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都市解怨人-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了这个屯子,我发现这里虽然看起来也不富裕,但是和朗秀芬所在的平安村相比,那也算是不错的了,最起码的村里还有几件砖瓦结构的大砖房。进了屯子,跟于长辉拐了两个弯,我们在一扇用钢管和铁筋焊成的大铁门前停住了。
  “叶兄弟,这就是我家,我走之前已经让你嫂子做好准备了,进屋咱就能吃饭。”
  农村几乎家家都养狗,于长辉当然也不例外,我这人自小怕狗,虽然羡慕李兴林那种光靠气势就能把狗吓得屁滚尿流的本事,不过我要是能达到那种程度,估计没个几年根本就想都不要想。
  心惊胆战地离开了狗能够到的范围,我这才放下了心,还没进屋,一个穿着蓝色棉袄的中年妇女便从屋里迎了出来。
  “哟,这位大兄弟就是抓鬼师傅吧,你长得可真年轻。快进来,快进来,饭菜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们回来了。”不用介绍,这个女人肯定是于长辉的老婆。
  进了屋,坐了一会儿,于大嫂开始放桌子上菜,农村这时节也没有什么新鲜菜,不是大白菜就是土豆子,再不就是酸菜。饭菜端上来之后,我一看,嚯,准备的还真挺丰富的:猪头肉,小鸡炖蘑菇,酸菜汆白肉,还有拌了一个凉菜。这些菜虽然很常见,但是对于生活不太富裕的农村来说,绝对不是平时能舍得吃的。
  于大嫂的手艺还不错,虽然不如饭店的大师傅,但是也当我多下了半碗饭。
  吃过饭之后,我坐在火炕边,一边喝着红茶水,一边跟于长辉两口子说起这次的委托。
  在路上,于长辉也跟我说了一些,不过路上实在是太颠了,有一些事情我听得断断续续,有点连不起来。
  这回静下心,我重新让于长辉把事情的经过跟我好好地讲一下。
  “叶兄弟,先头虽然跟你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们这发生怪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于长辉喝了口茶水然后说道。
  我看着他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听他说着。
  于长辉是杨家围子的老户,据他说,从他爷爷那辈,就在这里落户扎根了,他们是哥两个,刚开始的时候,是同住一个大院子,和家里老爷子一起生活的,虽然过得不富裕,但是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也能过得去。
  不过年后他们家里出现一件事,让他们一家有了隔阂,虽然事后证明了彼此的清白,但是隔阂这东西就跟破碎的镜子一样,即便是对得在严丝合缝,裂痕就是裂痕,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完美无缺。
  事情发生的时间是今年的正月十七,按照习俗,正月逢七都叫“人七日”,这一天都是要吃面条的,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于长辉是家里的老大,按照惯例,整个正月,自己一大家子人都会聚在他家热热闹闹地过个年,今年当然也不例外。
  农村没有什么娱乐,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完饭,摆上桌子打麻将。打得也不大,两毛五抻直,那时候流行的玩法是“穷胡”,最大的输赢顶多也就是两块钱。
  不过那天很邪性的是,坐在东首的于大嫂手气特别的旺,不是胡“夹”,就是,连“搂宝夹”也胡了好几次,虽然只是两毛五的小麻将,但是连做庄带胡牌的四圈牌下来,竟然赢了四五十块。
  相反,于长辉的弟媳赵海燕自打上了牌桌,就一把没胡过,于大嫂赢的钱中,最起码有百分之八十是她贡献出来的。
  赌钱就是基本上都有的特点,那就是输了钱的人想要赢回来,而赢的人还想赢。赵海燕这人平日就有点小心眼儿,平日里花钱买个针头线脑的都是心疼胆疼的,今天输了这么多,眼珠子都快红了,不过她不好要回来自己输的钱,只打上了于大嫂座位的主意。
  于是,四圈牌一过,赵海燕便强烈地要求换庄,虽然于大嫂感觉这里是她的风水宝地不想换,不过作为赢家,她又不好拒绝弟媳的要求。不过换了装置后得于大嫂手气依然好得无与伦比,而赵海燕似乎比刚才的手气更背。
  又过了四圈,于大嫂的弟媳见自己手气毫无起色,就开始耍赖,以自己没钱为借口开始欠账。打麻将的彩头如果变成了白条,很容易让人失去继续下去的兴致,又打了两把,于大嫂开始兴致缺缺,她看了看墙上的石英钟,见时间差不多了,就推牌想去做饭,不过已经输急眼的赵海燕却说什么也不让大嫂走。


第二章 闹邪
  于大嫂也是被缠得有些烦了,就对赵海燕半开玩笑地道:“海燕,你要接着玩也行,先把欠的钱还上。”
  不想她这一句话捅了马蜂窝,赵海燕一下就怒了,开始夹枪带棒地说自己大嫂看不起自己,根本就没拿自己当成老于家人。
  于大嫂有些哭笑不得,就对赵海燕道:“我也没说什么,你生什么气啊,你要是因为自己输得太多不痛快,就告诉我输了多少,我还给你还不行么?”说着把赢的那些钱丢在了牌桌上。
  赵海燕也是个脸大的,翻了翻自己的口袋:“我一共输了八十多块。”于是就上桌上拿钱,不想把桌上的零钱数了好几遍,她发现桌上的前才六十九。
  这下她不干了,说于大嫂不讲究,自己把钱给密下了(东北方言,意思是别人不知道就私自留下了)。
  于大嫂见赵海燕得寸进尺,不由气道:“愿赌服输,以前打麻将的时候,你赢了也没见你把赢的钱吐出来啊,我就是拿出的少了又怎么样?再说了,我今天赢的钱都在这,我拿都拿出来了,为了那三十二十的,至于么?”
  被于大嫂一顿数落,赵海燕感觉到自己被削了面子,不过就是这样,她还是腆着脸把桌上的钱收进了自己的口袋。
  虽然拿回了钱,但是赵海燕还是不满意,她饭也不吃了,招呼自己男人回家。
  见她这样,赵大嫂心里不痛快,所以也没有留她,虽然于长辉的老父亲看不过去开口说了两句,但是赵海燕从来就没太拿自己的公婆当回事,连句话都没说,自己穿好棉衣先回去了。
  因为这个茬,这顿饭一家人吃得一点都不痛快,不过让于大嫂没想到的是,她刚撂下饭碗,赵海燕又气呼呼地跑上门了。
  还没等赵大嫂说话,赵海燕就大声道:“大嫂,我兜里的二百块钱是不是你拿出去了?”
  乍听这话,赵大嫂有点懵圈:“什么二百块?再说了你兜里钱没有了,我不去找,你问我干什么?”
  赵海燕道:“我干嘛不问你,今天我到你家来的时候,兜里揣了二百八十多块,其中那些零钱跟你打麻将了,剩下的二百块整的就放在棉袄兜里了,你说这段时间就你到我棉袄跟前晃悠过,钱没了,不是你拿的,还是谁拿的。”
  赵海燕这人向来都把自己当成客人,来了之后,就把棉袄脱下来放在了挨着门的炕头上,至于干活的事从来是看不到她的,今天家里做饭这类的活都是于大嫂在忙里忙外,估计也就是在个原因,赵海燕才会怀疑她。
  不过于大嫂身正不怕影子斜,没做过的事当然不会承认,结果两个人说着说着,便吵了起来。
  都说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这句话一点都不错,虽然于大嫂平日里对谁都是挺温和的,但是见赵海燕越说越不堪,当下也急了,于是就跟只要吵了起来。
  这一吵就吵到了大半夜,街坊四邻的都被惊动过来看热闹。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其中一个姓王的老者开口了:“你们先别吵了,听我说一句话。”
  这位王姓老者在村里威望比较大,平日里有什么事大家多多少少的都会给他面子。
  “王大爷,你说。”
  王大爷用手捋了捋下颌的胡须,道:“先别说那二百块,你们都回去看看,自己家里是不是还有别的东西也不见了。”
  “别的东西……”赵海燕愣了一下,随即就想起来什么,也顾不上跟自己大嫂吵架了,招呼了自己男人一声,转身往外头就跑。
  “王大爷,你是说我家也闹邪了?”于大嫂也想到了什么,于是开口问道。
  “是啊,我就是这么怀疑的。你们还是看看吧,要是没闹邪还好,就算是钱丢了,要是有的话,你们还是想点办法吧!”
  于大嫂口中的“闹邪”是王家围子特有的一种怪异现象,其表现就是第一次出现大概是三年前,那时候一个名叫王振强的村民大半夜的突发疾病,要送医院,结果他父亲在取钱的时候,发现锁在箱子里的一千块钱竟然一分钱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叠用来出殡时给死人做买路纸钱。
  这下王振强的父亲发怒了,就问是谁干的?
  王振强的老婆说:“那箱子的钥匙都在你那,我们就是想拿出来,也得能开开才行啊。”
  王振强的父亲不信,就说是自己的几个儿女趁他不在把锁撬开,把里头的钱拿走了,还说他们不孝顺,嫌乎自己老了,盼自己早死,要不然也不能这么狠心把一堆纸钱放进箱子里咒他。
  这些儿女没拿钱,当然不会承认,不过王振强的病实在严重,大家也没心思跟老人掰扯这个,就到邻居家凑了一点钱,把王振强送到了医院。
  后来王振强虽然病好了,但是这件事一家人却谁都没有放下。人性就是这样,心中一旦生出怀疑的种子,就会渐渐地生长发芽,所以王家的这些人开始怀疑自己身边的亲人,看谁都像是偷钱的贼。
  就这样,本来还很和睦的一家人开始变得疏远起来。
  从这次开始,村里别的人家也发生过几次同样的事,虽然丢的东西不同,但是相同的是,每一次丢东西后,都会留下几枚买路纸钱,这时大家都知道了,是有一个看不到的邪乎玩意儿在祸害大家。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狐黄白柳灰这类的草仙在捉弄人,可是找人看了之后,那看的人说不是,应该是那个鬼魂在捉弄人。
  因为出事的人家里丢的东西都比较重要或者值钱,所以虽然那只鬼没有伤害到谁,可是大家谁也忍不了它这么捉弄人啊,这要是一时为难遭灾的,那极有可能会出大事的。
  不过烧纸烧了不少,可效果并不大,偶尔的还是会有人出事,不过还好这事出的不多,而且丢失不见的东西偶尔也会在某些隐蔽的角落找到,所以这事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恐慌,在这些村民的眼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谁摊上谁自认倒霉就是。


第三章 误会加深
  再说赵海燕,她跑回家之后没多长时间就骂骂咧咧的回来了,从她的骂声中,大家知道,她家果然也是闹邪了,不单是兜里的钱没了,就是家里藏在房梁上的的钱也没有了,取而代之就是几枚买路纸钱。
  这大过年的看到这东西多晦气啊,所以赵海燕一路骂不绝口,一直都咒那只捉弄人的鬼以后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见她这样,于大嫂想到自己刚才蒙受的不白之冤,不由开口抱怨:“我说燕子,这回你不怀疑我拿你的钱了吧?”
  赵海燕脸色有点挂不住,不过她输人不输阵,反唇相讥道:“我家的钱可能是被那个杀千刀的死鬼给藏起来了,可是我兜里的谁知道是不是你拿的,没准是让你碰个巧呢?”
  于大嫂气得满脸通红,又想跟她吵,结果被家人邻居给拉开了。
  这件事过后,两家人再见面就开始掰生(东北话,关系逐渐生疏)了。
  听于长辉说完,我不由有点奇怪:说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