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后模拟器-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这种肃穆紧张的氛围之下,安临在龙椅上坐下,由贴身大总管王修文说了几句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她叫出了几位为殿试出题的殿阁大学士,让他们开始走流程对贡士们进行策问。
  安临自己则是直接看那一个个学子头顶上的数值。
  殿试的策问跟会试的考试不一样,会试以文采学识为主,考的是写文章的能力,而殿试考的则是帝王之治天下这些跟民生跟天下有关的东西。
  这种策论,就不知道刘广麟有没有背过了。
  安临的目光在殿中巡视了一圈之后,在几十个人中挑出了三个数值比其他人要高一截的人,默默在心中定下了一甲。
  状元毫无疑问就是杨盛。
  不过她看到刘广麟听完策论题目之后面上一喜,然后飞快低头在纸上书写起来,没有半点思考的样子,眯了眯眼睛,心中改变了主意,向拿着拟好的策论题目的宋晋源示意了一下,“宋卿,接下来就由朕来出几道策论题吧,朕看看你们准备了什么题目。”
  宋晋源宋大人不明所以,不过还是把题目递交了上去。
  安临接过题目看了几眼,也没有说完全自己来出题目,毕竟她也没这个文化,她只是把这几个策论题目中的一些宽泛的答题指向给改掉,换成了有指向性的、实质性的内容问出来,这个倒是不难,奏折里关于地方治理弊缺的地方本来就有很多。
  “这第二问,朕就问问民生吧。朕惟圣帝明王之治,听闻云州府经年行商扰乱,物价匪夷所思……”安临手指在龙椅扶手上一点一点,结合奏折中看过的各种情况,结合云州府特殊的地理情况,出了一个和市场物价有关的民生题目。
  正好她早就想解决云州府的情况,云州府现在的知府官商勾结严重,都不知道贪了多少,这次殿试上除了浅才以外还有人答得好的话,就预定一个新的云州府知府好了。
  殿中众学子听完题后都思索了起来,思索许久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开始动笔。
  而刘广麟,他的笔尖却僵在了纸上落不下去。
  为什么会……突然改题目?
  这一年杨盛考中状元时的科举试题,因为出了杨盛这么一个千古留名的人物,加上他的答卷被保存得很好,流传到了后世保存在博物馆里,刘广麟以前上课时有一个老师还专门抽了一节课出来给他们讲过那张答卷。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广麟一个穿越过来的人才敢赌一把,为了拿个功名当个官参加了这次科举。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历史上这场殿试的第二个策论,应该是德治有关的才对啊?他都已经想好了把自己全文背诵过的八上语文课本里的一篇同样也是德治题材的文言文默上来了,那是百年之后另一个流传千古的文人状元写的文章,刘广麟有信心凭借那个起码拿个状元或者榜眼。
  但是为什么会突然改题目啊!
  刘广麟僵在原地冷汗都流下来了,背后黏黏的一片,掌心里也冒出了汗,周围其他学子都在纸上刷刷写着字,肃穆安静的氛围给了他极大的心理压力。
  想啊!快想啊!快回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背到过类似的文言文!
  刘广麟越急越想不起来,慌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同时心里还涌现出了一个更恐怖的猜想。
  宣明帝该不会发现他的不对劲了吧?
  不然为什么,会突然把策论题目改成和历史上完全不一样的样子?看起来还是临时起意?
  刘广麟心中有些惶恐,又有些畏惧,想悄悄抬头看一眼,在抬起一点点头的时候,却整个人都要惊得汗毛炸开。
  他看到那个外貌俊秀的年轻帝王撑着下巴,含笑地注视着浑身僵硬得他,旒冕后的双眼仿佛在问,“怎么不继续写了?”
  他发现了……他一定是发现了!
  刘广麟在这一瞬间想起自己曾背过无数次、也考过无数次的宣明帝生平。
  在历史爱好者论坛上,宣明帝君明一直以来都被称作‘开挂皇帝’。不单单是因为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达成前所未有的大统一的皇帝,还因为他的用人如神。最夸张的说法是,所有人只要被他看一眼,他就知道那个人最适合放在什么位置上。
  在正史和许多野史中都会强调一句话,说‘殿前无隐秘’,说的就是‘在宣明帝面前没有秘密’的意思。刘广麟的高中历史老师就是宣明帝的粉丝,在课上给他们科普过,说当时许多官员,为了避讳,在来往的信件以及自传中回忆到宣明帝的时候,都是用‘谛’这个字代指‘帝’。
  所谓谛,即为全知。
  就连被宣国收入疆域的那些国家的君主,都有人说过类似于‘我仿佛不是在跟人为敌’这样的话。
  刘广麟越想越怕,越想越慌,心中涌出后悔之意,后悔自己为什么要来参加这次科举。
  直到殿前侍从下来把所有写着回答的纸收走,刘广麟才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来,找回了呼吸,回神的时候已经大汗淋漓,身边的另一个学子奇怪地看了大口喘气的他一眼。
  接下来的殿试过程让刘广麟更加难熬,他努力在背过的文言文中尽量找出一点能搭边的默上去,仿佛回到了读书时文科卷子简答题背不出来,只能记得什么写什么,凑个字数努力让老师眼花给点分的时候。
  而期间的每一题,皇帝以及殿阁大学士们把贡士们的答卷传看完之后,都会对杨盛的答卷赞赏纷纷,点他出来询问他‘这里为何这样作答’,杨盛则是自若又自信地开口回答,荣辱不惊。
  现场策论,让刘广麟清晰的看到了他跟真正流芳千古的人有怎样的差别。
  刘广麟缩在几十个学子中,努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完全顾不上其他认识他的学子,对他在殿试上表现平平的诧异。
  最终,漫长的殿试终于结束,安临心情不错地宣布了结果,“赐杨盛等三名进士及第,为一甲,第二甲十五人,赐进士出身,其余为第三甲,同赐进士出身。诏赐杨浅才朝服、冠带,授翰林修撰兼户部员外郎。”
  安临说完之后用眼神对新出炉的爱卿浅才表示,浅才,委屈你了。
  她也想唰一下直接给自己金光闪闪的爱卿直接空降尚书令中书令啥的,但是这一手好像有点太惊世骇俗了,其他官员的惊异和反对她虽然压也能压下去,但是那不利于刷忠诚。虽然安临也不想让浅才去翰林熬资历,直接走马上任开始干事最好——但她也知道在翰林的经历对仕途挺重要的。
  算了,修撰就先修撰吧。
  翰林修撰,记录皇帝言行嘛,那不得经常往皇帝身边凑?凑得多了,皇帝哪天要找人办事,正好抓个在眼前的让他去办也很正常啊。
  都让人办事了,办得好升职了那也很正常啊对不对。
  这波叫做以退为进。
  刘广麟所感觉的皇帝目光一直在他身上,那其实是种错觉,安临哪有那么多眼神给他啊,就开始的时候随便看了没什么用穿越者一眼,之后欣赏的目光就一直落在她看中的宝贝爱卿身上了。
  刘广麟在跟随其他人一起领旨走出宣政殿,照到阳光的时候,才感觉自己重新活了过来,身体慢慢有了热度。
  “刘兄,你这次殿试怎么……”出去之后,旁边的学子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口。
  刘广麟擦了擦汗勉强地说,“那个……我太紧张了,我一紧张就脑子一片空白。”
  “这倒也是。”另外的学子看他面色苍白如纸的样子,信了一点,小声感叹,“陛下的威仪真是惊人,其实我也紧张得一手汗,差点握不住笔。”
  刘广麟放下了提着的心。
  正当他们跟着带路的侍从要离开的时候,刘广麟看到一个侍从从宣政殿的侧门出来,走到他们这些进士身边,拿着一份圣旨宣读了对几个人的安排,“梁宏厚,授通政司事,赵……翰林典簿……,刘广麟,授工部司簿。”
  刘广麟愣住:咦?为什么?
  作者有话说:
  穿越者:我不明白
  皇帝:不,你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爱后世夸夸情节,下个穿越者得是个更会夸的才行~
  宣布殿试结果那一段,参考□□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
  等浅才心里怀着对明主慧眼识珠的感激进入官场的时候,就会发现的他进入的,可是一个被整顿后充满内卷的官场了!
  浅才:……
  浅才:拒绝无效内卷

第010章
  这天晚上,安临回到书房打开大臣名录一看,上面已经很有效率地更新出了最新入职的臣子,她特意往后翻去看了一眼浅才的数值,发现现在他的忠诚已经从11变成20了。
  嗯,这可是一个跳跃式的大进步啊,美滋滋~
  安临心情不错地翻了一小会儿名录,然后才把作为皇帝模拟器菜单载体的一份奏折放到一边,继续批起剩下的奏折。
  这一天天的,她反正不是在批奏折,就是在批奏折的路上。
  在她的混子提纯方案下,现在的各部门机构——至少在安临眼皮子底下的各部门机构,处理事情的效率已经提升了不少。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奏折的数量也在稳步提升。
  底下的官员们大概是琢磨出了她对勤勤恳恳办事的官员多少是会宽容一点点,也喜欢看他们积极办事,所以做了点什么事就赶紧写奏折上来邀功,完成了点什么任务就写奏折上来汇报。毕竟在官场上从来就不流行只做不说,绝大部分都是做了点什么事就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不过……
  “现在居然还有敢虚报的人吗?”安临看完一份奏折后,意外地挑了挑眉。
  还是户部负责统计田地的,是个侍郎。
  宋学真?安临记得这好像是宋卿的儿子吧。
  她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把那份奏折拿出来单独放在一边,没有跟其他处理完的放在一起。
  隐田这种东西,几乎是自古所有封建王朝都难以杜绝的,可以算是官绅地主的立家之本。可以说朝廷上的官员,只要不是特别清廉的,基本上手里都有隐田的存在。但是这种土地兼并,又是每一个王朝想要好好发展就必须要搞掉的东西,一个横亘在国土上的巨大毒瘤,官绅地主与农民百姓间的最大矛盾。
  不管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还是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刘秀下达度田的诏令……其本质上就是要丈量全国土地,解决隐田问题。
  自从安临穿越、接手这个烂摊子以来,她就一直在琢磨着怎么给国库搞钱。
  目前来说搞钱是最重要的,国库里有钱了她才能大刀阔斧搞建设、建学院、升级军备、提升GDP……反正什么都要钱。
  但是单靠现在每年的赋税根本撑不起来大一点的动作,完全是入不敷出。
  所以解决隐田是势在必行的。
  如果能把隐田全都收拢回来,那么宣国以后每年国库的收入起码能翻三翻,并且达成良性增长,也可以大幅度减轻百姓的负担。
  安临在地图上划拉着,看着全国地图中那归入官绅地主庄子里的大片大片田地,越看越气,生气地拍了一下桌子,“混账!这都是本该进国库的钱啊!一群国库小偷!”
  嘶——
  拍太用力。
  安临不动声色收回手揉了揉。
  Q版小皇帝不知道是不是被她怒拍桌子的动作给惊动了,幽幽地浮现在奏折上方,jiojio踩在地图上,跟安临大眼瞪小眼。
  看到Q版小皇帝的时候,安临才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