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此番北伐意义重大,夺取凉州这代表着蜀国将占据西北骑兵的优势,为日后入主长安奠定相当夯实的基础。

    但在这之前,诸葛亮也表示自己此战指挥不当致使兵力伤亡过大,于是特写下罪己书上书刘禅请求自贬三等以弥补此次北伐造成的损失,从而自省日后北伐应当如何去打。

    “诸位爱卿,相父上书自贬三等降为右将军,列位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应当准许丞相的要求!”大司农杨敏这时站了出来向刘禅拱手行礼道。

    此言一出全场哑然,众所周知杨敏其人胆大敢言,但没想到面对这个严肃的问题他竟然这么直白,未免有些考虑不当,没有顾及到朝中大多数人们的心情。

    这时费祎站了出来向左侧的杨敏有些愠怒地斥责道:

    “丞相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此番北伐虽然伤亡过大,但却顺利攻下凉州以及雍州大半地区实属不易。

    杨司农身为大汉贤良之臣,对待这种问题竟然如此不细心,倘若丞相自贬三等为右将军,那于功臣何益?

    因此,臣请求陛下不准丞相要求,还要为他这次攻取凉州战绩道贺,并且追赠其九锡之礼以示尊敬!”

    这下,朝堂瞬间分成两派,其中以杨敏、来敏、杜琼这些益州人想让刘禅准许诸葛亮的请求;而另一派的费祎、尹赏、姚伷等这些支持诸葛亮的官员们却请求刘禅拒绝诸葛亮的请求。

    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想让谁,坐在龙椅的刘禅被这种场面折腾得属实服服帖帖,这种情况他已经见过不止一次,现在早就习以为常,看着眼前这群朝臣们相争的场面,刘禅掸了掸衣袖灰尘满脸无奈地瘫坐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的争吵停止。

    站在其身后的黄皓见到这种场景也是比较忐忑不安,要知道益州人对诸葛亮北伐本就存有不满心理,更何况此番大战折损五分之三的人力与兵力,在朝中那些益州人就会借此机会大放厥词,名为向着丞相说话,实则变相弹劾诸葛亮用兵无能。

    “够了!皇宫乃朝廷重地,陛下尚且在此安坐,你等大放厥词吵什么吵!有能耐全去殿外吵,在这里吵算什么本事!”这时车骑将军刘琰忍不住站了出来指着这群益州官员破口大骂道。

    见朝中元老刘琰出面发话,这些主动挑起事端的益州人都各顾各的退了回去不再发表自己的言论,坐在龙椅上的刘禅看到争执已经平息,于是便站起身来甩着衣袖对群臣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朕意已决,待相父归来封赏诸位将军时,加相父为九锡,奉其国礼,以勉励三军!”

    “陛下圣明!”却见站在大殿之下大部分支持诸葛亮的群臣们都对刘禅的决定表示十分赞同,而且行礼也与曾经大不相同,可见诸葛亮的地位在他们的心里已经几乎快超过他刘禅这个皇帝。

    …………

    汉中。

    北伐军经六天六夜的路程终于赶到汉中城外,诸葛亮与李严早就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却见李严换上铠甲,这次他将作为将领的身份与北伐军一同班师。

    魏延等将领看到李严身着铠甲的模样,心中不免生出一顿怒火,可诸葛亮站在他的面前,这些怨恨李严的将军们也都收起各自的愤怒,把注意力转移到诸葛亮的身上。

    踏踏踏——

    这些将领们一字排开纷纷翻身下马,魏延与姜维等人带领着诸多北伐将领来到诸葛亮的面前颇为自豪与骄傲地抱拳行礼道:

    谷<;/span>;  “末将拜见丞相!”

    “呵呵呵!好,好!诸位将军请起。”诸葛亮面带笑意地抬起双手示意这些将领们起身站定和蔼地回应道:“如今大军已归,诸位将军舟车劳顿,不如在汉中歇息一日,明天一早再返回成都如何?”

    领头的魏延走上前来向诸葛亮抱拳闷声回应道:

    “任凭丞相定夺!”

    “好,诸位将军进城吧,亮要好好为诸位将军接风洗尘。”诸葛亮挥舞着羽扇指着身后的汉中城颇为高兴地示意道。

    却见蒋琬、郭攸之以及董允三人站在城头上率领城中守兵向北伐军将士们高呼“必胜”,北伐军的将领们无不欢呼雀跃,他们唱着姜维给他们编练的军歌,一路走进汉中城,其场面极其壮观。

    而李严这时也不顾那些流言蜚语,依旧同这些北伐军将领们一起进城分享这场战争的喜悦,其中他也看到了自己的儿子李丰,但对方并没有主动找他,这让李严心中很是惭愧。

    “丞相,下官率领三千民夫弟兄前来汇合,请丞相示下!”李丰身着校尉铠步行来到诸葛亮面前抱拳拜道。

    当李丰分队抵达此地之后,诸葛亮别提有多么高兴了,要不是他们的分队克服融雪风险,一路上北上运输粮草,恐怕在南安的战事将会十分紧张。

    驾——

    忽然,汉中西门传来消息,马岱率领凉州分队也已经抵达此地,诸葛亮连忙吩咐下去让马岱等将军加快进城,庆功宴即将摆下,可不能错过这大好的宴席啊。

    很快,马岱率领杨兰以及麾下诸多将领们策马来到天水议事厅外,看到姜维这些将军们都跟在诸葛亮的后面,他们面带笑意地翻身下马走上前来向诸葛亮一同抱拳拜道:

    “丞相,凉州分队所有将领皆在于此!还请丞相示下。”

    “呵呵呵!好,伯瞻啊!亮听闻你们在凉州的战事异常艰苦,真是辛苦你们了。”诸葛亮来到马岱面前抚摸着他的右肩颇为关切地安慰道。

    听到诸葛亮的宽慰,马岱那沉重的内心才卸下大半,紧接着杨兰走上前来向诸葛亮抱拳拜道:

    “丞相,末将此行还为大汉带来两位朋友。”

    说罢,慕容雪和乌良莫护哈二人策马上前,诸葛亮这才注意到这两人,于是他看向杨兰很是疑惑地问道:

    “杨姑娘,这二位是?”

    “丞相,这两位身份特殊,还请进厅说话。”杨兰笑嘻嘻地卖了个关子,而后又看向其身后的姜维掩不住笑容地对诸葛亮说道。

    身份特殊,这让诸葛亮不免心生好奇之心,于是命诸多将领们不要在此地停留,一同随他进入议事厅准备接下来的宴席,而慕容雪和乌良莫护哈的真实身份确实是引起了诸葛亮的好奇心。

 第462章 鲜卑王女杨仪之罪

    众人进入议事厅后,却见诸葛亮示意那两个外来的客人坐在右侧最靠近他的位置,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杨兰口中所说的那种神秘感就已经能够清楚这二人身份的特殊性,靠近他坐下也好了解他们的真实身份。

    而姜维与诸葛果夫妇自然是坐在邻座的位置,魏延则是坐在姜维的右侧,也就是武将把头位置,却见诸葛亮面带喜色地右手向他们挥着羽扇颇为高兴地笑道:

    “列位将军,此番北伐诸位劳苦功高,亮定会如实上奏陛下为在座诸位请求封赏,但在这场战争中贻误军机、违反军令的将领,亮定会严惩不贷!”

    “谢丞相!”在场众将半转身一同面向坐在上座的诸葛亮颇为高兴地抱拳回应道。

    坐在杨仪身边的李严这时听到诸葛亮这些话却感到些许不自在,但毕竟自己有错在先,因此也只好承受下这样的压力。

    但是邻座的杨仪却一点没给他好脸色,说出的话句句戳心,可李严没有任何反驳,他的性子就仿佛被这场战争磨平了一般。

    “杨姑娘,这里都是自己人,介绍介绍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吧。”诸葛亮把这场战争的大致情况和问题对在场众将分析解释之后,又看向坐在慕容雪身边的杨兰微笑着问道。

    紧接着,杨兰微微点头,而后站起身来走到诸葛亮面前示意身侧慕容雪和乌良莫护哈二人起身向其行礼。

    只见这两人颇为恭敬地向诸葛亮抱拳行礼,站在两侧将领正中间的杨兰也抱拳向诸葛亮介绍道:

    “丞相,这两位不是汉人,是鲜卑人。而且他们的身份特殊,这位姑娘是慕容鲜卑王莫护拔的亲生女儿慕容雪,因几年前魏国出兵鲜卑击破轲比能也连累到了慕容鲜卑部。

    所以他们辗转千里来到凉州避难,我曾经在武威平定当地乱局的时候遇上了她母女二人,可惜的是她的母亲在数月前就已经病逝,

    这位大叔是慕容姑娘的亲随,因在并州与其母女失散,辗转约一年时间才来到凉州寻到慕容雪,由于魏国对鲜卑压迫太过强烈无法回到鲜卑,还请丞相定夺。”

    “……这样吗?”诸葛亮看着右侧鲜卑少女慕容雪和随从乌良莫护哈不禁陷入沉思,对于这件突发事情,他倒是有些始料不及的。

    紧接着,不善言谈的乌良莫护哈这时忽然走上前来向诸葛亮抱拳拜道:

    “大汉丞相,我王素来敬重于您,早就想结识一二,但苦于路途遥远,无法与您亲自相见。

    但这姑娘乃是我王亲生骨肉,如今流离至此……在下素闻大汉丞相通情达理,想必应该能够接纳我们些许日子吧?”

    经其一番请求,稍有顾虑的诸葛亮瞬间不再犹豫,既然对方声称慕容鲜卑王早就想结识于他,那么诸葛亮也就没有拒绝之理,并且他又想到了一个长久之计。

    于是他便对慕容雪与乌良莫护哈两个远道而来的客人颇为亲切地回应道:

    “好,请容亮回朝通禀陛下,而后为二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安置住处,你看如何?”

    “在下万分感激丞相恩情,待我等返回鲜卑,定要禀报我王大汉对我二人的恩情!”乌良莫护哈脸上露出颇为感激地笑容,其眼神中的深邃也蕴含着激动的神韵。

    但坐在左侧的杨仪这时却站了出来对诸葛亮提醒鲜卑的野心,虽然现在的鲜卑族没能统一整个草原,但各部势力却是彼此对峙,慕容鲜卑目前不过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部族,何谈相助大汉?

    “丞相,仪还望您三思而后行,当下我大汉考虑应当如何休养生息,待日后起兵东进长安……”

    “好了威公!这件事就先定下,既然二位千里迢迢随大军入我大汉,更何况又为伯瞻夺取凉州斩将夺旗,那么就不应该拒绝这两位帮助我们的客人。”诸葛亮满脸严肃地对面前的杨仪回应道。

    当下诸葛亮心意已决,杨仪也不好再过多相劝,而且自己还是个带罪之人,根据朝中传来的消息,以董允、郭攸之等一群大臣们开始批评杨仪过于吹嘘诸葛亮的事情,并且要求好好惩罚他隐瞒军报的事情。

    要知道杨仪自追随诸葛亮以来一直都以才能著称,并且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朝中忽然传出杨仪将会是诸葛亮接班人的声音,但这却被董允一干人压了下去,自从这几年杨仪被诸葛亮的劝诫,他的性格虽然收敛许多,但吹捧之意仍然不止。

    这时,魏延忽然站起来对诸葛亮开始谩骂杨仪,这倒是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习以为常,毕竟他在战报中隐去二十万将士的伤亡数字,这让憋在心里很久的魏延在这一刻彻底爆发出来。

    “丞相!延请求罢免杨仪的一切官职,让他回家自省!”魏延指着眼前的杨仪对其破口大骂道:“杨仪!前线二十万将士伤亡,十多万人客死他乡,难道你就不痛心吗?!口口声声说为大汉着想,想要让丞相在朝中能继续站稳脚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