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丫鬟奋斗日常-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直白;那位何嬷嬷就差点,兴许被白花花的银子迷了眼,私底下偷着嘀咕了不少宫里的小话,只是何嬷嬷原来只在闲置的宫殿掌事,说的大都是些小贵人小常在的闲言碎语,只怕贾大姑娘听得并不满意。
“嬷嬷,扬州是什么样儿的?林姑太太府里又是什么样?”其实朱绣最想问的是林家的姑娘,那可是多少人心中女神。
“扬州和都中一样繁华,比这里温暖潮湿些,不过扬州绣娘织女多,我家原也是绣户,祖传的手艺,到如今也只剩我一人了。”朱嬷嬷有些惆怅,转眼又顽笑似的笑道:“你这孩子心灵手勤,倒是个好苗子,你好好用功,兴许能传我的衣钵呢。”
这话说过去,朱嬷嬷又道:“林家么,人口简单,不比这里喧嚣富丽,他们书香人家虽然规矩严谨,但林老爷和林太太都是宽和人,林家还有位小姐,生的婀娜不俗,虽纤弱些也不妨事,那也是个乖巧可人疼的孩子。”
朱绣心道,林黛玉在她自己家里的时候,尚被旁人称道乖巧可疼;而来到荣国府寄人篱下的时候,就要被奴仆们说多心刻薄。可见,不是黛玉变了,而是地位变了,待遇也就不同了。
和朱嬷嬷边闲话,边做女红,至晚间,一个青色底缎绣牡丹的椭圆式荷包便做好了。朱绣趁无人,从翠华囊里拿出早已配好的药包,小心放进荷包里,睡前将荷包送给朱嬷嬷。
朱嬷嬷见小丫头眼睛亮晶晶的,好似个眼巴巴等夸奖的小狗崽儿,不由得把她搂进自己怀里,“好孩子,嬷嬷谢谢你。我看看,你这牡丹绣的好,都有嬷嬷八分的功底啦。”
学刺绣都是从学绣花卉开始的,牡丹可是最易上手的了,那里就有什么功底。朱绣挠挠脸,有点不好意思,又舍不得离开朱嬷嬷温暖柔软的怀抱。
朱嬷嬷闻闻荷包:“有沉香、檀香、零陵香、甘松香……绣丫头,这是你配的?”
怀里朱绣黑黝黝的脑袋点点,“沉香、丁香、甘松香、藿香、木香、鸡舌香、雀脑香各三钱,白芷二钱,冰片半钱,零陵香十钱,研成细末制成的。有养神养心的效用。”怕朱嬷嬷因她年纪小不相信,又道:“这方子是家传的,绝没有不好的效用。”
中医香疗学,无数前人实践过的,她当初学的可用心,方子更是背了无数,那些香料药材又在翠华囊里蕴养过,效用绝对好。
朱嬷嬷忙笑着宽慰她:“你放心,我都知道,你年纪虽不大,却有真本事。你这样儿的孩子我见过不少,你是在这上头有天份,就如同那林家的姑娘有诗书的天份一样。论灵性那孩子只怕比你还强些,几岁的小人儿诗经、论语就通晓了,喜得林老爷一行笑一行悲,只恨她不是个儿子,不能光耀门楣。”
又指着床上那绿缎绣葫芦枕头道:“这香枕我睡着比以往都好,好孩子,你的心嬷嬷都知道。”
那枕头原是朱绣看见朱嬷嬷觉轻易醒、醒了就难睡着,才寻么着做的。不过是感念朱嬷嬷待她好,又肯放下身段耐心教她刺绣,想报答人家罢了。做香枕时她求示过朱嬷嬷的同意,却没说是她自己做的。
没成想这点小心思朱嬷嬷都看在眼里,如今还开解宽慰她。
“这里头是冬瓜仁、白芷、当归、川穹、沙参、柴胡、防风…各四钱,有怡情悦志、镇静安眠的效用,嬷嬷用的好,等开春了,我按着时节再给嬷嬷做新的。”朱绣也没想藏着掖着,把方子跟朱嬷嬷说道。
朱嬷嬷揽着她,娘儿俩个又说了好一会闲话,才熄灭蜡烛睡下。
对面厢房里,绣鸾把门打开一条缝儿,见东厢灭了灯朱绣也没出来,吁出一口气,心道平日看那朱嬷嬷待绣丫头又亲热又诚恳,这天寒地冻的还不是让她睡脚踏?可见都是虚的,两个老虔婆就没一个好物儿。
正想着,落地罩里传来何嬷嬷声音:“这雪都快下来了,你还嫌屋里热不成,还不快关了门睡觉!”绣鸾只得忍气在脚踏上胡乱睡了。
东边屋里,帐幔里暖煦煦的,朱绣挨着朱嬷嬷早睡熟了。
——
朱绣还没觉察,一场场大雪就下来了。
自打进了腊月,王夫人便遣人来替元春向两位嬷嬷告假,说是元春身上有些不好,每三日才过来一晌。何嬷嬷兀自有些不平,背地里和朱嬷嬷发牢骚:“当初千求万求的请咱们来,咱们来了,她们家反倒摆起谱来了,这叫什么事!”
朱嬷嬷劝她:“咱们吃吃喝喝的,不干活还不好?”
何嬷嬷嗤笑:“原来的主家可不敢这样,咱们从宫里熬出来,到谁家不高看一眼,只她们家,真把咱们当成奶妈子使唤了。”又朝西厢房她自己的屋子撇嘴,“我是没进过其他侯府伯府的,但原来那家也是正四品的清贵人家,规矩那是顶顶好的,可你比比这个府里,丫头的款儿比我还大!老姐姐你不知道,我头天来的时候真是扭头就走的心都有了,那屋里,被褥一股子潮味儿,漱盂香炉都不齐全,连口热水都得我开口去说,我只不信,她伺候她家主子也敢这么着!”
朱嬷嬷但笑不语,心道你老人家倒是拿脚走人呐,还不是看这荣国府赏银多。为着这点子银钱,什么话都敢往外头说,再小的常在答应,那日后也是这府里大姑娘头顶上的主子,叨叨那些小话儿,让那贾大姑娘还没进宫心里头就看不上那些小主儿,于人家有什么好处!这不是害人吗。
“你也是个劳碌命,老绣这些劳什子做什么。”何嬷嬷见朱嬷嬷手里针线活不停,有些看不上。要她说,好不容易遇到个手松的主家,就得趁这机会,在荣国府里狠狠捞一把。她们这些放出宫的嬷嬷,不比那些宫女还能嫁人生子,没有夫家孩子,那钱财就是她们后半辈子的倚靠。
“我是绣娘出身,做惯了,一日不做点绣活就难受。”朱嬷嬷笑着给何嬷嬷倒茶吃,“你尝尝这个玉屏风茶,是我屋里的绣丫头熬得,天冷喝上一壶,不会伤风受凉。”
何嬷嬷咂咂嘴,药茶下肚,腹中果然暖呼呼的,不免艳羡道:“平平都是丫头,我屋里那个听说还是当家太太调理出来的,比你这个可真差远了。”
朱绣正坐在落地罩里练习劈线,她已经能劈十六丝了,正学着绣水纹。她见过朱嬷嬷手中丝线能劈出六十四丝,绣的仕女图像是活过来一般,能有这样好运道学人家的技艺,可不得下死力气。这会子听到外头何嬷嬷碎语,心说,朱嬷嬷待我也不像主仆啊,比师徒也差不离了。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都是处出来的情谊。
却不妨忽听到何嬷嬷压低声音,暧昧道:“老姐姐,你可知道,这家里的大姑娘不是病了才不来的,是她们家那位王夫人,不知听了谁的教唆,暗地里请来个瘦马出身的红倌人教导闺女,唉哟哟,还是大家子呢,羞不羞呢。”
作者有话要说: 注:本章两个方子改编自《中医香疗学》,大家看看就好,切勿代入现实,文内一切医学相关内容都是在胡说八道。
第12章 糊涂人
嘶!听到这话的朱绣一个恍神,就被丝线绞红了手指尖。
朱嬷嬷手上针线一顿,就听何嬷嬷兴致勃勃地说:“老姐姐,你甭不信,她们家倒是想瞒着咱们,谁知道就那么巧被我看见王太太那个姓周的陪房,领着个女人从后门鬼鬼祟祟的进来。”
“这话怎么说?这等事做就得机密,怎么正巧叫你看见?”
哪里是赶巧,分明是你盯着人家呢。朱嬷嬷心道,也不赖这何嬷嬷,荣国府的银子的确是好赚,在那位老太太跟前陪着说会话,就可能得着一匹锦一匹纱的——那位老封君常挂在嘴上的:白收着霉坏了。
何嬷嬷一噎,这贾大姑娘不来了,赏的银子物件眼见的就少了,她当然要另寻个巧宗儿再得点子好处。知道这周陪房是当家太太跟前最得脸的,可不得单拿出一双眼盯着么。
胡乱含混过去,何嬷嬷又笑接前头话说道:“你知怎的?那女人披着个大斗篷,把脸遮的一丝不露,我还唬了一跳以为撞见什么阴私了呢,结果那女人顾头不顾腚,脚上露出来一双大红色鸳鸯戏水的绣鞋,小脚女人走路一摇一摆的,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老姐姐你想,如今可不是前朝,咱们大庆就不兴女人裹脚那套,除了那些从小养的瘦马,讲究什么弱不禁风、摇摇欲倒,谁会有一双小脚呢?”
朱嬷嬷抬起头,这还不算阴私么?遂拧着眉头问:“这可看不出,素日里瞧着那位太太是个端方规矩的人。”以前光知道这位王太太胆子大,如今才知道她还是个糊涂人。
何嬷嬷嗤之以鼻:“我说老姐姐也在宫里待了那么多年,人前是人背后是鬼的道理都不知道?怪道人家都说崩了的惠皇后是个贤德人,从来都把自己宫里的人护的紧紧地,现下看老姐姐这模样我倒信了八九分。”那王太太底子里是什么样,我可不信你看不出来,就你在这里熊瞎子学绣花,装什么纯良样子。
朱嬷嬷噌的站起身,冷道:“噤声!先后也是你能编排的!我看您是出宫就得意忘了斤两了,你我是哪个牌面上的人?咱们能熬出来都不容易,我劝还是谨慎说话的好。别青蛙跳到热鏊子上,自个儿找没趣!”
何嬷嬷就讪讪的,到底还畏惧三分,连忙打嘴讨饶道:“老姐姐恕我这一回。我也是好心不是,那位大姑娘心里有个老主意,老姐姐听我这话,以后少劝人家罢。你这头刚劝了人家少做投娘娘们所好的事,人家转头就变了个法子,直奔着圣上去了。这是想学那位甄太妃娘娘魅惑圣人呢。”
先皇后和甄太妃是死对头,朱嬷嬷听她讥刺甄太妃,端起茶水堵上嘴,没再说话。
何嬷嬷就笑:“那女人走过去,一股子香风,唉哟,浓的三里地外都能闻见,腻歪歪的,哪个良家熏这么重的香?就是平常粉头也熏不起。我远远坠后头,你猜怎么着,那女人刚进去个小院子,没一刻咱们跟前那位矜重的大姑娘就一个人过去了,连她那个抱琴都没跟着。”
朱嬷嬷放下茶盏,看何嬷嬷还是那副看笑话、奚落人的样子,不免头疼:“旁人看咱们从宫里出来,才高待一分,指望请咱们去调理女孩儿,让自己闺女日后嫁人也有个宫里嬷嬷教养过的好名声。如今咱们教导这位贾大姑娘,京中有心人都能打听到这事儿。这会子两个嬷嬷杵在这儿,人贾家还让个红倌人来教这姑娘,这话传出去,不仅这贾大姑娘没了活路,就是咱们老姐妹,难道还能有脸面吗?”
何嬷嬷喝茶的手猛一放,她光顾着笑话这些高门大户的太太夫人,嫁的好又怎样,生儿育女的又怎样,还不是一肚子脏水,谁比谁高贵呢。一时还真没往这处想,犹疑道:“不能罢,她们家还不得把这事捂得死死的?”
朱嬷嬷意味深长的看她一眼:您既然知道人家定要把事捂死,怎么还敢拿出来取笑?这后宅的事,您不是比我明白吗?
何嬷嬷这才惊了,只庆幸这话不曾说给别人,朱嬷嬷和她坐在一条船上,想是无碍。
只再没说笑的兴头了,打了个哈哈就回自己屋子去了。
朱绣这才从内室里出来,看着朱嬷嬷有些欲言又止。
朱嬷嬷关好房门,搂着她在暖炉旁坐下,才道:“我知道你五感六觉比旁人敏锐些,我以前同殿的掌事公公就有这个能耐,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