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异世界征服手册-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此刻,施泽鸿正在对林立做着汇报:
  “按照我和闫少新团长的讨论,我们首批次准备招募1500位流民,对他们先进行役前训练。
  考虑到大莫界流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最后的存留率可能只有50左右,也就是剩余750人出头。”
  林立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显然对这个数字很意外:
  “不是吧,淘汰整整一半?数量这么多?”
  “恐怕还不止。”
  施泽鸿苦笑了一声:
  “您应该知道。
  我以前就是在部队体系内干人事的,所以对役前训练这方面比较熟。
  其实在很久以前,新兵入伍是没有役前训练这一个环节的。
  也就是说体检和政审通过之后,基本就能够顺利入伍。
  但是后来部队领导发现了一些的隐患,那就是有个别新兵进入部队之后,发现适应不了新兵连的生活。
  结果在部队里面找各种原因,各种理由,拒绝服役,最后被退回来。
  这对本人本人的家庭及地方武装部造成了极大的不良的影响。
  所以为了提前排查隐患,让准新兵提前了解部队的管理和训练,因此才有了役前训练。”
  正如施泽鸿所说。
  役前训练是近些年才开展的一项入伍前置环节。
  毕竟如果你入了军营还要退出来,那严重来说可以算是逃兵役情节,堪称人生污点,后续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
  但又有很多人一开始确实是抱着一腔热血进入的军营,只不过现实比梦想要残酷,这部分人把他们一棒子打死却又不合适。
  因此几经讨论,兔子们最后决定,在入伍前额外增加了役前训练这关。
  役前训练持续时间一般是710天,普遍的淘汰率大概是20左右,具体因地而异。
  本土都有20,就更别说大莫界这些流民了。
  。。。。。。。
  注:
  通宵码到现在,有点不舒服,先去睡了。
  双倍求点月票,晚上醒了继续更。
第三百七十八章 掌握舆论的必要性
  “役前训练吗。。。。。。。”
  林立作为营地的总负责人,他看待问题时需要考虑的角度显然要更多一些。
  只见他正了正身子,对施泽鸿问道:
  “施主任,你是人事方面的专家,所以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如果役前训练淘汰率太高的话。。。。。。。会不会对城池的稳定度有所影响?”
  “理论上来说。。。。。。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
  施泽鸿轻轻点了点头,表情有些凝重:
  “目前赤县城整体的民众情绪是积极向上的,属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潜藏在这股情绪之下的,其实是一股对于两种文化交汇产生的茫然。
  而征兵的问题又涉及到了民生以及军事两个敏感的区域。。。。。。。
  因此可以预见,纵使我们首批次招募的人数不多,也注定会是一次全城瞩目的大新闻。
  也同样基于这个原因。
  不排除有些人或者家属在被淘汰后产生心理落差,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蛊惑下,从而引发舆论层次的问题。”
  就像施泽鸿所说的那样。
  征兵,其实一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儿。
  别说大莫界了。
  就连本土那块地界儿,历史上因为征兵产生的问题也不在少数。
  譬如一些民风彪悍的地方,甚至因为相差百分之几的征兵率而闹出过群体事件,搞得当地负责人头疼的要死。
  虽然赤县城的征兵过程或许不会恶劣到那种情境,但也远没达到可以随意忽略的地步。
  比如兔子们一开始招募了一千多青壮,一个礼拜后退回来一半。
  那么或许就有人私底下会说了:
  是不是又有什么变故要发生啦?
  真要打仗的话,是不是除了那些入伍战士的家属外都会成为炮灰啦等等。。。。。
  而且你还不能说那些流民有被迫害妄想症——因为他们所脑补的事情大多基于现实,有些干脆就是他们曾切身经历的过往。
  没办法。
  在大莫界这种社会格局下,心太大你是活不下去的。
  视线再回归办公室。
  看着表情肃然但却不显忧愁的施泽鸿,林立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笑问道:
  “施主任,看你这表情。。。。。应该是早有准备了?”
  施泽鸿嘴角扬起一丝弧度,同时将桌上的报告翻到了下一页:
  “林队,您看看这个。”
  林立伸手接过报告,侧靠在座位上翻动了几下,旋即眉头一扬:
  “嗯?施主任,你打算建立一家电台和报社?”
  “没错。”
  施泽鸿重重的点了点头,解释道:
  “这也是我准备和您汇报的第二件事——咱们是时候正式将赤县城的舆论端口统一起来了。
  当然了。
  目的不是搞一言堂,而是将大方向给收束到一起。”
  随后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林队,咱们之前不是搞了很多培训班嘛,目前这些培训班已经陆续有了第一阶段的成果。
  一些数据我附在了文件后头,您翻开就能看到。
  结合这些数据,我认为差不多是时候开始普及传统媒体这种概念了。”
  林立闻言,有食指沾了点唾液,将报告翻到了下一页。
  正如施泽鸿所说。
  在过去的半年中,兔子们在恢复生产的同时,也先后展开了各种层级的培训班。
  比较前端的就是赵钱举和王铁木这些流民所上的思通培训班,算是某种前置流程,懂的都懂。
  这种培训班内容相对复杂,门槛也比较高。
  从开始创办至今,连同尚未结业的学员也就五十多人,无一不是流民中的骨干。
  而除了思通培训班外,各个工厂也先后组织了多家夜校。
  这些夜校的职能很简单:
  不谈思想、不谈矛盾,只做基础教育普事项。
  教学内容主要以大莫界本土的文字为主,汉字拼音为辅。
  此外还会间接性的插入一些本土典故。
  如今半年多过去。
  赤县城内能够识别两百个以上文字的流民比例已经超过了40%,能够书写自己大莫语加上汉语名字的流民占比更是高达81。7%。
  扣除掉那些年级太大无法只有行动的老年人、重症病患以及婴幼儿,成年人中文字的普及率已经非常之高了。
  当然。
  夜校教育能有这种效果,主要也和大莫界存在灵气有那么一丝关系。
  虽然普通人无法吸收灵气修炼,但长期在灵气的浸润下,大莫界平民在大脑这块其实发育的还算不错。
  因此教学效率比兔子们整体预期的要好不少。
  大约在四天多前,也就是赤龙商队出现的前后脚。
  最新的一份文字普查报告出炉了。
  当时的施泽鸿已经决定汇报征兵有关的提案,因此他对于这份新晋报告也表示出了高度重视。
  “我亲自和几家夜校的校长打了电话,确定了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办公室内,施泽鸿正在向林立述说着自己的准备工作:
  “在多方核验无误后,我这才把相关方案加到了文稿里,一起带了过来。”
  随后他顿了顿,拿起‘雨前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咱们在城中首先成立一家广播电台,将渠道接入各家工厂,利用空闲时间播报一些城中要闻。
  咱们营地里有不少顶尖的笔杆子,一个八万多人又正处于两种文化交汇期的城池,也不怕没有故事和新闻讲。
  然后我打算在电台名下成立一家报社。
  模板类似当初的工人报,同时对外也进行收稿。
  赤县城此前的富裕阶层虽然数量不多,但细数起来也还是能找到不少的。
  据我所知,其中便有一些爱好写文作诗的人。
  例如魏念东,他似乎就曾以什么‘老阴吃小鸡’的笔名写过一些。。。。唔,比较有特色的文章。
  实在不行,就先找他来试试嘛。
  而一旦有了属于我们的舆论渠道,征兵工作就非常好展开了。”
  听到施泽鸿的安排,林立不禁眼露思色。
  就像施泽鸿所说的。
  一旦舆论端口被掌握在手,很多潜在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譬如征兵这事儿。
  报社可以专门腾出一期内容,采访一位被刷下来的流民青壮。
  通过直接参与者的角度公开相关过程,最后再来一句诸如‘我下次一定会坚持下去’的口号打底,这无疑就会显得透明了许多。
  很多事情其实不怕你不知道,就怕你没有直接了解的渠道,同时还被一些风言风语给糊弄了。
  例如本土的网文界,有位写校花文的作者。
  此人的体型比普通作者宽一些,因此他的书自然也就比普通作品要长一点。
  一本写了近万章,整整数年没有完本迹象。
  于是就有人说他此前签了一份一个月2两万的保底合同,现在死活不完本,就是为了抓着网站薅羊毛呢。
  实际上了解内情的都知道这个谣言有多可笑。
  那位作者在无线端火的简直不要不要的,一个月稿费大几十万,只不过人家的主阵地不在主站而已。
  这就是透明度的重要性,有些事情说穿了其实就那么回事儿。
  。。。。。。。。
  注:
  今天三更奉上,求月票!!!
第三百七十九章 路漫漫其修远兮(上)
  作为来自国内核心部门的人事干部。
  施泽鸿曾经参与过多次重大项目调度,在制定方案方面可谓经验丰富。
  他所亲自操刀的这两份报告内容极其详实,操作性也很高。
  因此当林立这两份报告带到营地常务会议上探讨时,几乎得到了所有与会人员的赞成,最后全票通过。
  征兵、舆论。
  两个环节一武一文,并且都有赤县城或者说大莫界当地的土著参与其中。
  可以这样说。
  此时此刻,它们的性质已经不再局限于项目本身。
  同时还代表着赤县城这一两界交融点,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
  当然了。
  考虑到两个项目事关重大,前期筹备肯定也要一些时间,不可能像三国志9里头那样一键就+4000士兵,再按个训练按钮士气就能达到100满值。
  因此指挥部给予了施泽鸿一个月做缓冲期,征兵工作初定于本土三月份正式开始。
  看到这儿,想必有些同学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没错。
  本土和赤县城在这一年的征兵工作是同步进行的。
  。。。。。。。。。。。。。
  九日后。
  赤县城外。
  此时虽然时值大莫界的黑夜,整片世界看不到一缕阳光。
  但在灯光的协助下,赤县城外的这片空地上却丝毫不受天黑的影响。
  不说亮如白昼,至少能见度还是非常高的。
  此时蛮民商队驻扎的营地早已被腾置干净,各种生活残余垃圾都被整齐的归类到了一边,等待后勤人员的回收。
  在这些垃圾不远处,正有一群蛮民在工作着。
  有些蛮民将带着沙土印记的棕色挡风布掸开,将一辆辆木制马车的露天部分紧紧包裹。
  还有一些蛮民则正喊着未明的口号,一箱箱往车上搬货。
  另外如果你不是星际玩家,观察的足够仔细。
  你还会发现这些货物的外貌与大莫界的画风略微有些不符。
  有刻着‘50包装红烧牛肉面’的箱子。
  也有“福临门精选东北大米”的袋子。
  还有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