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目前为止来看,蜀军伤亡损失也有两万余人,相对于战损比例来看,蜀军的实力折损要远高于魏军。

    正当众人对这场作战的结果僵持不下的时候,突然营外走进一人手持诏令,身后还跟着数十名魏国甲士,只见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蒋济。

    司马懿看向走进营帐内的蒋济不禁大吃一惊地叫道:

    “子通?!”

    “传诏,陛下圣旨!”蒋济没有理会司马懿,而是看向站在那里的东乡公主面对眼前众人喊道。

    众将纷纷向圣旨跪拜行礼,曹绫刚要行礼却被蒋济笑着摇头拦住。

    “公主不必行礼。”

    而司马懿现在内心已经是跌宕起伏,五味杂陈,若真是像探查长安消息的那样,那他接任西北战场的军权不就是一场空吗。

    “陛下圣旨,如今大魏两线作战,国力不堪其负,特诏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于半月内陆续撤回长安,命夏侯霸,费曜以及秦朗分别驻守平襄,六盘山以及街亭一线,不得有误,钦此。”

    随着蒋济话音刚落,司马懿的梦想与期待彻底落空,曹真和曹叡这两个人看来还是不信任自己,宁可放弃雍凉地区,也绝不会让他继续统兵,真是讽刺啊。

    但是魏国国力的确支撑不了长期的双线作战,因此停止对蜀国动兵转而防守成为众人的最佳选择。

    不过对于吴国来说,随便打一打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只因为孙权在合肥已经败北数次,他们也懒得过多去管东南战场的军事。

    目前魏国最大的敌人是蜀国,倘若继续打下去,对他们来说一点好处也没有,倒不如围住他们,稳定北方异族地区,借助那里的地区与凉州进行联络。

    “司马懿,遵旨!”

    纵使司马懿百般无奈,最后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看着他表现平淡的模样,蒋济和曹绫的想法却是天差地别。

    “司马懿,真是一只能忍的猛虎。”曹绫望着他的表情心中暗暗想道。

    而蒋济看着司马懿满脸平淡模样却想道:

    “陛下和大将军会不会是想多了……”

 第105章 南中书信丞相决断(进群的看简介求订阅)

    “丞相,南中来信……”

    夜间,中军帐内邓芝拿着一封书信来到正在处理军务的诸葛亮面前拱手拜道。

    坐在书案前的诸葛亮趁着烛火微微抬头,听到南中来信的消息,诸葛亮心头一紧,他连忙放下手上的笔,脸色由平淡转为紧张站起身来伸出手接下邓芝手上的书信。

    “南中发生什么事情了?”诸葛亮接下邓芝手中的书信,脸色紧张的问道。

    站在那里的邓芝把手上的书信递给诸葛亮后,脸上的表情也颇为复杂地说道:

    “哎,丞相,您还是打开书信看一看吧。”

    说着,诸葛亮打开了手上的书信,正当他看信的时候,邓芝脸色越发的复杂。

    南中矛盾随着迁入南中地区的益州百姓越来越多,对南中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这么下去,南中再度爆发一场变乱只是时间问题。

    很快,把信看完后,诸葛亮微微皱眉,脸色变得比邓芝更为复杂,心情顿时由平淡变为紧张,南中的矛盾怎么越发激化了。

    “德昂怎么说?”诸葛亮看向脸色沉重的邓芝问道。

    一脸无奈与沉重的邓芝抬起头来对诸葛亮缓缓说道:

    “德昂身患重病,见孟获根本处理不了此事,自己带着几百人亲自前去同濑县调解,结果矛盾非但没能调和,反而更加恶化。

    不仅如此,这些闹事的南中百姓里有一个领头闹事的南中人刘胄把大汉治理南中的国策狠狠地批评了一番,并且说如果益州百姓如果再不离开南中地区的话……”

    “会发生当年孟获反叛那样的暴乱吗……”诸葛亮已经预感到如果再不解决南中矛盾,这里迟早会再度爆发一场叛乱。

    二人站在营帐内陷入了沉思,而营外又走进一人,随着那人慢慢靠近,烛火也逐渐把他的脸照亮,定睛一看,原来是姜维。

    “丞相,邓将军。”姜维看着眼前二人脸色颇为沉重有些疑惑地问道:“丞相,您怎么了?”

    见姜维前来,邓芝转过身来看着姜维叹了一口气说道:

    “伯约呀……哎。”

    很显然,邓芝今天这个状态能够使人感觉到一定是有大事发生,姜维看向与邓芝一样沉默脸色的诸葛亮,二人都是如此脸色与状态,看样子应该是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

    果然,诸葛亮将手上的书信递给了姜维说道:

    “伯约,你自己看看吧。”

    “嗯?这是……”姜维接下诸葛亮手上的书信低头仔细看了一会儿后,心中顿时为之一震,这个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那么将来留下的矛盾和问题将会更大。

    看完这封信,姜维把信放在书案上,脸色紧绷,他双眼在灯火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精神。

    “丞相,南中矛盾这件事情我听伯歧说过,自从丞相七伐南中之后,这里的人地矛盾一直都没有彻底完全解决,并且把益州部分百姓迁入南中的国策付诸实际更是大大激化了两地矛盾……”

    很显然的是,姜维肯定对南中事务进行过深刻了解,不然的话他不会做出如此严密和确切的分析,这也正是诸葛亮欣赏他的原因。

    诸葛亮拿起书案上的羽扇走到二人面前望着营帐外的夜空叹气说道:

    “是啊伯约,你说得对,亮的本意是想让南中稳定,与益州形成友好发展关系,却没想到竟然发生了这样的反复情况。”

    “但目前德昂想在五天内解决矛盾,这根本不可能的事啊!”邓芝接过那封信看到李恢信上说的五天期限颇为担心的说道。

    这也是诸葛亮所担心的事情,五天内解决同濑县所有南中百姓的矛盾,以李恢的能力不是办不到,而是人的怒火和矛盾一旦爆发到一定的程度,冲突在所难免。

    姜维看向站在面前望着夜空的诸葛亮说道:

    “丞相,若想彻底稳定南中矛盾,仅仅几天根本做不到,根据维和一些官员们的交谈来看,益州人和南中人在刘二牧时期就已经全面激化,到了今天虽然收服他们的地盘,却没有真正收服他们的心。

    所以您七伐南中打孟获,只是收服了他的内心,而并非收服了所有南中大族的心,并且如今的南中之王孟获权力也已经不复曾经,南中部族只有部分听从于他,其余部族豪帅都已经不听从他的命令……”

    当姜维把这些话都说出来的那一刻,邓芝和诸葛亮在一瞬间便想到了马谡,当年马谡献攻心计就是想借此计来收服南中各部族,结果很明显,收服了大部分南中部族的心,其余部族也只是被动服从。

    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计策在对南中的平定已经取得成功,但还远远不够,这种成功只是基于收服南中之王等大族的成功,而并非囊括在内的小部族的收服。

    “这些都是幼常告诉你的吧。”诸葛亮回过头来对姜维说道。

    立于书案前的姜维看向对面的诸葛亮微微点头道:

    “是的,自从幼常来我军中后,我就一直都在和他交流有关于大汉内部的问题,对于南中和羌中问题,维格外担心。”

    “伯约呀,对于幼常,你怎么看?”诸葛亮抬头望着姜维的脸缓缓问道。

    这个问题,对于姜维来说是一个考验,毕竟马谡曾经是诸葛亮的得意门生。

    “幼常其实并非心高气傲之人,只是他一直以来想要向众人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大家才对他产生了某种意见,并且这种意见随着幼常的太过锋芒毕露而不断扭曲和变化……

    哎,因为这种意见的产生,也就成为了先帝口中所说的‘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事实,导致大家对待幼常的态度就成为他本是一名文官就不应该参与军事的态度。”

    面对诸葛亮的询问,姜维对待马谡的看法格外的谨慎和严肃,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对于马谡的了解不能算得上极其了解,但他已经从中看出马谡本意并非当年如此。

    “嗯……”诸葛亮只是微微点点头,但他心中却是暗暗想道:“伯约啊,亮真的谢谢你能够看出幼常的另一面,或许是亮的过于任人唯亲,才导致幼常成了如今这个样子……”

    但对于南中事务,诸葛亮也做出了相当的判断,命邓芝亲自回成都主持南中事务,绝对不可以武力来解决南中问题,倘若对方发动叛乱,恩威并施,只杀主事之人,对跟随叛乱的叛军实施恩惠即可。

    “邓芝遵命。”

 第106章 魏寨退兵履行承诺(求打赏订阅)

    次日清晨,已步入仲夏六月,西北大地荒凉已久,终于即将迎来最漫长的一次复苏,魏蜀两国之间的较量也从曹叡的退兵诏令下达而暂时结束。

    “传令,夏侯霸,费曜,秦朗按照诏令的旨意分别驻扎平襄,六盘山以及街亭等地,其余各部在半个月内全部撤回长安,一刻都不能耽搁!”

    司马懿此刻坐在中军帐内满脸阴沉,他不服气,也只能面对这个现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权力再度被拿走,放谁的身上,也不会好受。

    得到撤兵命令的张郃反应平淡,他貌似已经感受到来自长安某些人防备的气息,此次撤兵绝不是平白无故,而是另有原因。

    很快,东乡公主曹绫掀开张郃军帐的帐帘,她走进营帐内看到正在翻阅近期战报的张郃笑着行礼说道:

    “见过张将军。”

    “公主何须多礼,快快请坐。”张郃见状连忙起身为曹绫让座,待曹绫坐下后,张郃疑惑地问道:“公主到此,所为何事?不是已经下令撤兵了吗,莫非还有其他的命令?”

    很显然,张郃在试探曹绫,不过对于这种试探,曹绫还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她并没有任何戒心,至少对待张郃她并没有像提防司马懿那样严密。

    “不,没有其他的军事命令,只是右将军,您难道不想知道为何在如此关键的时刻陛下突然下诏退兵吗?”曹绫那柳叶眉微微上挑颇为意味深长地问道。

    坐在旁边的张郃脸色平淡如水,左手摁着的将剑也不禁颤抖起来,面对曹绫的问话,他怎能不知曹叡为何突然下诏退兵的用意。

    而此时的张郃脸色由黑变得更黑,两只如苍鹰般的双眼变得更为凛冽,颔下髯须也不禁微微抖动,可见这次退兵与以往不同,这一次的退兵代表着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对蜀国动兵作战了。

    “哎!司马懿擅忍,能忍,如同那灵龟一般能忍,一旦隐忍不发,谁也不知道他心里究竟想的是什么,就连武皇帝也曾看不透他在想什么,甚至一度还想杀他。”张郃对于司马懿的看法如同看待一只沉睡的猛虎一样,根本不敢让他靠近自己一分一厘。

    何况曹真病重,把西北战场的军权全部托付给司马懿,而并非托付给他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张郃毕竟是个武将,也只能统率一支万人军队,而司马懿有帅才,和张郃完全相差一个档次,这也是曹真为何要把权力交给他而不是张郃的原因。

    “将军知道便好,那将军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吧?”曹绫的眼神突然变得越发凛冽,这种眼神张郃仿佛看到了曹操即将要杀人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