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刘大队长搞了厂后,第一次发钱!
  “明天当公社,我要给我儿子割新鲜肉!给我儿子买一身新衣服……”田丽看着手中的钱,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如同断线的珠子。
  随后,走到刘春来前面,在刘春来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重重地跪下,磕了一个头。
  “春来叔,以后,你有吩咐,我一家人当牛当马!”
  “赶紧起来,新中国不兴下跪磕头。”刘春来急了。
  杨翠花却拉住了他,“你是长辈,她是晚辈。今天你要是不发钱,她过不下去了,分家出来,啥都没有,地里的苞谷,也全吃了……”
  刘春来深吸了一口气。
第216章 刘八爷的糖衣炮弹(月票950加更)(4/10)
  “你知道她家情况,刘洋也是一巴掌打不出个屁的主儿,分家后,家里不管,除非她同意给其他几兄弟生娃儿……”这话,杨翠花是凑到刘春来耳边说的。
  周围却没人会误会刘春来跟杨翠花有啥见不得人的勾当。
  刘春来叹了一口气。
  坦然受了,在田丽起来的时候,坚定地说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上次去山城,刘春来就知道田丽的情况。
  要是没分家,她在这个家待不下去,最终要么是给其他几个兄弟生孩子,要么就是跑路一条。
  可田丽有个11岁的儿子。
  这女人,表面上可看不出来已经到了这样的绝境。
  是个值得培养的人。
  “妈,明天真的割肉?”
  这时候,从外面跑进来一个高约一米五的男孩子,这是队里少有身体比较壮实,个头比较高的孩子。
  身上斜挎着一个洗的褪色的花布书包,里面没有几本书。
  刘春来不由感慨,这年头孩子的学习压力小。
  他曾经没有孩子,但是身边的人都有啊。
  尤其是他手下一个高官,家里闺女才9岁,从早上六点开始到晚上十点,除了学校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是以每十分钟为一个单位。
  孩子一年的培训费高达60万。
  妻子根本就没法上班。
  也就是身边的这样的
  田丽的儿子,刘东旺。
  “东旺,快来给你春来爷爷磕头!以后,妈每场都给你割肉吃!我儿要努力读书,以后跟着你春来爷爷……”
  “使不得,使不得。小子,你再跪下来,老子把你妈开除了,你就别想吃肉了。”刘春来见刘东旺要下跪,顿时急了,威胁着。
  刘东旺看看刘春来,又看看自己老娘。
  “今天先下班,明天早上,家里愿意交地的就来,厂里会宣布新的工资制度,管理制度……”刘春来对着领了钱欢欣鼓舞的制衣厂职工们说道。
  这话一出,顿时有不少年轻女孩子们脸上变得愁眉不展了。
  收地的事情,已经传了不短时间。
  家里什么态度,大多数人都知道。
  尤其是其他队里的一些女孩,在家里根本就没有发言权。
  “翠花嫂子,你跟田丽在这边等下,等会儿刘雪跟贺黎霜要来找你们帮忙做点东西……”刘春来对杨翠花说道。
  随后向着刘八爷家走去。
  “春来,队里啥时候分钱?”终于,有人忍不住了问了出来。
  制衣厂的人零钱,他们看得火热。
  刘八爷家还有百万呢。
  “你们做了啥?凭啥现在就分钱?”杨翠花当即就对开口的人吼了起来,“这是发的工资!工资!明白?不交地,凭什么分钱?要真有这样的好事,大家啥都不用干,等着分钱就是了!”
  刘春来没理会他们。
  直接到了刘八爷的家里。
  老头子的院子里,飘散着淡淡的苦蒿味道。
  他则是坐在堂屋屋檐下,搭着一张发黑的长条桌,上面摆着一个紫砂壶跟一套青花瓷器的杯子。
  在茶壶前,有着一个盖着盖子的陶罐。
  在他右手边,有一个人头差不多大的炉子。
  炉子上的壶里,水已经沸腾了,不断往外冒水蒸气。
  这小日子,真滋润!
  也不嫌旁边的炉子热。
  “坐,老祖今天给你娃见识一下100年的普洱。这可是我爹留下的。”刘八爷仿佛知道刘春来要来问啥。
  院里一个人都没有。
  “八祖祖,您老这闲情逸致倒好。”刘春来苦笑。
  半个世纪以上的普洱!
  这老家伙手里应该不只有那些金条。
  当年他分了家产,分的都是田地跟金银,貌似没分其他的东西?
  这些东西应该都藏了起来。
  “后继有人,人就舒坦了下来,老子起码还能再活十年。”刘八爷乐呵呵地说道。
  一边说,一边把提起旁边黑乎乎的壶,用滚烫的开水清洗茶具。
  “这玩意儿,还能喝?”
  虽然知道普洱年头越久越好,哪怕曾经是大老板,也曾附庸风雅过,家里搞了不少好茶。
  甚至几大茶山号称茶王的,一斤鲜叶都卖几十万的玩意儿都搞了不少。
  然并卵,刘春来都觉得不如咖啡提神。
  至于味道,他也就能分个好喝不好喝。
  天天忙着创业,哪里有闲情雅致?
  “莫见识!普洱,越陈越香,年头越足,越有韵。这可不是卖给藏蛮子的那些下脚料……一开始刚制成的时候,有着青涩的味道,随着岁月的沉积,味道也就开始慢慢转换了……”
  “八爷,你这话,有些不利于民族团结啊。五十六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刘春来只能叹息。
  刘八爷倒也不再说这个。
  打开陶罐上的盖子,一股陈味飘入了刘春来的鼻子里。
  刘八爷没解释,用竹制的茶勺从罐子里取出一些黑乎乎的茶叶,盛在旁边直接从竹子里取出来的三指宽、带着弯曲弧度的茶则里,递给刘春来。
  “看看,闻闻。”老头现在话很少。
  刘春来接过来,这玩意儿黑乎乎的,有些还粘连在一起,跟茶叶根本就没啥关系;闻闻,只觉得一股陈味扑鼻而来,随后再闻,反而没有多少味道了。
  这真的能喝?
  老头子怕是对他有啥不满,想要把自己毒死吧?
  用开水烫了壶,洗了茶具,茶倒入壶,又提着开水直接往茶壶里冲去,盖上盖子,很快就一手握着壶把,一手按着壶盖,把里面的茶汤倒了出来。
  茶汤却是红得发黑。
  这茶真的能喝?
  再一次冲入开水,出来的茶汤,黑的程度更甚。
  老爷子往杯子里倒入了7分满,用竹制的茶夹夹着杯沿,递到了刘春来面前。
  一股淡淡的香甜气息钻入刘春来鼻子。
  让他不由意外。
  看老爷子在喝了,也装模作样地端起来,闻闻,味道更甚。
  再入口,不急着下咽,用舌头搅动口里的茶水。
  滑!
  糯!
  香甜!
  从舌尖到喉头,各种滋味涌上来。
  一入腹,如同一股热气在身上炸了开来,如同武侠小说中描述打通了任督二脉。
  其实就特么的是背上细汗直往外涌。
  浑身毛孔都开了。
  爽!
  “宅子,你成家的时候给你,金条,我估计你用不上了,我希望你能帮我做件事情……”刘八爷突然开口了。
第217章 八爷传授御下之道(月票1000加更)(5/10)
  刘八爷让自己做事?
  难道要求自己不抛弃每个刘家人?
  或是让自己给他把那些睡过的洋婆娘找回来?
  要不是……
  刘春来的思维顿时就活跃了起来。
  “重建燕山寺,那关系到老刘家的未来。”刘八爷看着刘春来,脸上变得严肃起来。
  刘春来差点笑了,“八爷,不是说咱祖上是湖广填川过来的?八大王入川时,燕山寺就被毁了啊……”
  老头居然要从风水上下手了?
  要是真的风水有问题,当年刘八爷家里能成为方圆百里的最大地主?
  也没钱让他分给周围的人啊。
  “你就说同意不同意吧。”刘八爷懒得解释。
  “八祖祖,现在事情多啊,在那山上修建,建筑材料也上不去……”刘春来虽然也知道,如果重建,以后等到旅游热了,这里还能成为一个著名景点。
  当然,旁边的磨盘寨也得重新建立起来。
  让那些有钱了,想要体验土匪生活的土豪们,给钱扮演土匪!
  这也是发财之际。
  莫不是这刘八爷也是有企鹅号的主儿?
  “又不是让你现在就开始。听说你为了修路,给了临江公社跟青山公社各两百个招工名额,你想过没得多大的厂?咱们队里这么多人,刘家总数超过1400,抛开老人跟孩子,那也得七八百,你怎么安排?”
  刘春来明白了。
  感情是八爷对他没信心,怕他安置不了这么多人。
  说什么风水问题,让他重建燕山寺。
  这样一来,就能安排不少人了。
  要搞活经济,首先就要大搞建设,增加就业岗位。
  看来,这事儿是有传统的。
  不管是国内国外,一到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就开始大规模投资基础建设,以此来带动经济发展。
  刘八爷难不成原来是学经济的?
  除了讲武堂,貌似没听说他读过大学啊。
  “八祖祖,咱们的地,得种;确实一开始人有点多,不太好安排,可现在要修路、修厂房……”刘春来说道,“修路是最关键的,这几天地收回来,进行一些调整。同时,厂房也得开始修了,同样要把位置腾出来……”
  刘春来把规划给刘八爷做了一次详细的解释。
  厂房、职工宿舍、甚至是为新成家的职工分配的住房,也都得等到土地调整完成才开始。
  “砖从外面买?”刘八爷皱起了眉头。
  刘春来不解地看着他。
  刘八爷也不泡茶了,带着刘春来就往外面走。
  老爷子所住的院子,已经算是在沟里。
  不过,还要往下走好几百米,才到真正的沟里,这一片,就是整个队的水田。
  山上也有水田,都是当年刘大队长带领下,为了让大家都吃饱,用土改的田。
  靠天吃饭,不下雨,根本没法栽秧。
  山上土脚又薄,没种多少年,稻谷也没有多大收获,现在基本上都是种小米、苞谷。
  沟里水田中,稻穗已经抽齐,谷子已经开始灌浆。
  等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打谷子了。
  刘八爷的宅子往下走一百多米,是一道不高的梁,把沟里的水田隔成两边。
  这道梁,也是由石谷子组成,上面倒是平整,在集体生产时候,就搞了两个大晒坝,同样是三合土,上面一层稀牛粪。
  “那边,知道叫啥不?”刘八爷指着左边光秃秃的湾里。
  一片都是紫红色的石谷子,稀疏地长着一些茅草或是几颗要死不活的柏树。
  “好像是叫窑厂湾?以前修公房那些的砖不是就在这里烧的?”刘春来疑惑。
  “石谷子,是可以烧砖的,不过麻烦,而且那里也缺水。只要把水引过来,这里就可以开个砖厂。那一片,原本的细石谷子都做了砖……”
  “八爷,你的意思是咱们建个砖厂?”刘春来明白了,“这倒也行,包产到户后,加上国家允许农民把自己喂养的鸡鸭跟种植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卖,手头有钱了……”
  “赚钱是次要,关键得让所有人不闲着。人一闲,心思就活了。你今天故意让一些心思不坚定的人退出去,等着他们以后求你,也算是做得不错。”
  果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