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2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郭淮被军医拉了进来,看到躺在那里的斥候瞬间走上前来抚摸他的肩膀亲切地说道:
“莫动,你们一行七人究竟发生了什么?天水城中究竟有什么价值的情报?”
“………刺史,诸葛亮…诸葛亮的大军根本就没撤,他们,他们全都在天水城里……”躺在那里的斥候把他们整整一天所见所闻都对郭淮如实交代出来不敢说出任何谎言来蒙骗于他。
听完斥候他们所探查到的“真实”情报,郭淮瞬间恍然大悟,怪不得三天三夜轮番攻城怎么就拿不下来这一座城,原来诸葛亮佯做撤退就是为了吸引他们在天水浪费时间。
这下他彻底明白其中道理,坐在那里的郭淮瞬间来到中军帐向司马懿汇报这个情报,但这时的司马懿却瘫坐在帅座上把玩着一把扇子。
当看到郭淮神色匆匆地闯进营帐,他那深邃的眼神移向郭淮的身上,脸色颇为镇定地问道:
“伯济脸色匆忙,且又深夜闯入中军帐见本督,想来是有什么大事吧?”
第427章 迅速转移魏敌傻眼
“快撤!撤!”姜维与句扶两人守在天水西门等到最后一人顺利撤出才跟随大部队离开这座令他们为之惊心动魄的天水城。
在冲出敌军包围圈的计划当中,他们特意挑选天水西南方向的群山环抱的地形,目的就是为了躲避身后魏军追击,当然还是避免敌军骑兵追击他们,利用这种群山地形优势,蜀军可以尽快摆脱追兵。
由于姜维是天水本地人,对于这周围方圆百里的地形地势可谓是了如指掌,魏军十数万人兵围城池三天之久,守军一万兵马现在打得只剩下不到四千人,而且还有一半人马身受轻伤,如果不抄这种骑兵无法发挥作用的山路,恐怕魏军一旦反应过神,他们必死无疑。
负责探查夏侯惠大营的蜀军斥候这时也已经赶回本军营中随同撤出,并且柳隐将探查得到的消息对姜维与郝昭二人汇报一番:
“伯约,夏侯惠因曹楷被我一箭射杀而胆怯不敢轻易出兵,他麾下的部队士气低迷,这么多天以来只在大营周围方圆三里内巡逻。
因此我等不必顾虑夏侯惠会派兵追杀我们,即使是派兵追赶上来,他们也不会追得太紧。且主将被杀,三军动乱,夏侯惠此人不擅掌军,只图固守……”
对待柳隐的一番清晰明确的解释,姜维自然是欣慰之至的,要知道他与句扶是最先与自己搭档配伙的将领,在这三年血与火的考验之中早就已经磨合为石,他们之间的信任与感情可以说得上是坚如磐石。
“嗯……传令各部将士,一路上禁止出声,脚步放缓,我们的行动要做到万无一失,现在的我们仍然在敌军包围圈之内,绝对不能出现一丝失误!”姜维对其所做出的探报解释感到十分满意,并且对于部队行军事项再次做出严格要求。
…………
而这时的魏军大营内还在研究天水城内的事情,郭淮与司马懿两人在帐中争论整整半个时辰,司马懿怀疑是姜维的诡计,但却又不敢绝对肯定,只因为这三天数路大军一起进攻根本毫无进展。
就凭这一点,司马懿可以相信这个几人拼死都要带出的情报,但心性多疑的他却仍然抱有一丝顾虑,而郭淮却认为大军在这里消耗时间太久,如果调兵南下将天水围在其中,那么对于他们这场仗来说是相当有利的。
可是司马懿却依旧无动于衷,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些许狡黠与怀疑,于是便站起身来对郭淮很是谨慎地说道:
“伯济,你立刻再派几人去打探打探,确认城内诸葛亮的确在此,再执行你的方案如何?”
“好!我这就派人去探。”郭淮见司马懿终于肯松口让他派人前去一探,于是便亲自率领几个斥候出营前去天水打探一番。
可当他们来到城前时,看到天水城上挂着一面大旗,凭借着月光看向那面旗帜的字样——汉丞相诸葛亮。
这下他们终于肯相信这座城内驻扎的不是小股部队,而是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前几天从城内传出的消息是假的。
但他们并没有提前离开这里,而是继续观察着城上动向,由于黑夜视线范围太窄,不仅如此蜀军并没有点燃火把,使得他们的视线只能看得到轮廓。
“李豫,你眼神好使,看看这城上的兵力如何?”郭淮三天三夜没有睡一天好觉,眼睛看东西也有些不太清晰,于是便让斥候校尉李豫观察一番这城上情况。
不仅如此,郭淮还带着于临前来一起探查,蹲在草丛中的于临双眼瞪得溜圆,他看着城上的士兵轮廓对身边的郭淮提醒道:
“将军,那的确是蜀军士卒,就是……隔了这么长时间他们怎么不动弹?”
“什么?不动弹?”郭淮听到于临的提醒瞬间提起精神睁大眼睛死死的盯着城上的状况,看看他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
可是由于视线范围太窄,而且郭淮眼睛过于干燥根本看不清楚任何东西,所以只能让李豫去看上一看,或许是他们在偷懒睡觉。
“让我看看……”李豫趴在草丛上望向面前城墙的蜀军士卒,可依旧过了半天那些人一动没动,他有些怀疑地对郭淮说道:“将军,有些蹊跷,这群人怎么一动不动?”
听到李豫也是这么说,郭淮心生怀疑,于是便命令他们暂时撤出这里,由于黑夜期间他们并不能确认城内真实情况,或许这是诸葛亮的诡计骗他们进城,好让他们打一个伏击。
…………
三个时辰过去后,天蒙蒙亮,郭淮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就从军帐卧榻来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他那双惺忪的眼睛经过这两个时辰的休息仍然干燥,但也顾不得那么多,直接穿好铠甲来到中军帐准备擂鼓聚将。
咚咚咚——
军中三通鼓响起,各营将领听到鼓声纷纷起床穿好铠甲来到中军帐准备议事,当全营将领齐聚一堂后,郭淮当即下令派兵攻城,看看蜀军究竟有什么阴谋诡计。
说罢,四门魏军兵马又一次兵临城下,但他们这次并没有与对方多费口舌,直接率领大军攻上天水,可这一路打下来他们并没有发现蜀军,也没有遭受任何阻击,这下该轮到郭淮傻眼了。
“什么?!疑兵!那这么说……诸葛亮留在此地的消息是假的?!”郭淮得到前线来报瞬间气得头昏脑涨不知所措,他右手捂着额头对站在面前的传令兵高声吼道:“迅速控制城池,给我搜查此城每家每户,看看有没有活的!我就不相信这么大座城他们能飞了不成!”
得知天水城乃是一座空城的消息,郭淮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个现实,而且诸葛亮留守此地的消息已经被证实,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偏差失误?或者说这一切都是姜维一手安排的策略?
过了大概一个时辰的时间,城内传来消息,蜀军主力早在大半个月前就已经全部撤出,诸葛亮三天前率领魏延离开了这里,不仅如此还把曹肇也一起带了出去。
而且,每家每户都找到了一具或者三具尸体,他们身着蜀军甲胄,手上还拿着一把短刀,地面上尽是流淌的鲜血,看血迹他们应该是刚死去不久,郭淮呆呆地坐在将案上座满脸难以置信道:
“难不成我郭淮让他姜伯约给蒙了不成!啊!?告诉我!是不是?!姜维,姜维啊!真不愧是我看中的人才,哈哈哈哈……好!既然你敢这么做,那我可就手下不留情了!
传令下去,所有兵马准备追击敌军,我要去一趟中军帐禀报大都督,这件事情对于我军至关重要,如果失去战机,那此战对于我大魏来说将会是一次可惜的战争!”
第428章 占据天水西城之事
魏军占据天水后,他们在这一片区域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探查与搜索,结果是蜀军已经全都撤出,这方圆百里除了魏国大军,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座空城。
待司马懿率领主力部队入驻天水时,姜维所部此刻早就已经挑出敌军的包围圈,正在以全速向被魏军围攻的西城赶去,而这时诸葛亮也抵达西城指挥此地作战。
坐在军帐内的诸葛亮看着眼前周围尽是受伤的将领们瞬间感到惋惜与自责,命令是他下的,人他也一个没派,这群忠贞报国的将士们为了挡住魏军的强烈进攻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身为主将的上官雝曾经为魏国官吏又是天水名门望族,其志向远大,誓要还天下太平,因此而投入大汉之中为他所许下的誓愿不断努力且奋斗,看着他受伤的模样,诸葛亮心中百般滋味。
踏踏踏——
希律律——
营帐外,刚刚出去巡营的杨仪迈着大步掀开帐帘走进营内,看着周围一片死寂的模样,其内心也顿感不是滋味,但他还是要把这么长时间来西城兵力损失的全部情况告知于诸葛亮。
“丞相,下官刚刚巡营统计西城将士伤亡和作战情况,哎!太惨烈了……”杨仪拿着手上汇总的书简已经不敢再说下去,只是走上前去把它亲自交给诸葛亮的手中,看着眼前折去一臂的上官雝,他满怀敬畏之心地向其拜道:“将军节哀顺变,杨仪对诸位将士拼死与敌军奋战表示由衷敬佩。”
接下这封书简后,诸葛亮将它全部展开,光登记在册的将士姓名籍贯就多达九千余人,而多出的那一千人是临时充当战兵的民夫,他们在这场作战中也付出相当代价。
看着这些人名被无情地抹掉下去,诸葛亮那双深邃的眼睛里不觉泛出泪花,滴滴泪水落在这封“花名册”上,其伤心自责与痛苦之情顿时让帐中所有将领都忍不住为之默哀。
站在他们中间的杨仪真正见识到战场的残酷与将士们为国拼死一战的场面,其内心的偏见与无知也瞬间云消雾散,取而代之的是尊重与敬畏,但他心里十分清楚,现在并不是哭泣的时候。
“丞相节哀,诸位将军节哀!镇守西城之大汉将士与魏贼大军拼死血战整整两个月,兵力伤亡多达七千,能战之兵仅不足千人。”
杨仪趁这一口气将他刚刚还得知的消息对这座营帐中的所有将领都交代了出来,他那曾经极其狡黠与轻蔑的脸色也变得格外敬重,眼神中的偏见也被敬畏所代替。
听着这些数字,诸葛亮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缓缓起身对上官雝很是敬重地拜道:
“上官将军为大汉北伐事业率数千兵马抵挡魏军精锐两个月,此举其心赤诚可鉴!
然伤亡惨重,乃皆亮之过错,与上官将军无关,战死沙场之将士乃我大汉功勋,定要发放抚恤,善待其家属。
将军一心体国,不惜身躯伤痛亲自冒矢迎敌,此乃忠贞之将军,请受亮一拜!”
见诸葛亮竟然向自己行礼,上官雝顿时手忙脚乱,他那只已经抬不起来的右手这时被左手强行拉起向其抱拳行礼颇为惶恐谦逊地回应道:
“末将能得丞相赏识不胜惶恐,能守住此城皆是列位将士拼死报国而得,非末将一人之功!若要请功,末将应当为在场这些拼死杀敌的将军们请功,为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请功!”
“好!不愧是我大汉将领,真乃万丈豪情!”这时,营外忽然传来一阵瓮声,只见帐帘被掀开,那正是魏延从营外归来,却听其对诸葛亮开口拜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