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驾——

    踏踏踏——

    得知诸葛亮传自己前来武功水畔的姜维马不停蹄地便从左营只身赶到,当他赶到后才发现,原来今天是诸葛亮与敌将司马懿会面的日子。

    “丞相,末将来迟,还请丞相恕罪!”姜维将战马牵给上官雝后连忙走上前来看着坐在四轮车内的诸葛亮抱拳拜道。

    见到姜维赶到,诸葛亮微微一笑连说无妨,于是便让其在旁边等候道:

    “伯约啊,看到身后站在高台上的传令兵们了吗?待会儿亮每说一句话,你与站在亮周围的将军们一同喊出,让站在那高台的传令兵们复述给司马懿。”

    站在一旁的姜维顿时被这种操作给吓了一跳,实际上这并非是诸葛亮想弄的,而是对面司马懿想出的奇葩招数,无可奈何之下,诸葛亮也只能应着对方的意思去做了。

    而姜维看向诸葛亮周围的将军们足足有十多人,他不禁露出一丝无奈地表情,军中传闻司马懿乃是“乌龟大都督”,没想到这个“乌龟大都督”竟然这么奇葩……

    过了大概有一刻钟的时间,双方都已经准备就绪,司马懿看向对岸的诸葛亮高声喊道:

    “大魏雍凉大都督司马懿恭迎大汉丞相!久闻丞相大名,今日一见,丞相不愧是当世人杰也!”

    话音刚落,站在其周围的两个儿子和将军们一同高声复述着司马懿的话,这些人的声音落下,身后的传令兵扯着他们的嗓门向面前的蜀军营寨以最高亢的声音再度复述。

    听到对方向自己表达最崇高的敬意,诸葛亮不免一阵笑意,这司马懿的所作所为果然挺有趣,于是便挥着羽扇对面前的司马懿高声回应道:

    “亮亦是久闻大都督之名,今日得见,胜过梦中神交数年。”

    说罢,姜维等十多名将领一同高声复述着诸葛亮的话,当他们的话音落下,身后的传令兵便再度扯着嗓子以对方同样的音量向其做出回应。

    这一来二往,双方不仅在心气上斗劲,而且还在于双方喊叫声谁大谁小,经过初步交谈,诸葛亮大概明白了司马懿求见自己的真正原因,他想让诸葛亮自行退兵,不要再生杀伐,趁早投降为好。

    但诸葛亮却对此心平气和地向司马懿表明了自己的心迹回应道:

    “先帝在时,常常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如今亮继承先帝遗志兴复汉室,并非自茧作缚穷兵黩武。

    大汉历经四百年兴衰,但先帝却常常想使大汉再度呈现如同高祖,汉武与光武帝那样的盛世,亮纵使行逆天之为,也要报先帝知遇之恩!”

    听完诸葛亮这番话,司马懿顿时沉默了,他没有想到诸葛亮竟然是这样一个志虑忠纯,一心为国的忠臣,可这些在他司马懿眼里却成了愚忠。

    在司马懿的认知当中,天下统一乃大势所趋,天意而定,然诸葛亮却偏偏要逆天而为以报刘备知遇之恩与兴复汉室之志,这不过是一丝幻想而已。

    只是接下来的喊话,让诸葛亮心头一紧,司马懿双眼如同虎豹一般盯着诸葛亮突然高声喊道:

    “丞相,北伐未免有些太过急促了吧!你口口声声说为天下苍生,那么你是否为你麾下的军民百姓着想了呢?

    我还是一句话,发动无谓的战争乃是穷兵黩武之举,何况丞相如今深入五丈原,那么倘若在下振臂一挥断你粮道,丞相还要再打下去吗?!仔细考虑考虑吧,是打还是退,我司马懿奉陪到底!”

    。

 第254章 卧龙冢虎素昧平生

    飕飕——

    一阵冷风袭来,却也并没有让在场的两名统帅感到一丝丝的凉意,反而心中的那种热情越发的洋溢起来,诸葛亮这时忽然站起来走到江畔边望向眼前的司马懿不免一阵感叹道:

    “司马仲达,你我素昧平生,今日得见便让亮心中清楚,你注定是亮一生最后之敌……”

    说罢,司马懿在对岸也站起身来到江畔,两人隔岸相望互相向彼此拱手行礼,也算是对彼此的尊重。

    紧接着,诸葛亮便回头命姜维马上准备与司马懿的首次交锋,通过此次交谈来看乃是无声胜有声,司马懿虽然表面上说说场面话,但这其中却有大用意。

    回到中军帐后,诸葛亮挥着羽扇颇为镇定,脸色也变得很是复杂,站在周围的将领与文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诸葛亮究竟是怎么了,于是便纷纷看向站在那里的姜维,让他先行开口询问到底是什么情况。

    “………丞相因何而如此沉默?”姜维见在场众人纷纷看向自己,便抬头对满脸沉默的诸葛亮开口问道。

    而沉吟良久的诸葛亮这时也反应过来,周围的将领们都用一种异样且疑惑的目光看着自己,于是他接着摇了摇羽扇对众人缓缓说道:

    “司马懿,深不可测也……从亮与他对话来看,此人对我大汉研究颇深,而且不知为何,亮总有一种预感,司马懿可能会成为我大汉头号劲敌。”

    “丞相,区区一个司马仲达而已,用不着如此紧张吧?”站在右侧的后将军高翔觉得诸葛亮应该是多虑了,一个被皇帝和宗亲打压极深闹得天下皆知的司马懿能有什么能耐成为大汉的敌人?

    但是站在左侧的姜维却认为高翔太过武断,于是便用一种缓和的语气向其进行了反驳:

    “后将军,司马懿此人您不是不知道,曹孟德早年数次征辟于他都推托不就,最后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其才被迫出仕。

    而且在曹丕与曹叡两朝虽说对他是又信任重用又忌惮弃用,但是一旦重用其人,难道诸位忘了曹真重病,司马懿顶替上阵了吗?

    但我想,司马懿刚刚说的那番话,末将应当是听明白了,能说出这种话的人都抱着必胜的决心来与他的敌人决一死战,可想而知……”

    “伯约说得极是,司马懿绝非善类,最起码要比在座的诸位想得还要复杂,看来我们要面对的敌手恐怕要比曹真更为棘手。”诸葛亮心里顿时一紧,他感觉到一种压迫感在周围不断挤压着他,这是诸葛亮自出山以来从未感到过的紧张。

    而这时,魏营又派人来奉上一封书信,还是司马懿写给诸葛亮的,坐在帅案前的诸葛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手上书信接下后缓缓拆开仔细阅读一番。

    信上所说皆是如今蜀国内部矛盾隐患,而且通过近期传出的情报来看,诸葛亮重新启用李严担任全军运粮官转运粮草这件事情就是大错特错。

    司马懿承认诸葛亮是在缓和与政敌的矛盾,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相信了李严,但李严同为刘备所制定的辅政大臣,能屈居于人下吗?

    不仅如此,司马懿还十分大方地向诸葛亮透露了自己身为辅政大臣的痛楚与困难,自己才能出众却被处处打压,总算能够出镇长安,却又受到一群宗亲将领们的监视。

    他并不像诸葛亮那样能够随意的号令全军出兵杀伐,这也就成了司马懿一生最难达到的顶峰,信中的末尾还写了一段话,但又仿佛并不是给诸葛亮写的,这上面写道:

    “孔明,不要轻易地倒下,待我有朝一日的地位与权势能够真正的同你抗衡,就是你我二人一决胜负的日子!”

    却没想到堂堂“乌龟大都督”司马懿竟然也会写下如此狂傲的话语,但是就现在而言,姑且不说曹叡能否让他做到那个位置,就连魏国各个宗室也未必让他如愿,如何与他抗衡?

    但是司马懿从一开始就错了,诸葛亮所拥有的权势与地位并不是想位极人臣把持朝政做一个同董卓那样的权臣,而是想借助于这个身份去完成属于他们那一代人的愿望,然后再把权力安安稳稳地过渡到真正的当权者手中。

    这些话,诸葛亮都写在了回信里,站在那里的张虎见其放下毛笔将书信折叠起来放进袋中递给他后,坐在帅案前的诸葛亮口气颇为缓和地对张虎说道:

    “还请张将军告诉大都督,“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亮随时与诸位大汉将士同甘苦共进退!”

    “………末将告退。”张虎接下诸葛亮亲笔写出的书信怔了怔,周围的蜀军将领们纷纷都透露着一种令人心生激昂的感觉,站在那里的张虎被这种气氛略微感染,而后便抬腿离开了这里。

    ………

    魏军营寨内,所有将领们都在等待着与蜀军进行一场殊死决战,只待司马懿一声令下,他们便能倾巢出动一举向蜀军战营冲杀而去。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说这些话的将领大多都是皇室宗亲,司马懿与张郃这两位主将竟然出奇一致的沉默,而曹绫站在他们身旁同样也是低头沉思。

    左侧的曹肇站了出来对眼前无比沉默的三人高声拜道:

    “几位如若不肯下令出战,末将愿率领诸位将军出寨与蜀军打上一场!”

    “长平侯,本督军令如此,你还敢抗命不遵?”司马懿的眼神突然变得格外凛冽,那如鹰似虎般的双眼随时都能将人压迫至死,鹰视狼顾果然名不虚传。

    见司马懿开始放狠,在场的所有宗亲将领们纷纷用比他更要凛冽的眼光开始进行反击,这下营帐内瞬间成了一片僵局。

    当张虎迈进中军帐的那一刻看到眼前这一幕高声制止道:

    “大都督,诸位将军!诸葛亮回信,还请诸位验看!”

    说着,众人这才放下敌意之心,曹绫首先接下那封书信仔细验看,果不其然,诸葛亮已经看破司马懿部署的一切,并且打算做鱼死网破的准备与他们进行决一死战。

    站在众人身边的张虎又对在场将领们把诸葛亮说的话转达给了他们道:

    “诸位,我在离开诸葛亮大营之前,他特意送了一句话给大都督,说“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还请大都督放马过来,他要与这里的所有大汉将士同甘苦共进退!”

    “………”司马懿听完这番话,瞬间觉得自己写给他的信充满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看来诸葛亮此人注定要成为他司马懿一生之敌,于是他抬头看着眼前的所有人令道:“传令下去,各营备战,明日与蜀军正面交锋!”

    。

 第255章 伯约受命四路伐郭

    “伯约,文长已经出兵绥阳小谷,亮命你率麾下第十三营脱离本军向北原抢占先机。”诸葛亮这时站了出来看向身后的地图指着五丈原以北的北原城令道:“高翔,上官雝和袁綝,你三人统第十一营和第三营还有第十四营伴随伯约所部一同前去!”

    由于上官雝本人乃是魏国降将,并且其人文武双全,才能兼备,因其征战勇敢,在北伐军中行中军司马一职,但他实际军务则是行中护军和讨寇将军,麾下掌第十四营兵马。

    但这样分配的话,中军主力岂不是没有上将镇守了,姜维和其他三将连忙站出来向诸葛亮请求调整一下,这并非是临阵退缩,而是一旦他们这些重将离开这里,那些后生小辈们能否担起重任还是另一说。

    “丞相,我愿留下来,让伯约他们几个去。”袁綝向诸葛亮拱手拜道。

    坐在那里的诸葛亮见他们几人互相请求留下守护中军,他当然知道这几个人并不放心,不过由于战局紧张转瞬即逝,因此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北原,只有拿下此地,安定马岱那面便能与这边直接进行汇合。

    而且得到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