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和氏璧-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得逃来赵国。当时赵武灵王尚在世,正在代地巡游,赵国国政由赵惠文王主持。赵惠文王与大臣商议,最终还是畏惧秦国,没有敢接纳楚怀王。楚怀王愤恨不已,又改逃去魏国,却被秦兵追上,抓回秦国。楚怀王受尽羞辱折磨,回到咸阳后不久就病死了,最终还是死在了他所痛恨的妹妹江芈手中。他的儿子楚顷襄王不但不顾国耻父仇,而且同样娶了秦国公主为王后,并将太子完送到秦国做人质,可谓对强秦已到了畏其如虎的地步。

  当初赵国君臣商议要不要接纳楚怀王时,赵惠文王年纪还小,朝政均由相国李兑决议,而且那件事并非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似乎已经变得非常遥远,早已经成为了历史的尘埃。但此时此刻不知道为什么,赵惠文王忽然又重新想起那位可怜的落难楚国国君来,他甚至能深深体会到楚怀王的绝望与无奈——明知道秦国相邀很可能是骗局,却不敢不去。他也知道秦国所谓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的建议是骗局,但却不敢不双手奉上和氏璧呀。

  侍奉在一旁的缪贤小心翼翼地问道:“大王是在为秦国派使者来,要用城换璧一事发愁吧?”赵惠文王叹了口气,道:“寡人虽有廉颇将军这样的猛将,毕竟秦国强大,如果不答应秦国的条件,就会得罪秦国,秦国若是借机兴兵,赵国就有大麻烦了。”

  难怪赵王如此犯愁,秦国确有锐不可当之势,风头正劲——原先的秦国只是关中之国,而今秦将司马错攻灭了巴、蜀,二国土地户口尽为秦国所有,并从此对楚国形成居高临下之势,令楚国惶惶不可终日;韩国难敌秦国,主动割让武遂二百里之地;魏国在秦国的不断进攻下,先后献河东、安邑、河内①之地。关中之国冲出了函谷关,中原局面顿时为之一变。各诸侯国生怕自身成为秦国的下一个目标,争相讨好秦国,派使者向秦王表示祝贺。赵惠文王也派了使者,到咸阳后都得不到通禀,更不要说见到秦昭襄王本人了,最终无功而返。这件事之后,赵惠文王一直很忧虑,认为这是秦将要攻赵的征兆。

  ①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河东:今山西北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河内:今河南西部黄河之北。

  缪贤道:“既然如此,大王何不答应秦国的条件,派人将和氏璧送去秦国?”赵惠文王道:“寡人就怕将和氏璧给了秦国后,秦国失信,不肯交付十五座城池。”

  缪贤道:“臣有一计,大王可选派一名有勇有谋的使者,命他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若是得到十五座城池,就把和氏璧给秦国,否则就带璧回赵国。”

  赵惠文王道:“这倒确是两全之策,但此次出使秦国非同小可,到底派谁去呢?今日朝堂上的情形你也看到了,大臣中怕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缪贤道:“臣门下舍人蔺相如智勇双全,如果选派去秦国的使者,没人比他更合适了。”

  赵惠文王道:“蔺相如?不过是你门下一个舍人,他能胜任吗?”缪贤道:“蔺相如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却机智过人。大王还记得有一次在大殿上开玩笑问的上下东西之事吗?”

  某日赵惠文王闲来无事,忽然童心大起,问群臣道:“什么在上?什么在下?什么在东?什么在西?”有大臣答道:“天在上,地在下,东城在东,西城在西。”虽也合景,赵惠文王却总觉得不大满意。缪贤记在心里,回家后有意拿这个问题去问门客。蔺相如正在菜园中摘菜,应声答道:“黄瓜在上,茄子在下;冬瓜在东,西瓜在西①。”缪贤一看,果是如此,预备进宫去告诉赵惠文王。蔺相如得知究竟后忙道:“臣身在菜园里,所见尽是瓜果蔬菜,所以才如此应答。令君到了朝堂,看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如果再这样回答,就有辱骂大臣的意味了。应对也须得因时而宜、因地而宜。”又教缪贤道:“令君不妨这样答:大王在上,群臣在下;文臣在东,武将在西。”缪贤如此告诉赵惠文王后,果然大得赞赏。

  ①此段故事根据邯郸当地的民间传说改编。事实上,某些瓜果蔬菜当时还没有传入中国,譬如西瓜。虽然古埃及在四千年前已开始种植西瓜,但直到四五世纪时,才经西域传入中国,由此得名“西瓜”,意为西来之瓜。

  赵惠文王听说缪贤的应答其实是蔺相如教的,沉吟道:“人倒是够机灵,可究竟只是雕虫小技。不知蔺相如见识如何?”

  缪贤道:“当初臣一时糊涂,贪恋和氏璧,没有及时呈交大王。事发后臣本想逃走,亏得蔺相如及时制止住了臣,说大王胸襟广阔,只要臣真心向大王请罪,大王一定会饶恕臣。事实也果真如此。仅此这一件事情,便可知此人眼光过人,胸中大有丘壑,是个难得的人才。”

  缪贤竭力推荐蔺相如,倒不是有什么忠君爱国之心,也不是有举贤荐才之意。在他内心深处,其实舍不得推荐蔺相如,以蔺相如的才干,一旦显露头角,必能出人头地,为赵王所用后,他门下就再也没有见识不凡的舍人了。但自从和氏璧一事后,赵王虽待缪贤如故,平原君等重臣看他的眼神却疏远冷淡了许多,他感到危机深重,急需向赵王献媚固宠,不得已,只好亮出蔺相如了。

  赵惠文王与其父坚毅的性格完全相反,耳朵根子软,因而虽然才干平庸,却有善于纳谏的贤名,虽然对缪贤的话半信半疑,还是道:“既然如此,明日寡人再召众大臣议论此事,你就带着蔺相如一起来,让寡人和众大臣一起看看他的本事。”

  蔺相如听了事情的经过,无忧无喜,一时沉吟不语。

  缪贤忙道:“天色已晚,蔺先生,你早些安歇吧,明日一早你我一起进宫拜见大王。”

  04

  次日一早,群臣到东城大殿议事,行礼之后,赵惠文王神色焦虑,不断地往门口张望。

  平阳君赵豹微觉诧异,问道:“王兄是在等什么人么?”

  话音刚落,便见宦者令缪贤带着一名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一起拜见赵王。

  赵惠文王道:“免礼。你就是缪卿门下的舍人蔺相如?”蔺相如道:“正是下臣。”

  赵惠文王问道:“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先生认为可以答应吗?”

  大臣们见大王居然谦虚地征求一个官位低微的舍人的意见,不禁议论纷纷,品头论足。平原君赵胜和田部令赵奢虽认得蔺相如,却见他忽然气定神闲地出现大殿上,也极为惊异。

  蔺相如答道:“回大王话,而今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答应不行。”

  赵惠文王道:“倘若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却不肯交出十五座城,那该怎么办?”蔺相如道:“秦国用十五座城池来换一块玉璧,即使是和氏璧,这价值也足够高了。要是赵国不答应,理屈在赵国。赵国不等十五城池到手就先献上玉璧,礼节上已对秦国非常恭敬。要是秦国不履行诺言交付十五座城池,那么理屈在秦国。下臣认为宁可答应秦国的条件,让对方去担这个错。”

  赵惠文王暗中留意蔺相如的神态,见他从容不迫,侃侃而谈,比起朝堂上那些大臣,自有一番风度,心中暗喜,忙道:“寡人想找一个人出使秦国,保护和氏璧,先生能为赵国去一趟吗?”蔺相如道:“如果大王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臣愿意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

  忽有侍卫匆忙进来禀报道:“边关急报,秦将白起突然带领三万大军屯兵我国边境。”赵惠文王又惊又怒,道:“秦国到底是要做什么?”

  大将军廉颇忙出列奏道:“臣以为,秦国本想以换城为名骗取和氏璧。现在又增兵边境,分明是要威逼大王交出和氏璧。大王,请让臣带兵前去迎击白起,让秦国知道我赵国不是好惹的。”

  蔺相如道:“不妥。秦国目前只是增兵,并没有主动向赵国挑战,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不宜主动出击。”

  廉颇是赵国嬴姓贵族,忽听得一名小小的舍人当众反驳自己,登时怒气冲天,讽刺道:“那么蔺先生的意思是,一定要等到秦军打到赵国家门口,我军才能反击?”

  蔺相如道:“当然不是。廉将军,相如以为,如今天下形势,秦国最强,攻城略地,列国都无可奈何。跟十五座城池比,一块和氏璧又算什么?由此可以推断,秦国不过是想用以城换璧这件事情来试探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赵国如果不敢派人前往,那秦国便会以为赵国没有能人,以后更加轻视赵国,要地要礼,难以拒绝。”

  这一番话有理有据,群臣纷纷点头。平原君赵胜道:“蔺先生分析得有理。”

  赵惠文王终于下定了决心,拍案道:“好,就依蔺先生所言,请蔺先生出使秦国。”

  蔺相如深深作了一揖:“请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交割了城池,臣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否则的话,臣一定把璧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廉颇“哼”了一声,道:“你说得容易,如果秦国不交城,你如何能保证完璧归赵?”蔺相如道:“臣愿意以性命担保。”

  廉颇冷笑道:“你以为你蔺相如的命……”

  赵奢忽然站出列来,躬身道:“大王,臣也愿意以项上人头担保,蔺相如一定能完成使命。”

  赵奢是平原君力荐的人物,而今在赵王面前正得宠,他既然出面为蔺相如担保,旁人也再无话说。

  赵惠文王终于舒展了眉头,道:“好!寡人便拜蔺先生为大夫,为赵国使臣,保护和氏璧,前去秦国。”

  赵奢道:“当年主父微服访秦,臣也是侍从之一,熟识秦国地貌。臣愿意作为使者侍从,护送蔺先生到咸阳。”

  昔日赵武灵王将王位传给赵惠文王后,预备出击秦国。为了摸清秦国地形,观察秦国国势,他伪装成赵国使者进入秦国。秦昭襄王在殿中设宴,款待赵国使臣一行,见赵武灵王形貌伟岸,谈吐不俗,很是为其风度倾倒。后来秦昭襄王与宣太后谈起赵国使臣。宣太后曾经在楚国令尹昭阳夜宴上见过当时还是太子身份的赵武灵王,当即道:“这人一定就是赵主父。”秦昭襄王犹自不信,派人到驿馆打探,才知道赵国使臣的确就是赵主父,急忙派兵追赶,但此时赵武灵王已经驱马离开秦国边卡。秦国上下,无不惊愕。

  赵惠文王见赵奢主动请命,很是高兴,道:“好,准赵卿所奏。”顿了顿,又道:“出使人选,随蔺卿和赵卿挑选。”

  05

  战国七雄中,以楚国地域最大,但从地利上来看,则以秦国位置最佳——左有崤山函谷,右有陇山高地,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如此金城千里的关中地势,为秦国争霸天下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关中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为九州膏腴,号称“陆海”。这里又是一处要地,形势险阻,四塞固守,因而又被称为“天府”①。史称秦地“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下之雄国”。

  ①颜师古注:“言其地高陆而饶物产,如海之无所不出,故曰陆海。”又:“财富所聚为之府。言关中之地物产饶多,可备瞻给,故称天府。”

  秦国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