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科技孵化系统-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叫做超导1号?顾行一琢磨了一下,开口说道,要不就叫它圣杯1号?
丽塔博士有些无奈地说:顾,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你可以选择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它。
原来是这个意思,但是我以后的发明多了取不过来呀,总不能以后随便弄出来个什么材料都叫顾氏吧。
一想到满大街的材料都被叫做顾氏,顾行一忍不住抖了抖,坚持说道:我觉得超导1号就很好,听上去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材料。
好吧,我替以后所有学习超导材料的学生感谢你,丽塔了解了他的想法,你可算是为他们在考试前庞大的记忆工程减轻了负担。
能不能给学生们减轻负担现在还没有办法知道,但是各位研究员们却叫得非常顺口,超导1号不就是超导材料的源头嘛,简单好记又意义深远,不愧是顾神。
可见,才华有的时候真的能让人迷失双眼,带着滤镜拼命美化一个人。
顾行一是个取名废的真相也因此没有被暴露出来。
之后一个月,在约瑟夫教授的帮助下,材料的专利申请迅速通过,而顾行一也花了几天,在电脑面前端端正正的敲好了一篇论文,然后将相关论文正式发表在了JACS上。
论文一出,迅速引爆了整个学术界。
第89章 双顶刊
今年5月,是整个学术界都大为震动的一年。
第一个震动的是数学界。
5月3号; I Math最新一期的刊物上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文章
《梅森素数的分布》
简简单单7个字; 却是大道至简; 直接登顶了最大素数分布领域的巅峰; 瞬间炸起了无数相关领域的研究者; 短短三个小时,论文的转发数已经突破了千万; 在推特统计图上; 五大洲全部都变成一片蓝色; 完完全全被这一篇论文刷屏。
该论文火爆的同时; 它也引爆了无数争议。
梅森素数的分布是否被真的发现?证明过程是否存在漏洞?这样的理论是否真的能由一个数学系的研究生解决?
一个问题横亘在所有数学研究者与爱好者心中; 也至于接下去所有跟数学有关的论坛上都漂浮着类似的分析帖。
有站正确的,也有站错误的,纷纷扰扰战个不休,完完全全是水经验和吹水的好地方。
威廉是普林的学生,在邮箱推送这篇论文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研究; 其中极具数学美感的证明过程让他打了鸡血一样研究了一整天; 等到晚上了还兴奋的无法入睡; 干脆打开了论坛。
呵!居然还有人诋毁这篇文章; 认为他证明错了的?难道年龄和学历就一定可以判定一切吗?知不知道什么叫做英雄出少年?
于是他撸起袖子,毫不犹豫的开干。硬生生是熬夜跟网友就这篇论文争论了一个晚上。
在匿名论坛里; 他毫不犹豫地吹捧道:这篇论文的作者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方式,编织了一张巨网,在数学的海洋之中捞取出了珍贵的珍珠!这种难度完全不亚于在稻草堆里面寻找一根针!以往是只有计算机才能够完成的任务; 这是人类脑力智力的巅峰!
梅森素数分布规律的发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方法中可以让人看到看到了一个可能,一个打破数论界常规的全新可能。这一位天才将数论最基本两大方法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解法。无论梅森素数分布定律的证明由是否有用,他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财富,足够整个数论届受益至少20年!
在座批判他,诋毁他,否认他成就的人,我为你们低下的智商感到可怜,你们在座的任何人别说是做出证明,连读懂他的证明都做不到!
之后更是与黑子们大战三百回合,变着花样地将这篇论文的作者捧上了天。甚至于,在黑子们齐齐败退的时候,他还趾高气昂的发了一个还有谁。
然而熬夜的悲剧就在于第二天他理所当然地起晚了,只能够赶紧套上外套,一边把三明治塞进嘴里,一边急匆匆地赶往教授的办公室。
他的导师是波达教授,雨国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普林高等研究院院长,青数奖最年轻获奖记录的保持者,沃尔夫数学奖的获得者,曾经和戴维教授共同获得迪拉克奖章。
他以弦理论的研究著名,但同时他也花费了整整30年将数学两大分支数论和群论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他发现了涉及整数的公式有着不可思议的对称性,并且以此提出了朗兰兹纲领。
第59章
这位在数学和物理学领域上付出了大半光阴,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前辈正端坐在桌前,戴着茶色方框眼镜,拿着一只钢笔认真着书写着什么。
威廉小心翼翼地敲了敲门,迎来导师漫不经心的回顾。
这位教授堪称整个研究所里最为严谨的一位,三七分的白发永远一丝不苟地服帖在头顶,灰色西服白色衬衣永远系着格子领带,哪怕只是平平淡淡的一眼,也带着天然的压迫力。
好在,这位数学界的皇帝今天的心情相当不错,即使是这位常常惹麻烦的弟子,又一次迟到也没有经历他的毒舌:过来看看这篇文章。
波达教授嘴角微勾,扯出一个尚且有些僵硬的笑容,看得威廉头皮一紧,赶紧赶上前,恭敬的接过了教授递给他的期刊。
期刊是牛皮纸黄的,黑色的字体端正的印着I Math几个大字,端正典雅,而最下方的马头标志更是一次次出现在他发表顶刊的梦中。
威廉吞了口口水,作为最不争气的弟子,他现在还挣扎在发表三篇顶刊才能够毕业的痛苦之中,顿时对这篇能够被导师夸奖的文章升起汹涌澎湃的崇拜之情。
他翻到导师批注过的一页,顿时眼睛睁大,这不是昨天晚上自己还在熬夜为它站台的那篇文章吗?
导师都承认这篇文章了,那自己确实判断的没有问题。
他比你强,波达教授轻飘飘地点评道,我会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可以来这里继续研究,你以后要好好向他学习。
要是这位师兄来这里的话威廉眼前一黑,意识到自己将要进入被无止境碾压的地狱之中。
但是威廉一想到那位尚未谋面的师兄的证明过程,又忍不住搓搓手,有点小兴奋,以后等师兄成名了,自己还能出去吹和xx是同一个师门出来的,受到过他的指点,完完全全是可以写进简历里面的经历呀。
而在争论了近三天以后,波达教授第一个站了出来,公开认可顾行一提出来的全新理论:顾行一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他终结了一个绵延数千年的难题,我想,普林高等研究所会因为他的加入感到骄傲。
这一番话,不仅仅代表的是个人的赞许,更是以普林为中心的整个鹰国数学界的认可,而且,最后一句更是向顾行一伸出了橄榄枝,几乎是明摆着邀请他进入普林高等研究所深造。
不仅仅如此,这位波达教授凶名在外,他曾经不止一次的撰文怒批目前数学界的浮躁现象,为了一个理论的不同观点,更是可以连续发表数篇通讯来为自己理论证明。
介于以前这些事迹,这位经常被人暗地里称呼为暴君的家伙居然有一天会如此直接地表达对一个人的认可,不知惊掉了多少老朋友老对手的眼球。
于是顾行一的论文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一群大佬对着他的论文品头论足,但是无一例外,评价都是正向的。
这样一来更是引发了全世界媒体的集体兴奋,他们就像见到了宝藏的海盗一样疯狂追逐着热点。
在论文发表之后不久,顾行一的邮箱就被人塞满了,电话也遭到了一轮又一轮的轰炸。全部都是相关媒体在得知事件以后向顾行一发来的邀请,想要采访他,从中获得这位数学界突然升起的明日之星的最新情报。
上一次上nature的时候,他就已经把自己的邮箱和电话交给小x处理,无意义的信件全部扔进垃圾桶,陌生的电话一律不接,需要回复的就礼貌回复一遍,只有重点邮件和电话才会出现在他面前。
但是,诸如雨国时报之类的媒体还是处于白名单之中,他们一窝蜂涌上来的邀请完完全全承包了顾行一的邮箱。
顾行一浏览了一遍,兴趣缺缺地放弃了在大众面前露脸的机会。
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实验室多逛一会儿。
他还没有来得及放下手机,小x又给他推送了一条消息巴梨高师公开认可梅森素数的新定理。
在报道之中,被誉为数学玫瑰的克洛艾教授端庄地微笑着,坦然承认:这是一位很有才华的新秀,如果他选择来我们巴梨高师继续研究,将会是我们所有人的荣幸。与此同时,我很看好他成为今年青数奖最有力的竞争者。
修罗场。顾行一脑海中只有三个字,看着邮箱里被小x专门挑出来的两份邀请,忍不住叹了口气。
普林还是高师?这是个问题。
想不到自己不仅从小就要为了Q大还是B大纠结,等长大了还要为其他学校纠结。
这边数学界的震动尚且没有停歇,紧接着在5月10号,JACS发表了一篇足以震动所有学科的论文
《含氢碳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与高温超导理论》
上一篇论文如出一辙的简洁模式,却是剑锋直指当前材料学上最大的难题高温超导材料。甚至不仅仅制取出了新一代高温超导材料,还将超导材料背后的超导原理详细描绘出来,为大面积的开发使用高温超导材料准备了理论依据。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他将凝聚态物理学的理论完美的融入到了材料实践中。这一篇论文不仅仅在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将理论推广直接进入了应用过程。这个往往要耗费数代人努力的过程,被他缩短为短短数个月!我们的教科书将因此改写。JACS最核心位置的论文就是这一篇,甚至于还附上了一篇满怀激动的审稿人意见。
第90章 同一个人
尽管评价如此之高,但还是因为整个理论过程太过于超前; 而引发了一场不算小的争议。
就算是JACS内部也因此争议不断; 甚至在找了5位审稿人以后也拿不定主意。计算化学的研究者们本就稀少; 能够在物理学领域前沿的凝聚态物理学上有着足够过硬的功底的更是凤毛麟角。
好在; 化学这一门科目的根基从来不在理论上。理论逻辑的自洽并不是验证一套理论的最基本依据; 所有的理论都将经历实验的验证才可以被大家所承认。
而这一篇论文提供了足够多的数据,并且举出了1~5代超导材料作为例证; 全世界的相关研究者都为此活动起来。
据CA文摘发布的报告; 几乎是在论文发表的半个月之内; 各国研究机构纷纷就此立项; 沿着此条理论的道路不断探索超导材料的前沿。
顾; 你确确实实成名了。博尔图教授一边浏览着网络上的惊叹,一边感慨着。
顾行一坐在他旁边,低头翻阅着一本书,听了这话才抬起头来,有些疑惑。
博尔图教授拍了拍他的肩膀; 让他看一看电脑屏幕:学术界一下子出现了两件大事; 自然会有人发现他们之间的关联; 比如说两篇顶刊的作者都是同一个人; 比如说这位优秀的作者是我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