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2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站在城头上正观望城下状况的满宠露出了些许笑意,那双凶狠如鹰的眼睛这时变得更为狠厉,紧接着他抬了抬手指着正在渡河的吴军士卒对身后的孙礼令道:

    “德达,待敌军将吊桥放下接引吴军主力部队再做行动,现在决不能轻举妄动,这支老弱病残战斗力不高,就怕接战时他们撑不到半个时辰。”

    “嗯,知道了。”孙礼脸色严肃,对待这场敌军夜袭他是无论如何也要拿下一场胜利的。

    很快,在谢旌的带领下,这五百健卒顺利通过寿春护城河,并且又将城门吊桥直接放下,紧接着命令三名士卒举火为号,示意远处的孙登可以率领步兵全面攻城。

    紧接着,他们又将登城梯直接架设在城墙之上,却听李异拔出双刀那清脆的声音响遍城外,其格外兴奋地高声令道:

    “大吴的儿郎们,寿春攻破即是淮南拿下之时,跟我冲上去夺得首功,杀!”

    说时迟那时快,五百名健卒的士气瞬间被调动起来,四架登城梯架设在城墙之上,这些人手持利刃攀登梯子,脸上丝毫没有任何畏惧。

    而吴军大营的孙登看到三根火把在寿春南门左右摇晃,他当即转身命令朱桓,前军步兵六千以最快速度冲到寿春吊桥跟前支援谢旌与李异的战事。

    “周邵、太史亨!”孙登又向右侧的二将开口令道:“命你二人率领三千骑射在寿春南门吸引敌军弓箭手!”

    站在孙登右侧的周邵与太史亨两人策马上前向孙登抱拳回应道:

    “得令!”

    “仲嗣,你率领中军随我冲杀城门,这场仗决不能输!”孙登指向身旁两侧的张承与宋瑾二将颇为兴奋地命令道。

    要知道夜袭成功代表着吴军很快就能够夺下寿春,这座城固若金汤,强攻势必会造成更大的伤亡,一旦突袭得手放下吊桥,那将是一场逆风决战。

    待其命令下达后,整座前军大营所有吴军都被孙登调动起来,除右肩受了箭伤的全琮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空闲的将领待在营中。

    驾——

    踏踏——

    前线战事异常轻松,谢旌率领五百精卒在短短两刻钟的时间就轻松占领寿春外城大部分地区,负责支援他们的朱桓这时也感到有些诧异。

    但随着他们的深入,朱桓也顾不得有无危险,率领这六千步卒也一同登城跟着谢旌与李异的部队向内城打去。而身后的孙登所部也抬着攻城槌不断撞击城门,仅仅十多下就把城门破开。

    “是不是有些太过顺利了?”宋瑾有些怀疑,于是对孙登提出暂时退守南门禀报陆逊,请他们派重兵围攻寿春其他城门,迫使夏侯儒无法继续坚守。

    出乎意料的是,孙登并没有采纳宋瑾的建议,而是亲自率领部队打进寿春外城,这让宋瑾倍感危险,于是命令麾下步卒一定要好好保护孙登,不要遭到任何闪失。

    驾——

    踏踏踏——

    就这样,吴军约两万兵马都来到寿春外城与内城的连接处位置,负责镇守此地的将领依旧是孙礼,但这次他带领的部队却是一支精锐部队。

    “孙礼,倘若早降,可免一死!”朱桓指着城头上的孙礼颇为嚣张地喊叫道。

    但他却并没有被朱桓的话所影响,而是命令弓箭手统统放箭,把这些冲进城内的吴军统统射杀。

    咻咻咻——

    “放箭!”

    “打开城门!”

    只见外城城门被打开,城门洞之中大批弓箭手堵在这里向面前毫无防备的吴军步兵展开一系列射杀攻势,不仅如此,城外忽然传来一阵喊杀声。

    杀——

    “大将臧霸在此,吴狗速速拿命来!”镇东将军臧霸率领城中两万步骑突然出现在吴军的背后展开突袭,这让留在城外的吴将们感到十分意外。

    咻咻咻——

    敌军弓箭攻势越发凛冽,守在中军的孙登被迫之下只能下令全军突围,正当他调转马头准备后撤的那一刻……

    “哼,今日老夫就让你孙权痛失一子!”只见满宠突然出现在城头之上,其掌中手握一张铁弓,透露着月光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孙登的动向。

    咻——

    嗖——

    这一箭气贯山河,力透胸膛!

    希律律——

    负责护驾的吴军步卒们瞪大了双眼亲眼看着太子孙登被满宠一箭射透身体,身前正在与魏军展开殊死搏斗的朱桓听到孙登被流矢射透身体的那一刻!

    “殿下,快!!!!保护殿下突围,突围!!!!可恶的魏贼,老子今日要让你们血债血偿!!!”

 第460章 大军班师众人之虑

    “哈哈!伯约啊,此番你与伯道立下赫赫战功,朝廷封赏必不会少,为兄就提前恭贺伯约了。”

    前线将士班师途中,魏延与姜维同列而行,并且对他的战绩进行一系列赞赏与褒扬,这让身旁跟随他们的宁随、诸葛果感到有些危机感。

    句扶与柳隐两名元老级将领注意到宁随两人的表情,于是便策马靠拢他们开始询问打听为什么要做如此表情,这次第十三营损失惨重,打的胜仗也超过各部队,心情怎么依旧沉重呢?

    紧接着,诸葛果坐在四轮车内抬起那充满女人知性的双眸瞟向左侧句扶和右侧的柳隐柔声说道:

    “二位将军应当清楚,夫君他战功卓著,又被魏将军所褒扬赞赏,这看似有些平平无奇,甚至还理所应当。

    但你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随着他的地位水涨船高,如今已经是征西将军,那么接下来的封赏会是什么?

    朝中之臣肯定会借此来巴结夫君,到那时这将会成为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如果他能够达成政治平衡,这就是利。

    那么反之如果惹怒当地大族,政治平衡被打破,父相出面也无动于衷,到那时……夫君要么离开朝堂出镇边将,要么…哎!”

    “原来如此……若这么说的话,伯约回朝岂不是要面临数方压力?”句扶脸色沉重地对诸葛果微微点头道。

    踏踏——

    跟在他们身后的向宠听到前面几人谈话也是比较细心,对于这次北伐来说,姜维与他麾下的第十三营立下的战功足以抵得上出征的任何一支部队,而且麾下精锐武贲营几乎全军覆没。

    倘若以这种战功加官进爵,可以说是根本没有问题的,但回想到姜维的身份特殊,其妻子乃是当朝丞相之女,又曾是魏国旧吏,诸葛亮但凡有所闪失离开人世,他的地位就在于自己能否保住。

    因此姜维目前当下首要面对的是和荆州集团的文武搞好关系,让他们心中清楚姜维的能力可以统领他们在朝中处于平衡主导地位,但相对的,他还要处理与益州集团和东州集团这些鱼龙混杂的关系。

    一旁的宁随挥了挥掌中凤羽扇,其脸色变得格外凝重,他注意到身后的向宠一直都在听着他们这些人的讲话,于是便回头示意向宠也过来讨论这件事情。

    “向将军,一起同行吧。”

    听到宁随的招呼,向宠忽然有些忐忑,但仔细想想他本人的身份,去与他们谈论姜维这件事貌似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毕竟自己与姜维的关系倒还算不错。

    驾——

    紧接着,向宠来到他们中间互相抱拳行礼,左侧的宁随抬着他那日益布满皱纹的双眼看向右侧的向宠颇为小声地开口问道:

    “中军都是荆州将领,不用避讳……你对伯约之处境有何看法,尽管提。”

    “宁参军,刚刚听你们说伯约将军的时候,宠心中也感到颇为紧张,毕竟武将不比文臣,我等没有像您一样的政治手段,因此对于伯约将军来说,应对之策应该不成问题。”向宠也很清楚,姜维深受诸葛亮这样的政治家熏陶,对朝中之事肯定不会有所轻视,反而还要像在战场那样更为重视。

    这番话从他嘴中说出来,坐在四轮车内的诸葛果无奈一笑,向宠所言虽然没有问题,但姜维常年在外征战,第二次北伐之后没过多长时间就游走在地方镇压平叛,哪里还学习什么内政之道。

    现在也就只能祈求于姜维能不能独善其身,在朝堂之上能否站稳脚跟,他们这些人也不能过于插手,否则会被那些益州人所怀疑,并且趁此机会诋毁并攻击姜维,这样一来反倒会成了姜维倒台的前提。

    …………

    这一路上,蜀军北伐将领们谈论的事情无外乎就一个话题,那就是有关于姜维在这场仗中获得的封赏能否使他在朝中受到那些朝臣们的威胁。

    魏延身为将军已经数十年的光景,对于这些政治的那些事情根本就不想插手,只要有仗去打,他肯定会奋不顾身地请战去与敌军杀个你死我活。

    但回到朝廷,最多的时间都是在同那些心眼颇多的朝臣们斗嘴,仔细想想来看,他是一个武将,怎么还跟这一帮文官们斗上了嘴?

    “伯约,无论何时何地,你要做的是稳定住军中的威望,剩下的你就要听从丞相的建议,应当如何去同那些朝臣们相处。”魏延本心并不想与那些朝臣们相处,性格使然,而姜维文武双全,恰好适合这样的环境,所以给他一个发挥的机会也未尝不可。

    望着今夜的天空,这些将领们可以隐隐的感觉到此番回朝定然不会有太过顺利的事情,李严虽然倒台,但是他并没有接受朝廷的正式诏令。

    因此在大军班师的同时,诸葛亮在汉中与李严达成共识,回到成都接受朝廷下诏放逐蜀郡,但他的田产依旧根据其曾经所立下的功绩而保留,宅院也留了一间。

    这种底线已经是最低标准,且李严未得朝廷启用不得返回成都,可以说只要诸葛亮没上奏刘禅重新启用李严,那么他将终生不能踏入朝堂。

    半夜,大地寂静无声,但汉中官邸却灯火通明,诸葛亮与李严依旧在凉亭内讨论有关于朝中之事,不仅如此李严还特意提到姜维的事情。

    “孔明,姜伯约此人虽有大才,但其毕竟是一介武将,想要让他踏入朝堂与那些朝臣们相处,可以说得上是难上加难。”

    “亮清楚,可他终究要接下担子来带领着大汉军队与魏贼相争,如果伯约没有一定的政治手段,光这些文臣们就足够让他难以忍受的。”诸葛亮挥着羽扇对李严也是无可奈何地回应道。

    倘若政治与军事互不相干,诸葛亮完全可以不用把两件事情相关联起来,可是这根本脱离不开关系,诸葛亮只能被迫培养姜维政治手段,希望他能够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可李严的提醒也加大了他的顾虑,倘若本次班师回朝文武百官们会对这场作战伤亡巨大的责任半数怪罪到他的头上,不仅如此,安汉将军麋竺之子与前将军关羽之子关兴同时阵亡,这责任足够让他喝上一壶的。

    现在或许应该好好想一想,诸葛亮应该在这场朝中大戏上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是把责任全都揽在自己身上,还是闭口不言让姜维在这个“舞台”上尽情发挥,于情于理这都有些不符合作为老师的责任……

 第461章 朝中喜悦仍有阴霾

    北伐军即将抵达汉中的消息已经传到诸葛亮那里,并且他又派人向成都汇报,请正在朝中调度的郭攸之、费祎等人准备有关于北伐军的事宜。

    要知道此番北伐意义重大,夺取凉州这代表着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