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庶尽全力地抬动眼皮看着眼前的刘晔,口中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来,话音刚到嘴上,却又咽了回去,不知道应该对他说什么。

    突然,徐府门外传来一阵开门的声音,刘晔迅速起身来到卧房门外,远远的一看,这管家怎么回来了?

 第176章 挚友孔明来世再见

    “唔……咳咳咳,不是不让你回来吗…怎么又回来了?”徐庶那黯淡无光的眼神看向缓缓走来的管家有气无力地说道。

    踏踏踏——

    此时洛阳城内大雨倾盆,那管家踉踉跄跄地走上前来来到徐庶和刘晔面前,他那包含风霜的脸庞在风中残烛的徐庶面前显得格外沧桑。

    只见老管家在怀中掏出一份书简,这是诸葛亮在他临走前特意托他送出的回信,管家将其双手送上颇为艰辛地说道:

    “中丞,这是诸葛丞相托小人转交给您的回信。”

    “……嗯,好,孔明,我要看看孔明的信,拿过来。”徐庶那颤颤巍巍地右手缓缓伸过,当他抓住那书简的那一刻,心中顿时激动起来。

    而站在身后的刘晔望着那封书简一言不发,这是徐庶的事情,他不应该用政治的立场来看待事情,因此他停下了那冲动的想法与思考。

    紧接着,徐庶接下那封书简,心情颇为激动地打开了那封书简,他的双眼顿时一阵精光,嘴上也不禁念出了这书信上的内容:

    “吾友元直,惜当年没能与兄共同辅佐先帝兴复汉室之大业,君于曹营忍辱负重,誓不为汉贼献一策,弟钦佩之至,兄之言句句感人肺腑,还请远方吾兄元直安心,亮虽才能驽钝,但先帝之志,亮始终铭记于心。

    且如今大汉人才济济,而亮也寻得可以托付的接班人,三足鼎立之势已定,亮有生之年或许不会打破这种制衡………”

    门外徘徊的刘晔一边听着屋内徐庶的声音,一边在想当年徐庶离开刘备之后的那种失意与无奈,感叹世事无常,如今曹刘都已西去,三国鼎立之势已成,想要再回到曾经,已是不可能了。

    而当徐庶看到姜维这个名字的时候,他便不禁陷入一阵沉思,于是因为好奇,他继续看了下去有关于诸葛亮对他的评价。

    “维者,凉州上士也……”徐庶这才明白,诸葛亮这是在培养蜀国日后的继承人,他心中暗暗道:“孔明啊,难道你也想退出这个时代的舞台了吗?”

    待他看完这封书信之后,将这手上的这封信缓缓放下,徐庶双眼迷茫地盯着眼前那柄在剑架上的青锋剑一言不发,而他的眼角却已泛出泪花。

    站在一旁的管家见徐庶看完了这封信,于是又把诸葛亮在他临走前嘱托的话又给徐庶复述了一遍:

    “中丞,诸葛丞相在小人临走前也嘱托了一句话让小人转达给您:吾与元直,襄阳学堂,一时同窗,一世好友。”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啊!孔明,一时同窗,一世好友……只是,你我二人终究还是只能以书信的方式再见了……”

    徐庶顿时被诸葛亮当年曾在襄阳学堂离开那天对他说的话突然变得振奋起来,但回过神来却回顾过往,真的怀念当年与庞统,崔州平等人在襄阳学堂学习的日子,可惜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站在门外许久的刘晔此刻也走了进来拍着他的肩膀安抚着他的心情,曾经过往已成过去,如今还是保重身体为好。

    “元直,曾经的过往云烟留在心里,而你现在最需要的则是保重身体,诸葛孔明也希望你能够痊愈起来,至少你活着,迟早会有一天你两人会见面的。”

    “痊愈啊,哈哈……子扬啊,我的身体我自己清楚,不治之症罢了,与其这样,倒不如让我死了痛快啊……也能让我忘却这世上的痛苦与艰辛,带着好友的挂念而离去。”徐庶却摇了摇头,他死意已决,刘晔无需再劝。

    听到这番话,刘晔的内心也颇为震动,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从未想过徐庶的痛苦,总是认为他有朝一日能够为曹魏建言献策。

    可现在他错了,原来徐庶一直都心向大汉,而当刘协被废的那天起,徐庶的心就已经死去,但刘备称帝于成都的那一刻,徐庶却是有心无力,而当下的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们,他们也就只能被岁月长河所淹没。

    躺在那里的徐庶缓缓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刘晔和管家颇为高兴与无奈地说道:

    “子扬,你们两个走吧,我想独自在这间屋子里待会儿……”

    “好……(元直,你这是何苦呢?)”刘晔与徐庶相视而对,他能够看得出来徐庶眼神中的意味,于是叹口气看向站在他旁边的管家小声道:“走吧,让元直好好休息吧,他累了,也倦了……”

    说着,刘晔与管家面色沉重地踏出这间屋子的门槛,二人没有回头,而是径直离开了这里,因为他们知道徐庶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为了尊重他的意愿,刘晔只能离开这里。

    望着两人离开的身影,徐庶脸色悲怆,心情复杂,顿时仰天长啸发出他那人世间最后的吼声,感叹这世间不公,老母亲在他面前拔刀自刎离他而去,自己在曹营之中郁郁不得志,他一生之途却就此终结……

    “挚友孔明,来世再见吧……”

    “………”

    徐府外。

    雨依旧下着,闪电轰鸣,阴云中雷龙乍现,刘晔静静地站在屋檐下望着眼前的场景,身边的老管家对此地依依不舍,无论刘晔怎样劝他走,老管家却都不为所动。

    却见刘晔脸色肃穆,他听到了些许声音,那是曾经的过往,这不禁让他一阵呢喃道:

    “哎,若非武皇帝赏识,就凭我汉室宗亲的身份,如何才能在这大争之世立足脚跟?可惜啊,文皇帝因为我的身份排斥我,当今天子也同样小肚鸡肠,我刘晔的才能难道就只能这样被埋没了吗?”

    毕竟谁也不是诸葛亮那样唯才是举,君主或者是当权者总会有不同的地方,魏国不同于蜀国,因为诸葛亮并非君主,他只是一个权臣而已,而曹叡则是一国之君,全国都要听从他的意志。

    因此,刘晔无论从身份还是年龄,都无法在第一线永远的驻足下去,是人总会老去,而刘晔也应该主动退出这阴暗的舞台,否则如果收手不住,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大鸿胪,您也想退出了吗?不过也好,大魏已经不缺您一个了,退出来的结果,总归是好的……”

 第177章 袁綝回都向宠外调

    喔——

    哈——

    成都练兵场内喊声震天,营中旌旗迎风飘扬,三度出征告捷的第十三营的将士们挥舞着手中利刃更加卖力,他们的意志与士气在这三次大战中磨练得犹如钢铁一样坚毅与硬实。

    自从姜维升任征西将军,并且在前段日子被刘禅授予假节之权后,他在军队中的地位水涨船高,许多低层将领都对姜维的军事才能格外仰慕,包括很多在军营内从军的名将之后。

    而第十三营里名将之后也是很多,诸如像赵广与赵统兄弟,糜威和法邈二人,他们都是名门将门之后,并且在这几次作战中也小有功绩,因而也得到诸多朝中将领的青睐。

    此刻,中军帐内。

    姜维坐在帅案前手持一卷《黄石公三略》仔细品读一番想到近期军中训练情况,于是向正坐在他右手边处理军务的宁随问道:

    “幼常,近几日军中训练如何?”

    “嗯,近期军中将士训练格外卖力,哪怕是各营将军们没有下达加强训练力度的命令,士卒们也都超出标准的完成了训练任务。”宁随对这些日子军队训练的情况颇为满意地回答道。

    这也令姜维十分满意与称赞,至少这些将士们没有因这三次大战翻身而感到骄傲自大,俗语说: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馁。

    踏踏——

    营外一阵马蹄声传来,姜维缓缓抬头,那营外来人掀开帐帘,定睛一看原来是前将军袁綝。

    于是姜维连忙站起身来向袁綝行礼道:

    “见过前将军。”

    “伯约,你我兄弟不必行此大礼,听闻你被陛下授予假节之权,又被封为平襄侯,真是让我为你感到高兴!”袁綝脸上充满着钦佩与祝福对姜维笑道。

    只不过这个时候袁綝不是应该在汉嘉练兵,怎么跑回成都来了?

    站在姜维身后的宁随颇为不解地走上前来向袁綝疑惑地问道:

    “前将军此时不是应该在汉嘉练兵,怎么回成都了?”

    “哦,丞相有令,让向宠前往汉嘉接替我继续练兵,我接替他掌管宫中禁卫之职,待两年后我二人再调换过来。”袁綝对站在那里的宁随颇为详细地解释道。

    其实让向宠去汉嘉练兵的原因不是因为诸葛亮,而是向宠主动要求叔父向朗接替袁綝在汉嘉练兵,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里颇有动乱,待动乱兴起,他好以此来建立功勋。

    由于向宠长时间于宫禁之地拱卫京师,在这里无法得到长久的发展,因此向宠主动要求将中领军的职权转让给即将回京调防的袁綝,自己则是前往汉嘉接替袁綝的练兵工作。

    而这也颇让宁随所疑惑,要知道中领军的职务在朝中大臣眼里那可是一块肥肉,很多人都对此十分眼馋,但因诸葛亮将向朗的侄子向宠放在了这个位置,这些人的声音也就由明面转向了暗面。

    “丞相真的答应了?”

    袁綝也对向宠和诸葛亮的意思感到奇怪,他摇了摇头亦是疑惑地说道:

    “其实我也很不理解,中领军可是人人都眼馋的位置,丞相竟然这么痛快就答应了向宠让他外调边镇……真是没办法理解。”

    但很快一旁的姜维却反应了过来,他对袁綝和宁随说道:

    “不,丞相之所以让向宠外调两年,是因为你的归来,要知道你前将军的职责是负责屯兵边境和典京师兵卫,而向宠中领军的职权也是执掌宫禁兵卫,你二人互相交替任职,朝中其他人便对宫中宿卫军无从下手。”

    这一点倒是让宁随瞬间闯出阴霾,他看向分析得头头是道的姜维颇为赞赏的点点头,没想到姜维的思维能灵活得这么快。

    站在那里的袁綝也对姜维的看法深感赞同,中领军这个位置看似官小,但是却能够调动皇宫中数千精锐宿卫,诸葛亮这么做,其实也是在为向宠缓解一定的压力。

    紧接着姜维拉着袁綝的胳膊来到帅案前,并且又吩咐营外士卒备好凉水,由于军中有禁酒令,因此只能让袁綝喝上一碗清澈甘甜的井水了。

    很快,营外士卒端着三碗从城外水井打来的水走了进来,将其放在姜维和袁綝以及宁随眼前桌案上便离开了营帐。

    几人坐在帐中互相品尝着这城外水井打来的凉水,袁綝举起这碗凉水一饮而尽大呼痛快,他看着姜维长舒一口气说道:

    “伯约,实话和你说,自从你要迎娶诸葛姑娘的消息在大汉传开后,同时朝中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而且大多都是有关于你的问题。”

    “我清楚,丞相也对我说了这些事情,不仅如此他的意思是让我多多拜访那些朝中大吏,尽可能让大汉各个政治集团趋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姜维对袁綝此言感同身受,这段日子他也承受了很多无形的压力,而这源头则是朝堂的纷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