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饱和生产,一名女工一个月得拿三百多。
  太吓人了。
  “从今天开始,实行山城那边的工资奖金制度,18块基本工资,这能保证没有生产,职工也有生活保障;奖金,衣服按照1毛钱,裤子按照8分,具体哪道工序多少,你们去衡量。”
  刘春来深呼吸了一口气。
  他没想过,自己突然一天会摇身一变成为血汗工厂的老板。
  更没想过,这血汗工厂,是他一力推动的……
  “这样的话,每个人的工资,也可能超过150块钱一个月,要是有足够的订单,每天加班,那会直接超过200块……咱们县里还没有出现这么高工资的……”孙小玉有些担心。
  150块一个月啊。
  这得多疯狂?
  “多么?咱们既然是县里的改革试点,自然要做出成绩不是?”刘春来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计件,会让勤劳的工人们欢呼雀跃。
  可再等二十年,这就会被骂为血汗工厂……
  “走吧,先去吃饭。”刘春来看着旁边忙碌的女工们,仿佛谁都没饿。
  他喊了,却根本没人动弹。
  “你不用喊了,她们这顿估计不会吃了。你没发现,其他的人,也都是去食堂,吃了饭后,很快就回来了?”孙小玉叹了口气。
  刘春来根本就不懂赚钱的辛酸。
  虽然说非农业户口让县城这些工人们非常自豪,毕竟那是领工资,吃商品粮的。
  可当领不到工资,没活干的时候,他们甚至不如农村里面的人。
  毕竟,啥都需要钱来买。
  这些工人,之前经历长达十个月没有发工资的窘境,在有了机会挣钱,如何不会发挥最大的热情?
  “刘经理,你快去吧,一顿不吃也饿不死人。”刘青手上的动作没停,对着刘春来笑着说道。
  她后面工序的王小兰也开口,“是啊,去吃饭得耽搁十多二十分钟,这就少生产十来件衣服……”
  刘春来也懒得去管这个。
  “今下午先调整,看看整体产能有多少,然后,我才好跟那几个批发商谈交货的问题。”想着罗胖子他们扛着整蛇皮口袋的钱来,没法装入自己兜里,刘春来有些肉痛。
  孙小玉点头。
  其实也可以算出来了。
  即使按照几人的要求,生产速度一旦提起来,那也加工不了多久。
  至于红杉服装厂?
  先就这样生产着。
  对方明显是想借着机会限制刘春来往市场上供货,到时候如果他们老实出口,这没问题。
  可要是他们想在国内抢市场,那就只能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了。
  “王厂长怎么还没回来?”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刘春来终于响起了王新民还没回来。
  孙小玉怎么知道这事儿?
  这会儿的王新民,已经气得快要吐血。
  “周调度,真的没货了?今年县纺织厂可还没怎么生产麻布……”看着眼前的供销社调度,王新民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为了原材料,他们现在可是连饭都没吃。
  供销社主任、副主任都找不到人。
  找到销售科长陈松,他直接把皮球踢到了调度周小平身上。
  好不容易找到了周小平,结果告诉他们,没货了。
  去特么的没货。
  县里每年收购的黄麻,一直都是在纺织厂就加工了。
  根本就没有外调过。
  麻布没有了需求,就制麻袋,这几年库存都积累了不少。
  周小平看着他们,一脸无奈,“老王,黄主任说没了,供销社也就没了,你知道的,我们也很为难……”
  “狗曰的黄朝平!他这是什么意思?”王新民顿时火气更大。
  周小平看着他,只是叹气。
  黎令山却拉着他出了周小平的办公室。
  “这些狗曰的,整天不干正事!这特么的是不想让我们生产啊!”王新民那火,别提有多大了。
  “曹富阳跟郭明朗都被调到轻工局……”黎令山轻轻地说道,“如果厂里无法解决原料问……”
  “这些狗曰的!黄朝平难道就不想他的前途?要是让吕县长跟许书记知道了,能有他的好果子吃?”王新民实在是无法理解。
  供销社仓库里,这几年至少挤压了上百万斤黄麻。
  那可是好几百万的资金。
  之前都是县财政垫付的。
  一旦这些黄麻进入生产工序,县财政就能把这些资金回收回来。
  可没想到,黄朝平等人居然跟被刘春来一脚踢出去纺织厂的曹富阳等人勾结起来。
  “如果仅仅是这样,黄朝平也不敢。因为刘春来,青山公社供销社主任郑显东父子被抓起来……”黎令山显然是知道内情的。
  “好像黄朝平爱人姓郑?”王新民瞬间就明白了。
  县城就这么大,各个单位的管理人员,这么多年下来,大家即使不熟悉,也是听过的。
  “难道没别的办法?现在县长跟书记都不在,他们不供货,咱们的纺织厂就得停工。从周边县里调黄麻呢?”
  王新民知道了问题所在,知道必须得想办法解决。
  原材料供应不上,别说临江纺织厂得停工,连江南厂也都得停工。
  “唉!要是之前刘春来多给点资金,也不至于出这样的事情。”黎令山叹了口气,“不过,从隔壁县调货,得现钱……”
第229章 我等供销社的人来求我(均订1050加更)(7/8)
  “之前刘春来给的那点钱,都从供销社购买原材料了……”
  黎令山很忧伤。
  刘春来之前给了江南制衣厂50000块钱,扣除工资以及运营等成本,只有大约38000块进入了临江纺织厂。
  临江纺织厂同样也需要把运营成本扣出来,预留部分现金,结果进入到供销社用来采购原材料的货款,只有20000左右。
  一万斤黄麻。
  也不过5吨。
  对于麻纺能力一年达到3000吨的厂来说,甚至不到一天的产量。
  而原本纺织厂的仓库里也没存多少原材料。
  那些在承包之前就被轻工局跟财政局盘点过,虽然可以不急着给钱给县财政,可也得给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从供销社订购一万斤黄麻,黎令山这个管理人员也算是合格了。
  谁知道,刘春来跟供销社主任之间产生了矛盾。
  “钱应该没问题,刘春来可能还在厂里没走,你跟我一起去那边……”
  客户那可是扛着上百万的现金在厂里等着。
  没有布料,那钱,他们就只能看着。
  何况,县长跟书记都亲自出动,去搞设备跟人员去了。
  不能到时候县长他们搞几百台缝纫机回来,几百人回来,就这样等着吧?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使没有米,也不能等到买米回来再做饭。
  要不然,人就饿死了。
  “他们拒绝提供黄麻?”刘春来听后,直接冷笑了起来,“难道他们不知道,咱们这边,大多数农民就靠着种黄麻挣点钱?”
  黄麻,是川渝地区这种气候条件下,最适合的经济作物。
  尤其是黄麻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很多贫瘠的土地都能种,这也不影响粮食产量。
  要不然,也不会各县都有麻纺厂。
  随着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后,加上个地方政府投资基础产业,大量的化肥厂建成投产,北方棉花产量大幅度增加,化纤原料大量供应市场。
  西南地区的麻布的竞争力不行,现在黄麻库存很多。
  这是刘春来在山城了解到的。
  “黎厂长,既然能联系,直接跟周边县城的供销社联系,告诉他们,我们需要一百万斤黄麻!今天明天中午之前运到的黄麻,每斤提高到2块5一斤;明天晚上十二点前到,2块2一斤,之后都按照两块钱一斤……哪个县供应得多,我们就跟他们签订长期采购合同……”
  刘春来根本就不去理会那些小人。
  以为没有供应,自己就没法了?
  周边县城如果供应不了,就通过山城那边调度!
  “刘队长,这不太好吧?咱们县里的仓库中有上百万斤黄麻……”黎令山皱着眉头看着刘春来。
  毕竟,县里的企业,应该优先采购自己县里的。
  “拿得到么?厂子需要开工。每个月5万的承包费,停工一天,仅仅是承包费就损失一千多,加上工资啥的……”刘春来看着黎令山,这会儿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心情,“如果你干不了,就换人来!”
  刘春来知道会有不少人扯后腿。
  但是不希望内部有人不服从自己的安排。
  黎令山皱了皱眉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倒是孙小玉劝着刘春来:“春来,要不等县长他们回来?许书记跟吕县长对咱们的支持力度都很大……”
  “他们回来这事儿肯定得谈,但是我们不能停工。每天损失几千块钱是小事情。关键是市场……”刘春来一脸平静,“我等供销社的人来求我!”
  吕红涛跟许志强两人,确实支持力度很大。
  这点刘春来不否认。
  而且也知道,在目前来说,黄麻这些经济作物,是农民为数不多的收入来源之一。
  化肥使用得少,亩产量也就在200~300斤左右。
  很多农民都是靠着在一些贫瘠的地里种植这玩意儿来交上交提留跟统筹款。
  不管县长跟书记对自己多好,这事儿如果处理得不满意,刘春来哪怕多给运费从其他县城调运,也不会用县里一斤黄麻!
  吕山县。
  作为地势比隔壁蓬县平坦很多,人口也多了十来万的县,粮食产量等都要高不少。
  可跟大多数地区一样,包产到户后,农民肚子填饱了,兜里却没有多少钱。
  即使大部分家庭养猪,可一年也就只能出栏一次,这点收入根本不够。
  连上交提留跟统筹款都不够。
  县里经常开会,重点就是如何提高农民的收入。
  即使县里的仓库堆积满了,麻纺厂停工了,为了确保农民能交付得起上交提留跟统筹款,县里依然在咬牙收购黄麻。
  作为吕山县供销社主任,褚海军的压力可想而知。
  即使现在是午休时间,供销社会议室的干部们也没有丝毫休息的机会。
  天天开会!
  “上午县里刚开了会,要修路,缺钱,让我们把仓库里的黄麻卖出去……”褚海军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
  “算求了,哪个有本事,哪个去找市场!周边的县城,哪家供销社不是挤压了上百万斤黄麻?就靠着生产麻袋,哪里要得了这么多……”销售科科长欧文听到这话,站起来就往外走,“我说褚主任,要是没别的事儿,让大家睡会儿晌午瞌睡,天天说这个,解决得了啥?”
  不是他不尊重领导。
  这是根本没办法。
  如果他们这里产棉花,还行。
  关键气候不行,根本种不了棉花。
  会议室其他几人都是无奈苦笑。
  “主任,主任,隔壁临江纺织厂要大量黄麻,明天中午12点前运到,两块五一斤;明天晚上12点前运到,两块二一斤,那之后,两块一斤……”
  一名三十多岁的女办事员兴奋地冲进了会议室。
  “啥子?”
  所有人都以为听错了。
  女办事员再次重复了一遍。
  “这不可能!他们自己都还有上百万斤黄麻,上次到实力开会,黄朝平还在问我有没有销路。”褚海军第一个觉得不可能。
  “主任,这可是临江厂黎令山厂长亲自打的电话到我们供销社,而且是现款结算!”女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