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愤怒的怒骂声非但不气,反而还很高兴,针对他这种人,就不应该用常规办法对付自己。

    看着如此厚颜无耻的老臧霸,孙韶是彻底没了脾气,想了想现在除回到大营接受惩罚以外,貌似没有别的办法来打下寿春南门,于是他便命令大军全都退出这里,这场寿春攻防就暂时先告一段落了。

 第451章 太子亲征循循诱敌

    “意料之中的事情,镇北将军冒矢杀敌将功抵过,不予追究他的军令状,只愿他在后续作战当中能够重视我军的敌人。”陆逊坐在帅座上对孙韶被臧霸所部打了个突袭感到理所应当,毕竟魏军之中还有许多像满宠这样的宿将。

    而且臧霸早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其军事实力与战功卓著更是当今魏国元老,当初在曹丕南征时,若非曹仁与曹休所部战况不利无法接应已经打过长江的臧霸,估计这个时候的濡须口以北地界已经是魏国领土了。

    踏踏——

    哗啦啦——

    却听营外传来阵阵马蹄声,在场众将便知道是孙韶带兵退了回来,只见帐帘被其掀起,孙韶、留赞与诸葛融三人此刻灰头土脸的走进中军帐内来到陆逊面前颇为无可奈何地说道:

    “我等未能攻破寿春南门,请上大将军降罪!”

    “好了,念公礼兄亲冒矢石登城杀敌,上大将军对你们立下的军令状不予追究,但望几位在下一步作战当中能重视我军敌人。”坐在陆逊身边的太子孙登面对眼前脸色紧绷的三人颇为和善地劝慰道。

    但孙韶却感到蒙受巨大的屈辱,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却没能完成,最后反倒还要让那陆逊来替自己解围让出一步台阶,于是他那不服气的心理再一次冲击着他的内心,又向陆逊抱拳请战道:

    “上大将军,下次攻城,请还以我孙韶为先锋!”

    “……公礼,别太上心,这只不过是一场失利而已,大不了重整旗鼓再次来过,没必要这样。”左将军朱桓这时也对孙韶的较劲感到有些不安,生怕他与陆逊二人起了冲突。

    本来北伐打得那叫一路凯歌,倘若自家发生内讧,最后看笑话的不还是对面的夏侯儒吗?朱桓也分得轻重缓急,在这个时候决不能因为一战失利而过于计较得失。

    紧接着骠骑将军步骘也走上前来劝说孙韶不要因为一次失利而耿耿于怀,他们其实清楚这一切,孙韶本应该能再上一步,却没想到被陆逊这个外来人捷足先登。

    但对于孙韶的想法,坐在陆逊身边的孙登也深受体会。在三天前,孙权写了一封家书通过信使送到前线中来,信的内容很简洁,但核心是想让他亲自上战场积累经验,日后他继承大统能够进一步笼络武将们的心。

    现在朝中上下对于武将们的看法有些问题,文官们认为应当削弱他们的军权,避免重现当年外戚专权,太子无法驾驭这群骄傲自矜的将领们。

    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孙权想了一夜,于是才决定写下他心中所期待的事情,利用这封家书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来影响儿子孙登。

    “………父皇…”孙登想到这里,他忽然对身旁的陆逊有些顾虑地开口说道:“上大将军,孤……能否亲自坐镇前线?”

    “殿下?您……”陆逊对孙登的话感到有些惊讶,但仔细想想他为什么随军出征,也就能够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在场众将听到孙登想要上战场的话瞬间劝谏于他说战场凶险,决不能让太子殿下以身涉险,更何况一旦出现任何差错,那将是大吴之损失。

    实际上这群人也害怕承担一系列的责任,太子倘若亲自上战场被敌军伤到或者是杀死,就凭孙权的暴脾气完全能把他们全都拉出去砍了。

    孙登自然清楚这些人是不会同意的,于是自己沉着气把放在袖袋中的书信拿了出来,而后对在场众将们开口说道:

    “诸位将军,孤知你等心系孤之安危,但孤身为当朝太子,此来前线又所为何?还请列位心晓孤之愿望。”

    说罢,陆逊将那封书信拆开仔细读了一遍之后,而后叹了一口气微微摇头,现在的他可以说是进退两难,要么让孙登带一支兵马上阵,要么隐瞒下来把战功加在孙登身上。

    可孙权心性多疑,越到老年之时越要刨根问底,因此孙登不上战场是最容易受到孙权责罚的,可如果让他上战场万一出现差错该当如何?这让众人陷入了沉思。

    “上大将军,承蒙您的教导,孤感激不尽,只为大吴将士之军心,倘若孤出现在将士之中指挥作战,士气必定大振!”孙登的眼神之中充满了坚毅与果断,他已经做好一切准备,只等陆逊同意他带领一支大军出阵迎敌。

    看着孙登的眼神如此之坚定,陆逊咬了咬牙看向站在右侧的左将军朱桓和卫将军全琮很是严肃地令道:

    “休穆,子璜!命你二人率领三万大军追随太子殿下,倘若殿下出现任何闪失,你们就都不用回来了!”

    “诺!”二将深感压力,如果保护不好孙登,那他两人的脑袋可就保不住了,到时候自己再与孙权有何等姻亲面对这件事情也无济于事。

    见陆逊答应自己的请求,孙登站起身来面对陆逊深深一拜,而后来到铠甲架将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铠甲命人穿在身上,这一刻的孙登不再是武将们口中的文弱太子,而是铁骨铮铮的大吴上将!

    换好披挂的孙登此时显得威风凛凛,却没曾想他这个文弱太子如今也有走上战场指挥作战的一天,这不仅仅是父亲的期待,更是他的愿望,他肩负着大吴未来的国运,这将是一场命运之战。

    “众将听令!朱桓将军提一万兵力为先锋,全琮将军提一万为后军,太史亨与周邵分别率领三千步卒为左右军,其余各部为中军,在十天之内务必攻下寿春!”

    听着孙登井然有序的军令,这些将领们不禁露出一丝赞许的眼光承认孙登的确拥有战将风范,但却不知道她真实水平究竟如何。

    只见得到命令的将领们纷纷站了出来向面前身披甲胄的孙登抱拳回应道:

    “末将领命!”

    很快,孙登这个吴国太子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寿春城内,魏将们对于这件事情感到颇为稀奇,不是说吴国太子孙登乃是文弱之人,不能上战场与敌厮杀作战吗?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率兵坐镇前线与他们交手?

    “满将军,您怎么看?”夏侯儒对于孙登也只是了解一部分,只知道他的恩师乃是上大将军陆逊,并且在军事战略上有一定见解。

    而沉默许久的满宠听到夏侯儒的询问,他那双深邃的眼睛忽然变得透亮,脸色变得很是胸有成竹地说道:

    “太子御驾亲征,哼……这次要让他有来无回!”

 第452章 席卷凉州北伐终定

    十二月末,蜀国在西北战场的战事可以说即将结尾,吴懿与张含率领的兵马重新夺回天水之后就注定魏军在雍州战场的主导权全部丧失。

    不仅如此,上将军魏延率领廖化与天水守军南北夹击,将牛金麾下所部几乎全部消灭,俘虏约有六千余人,但也因此错失良机,使得司马懿趁乱带领主力逃了出去。

    而且就在五天前,负责指挥进攻敦煌、酒泉与张掖三郡的马岱与杨兰也传来捷报,西域校尉张就率领一万兵马在酒泉与蜀军主力正面交锋几乎全军覆没,且其被慕容雪亲自俘虏,敦煌太守仓慈无奈之下自刎殉国。

    凉州刺史徐邈失踪复现,他与苏怡残部汇合之后别无他法只能被迫流亡匈奴单于刘豹处,想让他帮助这些在凉州战败的魏军送回魏国,刘豹并没有拒绝徐邈,而是以礼相待,将他们全都送回并州,交由并州刺史毕轨处理。

    也就是说,本次北伐已经全部结束,魏国彻底丧失西北主动权,但双方损失惨重,不得不各自退让一步休兵罢战。

    而身在历城大营的诸葛亮此时显得颇为消瘦,对于本次作战来看,整个北伐军折损五分之三的兵力,但换取整个凉州却依旧不足以平衡。

    却见姜维走进中军帐内看到诸葛亮脸色略显苍白且又变得格外消瘦的模样不免感到一阵担心道:

    “丞相,歇息一会儿吧,好歹吃一些东西也好。”

    “伯约啊,亮实在是没有胃口……”诸葛亮放下手中的笔连连叹气,而后站起身来脸色很是愁闷地对姜维说道:“本次北伐,出征将士损耗几乎超过前两次的总和,虽然夺取凉州之地,但对于大汉来说却是个不好的消息。”

    他说的没错,对于本次北伐兵力损失问题的确成为了当今大汉的致命伤,魏国西北边军仍有十万,如果曹叡想要动员三辅地区所有兵马,完全能凑出二十万人来。

    可是大汉家底就这么薄,全国兵力凑出来现在也不足二十五万,更何况据诸葛亮这几天的统计,算上凉州方面的阵亡人数,本次北伐总阵亡十二万余人,轻重伤约八万人。

    如果将这些阵亡将士刨除去战斗序列,大汉全国能出征北伐的总兵力依旧不足十万,也就是说占据凉州与雍州西部地区之后,他们将与魏国形成对峙局面,并且同时进入休整期等待下一场大战的爆发。

    “的确如此,大汉征战一年伤亡巨大,虽然占领凉州之地,但对于敌我双方都是自损八百,伤敌一千。”姜维站在那里脸色沉重地对诸葛亮点头回答道:“若要进入休整期,大汉最起码需要五年才能恢复元气,而魏国只需要两年,因此丞相要怎么做?”

    说到这里,诸葛亮不免陷入了沉思,魏国能够在这么长时间依旧处于三国霸主地位不是没有前提条件。

    一来魏国占据中原沃野亩产百斤,对于发生战争根本就不愁后方粮草不继,一旦开战,魏国庞大的粮仓体系完全能够供应前线作战。

    二来则是对方人才济济,本次北伐就遇上了邓艾、苏宁等辈,虽然他们先前名不见经传,但在本次北伐却让他们大放光彩,使得诸葛亮也不由得心生羡慕之意。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魏国大将军曹真虽死,但司马懿接管其执掌雍凉地区军事大权却对诸葛亮形成相当威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司马懿想要把他耗死,让诸葛亮在有生之年中无法跨过长安剑指中原。

    又转身坐回帅座的诸葛亮微微叹息地开口继续说道:

    “凉州虽然已被拿下,但那里民风彪悍,悍匪丛生,需要熟悉当地民情的大将前去镇守,伯约乃是雍州人氏,不知可有推荐?”

    “……马岱将军乃是凉州人氏,早年追随骠骑将军(马超)在雍凉大地驰骋疆场甚是威风,且当地氐人与羌人多畏惧马家之名,想来让马将军担任凉州刺史更合适不过。”姜维听诸葛亮想让自己举荐坐镇凉州的将军,思来想去大汉军中只有马岱可以胜任,除此之外貌似没人可用。

    这也正是诸葛亮的意思,只不过马岱乃是大汉唯一精通骑兵野战的大将,如果将他放在凉州坐镇,谁来训练国内的骑兵?

    紧接着,营外忽然传来一阵声音,听其口音有些偏吴地方言,但又像荆州当地的口音,诸葛亮听到那说着吴地荆州方言的人与帐外守兵争执起来,于是让姜维去看上一看发生了什么。

    踏踏踏——

    哗啦啦——

    掀开帐帘,却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