明堂等他带回胜利消息的皇帝,突然在他身后不远处蹦跶,心态恐怕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更别说祁冬寒还有一层竹马的关系在了。
  搁这闹着玩儿呢?你要说那皇帝武力值超群也就算了,问题是宣国武力值超群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后啊!
  安临呃了一声,若无其事跳过这个话题,继续顺毛,“信竹你放心,虽然说的是御驾亲征,但是朕不会掺和领兵的事瞎指挥,也不会跑去涉险,就看看。”
  看看那个有可能让她的金卡出事的重生者搁哪儿待着。
  ——虽然安临以前打游戏的时候,无论是战术还是基建都是她亲自上手安排,对于战术她也挺擅长的,不过总要给信竹升职空间的嘛。
  作者有话说:
  艰难地爬起来更新一点QAQ

第145章
  且不说最后祁冬寒到底是怎么把心情给平复下来的; 到后来他心里已经是无奈多过生气了。
  毕竟安临的态度基本上就已经是——
  我这样的皇帝,你们除了惯着我还有什么办法呢'摊手。jpg'
  ——这样的了。
  在生过气之后,祁冬寒到底还是在营帐里坐起来和安临好好谈论起了军事上的问题。
  “赈灾路线是从鹤县往岚台; 一路都是顺着山阳道走的,他们应该是可以看出军队迁徙的方向,不过人数他们是摸不到的; 我留了人在鹤县边缘,以待随时策应。不过现在并不是最好的时机,往丹林郡去的那些百姓得想办法安置好才能没有后顾之忧。”祁冬寒支起一条腿坐在榻上,肩甲臂甲未卸,指着地图上丹阳郡禹城前面那块儿地方说。
  安临也看了一眼那地图。
  “丹林郡附近山还是挺多的,这点有点像云州府。”
  “但是不能用拿云州府的法子。”祁冬寒说; “云州府那次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算是可遇不可求; 丹林郡背靠平原; 再后面就是泛江下游,进可攻退可守,强攻我们是耗不过他们的,除非让他们主动往邑台郡这边靠过来; 就算这样也只能分而化之; 难免会被后头的给跑了。”
  安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在丹林郡周围那片山脉上晃着。
  在这种地形下不用说也知道; 想要打得轻松一点就要好好利用起这片山的地形了; 想来信竹也是早有打算,派出了斥候打探清楚了丹林郡附近的山脉地形吧。
  接下来等的就是一个时机了; 安临对信竹抓时机的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 虽然信竹正经来说只参与过云州府那一次战争; 年纪也只能称得上是个小将,但是该稳健的时候十分稳健,擅长一击必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除了赈灾之外,就是一些试探和拉扯了,军队夜晚扎营的时候时不时有一些山匪在营地附近出没,表面上是山匪,背地里是哪家派出来的……那还真不是很清楚,丹林郡有想法的士族是有点多了。
  而琼安则是依旧在收拢粮草往邑台郡这边运输,为赈灾以及军队后勤做基础。
  在几次山匪试探之后,丹林那边大概是有人意识到凭这种方法很难试探到赈灾军队的虚实,安静了一段时间后,改换了另一种方法。
  那些因为旱灾而去往丹林郡的流民中,发生了□□。
  第一场□□就是发生在禹城城内,安临看到的是胡家自己自导自演做的局,而传出来呃消息则是,流民被世家收留入城后,与某世家的一个管事发生争端,打死了管事,从而引发了其他许多流民的□□。
  伴随着这个消息传来,还有禹城士族派人来到赈灾军队驻扎的地方,说禹城出现流民□□,请祁冬寒代表朝廷带着军队去镇压暴民。
  “原来他们打的是这个主意。”祁冬寒前头含混过那来请他的人,转头就跟安临这么说道。
  “很大胆啊。”安临点点头,“那信竹你打算如何回应?”
  “难得的机会,借此机会牵动军队也未尝不可。”祁冬寒果断道,“不过万不可入禹城,得在禹城前一百里停下,不然就要被包围了,跟他们来点虚虚实实的!”
  “既然如此,祁将军,不妨就由在下代为进禹城一遭,如何?”
  倪惊澜突然开口说了一句。
  这些时间来,安临本来有意让倪惊澜和祁冬寒两个以后早晚要共事的爱卿熟悉一下,但是倪惊澜与她一起到了军队后就没有什么表现,看着像是在藏拙或是观察什么,像是一个普通的陪同出行的臣子一样,直到今天才第一次在安临与祁冬寒商议时表现出存在感。
  “你?”祁冬寒侧目看过去,“你是谁?你这么一个文文弱弱的说要在这时候去禹城?陛下,这总不是你的意思吧?”
  是怀疑的目光。
  安临则是突然精神了一下,她终于等到给两个金卡爱卿互相介绍的时机了!
  安临合掌而笑,“先前没说,信竹,这位与朕一起来的其实是今年的新科状元,你应该听说过的,倪惊澜,嗯……字亭瞳。”
  “亭瞳,信竹你应该也知道了,他是朕最信任的臣子。”
  倪惊澜淡定从容地对祁冬寒拱了拱手,“祁将军,幸会。”
  “啊,幸会。”祁冬寒回了一句,看看安临,又看看倪惊澜,“你说要进禹城,是有什么计策吗?否则这样前去不过是白白送了性命,没有必要。”
  倪惊澜点点头,“我本是丹林人士,对禹城各士族算是较为了解的,禹城请将军镇压□□,虽说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局,但是这个理由说出去却是合情合理的请求,若是任由发展难免失了主动性。由我前去,而将军与陛下坐镇城外,城中各士族不会轻易动我,反而投鼠忌器。”
  “况且陛下知丹林各士族私蓄军队已久,有谋反之意,但是避灾的百姓不知,臣便想,最好是丹林士族先一步露出马脚,陛下的军队才好在这旱灾的关头对他们动手。”
  祁冬寒露出深思之色。
  “不必。”安临摇头否决了倪惊澜的这个提议。
  “陛下?”倪惊澜不解。
  “亭瞳啊,朕发现了,你似乎总是会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在祁冬寒看来本身就很乱来的屑皇帝十分不赞同地对倪惊澜说,“也许你会说每次你都是有后手有把握的,但风险也极大。像这次的情况,既然你对禹城士族有些了解,那么你呆在局外才是最能够发挥作用的,你就留在军中给信竹当军师吧,禹城不许去。”
  “那就按照陛下说的。”祁冬寒深思后也如此说。
  倪惊澜在安临不容违逆的态度下也只能说好。
  亭瞳这个金卡吧,什么方面都还好,就是有一点,过于大胆,行事也太‘疯’了一点,这种疯就是那种玩赌博会一把全押,把自己人都给赌上的那种。
  像是上次科举当场揭穿身份。
  她是算得很明白,算准了皇帝哪怕不接受她成为女状元,也不会杀了她,凭着民学,就凭皇帝让女孩子也进民学。如果杀了她,那皇帝就别想让民学里的女孩子为朝廷所用,对皇帝忠心耿耿了。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皇帝,是个正常的皇帝,是安临。如果是些神经病皇帝,比如一些姓高的,前一秒好言好语,后一秒暴起杀人的,那就都白搭了,倪惊澜都没有私下里接触过皇帝,就敢这么赌,完全是把自己也给押进去了的赌徒啊。
  今天这帐中的谈话结束之后,祁冬寒顺势而为带着军队往北移动,往岚台移动,倪惊澜也留在了军中。
  而安临则是在军队开始前行后与军队分开,单独上路去了。
  往北方这么一路走来,她在路上看是看到过几个数值还可以的,但是重生者的影子是半点也没见到,想着与军队一起碰到重生者的可能性比较小,她就单独、额外地绕了一些路,同样也是往岚台…丹林郡那块儿去了。
  一路上的流民已经少了,越往岚台一点,那田地里的干旱就越严重一些。
  作者有话说:

第146章
  岚台是三地中灾情最为严重的一地; 因为最靠近北方,也是百姓离开得最晚的,当安临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 岚台已经有很明显的干旱迹象了——要知道在干旱彻底演变成干旱之前,是有一个演变期的,在这期间; 是消耗当地的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水源,等到这些全都消耗完之后,才会演变成肉眼可见的旱灾。
  有些田中搭起了篷,调整了筒车的高度和大小,可以看出这里的百姓们已经很努力地想办法去救庄稼了。
  安临脚踩在黄土的土地上,遥遥眺望远处的农田后的房屋; 蹲下来抓起一把泥土用手指捻了捻,干燥的泥土从她指缝间流下; 安临又揪了一根枯草在手里看了看; 这才站起来。
  “岚台的百姓应该都转移光了吧?”她问。
  “传出消息已经是月前,无论快慢应该都差不多了。”王修文答。
  安临点点头,目光依旧看着前面的村落,“那为何前面的村庄还能见着炊烟?”
  王修文闻言也看过去; 皱起了眉毛; “莫非是干燥失火?”
  “去看看吧。”安临拍拍手掌,拍掉上面的灰; 走了几步之后又停住对除了王修文以外的那些随行谛听说; “你们也隐藏在暗处就行了,全都这样呼啦啦地跟着; 排场未免太大了些; 太引人注目。”
  “是!”
  有了这个话; 扮作侍卫的谛听也跟暗中保护的暗卫们一样,隐入暗处,这下子明面上看着人就少了很多,只剩下安临和王修文。
  顺着那个炊烟走到村庄后,安临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干燥失火,这地方的人并没有全都撤走,竟然还有几个过于年迈的老人留在了这个走空了的村落里。
  安临找了一个老人询问情况。
  “老人家,整个岚台的人不是都因为旱灾往西北迁徙了吗?怎么你们还留在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