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帮他们代购……出厂价格,我们可以以三十一套的价格……”
  苗仕林愣了。
  还能这样操作?
  可三十块钱一套,也得120港币。
  800万港币,好像也就只能买7万套不到啊。
  “甚至,轻工局可以专门成立一家专营进出口的贸易公司,从国际市场寻找订单,来解决目前轻工局下属众多工厂没有订单而工资都发不出的窘境……”
  苗仕林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之前怎么就没想到过这样的问题呢?
  操作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轻工局只要能拉来国际上的订单,对于下属单位的发展都有着莫大的好处。
  甚至,轻工局也可以借着这样的机会赚取一些利润,用这些利润来投入到一些需要资金进行技术升级的单位,可以救活更多的工厂。
  那就是政绩!
  越想,苗仕林越觉得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很大。
  “这价格,要不再降点?”
  “苗局长,咱们做人呢,还是不能太过分了。从我们手里以这个价格进货,卖给他们,仅仅是出口补贴,以及退税的钱,一套都得好几块吧?这钱,就当是轻工局支持我们的感谢费了。”刘春来有些鄙视苗仕林。
  本来他想说做人得要点脸。
  可最终,考虑到对方的身份,没有说出来。
  “这可是咱们迅速发展壮大的机会。八百万港币啊。咱们厂这么多年,还没挣过外汇呢!”朱明玉在回去的路上,一脸肉痛。
  刘春来就这样放弃了机会!
  黄莉低着头不说话。
  她们两人泄露了公司的商业机密,虽然是无意的,可却让刘春来在谈判中处于被动,虽然刘春来没说,她心中也是过意不去。
  “黄总,以后注意就行了。国际上的商业竞争,完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一旦让竞争对手知道了底细,像服装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很容易就会被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挤压最先开发出产品的生存空间……”
  当黄莉主动道歉的时候,刘春来如此安慰她。
  不是他不想收拾黄莉。
  目前这些管理者,根本就不了解商业竞争的惨烈。
  这就是市场经济。
  优胜劣汰。
  很多红极一时的企业,就因为各种保密工作没做好,最终被竞争对手搞死。
  几年后才会出现的万燕,就是到在仿制产品手里……
  朱明玉也不啃声了。
  “以前咱们生产,是以上级计划为主,给什么计划就生产什么。现在不行了,市场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而不是我们生产什么市场就要什么!咱们需要做的,是把客户兜里的钱掏出来,不让他们喜欢不行……”
  刘春来希望这两人能改变观念。
  手里没人可用是悲哀的。
  尤其是山城还不像沿海地区,这年头敢下海的人才,基本上都是往沿海跑。
  轻工局。
  刘春来一行人走了后,郑天佑跟陈俊晨两人一脸失落。
  “两位,或许我们还有另外的办法可以解决……”苗仕林对着两人开口,“贵方可以跟我们签订合同,我们再从红杉制衣厂订购,这样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了,因为有着出口补贴等,我们可以让价格降低很大幅度……”
  “真的?”郑天佑一脸惊喜。
  要是能跟轻工局达成合作,利用轻工局限制刘春来吞并其他厂快速扩大红杉制衣厂的产能,这更可行。
  “之前我跟刘春来谈过,他们这价格,只能降低到34元一套,不过我们轻工局为了跟贵方的合作,可以补贴一部分,让价格降低到30块一套……”
  苗仕林一点都不傻。
  直接把刘春来出厂价变成了这是补贴后的价格。
  这样以来,国家对于出口的补贴以及退税,就成了轻工局的利润了。
  “30一套?这还是有些高啊。”郑天佑心中快速换算成了港元,120港币一套。
  陈俊晨也摇头,“120港币一套,确实太贵了。这些服装没有品牌效应,在国际市场上很难卖出高价。折算成美元,都得15美元一套了。”
  “这……”苗仕林一脸震惊,“国外的衣服裤子有这么便宜?他们不是都很有钱吗?”
  他这装得太过了。
  “我们最多出到25一套,也就是100港币,如果再多了,就没法合作了。”见对方装傻,两人商量一番后,给出了一个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价格,“如果你们同意,我想合作就达成了,我们的八百万港元可以马上打款……”
  “我要跟刘春来再谈谈。”苗仕林一脸为难,“这降得实在是太多了。”
  “27一套?”刘春来看着找自己的苗仕林,“他们给多少?”
  “25,算上国家补贴跟退税的,一套我们还能有两块左右的利润,如果你不同意,就只能按照29,轻工局没钱……”苗仕林无奈地看着谢凯,“你知道的,我们是为了外汇。”
  “行,以27的价格结算,不过有一条,轻工局必须先支付红杉厂150万的货款。”刘春来算了一下。
  八百万港币,也就200万人民币。
  成本只要不到50万。
  先期拿到的150万,50万作为运作资金,剩下的100万他会带回去。
  至于另外的50万?
  先留在这边,考虑后续扩大规模或是搞其他厂的资金。
第150章 家具订单出问题(贺天海祥云大盟22/40)(求月票!求订阅)
  “这种确实可以操作,不过先作为试点,试一试吧,效果好,再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我觉得比较合适。”
  方强了解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苗仕林太能折腾了。
  亏得自己快退休了,要不然,两人的矛盾估计会不小。
  “要是这个真的成功,后面再招商引资就容易了。”俞华也是一脸兴奋。
  苗仕林看着两人,特别是俞华,说道,“余主任,我觉得这事情你比较熟悉,要不你来负责这次?”
  俞华急忙摇头。
  他觉得这是苗仕林在试探自己。
  局长即将退休,苗仕林在刘春来承包红杉制衣厂这事情上,一力主导,也算是出了成绩。
  800万港币的外汇虽然不多,可对轻工局来说,也是不小的政绩,何况还是苗仕林一手主导的红杉制衣厂获得的?他要是真的去干了这个,以后苗仕林当了局长,这就不好处了。
  “苗副局长,事情你基本上已经谈妥了,只要港商同意,直接签合同就成了。有客户,出口许可,其他单位都会非常支持。国家急需外汇呢。”
  苗仕林是真的想让俞华来做这事儿。
  能拿到800万的外汇,以及帮红杉制衣厂获得这笔订单,这就是苗仕林的真心想法。
  “这样,咱们一起,毕竟你熟悉外商一些。”
  俞华这次没反对。
  要再反对,以后等苗仕林当了局长,双方有矛盾,就不好工作了。
  “每款1万套,总共8万套,800万港币,签订合同后就支付,不过,苗局长,我们有一个要求。”
  价格距离郑天佑推测的35港币成本有不小差距,已经到了可接受范围内。
  35港币,这是在各种成本都压缩到极限的程度。
  按照目前的情况,他们分析,刘春来的生产成本,应该每套服装在55~60港币之间。
  苗仕林看着他们,有些不解,价钱都同意了,还有什么条件?
  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一脸平静:“请讲。”
  “山城有很多服装厂没订单,处于待工状态。不过,由于这批服装都是用于出口,质量要求高,我们不希望红衫制衣厂之外的厂生产,避免一些质量问题……”
  苗仕林不疑有他,笑着说到:“没问题,虽然数量较多,红衫制衣厂最多两个月就能全部完成交付。”
  他已了解到红衫制衣厂的产能。
  用不了两个月就能生产完成。
  “苗局长,合作愉快。”郑天佑笑着伸出了自己的手,“你们可以准备合同了。”
  陈俊晨也站起来,跟苗仕林握了握手。
  俞华也站了起来跟两人握手。
  郑天佑跟陈俊晨两人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意的笑容。
  俞华跟杨艺一起,以正楷书写,按照双方谈的条件拟定合同,约定双方责任,明确双方义务。
  合同一签订,郑天佑表示将会立即把800万港币汇入山城轻工局特别开设的账户。
  然后,苗仕林跟俞华一起,以轻工局跟红衫制衣厂签定合同,订购八万套新款的服装。
  刘春来则是在跟轻工局的合同中,以春雨制衣厂的名义签订合同,同样在合同中约定,这批外贸服装只由春雨制衣厂下属的红衫制衣厂完成。
  看着合同,刘春来中冷笑不已。
  他会给对方一个惊喜。
  对方并不知道,红衫制衣厂只是春雨制衣厂下属单位。
  而设计部门已直接划拨到春雨制衣厂。
  这样干,也是为了把利润抽离出红杉制衣厂,谁都没话说。
  “朱厂长,明天开始调整生产,工厂全面复工,24小时两班倒生产,人不够,就从别的单位借调!每款新设计的服装各生产一万套,客户具体要求都在这上面。”刘春来把合同丢到了朱明玉的办工桌上。
  朱明玉一愣,“咱们不是没接受港商的订单吗?”
  “我们确实没有跟港商签合同。轻工局下的单,他们跟港商接洽,让采购科跟麻纺厂联系备料,轻工局的钱很快会到账,先调整生产。”刘春来没有具体解释。
  朱明玉点头,表示立即安排。
  她倒是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没有跟刘春来捣乱。
  她可不想面临退休的时候,被开除。
  “汪科长,很快会有五十万到账,到时候长丰那边材料款你们得全部结算,他们需要资金从供销社拿原材料。”刘春来特意对财务科的王海洋强调了这一点。
  刘志强将会作为刘春来的代表,全权监督这事。
  汪海洋没想到这么快财务科就会有五十万的入账,自然拍着胸脯保证。
  他可不想像汤时杰那样直接被刘春来当鸡杀了吓猴子。
  见一边的黄莉欲言又止,刘春来知道她在担心自己还因为之前设计部的事情而生气。
  “黄总,设计部可以根据这些款式继续设计新款服装,也可以试制样品,但是我希望最好是先多了解市场,问问销售人员情况……”
  设计部,将会跟销售部一样,属于重中之重。
  可设计师连市场需求都不了解,怎么设计出能符合市场的服装?
  “春来叔,罗胖子跟林梅他们都想订购新款服装,数量都不多,每样都是一两百套,怎么办?”刘志强一脸为难地看着刘春来。
  红杉制衣厂在完成交付港商的订单前,没有多余能力供应市场。
  “不急,到时候县城的制衣厂生产供货给他们。你去趟红星机械厂,跟郭峰云商量,加大金属扣子的生产,按照红杉这边生产,到时候县城的,我给你拍电报,你找青山公社的运猪船带回来。”
  在忙碌中时间逐步过去。
  刘春来天天往朝天门码头跑。
  洪水在逐渐消退,但依然没降到正常水位,水流还很急。
  这一天,刘春来刚从朝天门码头回来,就看到李红兵一脸愁苦地坐在门槛上看着他。
  “怎么了,红兵?”刘春来这是第一次在李红兵脸上看到这表情。
  李红兵负责家具客户维护,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之前客户的介绍,仅仅只新增了四套组合家具的订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