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红涛直接骂了出来,“龟儿子,你比你好汉儿还阴险!莫在这里用激将法,老子就吃这一套。直接说要钱的事情。”
  作为一县之长,肯定不能喊刘春来说不要脸的事情。
  要钱了,肯定就不要脸了。
第223章 这招果然损(求订阅!求月票)(1/8)
  “领导,这事得慎重哦。刚开始没问题,越到后面你挨的骂就会越多。”
  刘春来没想到,吕红涛跟老爹刘福旺、严劲松等人是一路人。
  完全是要钱不要脸。
  “少废话,直接说想干什么。”
  吕红涛板着脸看着刘春来。
  话都说到这程度,还喊自己慎重。
  县里财政状况不乐观。
  上百家厂大多都是要死不活,县里得养下去。
  整个县所有公社倒是都通了路,大多数地方连碎石都没钱铺上。
  何况还要给全县境内拉电线,需要钱。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其他做不到,先让来百姓把电灯点上,要不然天天晚上老百姓吃了饭就上床折腾,不利于计划生育工作。
  何况,县里还有一个更要钱、绕不开的工程。
  “如果把订单交给兄弟县的制衣厂,一方面质量不可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咱们县的发展。”
  刘春来还是没有直接说,盯着吕红涛。
  吕红涛瞬间明白:“你的意思是把其他县的制衣厂都买下来?”
  刘春来差点一口气没缓过来。
  县长怎么这感觉跟刘福旺差不多?
  动不动就买厂!
  “不要动不动啥都买啊!县长,咱们得考虑兜里有多少钱。向他们借,借缝纫机、借熟练工人!这不要多少成本……”
  刘春来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再不说,他怕没机会说出来。
  “借来有啥用?正忙的时候他们把人要回去,啷个办?”吕红涛觉得刘春来太年轻。
  万一人家学会了,自己生产,他们还干啥?
  “咱县周边好几个县,他们的制衣厂也都活下去了。从兄弟县借人帮我们生产。人跟机器,不能从一个县借,一个县里借他们一半就是了。至于借了后还不还,咱们没法做出,如果职工不愿回去咱也没办法不是?”
  刘春来一脸平静。
  吕红涛顿时瞪大了眼睛,终于明白刘春来为什么说这事儿得挨骂了。
  这狗曰的!
  “要多少设备跟人?”
  吕红涛觉得,这需要衡量。
  看看能给县财政带来多少收入,安排多少人就业,再去考虑是否背骂名。
  “1000台不算多,500台不嫌少。”
  周边好些个县,市里也不远。
  就看吕红涛他们能弄回来多少。
  缝纫机不重要,重要的是熟练技术工人。
  “现在这些服装只有两家厂生产,规模都不大。山城那边轻工局下属有缝纫机制造厂,签承包合同时我承诺过,把红衫制衣厂扩大到至少500台缝纫机,否则承包合同作废,现在那边的缝纫机应该已经开始生产,缝纫机一到位,直接从其他不景气的制衣厂调人……”
  刘春来见吕红涛不吭声,把山城轻工局拉出来给他一点压力。
  山城轻工局那边提供的设备跟人越多,县里自然就会越少。
  吕红涛等人从孙小玉那里应该得了详细消息。
  孙小玉参与不多,也了解。
  不是刘春来不想自己去。
  他不熟悉周边情况,去了别人估计都不会理他。
  “什么时候要?”吕红涛看了刘春来一眼,脸色有些不好看。
  “越快越好,最好是这两三天。可以适当出点钱,如果连人带设备,不超过300一台就行。只是缝纫机的话,也必须借一大批熟练工,时间得足够县理招聘的缝纫工变成熟练工。”
  吕红涛想要什么,刘春来自然知道。
  就看他们能弄到多少缝纫机。
  果然,这话一说,吕红涛眼神就亮了。
  “你跟我一起去找许书记。”
  许志强这几天精神百倍,干啥都有劲,完全不像即将退休的状态。
  他一力主导,把几个厂承包给幸福公社葫芦村的事,已有很大进展。
  无论纺织厂,还是江南制衣厂,都已经开足马力,全功率运转。
  可还有个让书记发愁的事——刘福旺跟县里签了合同,刘春来也把第一批钱给了。可到现在,父子两都还没去找天府机械厂安排后续工作及发展。
  书记很头痛啊。
  四五百人的工资,在承包后归刘福旺他们发,要是发不出来,县财政肯定不得管。
  干部职工闹起来,他的退休生活都不会安宁,搞不好有人要砸书记家玻璃。
  见吕红涛带着刘春来过来,许志强顿时笑了。
  “春来,你来得正好,天府机械厂那边……”
  “许书记,咱先不说天府机械厂的事。春来他们制衣厂遇到麻烦了……”
  吕红涛没让许书记把天赋机械厂的事情说出来,倒是把江南制衣厂面前摆着上百万现金,却挣不到的事情说了。
  当然,刘春来的方案也重点介绍了。
  挨骂不能自己一个人不是?
  许志强都被刘春来的方案惊呆了。
  “这种损招,你居然也能想得出来!”
  差点就对着刘春来骂出来。
  这狗曰的!
  刘春来一脸笑容:“许书记,现在各县情况都差不多。就像一个家庭里兄弟姐妹多,只有那么一小口锅,要么所有人都吃不饱,要么让一个强壮的先吃饱出去找吃的。”
  刘春来这个比喻,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许志强跟吕红涛两人怎么想都觉得有哪里不对。
  却找不到理由反驳刘春来。
  许志强琢磨了一番,看着吕红涛说道,“如果要干,这事光咱两不行。周边好几个县城,甚至市里,都得有人去跑一趟。既然时间紧,把吴军跟章平等几人都叫上,如果县财政的窘境解决,咱们扩建电站的事也就可以动手了。”
  刘春来疑惑地看着许志强,“不是才扩建了?”
  “红涛同志考虑到你们未来的发展,准备进一步扩大县水电站,提高供电能力。”许志强直接推给了吕红涛。
  毕竟,吕红涛才是未来几年的主要干部。
  “这是好事,我举双手赞成。”
  刘春来想把老巢布局在大队跟县城,所有基础配套都得跟上。
  他没想到,县里会考虑得这么长远。
  他这才刚开始,立即就考虑后续的配套建设。
  “不仅是电站,如果你们做大了,县里就在望山公社给你们建立一个配套的大码头!”吕红涛意味深长地说道。
  就是要刘春来把赚来的钱留在县里。
  不管在哪里,反正都是自己县里不是?
  “不过,电站那边要再扩大供电能力,得国外进口发动机,需要外汇。”许志强看着刘春来说道。
第224章 240万套服装换进口发电机?(求订阅!求月票!)(2/8)
  做恶人,自然由他这个即将退休的书记来干。
  只要刘春来保证帮县里挣外汇,他们就背着骂名帮刘春来去搞缝纫机和其他兄弟县的熟练工人。
  刘春来看着许志强,直翻白眼。
  “领导啊!你们可都是国家干部,咱能有点国家干部的样子,不要做啥都讨价还价不是?”
  刘春来可不想去忙着挣外汇。
  何况,发电机这东西,进口的,这年头,绝对贵!
  “一句话,同意不同意。同意,我们马上安排工作,现在就出发。”吕红涛倒也干脆。
  都是耿直人,没必要拐弯抹角。
  那不痛快。
  “要多少外汇?”
  刘春来没直接答应。
  他不了解情况,万一县里想要搞很大的工程,动不动几千万上亿美元,哪里去搞?
  要是西南地区一个县投资上亿美元,都够格让全县知道了。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前,西南的投资,几乎没有多少让全国人民关注的。
  国家外汇储备现在都才几十亿美元呢!
  “三千万美元。不着急,只要你们规模扩张不是太快,短期内电能可以供应上。”
  吕红涛跟许志强两人对视了一眼后,他开口报了一个数。
  八百万港元跟三千万美元,他们并没有直观的认识。
  反正差不多。
  一个一百多台的厂,生产不到两个月,就能弄到800万港币。
  3000万美元,也就一年的事情,何况规模还要扩大好几倍呢。
  刘春来倒吸了一口凉气。
  “我说领导,你们怕是不知道外汇的汇率吧?美元跟港币,可不是等同的!”终究,刘春来还是没能忍住,也不怕得罪县长跟书记。
  一个内地县,连个出口权都没有,居然想要让他给弄三千万美元!
  三千万美元是多少?
  这年头,全县一年的GDP才几千万?
  “又不是让你马上就弄三千万美元。三年时间内,没问题吧?规模都扩大了好几倍……虽然一年一千万美元,比起800万港币,也就多两百万……”
  许志强的话,让刘春来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一千万美元,只比八百万港币多200万!
  对方是个书记啊!
  书记啊!
  这年头的书记,真的不知道外汇么?
  刘春来无论如何是不信的。
  对方在装傻。
  让自己觉得没多少……
  然后,自己就上了他们的恶当。
  亏得自己还问他们要名声还是要钱。
  他忘记了,这个年代的地方领导,那都是到处拉投资,到处抢项目,就为了发展自己的地盘。
  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这年头还没流行开来。
  像许志强,都要退休了,即使干出成绩,也上不去了。
  就为了让县里经济好起来。
  “你们知道外汇汇率不?”刘春来问两人。
  两人都摇头,尤其是许志强,“不都是外汇么!难道还不一样?”
  “许书记,再装就过了。”刘春来不得不揭穿他。“今年的汇率中间价呢,大概在100港币兑换25。5人民币;也就是说,差不多4港元兑换1块钱人民币;而美元兑换人民币,大约是100美元兑换191人民币,就按200算吧……亿美元,就差不多兑换8港币……”
  刘春来根本就不给他们装傻的机会。
  两人都是有些尴尬。
  刘春来这龟儿,比刘福旺精明太多了。
  一点都不给县长跟书记留情面。
  “也就是说,一千万美元,得兑换8000万港币,你们一张口,就要我挣两亿四千万港币,咱们县里卖啥玩意儿?就是那服装,得生产240万套……”
  不算账不知道。
  一算账吓一跳。
  原来,传说是真的。
  国内一集装箱货轮的轻工业产品,只能换回来一套国外还不算很先进的大型设备。
  难怪牟其中几百火车皮的轻工业产品,就换回来4架二手的图…154。
  轻工产品的附加值太低了啊。
  虽然,刘春来这服装,已经有差不多七八倍的利润。
  两人听到刘春来算的账,也是目瞪口呆。
  240万套服装?
  这得生产多久?
  怕是要堆满整个县城。
  这样的数量,对于西南地区的贫困县领导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两人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事儿,干不了了。
  不由一阵无力。
  “那发电机真的这么贵?价格没法谈下来?”刘春来问道。
  “也不是吧。那边报价呢,是600万美元一套发电机组,那都是两万多千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