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改革开放搞了这么几年,县里除了农村包产到户外,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多少成果,反而因为这些厂子失去了计划订单而负债严重……有些时候,不妨把步子迈大些,效果不好,这是我拍板的,你直接叫停。一旦成功,我也退休了……”
  许志强话里的暗示得很明显了。
  责任,他这个即将退休的书记来承担。
  吕红涛也理解,都是被逼得没办法,才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把如同一潭死水的经济盘活。
  以前没人承包,想承包的都是不怀好意。
  刘春来主动跳出来,短时间的成绩就让人吃惊。
  赌一把又何妨?
  反正不会更差。
  只是承包,不是把厂给了刘春来。
  严劲松在一旁看着两位领导,愁眉不展。
  “许书记,你这想法非常好,可四大队欠着合作社十多万贷款,每年上交提留都没收够,欠的不少……”
  严劲松还是希望能帮刘春来减轻压力。
  一个没有多少社会阅历的年轻人,加上他那不太靠谱的爹,成功了好说。
  不成功,这后果……
  至少,严劲松是这样认为的。
  “劲松同志,你比我们更了解情况。以前刘福旺折腾了多少年也没有起色,没有资源,地少人多,老是在土地上做文章,不会有太大改变。刘春来选择的路,跟他爹可不同。”
  许志强警告着严劲松。
  县里同样没有多少资源,却在前面几十年建了不少厂。
  在计划经济时代,小日子过得非常不错。
  可现在改革开放了,这些小厂失去了订单,干部们一时间也没有办法扭转局面。
  毕竟,以前只要生产就行了,质量好不好,那都不重要。
  现在不行。
  “劲松同志,不用担心,刘春来要是把这几家厂子搞好了,所得利润肯定会投入到葫芦村的建设中,那时候你们也不用随时跑到县里来要钱。继续下去,我那点工资都不够招待你们了。”
  经过严劲松的解释,吕红涛沉重的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直接跟严劲松开起玩笑来。
  “要是这样自然好,到时候咱们就能请你吃饭了。”严劲松没有那么乐观。
  刘福旺之前搞水利工程,准备修提水站,把沟里的水提到山上,然后再通过沟渠,把水放到山上的地里,解决山上灌溉缺水的问题。
  水渠都差不多修好了,最后却因为县里没钱买水管跟大型抽水机,一直也就没有后续了。
  心中有事,严劲松也顾不得等中午蹭了县长的饭才回去。
  骑着他的二八大杠赶了回去。
  这事情估计只有刘福旺才能反对得了。
  “啥玩意,县里不仅把制衣厂给我们,纺织厂跟天府机械厂也给咱们?”
  看着严劲松着急忙慌地来找自己,刘大队长还以为出了啥事儿。
  “这是好事嘛,他们敢给,咱们就敢要!”刘大队长一脸豪气。
  严劲松看着他,哭笑不得。
  “县里的意思,临江纺织厂跟天府机械厂,一年得要上百万承包费。”他不得不警告刘福旺。
  上百万,这绝对是惊天的大数目。
  刘大队长身上掏不出十块钱,大队这么多年下来,光是合作社的钱都欠十多万。
  “不就百万么!不用说了,县里既然同意了,咱们就拿下来。正好,现在我们要修路,占地不少,得给失去土地的人安排工作……”
  刘大队长无所谓地挥了挥手。
  反正儿子能挣。
  给儿子多搞些厂,才能更显得本事,以后讨婆娘也容易些。
  “你把地收回来了?”严劲松顿时瞪大了眼睛,又惊又怒。
  “收回来了部分,不然怎么修路?你别有用那种眼神看着我,我是党员,几十年的大队干部,怎么会更国家政策对着干呢?不是收回来,是本着自愿原则,各家各户以土地入股,集资扩大制衣厂……”
  这可是刘春来出的主意。
  刘大队长琢磨了这么长时间,发现这样干不仅不违规,甚至能符合上级最新文件的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变只能依靠农业种植的单一经济模式。
  也就是说,以土地作为股本,搞经济发展,这是符合国家政策,并且属于改革探索!
  严劲松看着他,一脸愤怒,“你,你……”
  “别废话,咱们去县城,签合同……”
  刘大队长说干就干的性子,顿时就拉着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水也没喝一口的严劲松往县城去。
  他要在儿子回来之前给他把这些厂搞定。
  心中也有不小的盘算,如同其他厂一样,改成股份制,按照最开始木材厂的股权分配,给刘春来留下44%的股份。
  多家厂拥有这么多股份,儿子即使不能从村长的位置一步一步升上去,也能成为改革开放下的致富带头人。
  刘大队长的心思,是没有几个人知道的。
  严劲松同样也不知道他的谋划,还以为是刘春来之前就跟刘福旺商量过。
  他哪里知道,刘春来根本就不知道?
  即使知道了,纺织厂会要,可机械厂要来干啥?
  现在的刘春来,正忙着跟吴二娃等人商量如何把这些新款的裤子推广出去。
  “春来哥,要不咱们干脆组织一队人,在解放碑溜达几圈。后天刚好是星期天,大家休息,那边人多……”吴二娃看着刘春来,一脸兴奋,“最好是你再教教我们跳舞!”
  这吓得刘春来直摇头,“组织一队人穿着新款衣服在街头上走秀没问题,跳舞就算了。”
  走秀!
  对的,街头走秀。
  这玩意儿,在国内还属于新玩意儿。
  特别是街头走秀,最能吸引人的目光。
  至于跳舞?
  还是算了吧。
  眼前这批人,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到处占地方跳舞,要是把广场舞教给他们,到时候,自己被认为是国内广场舞的鼻祖,非得被骂死不可。
  刘春来认为,自己只是想要卖几套衣服而已。
  几十年后跳舞的那批老头老太太,也就是吴二娃他们这帮人。
  “为什么啊!跳舞可比这个更吸引人的眼球!这些衣服裤子,那都是为年轻人设计的。”杨小乐有些失望地看着刘春来,“这边如果可以,到时候其他城市也能推广不是。”
第129章 你居然让队长扛包(贺天海祥云大盟1/40)(求月票!求订阅)
  “穿着这些新式设计在解放碑一带走秀,就已经够吸引人了,报纸肯定会宣传报道,对了,你们有没有谁认识报社的人?”
  刘春来琢磨起来。
  新事物,上报纸还是容易的。
  至于电视?
  想多了。
  目前中央台都没有几个节目,地方电视台还没发展起来,人们最大的新闻来源就是各种报纸。
  79年,嘉陵厂CJ50试制成功。
  这是国内研制的第一款民用摩托车。
  国庆时,5辆嘉陵CJ50摩托车组成的车队在国家庆典广场上绕行,吸引全国人民的注意,从而拉开了中国从世界第一大自行车国家向第一大摩托车国家的转变的序幕。
  在几十年后竞争只能用惨烈来形容的市场中,广告投入,占据的成本是相当高的。
  眼前,正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广告费投入,就能得到宣传的机会。
  “有啊,杨小乐堂姐就是山城日报的记者。”吴二娃顿时就兴奋起来。
  其他人同样也跟着兴奋起来。
  上报纸啊!
  老娘看到了,也不会觉得他不务正业了。
  帮着刘春来卖裤子,虽然说能往家里拿大笔钱,可爹妈老汉儿还是担心,毕竟没有固定工作,倒爷不过是他们自己给自己的称呼,实际上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二道贩子!
  “日报不行,得晚报。”刘春来摇头。
  他太明白日报跟晚报的区别。
  日报,在国内,算是党媒的代言媒体,上面内容以时政新闻、政府会议、工作报告等为主,那是了解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的最佳渠道。
  晚报,当然也是属于政府的,同样有时政新闻,不过内容少很多。主要的内容,则是本地的一些信息跟内容,贴近生活,卖给大众的。
  要打开市场,肯定就要直接利用媒体打开销路。
  “咱们也不认识啊。”吴二娃有些为难。
  刘春来叹了口气,难不成去找苗仕林?
  为这么点小事儿去找他,不太好吧?
  “我问问我堂姐,她应该认识的有。”杨小乐当即就向外跑去。
  刘春来连拦下他都没来得及。
  “找几个身材高挑,胆子大的女孩子,下午带她们到红杉制衣厂,根据尺寸让设计部设计服装,后天咱们到解放碑来个街头时装秀!”
  刘春来吩咐吴二娃去找人。
  “春来哥,我们不行吗?”吴二娃有些失落。
  这种事情,怎么能少了他呢。
  他其实更想问问,啥叫走秀,为了显示他这位土生土长的城里人见识不比刘春来这个农村出来的人差,吴二娃没问。
  刘春来看着他,打量了好几眼。
  看着他眼巴巴的,叹了口气。
  吴二娃这特么的是准备成为街头小王子?
  “你这身高……”
  “我一米七二呢!”吴二娃挺直胸膛,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高。
  刘春来有些无语,这身高在西南地区也不算差了,可跟模特没关系不是?
  “行吧,下午去红杉制衣厂等我。”刘春来懒得更他再废话。
  早上被刘九娃给逼着练功,刘春来其实不想回去的。
  周蓉那死女人必须打发走了才行。
  “有车皮了?”周蓉一脸惊喜,“其他的样品呢?”
  “样品先等一下,到时候我安排人带过来。你先带三千条裤子过去。”刘春来看着这女人兴奋的表情,松了口气。
  三千条裤子!
  刘春来居然同意自己先欠四万块钱的账?
  还没等他高兴起来,刘春来把刘龙叫过来,“你晚上跟周蓉一起去蓉城,她卖啥价格不用管,四万块钱必须带回来!”
  “刘春来,你还是不是男人!有你这么不信任人的?”周蓉顿时气得想杀人。
  亏得还心中感激了一把。
  “是不是男人,我自己知道,肯定不得让你试试我是不是男人。我这人,只信任钱!”刘春来懒得理会她。
  任由她在一边骂自己。
  “春来叔,要不我去蓉城?”刘志强主动请缨。
  刘龙艰巨拒绝,“山城你更熟悉,我去!”
  难道他们两都看上周蓉了?
  这女人可不是一般男人能驾驭得了的。
  怕是以后头顶上要顶着一片呼伦贝尔大草原。
  “去了也得练功!到时候回来我会亲自试,当着八祖祖的面。”身上系着一条花布围裙,端着一盆菜从灶屋出来的刘九娃带着杀气的话,让刘春来知道了这两个龟儿子为啥争着去蓉城。
  两人顿时变成了一张苦瓜脸。
  “九哥,你啥时候变得大方了?”看着盆里居然是一大盆五花肉,刘春来有些好奇。
  刘九娃掌管生活,哪怕刘春来给了他每天五块钱的生活标准,要想天天见肉也是没可能的。
  他们这里六个人,周蓉还在蹭饭,时不时还有吴二娃一群人来蹭饭,虽然每天五块的生活费不高,也是可以见到荤腥的。
  奈何,刘九娃习惯了节约。
  “多吃点,练功消耗大,晚上接着来……”
  “九哥,早上的还没恢复呢……”刘春来苦着脸,看着面前的一大碗红烧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