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心思缜密,费祎何谈怪罪?”费祎见邓艾如此有礼,于是也就不再以仇视的态度来对待于他。

    紧接着,邓艾来到曹肇面前颇为恭敬地向其行礼,并且佯装说明曹爽的意思,实际上两人心知肚明,这些人踏进陈仓城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他们今日必死无疑的下场。

    说罢,曹虎策马上前,二人相见真可谓是分外眼红,是他亲手杀掉的关兴,又是他的部队乱箭射死了糜威,这些仇恨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可现在他的身份是叛将,绝对不能因为那些影响自己的事情而打乱整个部署,于是他策马上前向其抱拳行礼道:

    “邓将军,许久不见。”

    “哟,这不是昔日在段谷之战追杀我的曹虎将军?却没想到今日还能再见到你,哼!真是久违啊。”邓艾却是没好气地对其轻蔑回应道。

    但曹肇却深知二人矛盾,于是便象征般地咳嗽几声,而后眼神中示意着曹虎已经是他们的人,但邓艾却很疑惑,于是便暂时不再与其针锋相对。

    希律律

    为确保曹肇安全,邓艾提出由自己亲自护送到陈仓议事厅,具体事宜就由他来负责与费祎商榷,毕竟邓艾现在的身份已经不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已经被破格擢升为平西将军,领扶风三郡军事。

    也就是说,苏宁的位置被邓艾拱了下去,苏宁因为自感能力不足,自愿辞去平西将军之位,把这个位置直接让给邓艾,自己则是作为平西将军的麾下将领,在邓艾帐下听命。

    在行进途中,曹虎一直都与邓艾保持着相当距离,但由于人多眼杂,这张纸条并没有送出去,待众人来到议事厅的那一刹那,负责接待的王基走上前来对曹肇抱拳行礼道:

    “君侯,您终于回来了。”

    “王将军也在这里,哈哈哈”曹肇看到王基,瞬间清楚邓艾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于是便高兴地回应着王基自己无恙。

    既然已经回到这里,邓艾提出让费祎把曹肇放出来,让他好好换洗一番,至少回到本国应该让他体面一些。

    费祎点点头,这是他们的地盘,一切都要听从对方立下的规矩,于是便命曹虎带人把囚车打开放曹肇出来。

    说罢,囚车门被打开后,曹肇踩在这片土地上感慨万千,他从未想过自己能有一天会被蜀军俘虏,更不会想到自己还有活着回来的一天。

    他来到王基跟前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并且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站在那边的费祎已经十分清楚,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是数以千计的敌军。

    “嗯还等何时,动手!”王基抬起手来向周围早就埋伏多时的刀斧手高声令道。

    踏踏踏

    唰

    却见曹虎当机立断,抽出腰间宝刀架在费祎的脖子上,曹肇见此情形不免一阵狂笑,他颇为轻蔑地对费祎叫嚣道:

    “哎呀呀没想到吧,你们的曹虎将军现在也是我大魏的将领了!放心吧,曹将军,本侯定会禀奏陛下赐你高官厚禄。”

    “多谢君侯。”曹虎这时的身份可谓是彻底转变,看着眼前的费祎,自己决不能手软,但他敢肯定邓艾是绝对不会让自己杀了他的。

    被曹虎架着的费祎此刻也颇为“恼怒”地对其吼叫道:

    “曹虎,你忘了你是谁带出来的!丞相对你如此恩重,你却这样对待他!叛变,你早就有叛变之心了吧?怪不得高达深夜将你打得半死不活!就该打死你!”

    “哼,高达那个小子!仗着自己父亲身居高位,而我呢?北伐胜利我得到了什么!除了被口头嘉奖,我一无所有!与其这样被当做工具一般累死累活,倒不如投奔魏国效力!”曹虎对其冷眼相待,这一切都是在表演给他们看。

    却见曹虎刚要举刀杀费祎,却被邓艾连忙止住,果不其然,他们要利用费祎来牵制蜀国,最好的办法就是囚禁费祎,把这些甲士统统扣留,要让诸葛亮没日没夜都要为这件事而操心。

 第484章 步步为营法邈出击

    “法先生,不知此来所为何事?”

    数天前,法邈在孙权的邀请下来到神龙殿,但周围的文武大臣们却并没有什么好脸色,不过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因此他并没有过多与这些大臣们进行交流。

    站在大殿正中央的法邈与副使冯安世二人向孙权拱手深拜,可以说给足他孙权的面子,但左侧的尚书令严畯却认为蜀国使臣应该以臣礼相拜。

    听到严畯如此之说可谓是敌意满满,身在法邈左侧的冯安世眼神微瞟示意,他怎能不知这些人早就已经做好应对之策,当初诸葛恪在蜀国栽了跟头,这次恐怕是要雪耻。

    但是法邈既然已经来到这里,又怎能甘愿示弱,紧接着他面带笑意,颇具大国风范,其一身正气反而让满座朝堂的文武感到有些胆战心惊,却听法邈义正言辞地对严畯驳斥道:

    “严尚书所言极是,但在下并非吴臣,岂能以君臣之礼相待?陛下是吴国之主,而在下是大汉之臣,倘若法某向陛下行君臣之礼,那与首鼠两端、阿谀奉承之人何异?

    法某乃汉臣,并非吴臣,食大汉之俸禄,若要向陛下行君臣之礼,岂不是乱了章程!堂堂大吴,竟然有人会问出这样的话来,在下不免有些疑惑。

    况且法某此来乃为凭吊太子殿下之事,丞相对此悲痛之事深感惋惜,倘若大汉使者不来凭吊,那北方魏贼岂不是认为大汉与大吴联盟名存实亡!”

    “这……这……”严畯被法邈说得顿时口齿不清,何况其人也已年迈,禁不住如此咄咄逼人之语,心中却不禁暗暗想道:“此人颇有当年诸葛孔明之风,难不成他法邈今日想效仿他再战大吴群臣?”

    见严畯败下阵来,太常潘浚走上前来向法邈颇为镇定自若地开口问道:

    “素闻法先生乃大汉先主麾下谋主法正之子,不知先生对于当下两国结盟有何看法?”

    “潘太常之言正是外臣要对陛下所说之事!”法邈见潘浚先一步为自己解围,可见他还是心系曾经与大汉老臣们并肩作战的时光,于是便主动退让一步,也好进行接下来的事宜。

    坐在龙椅上的孙权见法邈口齿伶俐且气度不凡,无论是面对周围咄咄逼人的攻击,还是受到不应该受的侮辱,他都能凭借道理依据来反驳回去而独善其身,并且对方还没有理由回驳,这才是国之良士。

    见孙权终于肯放的,站在众人中间的法邈与冯安世二人整了整衣冠,却听法邈首先为孙登的死表示遗憾道:

    “太子殿下之死,诸葛丞相对此感到颇为哀恸,还请陛下能够节哀顺变,早日走出阴霾。如今魏贼因东南两线进攻而伤筋动骨,但大吴经此一战可谓是损失惨重,还望陛下能够重振旗鼓来日再战。”

    “放肆!我大吴相较你们大汉,无论是兵力还是将领伤亡都远远低于你们!难不成我们大吴还需要你们这些土鸡瓦狗来施舍慰问?”站在文官列中的诸葛恪听到法邈此言顿时勃然大怒,于是站了出来指着他怒斥道。

    诸葛瑾闻声顿时呵斥诸葛恪的无礼之言,孙权却表示诸葛恪并非无礼,反而是在给自己找场子,法邈这番话说的实在是令他不顺心,要都如他这般说话,两国外交岂不是要毁在对方手里?

    但法邈却对此侃侃而谈,认为自己并没有说错话,于情于理他对孙权十分礼敬,没有任何丝毫的无礼之处,再者他刚刚踏入吴国朝堂就遭到严畯的语言攻势,这让法邈很是生气,若说主动挑起事端,众人难道还不清楚是谁挑起的吗?

    谷<;/span>;  “陛下,并非外臣无礼,难道列位文武就没有一点羞愧之心?到底是谁挑起事端,又或者说是何人想借此机会离间陛下与大汉的友谊?”

    说到这里,尚书令严畯被法邈气得脸青一块紫一块,诸葛恪还想反驳,但却被身边的张休给拽了回来,孙权听到法邈如此有理有据的话语,他只好诚心实意地对法邈与冯安世抱歉道:

    “先生休怒,朕只是想看看大汉派来的使臣有没有如邓伯苗、费文伟这般刚直不阿,现在看来朕相信了。还请先生勿怪,这些文武大臣们也是心系两国外交,并无他意。”

    “外臣在陛下之朝堂勃然大怒,乃外臣之无礼,还请陛下恕罪。”法邈见孙权这次放下戒备态度,他也不再追究诸葛恪无礼之言,于是也再让一步向孙权拱手道歉。

    二人互相对视,孙权顿时开怀大笑,并且对法邈表示,自费祎离开后他一直都在想念还能再与大汉使臣进行交流,却没想到今日还能见到如同法邈这样口齿伶俐、刚直不阿的使臣,真是大吴之幸。

    “朕清楚,贵国此番北伐伤亡惨重,还请先生代朕向丞相问好,并且也告诉丞相,莫要过于操劳,身体为上。”孙权说这句话的同时也在顾及着大将军诸葛瑾的心情,毕竟这是他们一家人的事情。

    在得知孙权此番北伐因长子孙登冲锋陷阵被满宠射杀而被迫告终的消息,法邈根据孙权没有透露的真实情况在脑中做出推演。

    发现吴国在北伐过程当中可以说是一路凯歌,就因为孙登之死导致士气下降,夏侯儒趁此机会调集重兵全面反扑,这才致使吴国在淮南的战争中乐极生悲、得而复失。

    站在诸葛瑾身边的上大将军陆逊稍过片刻终于不再闷声,他转身看向身侧的法邈拱手向其行礼道:

    “不知法先生可有高论,我听闻先生在贵国姜维将军麾下担任将领,且您又是谋主之子,想必在军事上有相当造诣吧。”

    “上大将军此言倒是折煞在下,法某不过是左将军麾下监军,算不得将领!更谈不上高论,外臣此来还带来丞相所写书信,请陛下亲阅。”法邈见陆逊终于开口说话,他自然是要推辞一番,在这人多眼杂的地方,若是说太多可就大事不妙。

    话锋突转,这让陆逊深感此人处事圆滑,遇事不惊,看来蜀国人才济济之说并非虚假传闻。

    坐在龙椅上的孙权见冯安世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站在殿陛之侧的宦官踩着小碎步匆匆上前接下书信,又走上殿陛高台来到孙权面前将信转递给他。

    接下书信的孙权将信拆开仔细查看后,他不禁露出一丝笑容,并且嘴中还对满朝文武夸赞道:

    “诸葛丞相深知朕心啊,法先生今日觐见不卑不亢,敢与这满朝文武据理力争,如此刚正之士,朕岂敢怠慢,今日朕要宴请大汉使团,不醉不归!哈哈哈……!”

 第485章 天下大势曹爽愚庸

    三月初,天下三国的局势正在貌似向胶着化迈进,偏居西南的季汉政权(蜀汉)自从第三次北伐损失惨重以来,战后便开始休养生息策略,在经济、军事、政治上都采取全面发展方针。

    东南孙吴政权,自第三次北伐淮南之地一路凯歌以来,吴国内部矛盾相对平衡,但在寿春之战中太子孙登冲阵身亡之后,国内朝政因此动摇,陆逊为稳定局势,选择将孙登在临死前的太子指定人孙虑推荐给孙权。

    北方曹魏政权在两国夹击分势之下略显吃力,尤其是西北战场形势极其逼人,若非司马懿指挥失误身中圈套致使战局被对方扭转,否则现在的雍凉地区就不会陷入蜀国手中。

    针对南方与吴国战事,陆逊指挥用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