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3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校场上,数十名校尉级以上的参战将领看到丞相如此状态,纷纷劝他坐镇成都,将前线战场指挥权交给魏延来代理,他只需在后方下令就是,不必舟车劳顿再赴前线。

    而魏延也是好心,这么长时间以来他与诸葛亮互相配合,自己也有能力指挥大军作战。可诸葛亮却是婉拒众将请求,决意要亲赴战场指挥作战,这是大汉自立国以来的第一次大会战,绝对不能出现闪失。

    “丞相,我等知晓您收复长安的决心,可也要注意身体啊!说句不好听的,如今大战在即,您的身体状况如此虚弱,这让众将如何放心!您要是倒在我等前头,那北伐怎么办?大汉怎么办?陛下怎么办!”

    站在魏延身后的马岱这时把自己的肺腑之言统统对诸葛亮道了出来,而殊不知这些话也正是众将心里之言,只不过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形式来向丞相表达出来。

    听到这里,诸葛亮那只骨瘦如柴的右手捏着羽扇也只是缓缓扇动,他那苍白如雪、瘦若干柴的脸庞露出些许微笑,这些将领们口中之言句句戳心。

    可大战在即,越是这样他越要撑下去,直到打下长安他才能倒,但在这之前他还不能认输,如果自己认输倒在他们前面,这让身为对手的魏国如何看他诸葛亮?

    “诸君肺腑之言,亮铭记在心,殊不知那张郃也在等候亮油尽灯枯这一刻,倘若不亲出前线,大军如何能全力以赴?”诸葛亮去意已决,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不要再劝,劝也只是徒劳而已。

    众将这时忽然被诸葛亮的决心与毅力所感动,在魏延与姜维等诸多重要将领的牵头下,他们纷纷挺直身子抬起双手向眼前这位劳苦功高的丞相献出了他们最为敬重的一拜。

    “丞相尚且如此,我等汉将如何能退缩不前!”吴班这时豪情满怀,身中的侠义之气显露得荡然无遗,他被诸葛亮的决心所打动。

    北伐必胜——

    必胜——

    众将身后还有成千上万的将士,他们在凉风习习间振臂高呼,哪怕是未到夏季,这大校场的气氛也被他们瞬间带动起来,汉军战旗也如同有了生命一般与大风互相纠缠,仿佛也在呼喊着大汉必胜。

    振奋之声此起彼伏,诸葛亮也站起身来走到众将跟前,跟在身边的几个武官手拿酒坛与酒碗,他们把这些酒碗纷纷送到各个将领手上。

    诸葛亮来到魏延面前,转过身来把酒坛捧起将酒倒入酒碗之中,清冽的美酒如甘霖般洒进这海碗中去,二人相视一笑共同饮道:

    “请!”

    以此类推,当来到姜维身边时,诸葛亮神情严肃,他对于这个学生可是寄予厚望,希望此战他能够以自己平生所学来打败眼前强敌,证明自己在大汉中的地位是牢不可破的。

    “伯约,饮满此杯,此战必胜!”诸葛亮碗中酒还剩大半,当轮到姜维时却让武官将手中碗斟满酒,然后颇为豪迈地对自己这个女婿兼爱徒的姜维敬道。

    谷<;/span>;  举着酒碗的姜维见诸葛亮如此性情,自己也将这碗中酒痛饮而尽,可见二人感情至深不由分说。时间过去两刻钟,诸葛亮终于把酒敬完,只见他来到众军面前举起第二碗酒高声喊道:

    “大汉万岁,北伐万岁!”

    万岁——

    万岁——

    万岁——

    啪嗒——

    却见诸葛亮将这最后一碗酒痛饮下去,而后把这碗重重摔在地上挥舞羽扇发令出兵。

    “出征!”

    嗡——

    咚咚咚——

    号角声与战鼓声此起彼伏,在这样激烈而又振奋的声音映衬之下,诸葛亮率领身后诸将来到车驾面前纷纷骑上战马向城门扬长而去。

    而刘禅已经在城门等候半天,当诸葛亮车驾来到城门旁的那一刻,刘禅连忙迎上相父涕泪横流地说道:

    “相父…相父啊!北伐路途遥远,您定要保重身体,若有大事派人来书即可,朕会记住您交代给朕的事情,还请相父放心。”

    “陛下……臣此番北伐乃大事,还望您能多多重视,朝中之事要多向董允、郭攸之、费祎等询问,要远离奸佞小人,不要让那些人钻了空子。”诸葛亮在临行前依旧对刘禅不放心,于是依旧把自己的担忧说给他听。

    其实刘禅心里清楚,倘若不权衡忠奸之分,国内岂不是要乱套?但他虽然不说,可其实谁都明白他的意思。在告别诸葛亮后,刘禅站在门前依然依依不舍地望着他的相父远去,可能这一去……他就不复返了。

    “相父,山高路远!千万慢走啊!!”刘禅仿佛已经洞悉一切,他一边跑着一边对诸葛亮高声嘱咐道:“朕等你,朕等你凯旋!!!”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诸葛亮的身体情况,随着大军渐行渐远,站在刘禅身后的董允走上前来轻声提醒道:

    “陛下,丞相已然离开,此番北伐乃是攻克长安,臣等定会竭尽全力协助丞相管理朝政!还请陛下驾辇回宫,早做歇息吧。”

    “………哎!休昭公,你说相父他的身体吃得消吗?”刘禅依旧担心诸葛亮的身体问题,于是便对刚刚升任为太医令的皇甫叔侯令道:“皇甫太医,朕命你次日启程追随相父左右,千万不要让他的身体出现问题!”

    众官见刘禅如此有心当然是欣慰之至,皇甫叔侯得到命令也是当然乐意,毕竟他的战场不在朝中,而是在战火纷飞的沙场之上……

 第544章 处事圆滑八面玲珑

    诸葛亮起兵联合诸胡二十五万大军的消息遂传至洛阳,曹叡当即下令镇守在长安的张郃率领长安三辅地区所有兵力抵御蜀国来犯,并且又派出使者前往长安通知张郃避其锋芒,待敌势弱再行反击。

    三月十日上午时分,这时来自洛阳的辛毗手持圣旨来到长安行宫传达曹叡的命令。

    却见张郃坐在书案上座看到殿下辛毗迈着大步走上前来满是严肃之意地问道:

    “佐治,你此来是传达陛下旨意的吧?”

    “正是!”辛毗手持圣旨走到殿陛之下向张郃颇为恭敬地拜道:“张将军数年未见,真是久违啊。”

    要知道辛毗与张郃早年同仕袁绍,后来二袁之争中辛毗也投奔曹操,情分上也算说得过去。只见他忽然拿出手中圣旨示意张郃跪迎,坐在上座的张郃不敢怠慢连忙走下殿陛来到圣旨前行军礼听候旨意。

    “征西将军张郃接旨!”辛毗看到张郃跪在圣旨面前很是严肃地叫道:“如今蜀贼来犯意在长安,请征西将军莫要主动出击,待敌势颓再领兵反攻,如若有难,请将军随时报与洛阳,朕即刻执行!”

    跪在辛毗面前的张郃听得清清楚楚,蜀军大举来犯自己却龟缩不出,这和当年那司马懿畏畏缩缩的模样有什么区别?于是张郃要求辛毗回京禀报曹叡,如今诸葛亮联合诸胡,当以主动出击以示强为上策。

    不仅如此,匈奴单于刘豹竟然倒戈向蜀国称臣,简直是反复无常!张郃最先打的目标不是蜀国的先锋,而是刘豹麾下的匈奴骑兵。他要让这群反复无常残暴嗜杀的匈奴人知道知道反复无常来回跳槽的下场。

    “佐治,请恕我不能从命!”张郃听罢诏令,出于礼节他并没有起身与其对话,但也没有接受这封诏书,因为在他眼里如果采取防守,在优势上就弱了三分,所以必须要出兵与其正面交锋挫挫他们的锐气。

    但辛毗却很理解这个同僚老友,于是他将这封诏书送到张郃面前摆出一副理解的表情开口劝道:

    “我知道你的难处,如今长安兵力在你手里可以说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倘若如果陛下因为你的不服从而换将,你的心里怎么想?

    要是我的话肯定是不能接受,自己在这里辛辛苦苦经营三年光景,结果却给别人当嫁衣,你这不是在搬石头砸自己脚吗?

    儁乂,你我同僚数十年,你什么性格我清楚,年老了要争取个功名,我理解!但如果你出兵被诸葛亮打败,你这一身荣耀都将会成为齑粉随风而去。”

    “………”张郃这时也站了起来,他看着辛毗双手递过来的圣旨,再细细回味他说的那一番话,自己确实是有些操之过急,待稍过片刻,他抬起头接下了诏书:“好吧,我就信你这一次。”

    见张郃接下诏书,辛毗内心也就不再顾虑他的问题,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于朝堂与军事之间的游走也让他心里清楚,不争不抢不闹这三个“不”,才是老年为官的生存之道。

    当初汉高祖刘邦在清算昔日功臣时,为什么就留下了萧何?就因为在他老年的时候贪婪成瘾,没有继续追逐名利,像这样的人是绝对不会成为皇帝的清算名单之中的。

    辛毗如今就是这样的人,八面玲珑处事圆滑,对于自己的同僚仅仅是打好关系,与至亲好友也只不过是逢场作戏,他们不敢仗义执言,因为一旦如此这般,大难临头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

    “佐治,发现你处事圆滑了许多,曾经的你不是这样。”张郃接下诏书盯着面前看似老实忠厚的辛毗有些奇怪地说道:“当然,这样也好。处在朝堂之上的你也很艰难,暗流诡谲,尔虞我诈……呵呵。”

    知道自己的好友关心自己,辛毗没有表现出一种感谢的表情,而是与平常一样,这样反而两全其美,既保护了他,也让自己独善其身。

    “嗯,速速备战吧,我先离开了。”辛毗点点头没有多说,将诏书交给张郃之后转身离开了这里,在他的内心想只有这样才对张郃接下来的部署才有帮助。

    …………

    望着辛毗离开的身影,张郃也只是缓缓蠕动嘴唇,谁也不知道他在念叨着什么。待其影子完全消失在他的视线,张郃这时才下令擂鼓聚将。

    咚咚咚——

    刹然间,长安城内外响起阵阵战鼓擂动之声,军营内外所有正在备战的将领纷纷朝着长安行宫这一个方向匆忙跑去。待稍过片刻,宫内满座皆是身披战甲的将领们,就等张郃站在他们面前发号施令。

    “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朝中刚刚派来使者,陛下命我等闭关自守,不准出城迎敌。”张郃坐在上座看着眼前数十名将领把刚才诏书的事情对他们说道:“如今敌军势大,避战不出方为上策,待敌势颓再全面进攻,乃兵家之略。”

    长安太守夏侯衡认为张郃所言有理,如今蜀军陈兵边境,倘若出城迎战乃不智之举,应当严守城池各处,使得对方要以十足力量也拿不下这座座坚城。

    一旦敌军累得筋疲力竭,那么这时就将是魏军反击厮杀的时候。而当下敌军士气高涨,我军根本不及行动应对这群虎狼之师,因此只能避战不出等待时局。

    “末将以为如果想要打破这种局面不一定非要坚守,倘若派邓太守出击很有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时,被曹肇举荐为破虏将军的曹虎忽然站了出来向张郃抱拳行礼道。

    当然,能够看出这是诸葛亮的计策是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的。郭淮听完曹虎之策顿时冷眉横对,并且很是威严地反驳道:

    “诸葛亮足智多谋,难道将军看不出他的阴谋诡计?如果就凭邓士载一人可以扭转战局,那还要你等这群没用的废物又有什么用?”

    “………末将失言,请将军恕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