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都是有私心的,上官雝身为将领,但他也是个活生生的人。身为军将,哪个不想单独领兵征战沙场立得功名威震敌国?这一个要求,对于在场所有将领来说十分困难,但上官雝却提出来了。

    在大帐中左右踱步的诸葛亮正在深思熟虑着这件事情,建立大汉第十六营是需要征得全军中高级将领以上的建议,而后才能宣布能否创立,但他是一个例外,为大汉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即使是不同意,他也答应了!

    “传令,从即日起!大汉暂时设立第十六营,上官雝为此军主将,谁敢为此有埋怨之声,尽管找亮!”诸葛亮这时忽然驻足魏延面前,两人互相对视一眼确定此事能否之后,诸葛亮当即拍板定案,宣布创立第十六营。

    听到这个命令,上官雝内心中的沉重算是彻底瓦解,只要有这个身份,他就能够在战场上发挥优势,这并非是自己的私心,实际上他是想要以这支队伍的旗号来迷惑敌军。

    众所周知大汉十五个营,九个营都在前线作战,如果被对方看出破绽,历城伏击可能会陷入破产的境地当中,因此上官雝才想出要第十六营的正规番号来充当主力部队吸引敌军。

    当然,无心知道这其中原因的将领们对他的请求也表示同情与赞同,上官雝一心为国征战多年,最后却得不到他身为战将应有的归宿,实在是令人有些寒心,所幸的是诸葛亮答应了他的请求。

    “所有将领听着,从你们军中分别抽出千人补充给上官将军,从今天开始,他麾下的第十六营就是我大汉正规作战序列!”

 第434章 兵围西城一退再退

    十月二十三日清晨这天,蜀军斥候探得魏军主力在西城北部和东部两个地区下寨,北寨乃是司马懿提领中军所驻营寨,东寨则是张合率部驻扎营寨。

    由于先前准备并不充分,所以诸葛亮在率队撤离西城的选将与兵力留下多少情况多做了一些功夫和要求,在二十三日这天算是把所有将士都部署完毕。

    深夜时分,趁敌军没有展开对西城的全面进攻,诸葛亮命魏延率领各部兵马先行撤出,自己则是率领断后部队紧随其后。

    临行前,诸葛亮找到上官雝对其千叮咛万嘱咐,如果城池危在旦夕即将沦陷,一定要在这之前保住性命退出城池,哪怕是没有完成使命也要撤出。

    “你是大汉的功臣,亮不忍你战死沙场,但也只有你能够与魏军斡旋一二,西城重镇你镇守两月未失,如今面对魏军十数万雄师陈兵西城,定要以主力的身份吸引住司马懿。

    倘若不成,你也一定要率兵撤出西城,保全这些将士的性命,同时大汉也无法再遭到你这样的大将战死沙场的打击。”

    这些话在诸葛亮口中说出字字戳心,上官雝很清楚这是在安慰他,同样在话语间也听出丞相的言外之意,他已经看出上官雝自己的本意,申请第十六营番号不是他的目的,实际上他想以这个主力部队番号来吸引敌军注意力。

    如此一来,魏军就会受到这支主力部队的迷惑而不敢轻易攻城,他们在天水已经受到一次疑城骗局,如果这次猜测不准贸然进攻,对于魏军来说无外乎两种结局:要么被打得体无完肤,要么深陷西城无法突破。

    …………

    这时,魏军北寨中军帐内。

    由于西城久攻不下,曹绫只能带队返回中军待命,而邓艾的计策也做了一个调整,并且对司马懿进行了解释,谁曾想这个大胆的策略竟然会被批准。

    大喜过望的邓艾立即带领两万兵力脱离大军不知所踪,而且邓艾在临走前只带走了苏宁和田虎二将,至于是什么计划,营中大部分将领都不从得知。

    现在的中军帐内只有曹绫与郭淮以及司马懿三人,却见那司马懿脸色深沉且又感到理所当然带有偏见意味地说道:

    “公主,近些日子辛苦您了,这场作战削弱西城主力部队绝大部分兵马,您功不可没呀。”

    “………呵呵,大都督说笑了,西城哪里有什么主力部队,您若说绫无能,那也是理所应当,只是……”曹绫面对眼前极其令人厌烦的司马懿淡淡地说道:“我早就调动上庸和新城两地兵马至斜谷道,在昨天正午时分对敌展开攻势,现在已经是我军囊中之物了。”

    这件事情他确实是不知道,一直以为曹绫围攻西城不下是因为她无能指挥而导致,实际上她竟然还有这一手准备?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但同样也让司马懿不觉提防了起来。

    站在对面的郭淮对曹绫的长远策略感到钦佩不已,以牺牲攻取西城为代价来换斜谷道的夺取,着实让人觉得棋高一着,要知道堵塞斜谷道的代价就是迫使蜀军绕远路向阴平道与武都道推进。

    坐在上座的司马懿那原本比较轻视的眼神瞬间警惕起来,脸色虽然变化不明显,但可以从细微变化看出他的确有些感到惊讶,沉默半刻后,司马懿露出一丝笑容颇为敬佩地回应道:

    “公主眼光长远,懿领教了!”

    “大都督谬赞,大军之战还赖您指挥调度之力,绫所作所为,皆是为大魏反击诸葛亮所考虑。”曹绫脸上露出一丝冷漠的笑容,这或许就是武皇帝的化身,料敌先机于千里之外。

    在得知斜谷道被夺的消息之后,司马懿也不再多做掩饰,他的目的不是杀诸葛亮,也不是聚歼对方主力,而是要让对方既受到损失又不得不退兵罢战。

    于是其令郭淮率领军中半数以上将领同东寨张合围攻西城,三天内务必将城池攻破不得有误。

    得到军令的郭淮微微点头回应着司马懿,要知道现在的战况已经是一边倒,这个时候不怎么想着断诸葛亮祁山退路,反而消耗时间打西城。

    但这也是曹绫所不能控制的局面,曹叡下的密诏是司马懿使得大军兵败如山倒,让张合提领大军指挥,可现在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裁撤他的统帅地位。

    说罢,郭淮便离开营寨来到大帐传令各部将领率营中半数兵马全部出动向西城展开攻势。

    “大都督,您觉得此战能不能将蜀军主力全歼?”曹绫这时挑了挑眉对眼前陷入沉默的司马懿饶有兴趣地问道。

    听到曹绫如此发问,司马懿实际上是想回答不能的,但毕竟她是皇亲国戚,得罪了她无异于是得罪曹叡,所以他颇为委婉折中地回应道:

    “那就需要看诸葛亮的布局是如何的了,若敌布局完备,将我军挡在蜀国边境之外,那可就无法全歼。

    但倘若敌战略失误,懿可以迅速出击将诸葛亮主力彻底包围从而达到歼灭目的,可根据情报来看,诸葛亮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部撤回阴平与武都……”

    “呵呵,那是诸葛亮在虚张声势,如果他要是撤兵,我军怎么可能不会不知道?根据前些日子的情报来看,诸葛亮的部队撤往阴平和武都道中失踪,但这并不排除卷土重来发动突袭的可能性。”曹绫在大局战略上具有相当眼光,她一眼看出诸葛亮的意图,但却无法确定对方主力究竟在哪里。

    实际上这个问题他怎么会不清楚,一个小丫头能够了解这么多已经让人感到大吃一惊,就连诸葛亮的动向捕捉都如此清晰,这让司马懿不禁觉得自己应当注意言行,小心谨慎提防眼前这个大魏公主了。

    更何况,诸葛亮主力失踪一事他暗中派次子司马昭打探过,可没有任何结果,其中有一个消息是敌军部队北上南安支援那里的作战,其他的消息就无从得知,就连敌军主力会从哪里突然出来都不知道。

    所以,司马懿把大军分为两个部分南下不是没有根据,怕就怕在诸葛亮打算破釜沉舟,趁着自家主力不备南下攻城,他们突然发动袭击来扰乱军心,并且就此机会将中军帐一锅端,这种策略是战争中最为阴毒的一招。

    坐在上座的司马懿神情恍惚,嘴中不知不觉地呢喃道:

    “诸葛亮……我有时候真搞不懂你的想法啊……”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

 第435章 历城汇合伏兵待命

    数日后,诸葛亮率领部分兵力一路南下至历城,但途中得知斜谷道巴西太守阎芝与魏将贾栩、高祚所部一万兵马血战三日守寨不力,致使斜谷道全部落入魏军之手。

    这个消息在一定程度上是令人感到有些吃惊的,但在诸葛亮的眼里却是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斜谷道被魏军所夺,对于整个蜀军北伐作战是不利的。

    倘若换位思考,大半主力部队都已经绕路阴平道与武都道辗转历城,其身后即是汉中,他们就根本不用再顾及到斜谷道的得失,因为他们有信心将司马懿的主力在此地一网打尽。

    在这期间,身在汉中官邸实为囚禁待罪的李严得到诸葛亮连战连败,并且已经从天水退往西城的消息,他走在庭院里长舒短叹,望着满是阴霾的天空不断悲呼。

    “苍天呐,大汉国运危在旦夕矣!请您平息怒火,还大汉国运昌隆太平之日吧!!!”

    轰隆隆——

    咔嚓——

    却听空中隐隐雷响,那声音像极了天龙咆哮,雷声既过,忽然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站在庭院中间走廊的李严看着那道雷电脸上露出痛苦地悲伤,他抬着右手指着天空破口大骂道:

    “苍天!难道你也不助大汉?!呵呵呵呵!哈哈哈哈……!!!诸葛亮,诸葛亮!!你这自以为是的家伙,魏国实力强盛,纵使取得应有的战果又如何!还不是要被对方夺取领土……”

    而这一切,都被在庭院门外的蒋琬全部听到,站在门槛石前的他被李严所言气得想当场训斥他一顿,可他忍住了自己的冲动,现在正是战况吃紧之时,自己决不能有任何马虎。

    于是他便返回议事厅继续处理有关于粮草转运的事务,那时已经接近下午,但正当蒋琬坐在书案上座提起笔准备草拟粮草运输简报的那一刻,忽然门外小吏传来消息。

    却见小吏迈着大步脸色颇为着急地来到蒋琬面前拱手拜道:

    “将军,门外有一人,自称是永安都督参军伊凡,说要经过汉中面见丞相禀报军情,您看……”

    “伊凡?是前段日子吴国使臣赵咨带回来的那个伊凡吗?听说他是已故昭文将军伊籍次子,当年荆州之战尚且年幼留在长沙,最后没能逃脱吴国魔爪被潘浚带到吴国,却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这小子还能回到大汉。”蒋琬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比较在意的,毕竟伊凡身份特殊,再是久居吴国深受潘浚庇护,谁也不知道他身份究竟如何。

    站在那里的小吏听蒋琬如此分析,于是便凭着自己的判断打算将伊凡轰走,可蒋琬却直接拉回小吏让他恭敬地把人请到这里来,不要以粗相待。

    待小吏离开片刻功夫,眼前门外踏进一人,蒋琬抬头看向面前走来的那步履轻盈且体态强健的年轻人露出些许笑容,不愧是伊籍的儿子,真当气宇非凡。

    只见其站在蒋琬面前,脸上露出久违地笑容向坐在书案上座的抚军将军蒋琬抱拳拜道:

    “下官伊凡,见过抚军将军!”

    “哦!哈哈哈……听那小吏言,你自称伊凡,老夫当即想起机伯次子就是此名……而永安都督参军,正是陈叔至所安排的官职,因此老夫就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