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将军啊,你可真是吓死我了!请速速随我进府,丞相有口令让我转达给你。”
“嗯,好!”姜维对李福也不加怀疑,翻身下马与其会面后就把战马缰绳抛给身旁亲兵,自己则是连忙与其跨进府门来到正堂。
都督府议事堂。
姜维与李福两人跨进堂门后,只觉得周围有些昏暗,于是姜维便命左右将屋中灯油更换一番,然后再与李福说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左将军,这件事情还真的不能怪你。”李福见堂外左右将灯油更换完毕后,然后对眼前的姜维把吴军兵临城下的事情解释道。
于是,李福就把近期成都发生的事情对姜维说了一遍。伊凡与来敏达成了些许交易,来敏负责牵制住一切有关于永安至成都的军令消息,而伊凡则是仿照诸葛亮的口吻向姜维下达错误的命令。
当时北方匈奴和魏国战争打得正激烈,诸葛亮根本就无暇顾及永安的事情,所以发出的所有军令全都是来敏借助于杨仪之手所为,然后再把军令转交给伊凡让他去传达。
不仅如此,姜维派去到成都的人也都被拦了下来,他们刚到丞相府门口就被告知说丞相忙于北方战事没空回应,也只是找了个官吏帮忙转达,而且大多都是杨仪负责这件事情。
“这里怎么又有杨威公的事情?莫非他……”姜维有些感到细思极恐,如果要像李福这样描述的话,那么杨仪一直以来都在为他自己接班人的事情耿耿于怀。
更何况姜维如今身为左将军位高权重,又是三军不可或缺的重将,倘若诸葛亮一旦驾鹤西去,那么姜维必定会成为大汉领导核心,魏延也只能把这个核心位置让出来。
事情说到这个份上,李福也就只能透露到这里,并且还指着姜维再三叮嘱道:
“丞相要我告诉你,这件事情谁都不准再传出去,伊凡此人就转交给向宠,让我等押送回都,你等就不要再插手此事了,当下内部矛盾越发激烈已经不可避免,你再插手下去,丞相那里就不好办了。”
“嗯……我明白。”姜维微微点头,现在看来这件事情的谜团也正在逐渐浮上水面,自己竟然被一个小小的伊凡设计了圈套,真是令人感到羞耻。
第540章 此起彼伏匈奴赔罪
…………
时间过去了整整三个月,眼见已经十月底。这段时间里三国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与正面挑衅,只不过对于永安一事,孙权却是始终耿耿于怀,于是派出赵咨再度出使蜀国想要寻求个说法。
“陛下,外臣只是想知道这到底是丞相的命令,还是左将军的命令?还是贵国对我大吴另有所图,想要以此开战?”赵咨站在蜀国皇宫里依旧不依不饶地对前几个月的永安冲突大放厥词。
当然,已经从天水回到成都的魏延不会就这样让这个嚣张至极的赵咨继续下去,于是他挺直身子略略回头,用一种满是犀利的目光狠狠地盯着他说道:
“贵使认为,我大汉难不成是贼喊捉贼,就不可能是贵国派来的奸细所为?更何况,伊凡乃是从你吴国送出来的,就不能是你吴国孙权的意思?嗯?!”
“这……这…”被夹在蜀国群臣中间的赵咨很显然被魏延这一声呵斥吓得手足无措,但他定了定心神并没有理会魏延的话语,而是继续向刘禅和诸葛亮抱拳问道:“……难,难道这就是贵国的待客之道吗?”
站在殿陛之上的诸葛亮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他和颜悦色地把话茬接了回来对魏延象征性地说道:
“赵君乃大吴名士,岂能以如此粗鄙之言相待,文长还不快向赵君赔罪?”
“………魏某乃一介武夫,还望赵君莫要放在心上,得罪了。”魏延听到诸葛亮此言骤然抬眉,但又不得不向身后的赵咨抱拳敷衍道。
这魏延和诸葛亮一唱一和,反倒让赵咨感觉自己才是那个无理取闹的人,但是谈判还得继续进行下去。紧接着他心平气和地示意候在殿外的吴国使者抬着一堆礼物走上前来。
“此乃我家陛下厚意,还请陛下笑纳,不过既然是贵国内部事宜,那外臣就不再多加言语,还望诸位见谅!此等赉礼不成敬意。”赵咨见现在自己有些理亏,于是就只能把在殿外候着的其他人招呼进来解围,这才把他们的脸面给保了下来。
此事过后,北方凉州之事也已经得到相应解决,匈奴单于刘豹决定与蜀国建立合作关系,并且声明魏国是日后大家共同的敌人。
有了几个月前在凉州之内被马岱追着到处乱杀的前车之鉴,刘豹也总算清楚谁好惹谁不好惹,魏国虽然兵精粮足,但相比蜀国不要命的打仗方式,还是与就近的蜀国合作好一些。
此时,远在姑臧的马岱正在接待来自匈奴的使者,站在军帐之中的诸多汉将都对站在中间的匈奴使者虎视眈眈,就看他说一个“不”字,这群人就直接可以把他碎尸万段。
坐在将座上的马岱当然还是希望想要与匈奴保持一个相对和平的状态,毕竟人也不是铁做的,总要有个休息的时间。于是他就把大汉与匈奴之间的合作关系直接挑明,让刘豹仔细想想能否同意这个条件。
“我大汉陛下与丞相的意思很简单,你匈奴可以在我凉州边界放牧,但不允许做出过份的事情。”
听到可以让他们在凉州边境放牧的消息,匈奴使者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但接下来他们的要求却让他的脸上挂满了难色。
马岱提出匈奴人可以在凉州边境放牧,但是附加条件是让他们每年都要派人来朝贡,牛羊固定数字,生产出来的马匹也要一定数量,不光如此,匈奴王廷所有王室成员都要搬到成都去住,直接威胁刘豹在匈奴的控制权。
这样的条件实属让匈奴使者为难,尤其是让他们的大单于一家老小搬去成都,这不是变相的威胁还是什么?但马岱却对此毫无关心,他只是关心匈奴能不能把这件事情答应下来,如果可以,凉州边境立刻开放。
“只给你们半个月考虑时间,如果你们的大单于不同意这个条件,那么抱歉!今后这仗依旧在所难免。”马岱这时忽然站起身来用种冷冰冰的眼神盯着站在他眼前的匈奴使者厉声说道:“来人,送客!”
说罢,站在匈奴使者左侧的王双忽然走上前来,他那虎背熊腰的模样让自视为“天之骄子”的匈奴使者顿时感到威胁满满,于是他怀揣着惊慌失措的状态连忙向马岱赔罪,然后转身灰溜溜地逃离了这个恶人窟。
“哈哈哈哈!胡虏不过雏鸟罢了,还自视为草原雄鹰,天之骄子!哈哈哈哈……”
望着匈奴使者灰溜溜跑走的模样,王双兴致勃勃地踹了他好几脚,待其完全跑出营门这才停脚。而身后的将领们却被王双这一则举动笑得不可开交,纷纷“指责”王双踢得太轻,应该踢狠一些。
汉军营帐内此刻充满喜气洋洋的气氛,他们已经许久没有这样高兴过了。平生第一次打退匈奴的骑兵,而且是以歼灭战的形式打退刘豹,这在他们从征四方以来是从未有过的战绩。
此番一战,相对于在这些参与过各个重大战役的将领身上镀了金,击退匈奴八万兵马那是何等战绩?歼灭敌军两万人,俘虏约三万,还杀了两个匈奴王,如果再给他们可以攻打匈奴的时间,马岱能长驱直入把刘豹的脑袋也给拧下来。
“哎呀……此战过后,匈奴人的实力可谓是大大削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没错,匈奴此次元气大伤,没有个十年时间是恢复不了往日元气的,更何况他们损失了不少牛羊和人口,如果想要恢复原来的实力,就必须借助我们的力量来让他们强起来。”杨兰一针见血,如果想要遏制住匈奴发展势头,就必须给他们下一剂猛药。
众人纷纷点头,对于她的这番言辞确实应该多加注意,匈奴人狼子野心,他们宁愿可以弯下腰屈辱一阵,也不想让自己的部落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没了踪影。
于是杨兰提议,在双方放牧的同时让对方每月缴纳一些牛羊作为放牧费用,因为他们这是在占用大汉的地盘来放牧。
再就是削弱他们的兵力发展,让他们的牧民可以到凉州进行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就可以把人口都流进内部,把他们的名字都登记造册,并且把他们的牧弓和马匹上交,想造反也没办法造。
“如此一来,匈奴内部被我们分化瓦解,刘豹想要起兵也难办了!好,就这么办吧。”
第541章 两年休整就待再战
风云变幻,时间犹如白驹过隙,纵观自第三次北伐以后诸葛亮下达的种种政令,无不是致力于下次北伐的重要政策,经历整整三年的恢复与休养生息,大汉终于又迎来新的一轮挑战。
建兴十二年二月初,大汉丞相诸葛亮在得知全国军事、农业、地方内政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的消息后上书刘禅请求对魏国发动第四次北伐,并且调集大军十五万向广魏郡开进。
不仅如此,身为慕容鲜卑王女儿的慕容雪在这两年里也逐渐长成落落大方、英姿飒爽的女将军,但是在这之前诸葛亮与鲜卑内部取得联系,莫护拔对蜀国收留他的女儿表示感谢,并且希望派人送她返回家乡。
于是在姜维的安排之下,慕容雪与王煜率领随从亲兵百人从凉州出发进入匈奴境内,让刘豹派兵护送慕容雪回归慕容鲜卑部,诸葛亮在战略意义上的“联盟”目的就已经初步达成,剩下的还要看慕容雪能否劝动她的父亲出兵魏国北方。
…………
二月十七日清晨,这天整个益州境内万里无云晴空万里,刚刚经过新年的洗礼,身在朝堂的文武百官们对诸葛亮本次出兵北伐的事情感到异常兴奋,但令人感到不幸的是在去年七月份时,堪称国之栋梁的张裔因病去世。
却见蜀国文武百官分列左右,诸葛亮站在殿陛之上看向坐在龙椅的刘禅拱手拜道:
“陛下,如今大汉三年休养生息,在军事、农业、地方政治都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因此臣请求上表发动第四次北伐,还望陛下准许。”
“………相父,朕知你每日辛苦劳累只为兴复汉室,可也要注意身体啊。”刘禅看着眼前脸色逐渐苍老,两鬓渐渐斑白的诸葛亮不禁一阵感叹道:“哎……如今大汉兵甲已足,府库充实,朕决议以相父为主帅,起兵大汉精兵十五万对魏国发动第四次战役!”
说罢,站在那里久久不能自拔的诸葛亮此时竟然不知不觉中流下热泪,他清楚这三年以来自己等待得太急,如果再拖延下去,可能就再也等不到攻破长安的那一天。
“臣谢陛下,我等必将以攻克长安来回报陛下重恩!”
恍然间,他仿佛隐隐约约看到眼前的皇帝不是刘禅,而是早已经死去的先帝刘备。或许他已经产生幻觉,但这样的幻觉可能说明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如果再不加快自己的脚步,恐怕……
突然,站在大殿之上的卫将军魏延走上前来向诸葛亮与刘禅抱拳请命道:
“陛下,丞相!此番北伐,臣请求担任先锋大将,攻克长安之事岂能少得了这些追随先帝的老臣?”
魏延说话间,其身后吴懿、吴班、高翔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