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整个县财政的状况,她是知道的。
每年几乎没有几个公社的上交提留能全部收上来,县财政已经欠了600多万。
这是一笔巨款。
书记许志强即将退休,吕红涛想要更进一步,这些问题必须解决。
别的地方,大家都恨不得当一把手,可他们这地方,没人愿意当。
县里的厂,没有几个效益良好的。
“幸福公社四大队想包县里的制衣厂,现在还没形成统一意见。”吕红涛还真想听听他爱人的意见,“县里财政这情况,继续下去,会更严重。”
第116章 县里领导们都睡不着的夜晚
“老吕,幸福公社的事情,你这些年花了多少精力在那上面?这几天各单位都在传这事情,我觉得你还是不碰的好。”
叶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幸福公社的事情,太难处理了。
“幸福公社没资源,人多地少,实在不行,县里组织他们去南边打工也行啊。”叶玲见吕红涛不吭声,警告着他,“现在这事情,没有先例,县里招商局那边一直拉不来投资,县里都没法解决的问题,他们一个大队怎么解决?”
叶玲怕吕红涛在这事情上栽跟头。
这几天就想跟吕红涛谈这事情,没有找到机会。
吕红涛既然主动开口了,她就不能不说说自己的意见。
“你也认为,他们干不成?如果这事情没法解决,以后整个幸福乡都没法翻身。”
“刘春来提出把退休干部职工丢给县财政;刘福旺想把这个厂搬到他们村里。现在整个县里,就你支持这事情。如果是其他单位,这种没问题。一旦这事情出了问题,你这前途完了不说,还会让整个县财政受到影响。”
吕红涛的为难,何尝不是这样的原因?
“我个人前途算啥?刘福旺如果不回来,现在起码也是省级干部。严劲松因为没有摘掉穷帽子,一直在那边,不然级别也会比我更高……”吕红涛摇头,“叶玲,当初你可是说过,支持我。”
“不是不支持,而是这事情,完全没可能!县财政也拿不出钱,整个县里,没有项目,没得到财政拨款,哪里还有钱支撑?大多数的厂,效益都不好……”
叶玲越说越严肃。
吕红涛最后不吭声了。
整个县城的财政都是有着严重问题的。
各个厂子效益不好,发工资都是靠着卷烟厂等单位撑着,全县的道路、农田水利等,都需要钱。
许志强等着退休,何尝不也是这样的原因?
上级让各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条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经济。
全县在这几年,专门请市里的地质队在全县范围内探测,看看有没有资源。
结果,钱没少花,除了在幸福乡周围一带探测到地下一千多米的区域有石油跟天然气等资源,开采困难不说,就连运输都不方便,没法搞。
即使能开采,县财政也拿不出钱来不是?
吕红涛睡不着,许志强同样也睡不着。
他把自己的几块军功章摆在面前,擦了又擦,也不说话。
“我说你这老头子,不就是要退休了?你擦你那宝贝干啥?在擦都掉色了。”老伴看他这几天天天每天睡觉都把几枚小心保存的军功章拿出来。
魔怔了。
小心翼翼抚摸着面前桌子上的军功章,许志强听着老板的数落,“老伴,你说,我是不是丢了部队的脸?”
“你怎么这么想?”老伴急了,“老许啊,不就是退休吗?谁都要退休的……”
老头子突然说这话,肯定遇到事情了。
“我是军人,可我没有打过一场仗。组织让我当县长,没能让县里所有人吃饱饭……”许志强的语气,满是失落。
这更让了解他的老伴着急。
“老许啊,咱们县里这么多厂,很多都是你张罗的呢……”
“可现在,这些厂工资都发不出来。以前打仗,我是后勤,我骗自己,后勤人员不需要上战场;当了干部,我认为只需要执行上级的命令就可以;改革开放了,别地地方,都在撸起袖子加油干,咱们却越来越倒退……”许志强说着说着,就老泪纵横,“这让我如何向老领导交代?如何向那些为新中国成立的先辈交代?”
老伴不说话了。
“现在有个机会……我想赌一把……”
“反正你马上就退休了。孩子也都工作了,我支持你,即使失败了,也不过被人骂一顿而已。不做,我怕你退休后,我没得安宁。”深知许志强脾气的老伴自然知道许志强想干什么,“不过幸福乡那边,真的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县城就这么大。
这几天天天开会讨论这事儿,基本上各单位都知道了消X县长吕红涛虽然支持,可其他相关部门都坚决对反把制衣厂交给幸福公社葫芦村,尤其是由县财政负担制衣厂退休干部职工的养老问题。
书记不吭声,其他部门自然就卯足劲反对。
“睡吧,你们明天不是还要开会讨论这问题?”老伴起来,帮着许志强把三块军功章收了起来。
就连王新民,也是双眼布满血丝。
睡不着。
刘春来在山城的动作,孙小玉不断用电报发回来。
裤子的行情很火,可江南制衣厂却没有任何订单。
之前他提了条件,刘春来并没有保证。
他甚至没法指责刘春来,他们是准备承包,可纺织厂那边的条件,谁都没法接受。
整个纺织厂,没有任何一名退休职工,所有的退休职工都是从制衣厂退休的。
今天孙小玉又拍回来了电报,这让王新民更清楚刘春来不可能让纺织厂占这么大的便宜。
“母和平不同意就算了呗,反正厂子都这样了。上面领导们都不急,皇帝不急,你这太监倒急。”王新民的妻子对他非常不满。
整天忧国忧民,家里一堆事情不管。
尤其是家里老三,马上就要中专毕业,他也不忙着找找领导,把老三安排到卷烟厂。
“老三学纺织的,要是这事情闹翻了,老三哪里进得了纺织厂?”王新民提醒妻子。
“谁说她想进纺织厂了?纺织厂那边又脏又累,条件也差,还半死不活,她想进卷烟厂,那边效益好,工资奖金高……”王新民妻子顿时怒了。
闺女已经明确表示不进纺织厂。
虽然中专生可以成为技术员,也得在车间到处跑。
一年到头热气腾腾的,湿气又重,女孩子在里面哪里受得了?
“要找关系你自己找去。”王新民没好气地说道,随后爬了起来,拿着蒲扇,到外面去了。
留在这里,两口子肯定要吵架。
“整天瞎折腾,正事儿不干!所有人都反对,你还能翻了天!”对于王新民,他妻子有太多不满了。
制衣厂没生产任务,十个月不发工资,她找了人,想让王新民调到别的单位,王新明却不同意。
王新民没回答。
第117章 上架感言(50章存稿已经备好,大家准备好币了么)
又到即将上架的时候,感言,这是必须的。
首先,要感谢编辑麒麟,感谢编辑没有放弃葫芦,没有放弃成绩并不好的《村长》。
其次,要感谢兄弟们投票、评论、打赏。至少,葫芦还能在转型后看到很多老兄弟的身影。
再次,感谢葫芦自己的媳妇儿,毕竟,这个故事的风险太大,很可能扑得没法养家里的两个娃跟她,葫芦一直没有写过什么爆款的火书,又是全职作者,这几年媳妇儿省着,攒了能支撑家里开支一年的钱,所以在葫芦给她说可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靠老本支撑的时候,她坚定地支持,让葫芦写自己想写的故事,扑了再来就是了……
还有,要感谢葫芦自己,毕竟,这么不要脸的,不怕读者骂的心态,头铁的精神,都是值得表扬的。
其实,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看了葫芦书七八年的老兄弟,大家或许不知道,,不管是投票还是打赏,葫芦会经常看,很多熟悉的ID,都在默默投票。还有一些新来的兄弟姐妹,感谢大家。
毕竟,这是葫芦不写军工后,自己都没有任何把握的书,到现在,收藏也就只有17500,在六一儿童节上架的,应该算是垫底的成绩。
还好,葫芦不要脸,能扛得住,一直都是自动更新,每天只管往后面写存稿,到现在,终于有了50章存稿(不要指责葫芦变成了2K党,老了,体力下降,脑子反应也迟钝),今天到明天,起码还能再写十章,也就意味着,兄弟们给力,明天这六十章全部会发出来。
其实这本书,葫芦早就做好了扑的心理准备。
因为这不是葫芦擅长的军工、也不是科技文,而是一本写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日常文。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这些年农村变化太大,尤其是经常会看到报道,某地的村干部如何带全村脱贫致富的。可惜,葫芦老家的那些村干部,就跟大家了解的一样。
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就小说中写出自己想要的世界。
所以,有了《我真的只是村长》。
农村题材现在已经很少,如同有兄弟在评论区说葫芦没有跟紧潮流,毕竟是00后的天下,八十年代太遥远,他们根本不了解。
确实,现在大家生活富足,就如同我闺女快9岁了,她没法想象我小的时候,一个月吃不上一次肉的生活是啥样的;也无法理解她奶奶说的爸爸跟姑妈上初中,学校住宿一天5毛钱的菜钱加零花钱;更没法体会他爹想要个文具盒想了三四年奶奶才给买的那种渴望……
就像之前有个读者评论,说葫芦心理得有多黑暗,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个年代不可能这么穷。
可惜,那个年代,真的就这么穷。
葫芦的爹,最开始在采石场打片石,一天5毛的工钱。后来我们那里引进了红橘,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那玩意儿,巅峰时期,在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卖过1块2一斤。就因为那个时候的公社干部为老百姓考虑,可那之后……
有人骂葫芦是舔党,我就像问句,没有我党,有现在的日子么?
公路村村通,贫困山区,电通、水通、网通……
前几年,跟几个兄弟在贵州那边助学,起因是有读者兄弟在那边支教,他最开始说,那边的孩子初中没有课外书,很多孩子小升初考试四五十分他们认为是苗子,当时书友群里几乎炸了,大家没想过这年代还有这事儿……
当葫芦受driden、堕落随风夫妇(现在两口子离了)、三無修大地等一帮兄弟委托过去实地考察的时候,才知道这是真的。
而政府为了当地脱贫,投入的资源,超乎想象。
最典型的就是有两家山里的,不管扶贫工作人员如何劝说,不愿意搬迁,咋整?MMP,当地政府直接投入了将近两百万,修条公路到他们家门口,这条路,葫芦刚好走过!
任何地方,只要政府投入力度大,人不懒,根本不会穷。可有些地方,人懒,比如扶贫方面发放的鸡崽啥的,有拳头大,就宰来吃了;生得多,然后心安理得接受社会捐助,葫芦跟兄弟们最后不搞这事儿了,就因为有几家,孩子上高中了,然后张口一年一个孩子一万五,实际上那边高中每年开支也就六千左右,大家心都寒了……
即使这样,政府依然在不断地搞好基础设施!
没有放弃任何人。
这样的政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