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界征服手册-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当时曾院士提出过一个看法。。。。。。”
“当时我认为,那个介质球有可能是杨正初本身,或者干脆就是他的气海。”
渡劫现场,曾谷成叹了口气,对交涉回来的马宁说道:
“但现在我才发现,我大错特错了。
真正的介质球。。。。。。
其实是咱们头顶上放出雷劫的劫云啊!”
很早以前提及过。
现代科学对闪电的了解其实不深,但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那就是闪电或者说包含形成闪电的雷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个均匀的介质球。
因此很显然。。。。。。。
劫云形成的一定有问题!
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
前去收集脉冲电势探测器残骸的林子明恰好赶了回来。
在先前的升空过程中,一共有三架设备坚挺到了最后。
其他的五架探测器,则是在与劫云接触前便被雷劫击毁了。
此前提及过。
这几台探测器原先的定位是执行火星探测任务,加之后续又经过了兔子们的魔改,材质强度其实还是不低的。
虽然它们绝大多数的区域都已经被雷劫彻底击毁。
但毕竟只是挨了雷劈,不是像后面那三架设备一样整个与劫云接触从而彻底被吞噬湮灭。
因此这五架探测器,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残骸落了下来。
林子明的任务,便是根据观测到的掉落轨迹,将这些设备的残骸带回研究。
回到现场后。
林子明将装有残骸的保险箱交给了曾谷成:
“曾院士,我们这次一共只找到了三块探测器残骸。
面积最大的有0。6平方米左右,最小的两块都只有巴掌大小。”
“辛苦你了,林上校。”
曾谷成接过保险箱,将其递给了自己的徒弟卓元新:
“小桌,你们立刻分析一下击毁面的信息,尽快整理出一份报告给我。”
卓元新郑重一挺胸,回道:
“明白!”
探测器的材料很坚固,因此击毁面主要由电能和热能造成的创伤。
除此以外。
无论是空气摩擦还是掉落到地面时的撞击,基本上都不会在残骸上留下太过明显的痕迹。
顶多就是沾染了些许泥土或者植被。
因此相关检验的工作不算很麻烦,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
一个小时后。
一份报告出炉。
“纵向磁化裂纹场强1。97MJ,衍射效应系数6。922,起位率18%。。。。。。”
看着面前的报告,曾谷成一一做着分析:
“场强数值倒是没多少问题,雷劫的场强肯定是要比本土闪电高很多,如果低或者差不多那才奇怪。
杂波伤损几乎为0,也就是说雷劫中是不包含其他特殊射线。。。。。。。。”
但看到其中某个栏目时,他的眉头忽然拧了起来:
“700MeV的点交能级?咦?奇怪了。。。。。。”
一旁的郭振宇闻言探过了头,在报告上瞅了几眼,同时简单的心算了一下:
“700MeV。。。。。。曾院士,这数值不是挺正常吗?
假设电子原子实构成一个电偶极子代入到正交偏振的位相差,算出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吧。
就算有误差,也顶多是后几位数有些不同,影响不了整体的量级。”
“郭院士,不是你说的那种情况。”
曾谷成低头死死盯着这个数字,左手抬至齐眉处摆了摆,随后握成拳头在太阳穴边上轻轻敲着:
“我总觉得在哪儿看过和这类似的数值,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随后曾谷成也不嫌脏,直接就地坐了下去——虽然以他的身高来说坐着站着没多少区别:
“我们是去年七月抵达大莫界的,接触过的和电子能量有关的东西,我想想啊。。。。。。。
光门多少算一个。。。。。
还有就是当初曙光计划里的超算。。。。
紫琼城的传送阵也算一个。。。。
哦对了。
还有小王说吴凡唱歌时像是电鳗在放电。。。。。
但这些都和电子伏特没啥关系啊,到底是哪里有问题?
电子伏特。。。电子伏特。。。。。。”
说着说着,曾谷成忽然眼前一亮:
“我想起来是什么了!”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抵达大莫界以来最惊人的一次发现(下)
渡劫指挥部现场。
看着双眼冒光的曾谷成,林子明急忙问道:
“曾院士,您想到什么了?”
曾谷成沉默几秒钟,嘴中蹦出了两个字:
“石板!”
林子明闻言一愣:
“石板?”
曾谷成重重点了点头:
“没错,就是莫沛东遗骸处发现的那两块石板!
没记错的话,石板上残余能级的还原量应该有些类似。”
说完他没管林子明,扭头看向了卓元新,吩咐道:
“小卓,你去把和石板有关的检测文档调出来一下。
没记错的话,档案号应该在X6到X10之间,你的权限应该是足够的。”
卓元新点点头:
“明白,我现在就查。”
说完他便打开笔记本,登入了一个内部系统。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键盘敲击后,卓元新目光一凝:
“老师,找到了!
根据档案记录,石板残余电子能级的还原量大概是680…730MeV之间。
其他数据相似度也在66%以上!”
66%。
实话实说,这个相似度表明看起来好像有些低。
但别忘了。
石板上所残余的,是最少两百万年之前的光电痕迹。
纵使石板具备一定的电容效果,这种时间跨度也是难以想象的长。
以兔子们或者说本土如今的技术手段,想要准确还原出石板的各类冲击信息,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在这种必然存在的偏差效应面前,最终检测出对比的相似度居然能多达66%。
这其实已经是个非常恐怖的数值了。
想到这。
曾谷成的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只见他走到唐聘身边,说道:
“老唐,我有个想法,可能需要你的协助。”
唐聘看了眼这个老熟人:
“什么事儿?说吧。”
“我想检测雷劫对石板的详细冲击数据。”
唐聘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只见他用肥肥的手指在曾谷成这个同样肥肥的矮小老头儿面前挥了挥,问道:
“曾矮子,你没事吧?
莫沛东的石板咱们又没带过来,怎么去做对比试验?
这种雷云天象存在有大量的未知干扰,哪怕是胖妞也没能力把石板运过来空投的。
更别说这会儿杨正初在渡劫,咱们哪有那能力去测定雷劫的数据?”
“不,完全可以做到,通过冷凝微生物的储能容器进行操作!”
此时曾谷成的思路异常的清晰,他用舌头舔了舔皲裂的嘴角,说道:
“我们有潘院士他们发明的离子信道仪,可以建立一条全新的外部信道。
只要在渡劫晶阵的侧面开一道小小的口子,就能把储能的雷劫给引出来一部分。
至于试验的物品。。。。。。
虽然我们没有石板,但我们有石哨!”
“石哨?”
一旁的林子明眨了眨眼,忽然想起了什么,
只见他低头在身上掏了掏,从空间袋里取出了赤龙送给他的那枚石哨。
当初在研究结束并且确定石哨没有其他特殊属性后,指挥部只采集了很小的一部分样本,便将石哨的主体物归原主了。
而石哨的材料。。。。。。。
和石板是一模一样的!
眼下有材料,有技术。
方案便具备了可行的基础。
不过唐聘并没有就此说服,他此时一如既往的冷静:
“理论上似乎可行。。。。但杨家人那边怎么解决?
这么大的阵势,杨家人不可能干看着咱们去鼓捣雷劫。
雷劫事关整座紫琼城的未来,他们又不是游戏里的NPC,会傻傻的在旁边看着你杀全家还没表示。
而杨家不同意,你想出十个方案也没辙。”
“杨家人可以交给我。”
听到唐聘的顾虑,一直没发声的马宁忽然举起了手:
“诸位,我是个搞语言学和古代社会学的文科生,听不懂你们在说什么。
但你们是这方面的专家,说的话总是有道理的。
所以这种场外的事情就交给我吧,我这老骨头今天就专门给你们做后勤了。
大不了咱们出点血,比如下次卖40火的时候便宜点给他们。”
眼见马宁这样表态,唐聘沉默了一会儿,最后道:
“既然如此,那我没意见了,郭院士,黄埔院士,你们觉得呢?”
郭振宇和黄埔东来对视一眼,齐齐点头:
“我同意这个方案。”
渡劫现场的六位院士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顶尖大拿,代表着国内最顶尖的技术水准。
因此他们六人一致通过了这一方案后,指挥部没怎么迟疑便很快同意了。
三个小时后。
此时的杨正初已经渡过了第一轮雷劫,正在调息准备接受下一轮的锻体——这是杨家人提出的要求之一,必须要等杨正初渡过首轮雷劫并且一切正常,才能允许兔子们进行其他有限的操作。
在距离封闭晶阵大约七百米左右的地方,此时正摆着一个高度大约在半米左右的高台。
高台上则摆放着赤龙赠与林子明的那枚石哨。
顺便一提。
石哨的相关放置工作是由机器人完成的,因此整个过程没啥风险,就是看上去有点唬人而已。
按照曾谷成设计的方案。
技术人员等下将在晶阵的边缘开出一道四毫米的口子,由离子信道仪架设信道,将雷劫的能量接引轰击到石哨的正面。
具体的过程不算很困难,但却很考验各个部门的微操与配合。
至于雷劫会不会将石哨击毁,这点倒不怎么重要。
只要雷劫不把石哨直接湮灭成粉尘,那么哪怕是炸成碎石,以本土现有的技术依旧能分析出很多信息。
因为接触是瞬时的,刹那间的能量爆发只要不出现“蒸发”,那么剩余的部分定然可以检测出某些东西。
又过了十五分钟。
一切准备完毕。
曾谷成果断下达指示:
“开始!”
话音刚落。
唐聘立刻压下了一个按钮。
这是一个集成算法的输出键,耗时两个半小时完成。
随着键位的启动,天河超算中大约有0。3%的算力被腾置出来,开始了另一种模式的计算。
片刻过后。
晶阵组成的渡劫防护罩的侧面某处,悄然出现了一个4毫米的孔洞。
咻——
在这个孔洞出现的瞬间,离子信道仪便搭设起了一条有AR+离子组成的信道。
这条信道从晶阵内的初始点算起,长度足足有1300多公里。
也是兔子们目前架设过的最长信道。
同时信道承载的是极高能级的雷劫,哪怕一定点儿的失误,都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实验事故。
这次信道取舍的实操人员,由此前负责过青城山离子信道架设的冯平担任。
他也是当初负责CZ对接项目的操作员,经验极其丰富。
只见冯平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屏幕,双手实时在操作台上飞速敲击。
微调着每一个至关重要的数据。
终于,十五分钟后。
离子信道成功搭建成功。
而在信道架设成功的瞬间,肉眼不可见的某个领域。
一道高能雷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