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振兴蜀汉:从天水麒麟儿开始-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此刻身为他人口中食的刘胄也只能接受现实,任凭姜维搜身。

    “嗯……”姜维在刘胄的布衣之内摸到了一封书信,然后将其打开查看一番后大吃一惊道:“刘胄,你竟敢如此!”

 第148章 乱南中者吴王孙权

    站在姜维眼前的刘胄冷冷一笑,他并不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奇怪,反而还很正常,面对姜维如此强烈的反应,刘胄只是觉得眼前这个和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将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一直坐在左侧的诸葛果柳叶眉微微一蹙,她站起身来走到姜维跟前接过他手上的那封书信,当他看完的那一刻,捏着羽扇的那只玉手也不禁颤抖起来。

    随着那封信在所有人手中都经过了一遍,整个议事厅的氛围也就随之冰冷下来。

    脸色颇为愤怒的姜维双眼瞪着眼前的刘胄大声吼道:

    “南中怎么还有你这么一个败类无耻之徒!不,你已经不能称之为无耻之徒,你根本就是吴国的一条狗!一条恶狗!”

    之所以姜维那么愤怒,是因为刘胄与孙权做了一个交易,吴国方面想利用刘胄发动南中叛乱,只要他的叛乱在南中持续不断,吴国就能在这里获得大量的利益。

    但这利益并非是物质上的利益,而是政治上的利益,孙权和陆逊把刘胄当做一颗棋子,让他在南中尽情的作乱,让整个南中越乱越好。

    待把蜀国的后方搅得越来越乱,身在交州的吕岱则可以趁虚而入,以兴古作为他们进入南中的桥段,然后长驱直入,把整个南中蚕食占领。

    凭着吴国在东南山区与山越人作战的经验,他们完全可以适应这里的环境,占领南中之后,吕岱可以在这里长期对南中实行控制,并且把南中作为吴国灭亡蜀国的一把剑,时时刻刻威胁着蜀国。

    “哼,恶犬又如何?当我父死在你们这些蜀人手中,我的命就不属于我自己了!

    几年前诸葛亮南征,我同父亲一起与孟获反抗你们,可却没想到的是,第五次战败,我父亲明明已经投降,可还是让你们的人给杀了,这到底是谁的错!”

    刘胄越说越激动,但宁随却察觉到这其中的异样,而一旁的辅匡也颇为疑惑,在整个南征中诸葛亮明令禁止不准肆意和虐待俘虏,因此不曾有过这种杀俘虏的事情。

    而宁随刚想反驳刘胄的话,辅匡却突然想到当年在南中有一个人被诸葛亮临时撤了职,但给他的罪名是放纵士卒在一个没人的村子放火抢掠,之后他就在成都担任职务一直没有出镇地方。

    “我且问你一句话,杀你父亲的是不是一个姓句的将军?”辅匡走上前来,用一种令人异常凛冽的眼神看向刘胄问道。

    说到这里,站在右侧的句扶心里却“咯噔”一下,当年他的兄长句安也曾参与过南中作战,而且和辅匡说的一模一样,难不成……

    只见那刘胄仿佛看到了某种希望,他看着眼前的辅匡重重点头地回答道:

    “对,姓句,叫句安!我至今都不能忘了他的名字,杀我父亲,我与他不共戴天!”

    “你且听我说……当年丞相给我们南征的将领们明令禁止不准杀害和虐待俘虏,谁敢触碰军令都得在辕门斩首。

    而这件事情我们的确不知道,若非你的提醒,我或许早就忘了这件事,当年句安纵容士卒在一座空村里放火抢掠……”辅匡把他脑中的回忆都想了起来,但他并不知道句安竟然把那些驻扎那里的南中军俘虏也给杀了。

    听完辅匡的回忆后,刘胄双眼尽是愤怒,他情绪异常激动,身体也随着那番话颤抖着,他看着辅匡大声叫道:

    “他在哪儿,他在哪儿!!!”

    “够了!他已经被丞相下令斩首了,你不用再找他了!”句扶看向陷入暴走状态的刘胄也吼了一声,这才把刘胄稳定下来。

    紧接着姜维示意把刘胄带下去关押起来,他坐回书案旁,脑中把他的话和发生的事情串联起来后,他得到了一个客观的结果。

    “幼常,你在刘胄的营帐里还发现了什么?”姜维看向站在一旁脸色平淡的宁随问道。

    宁随转身看向姜维点点头回答道:

    “不仅是那封书信,而且在营帐里还搜出大量与孙权和陆逊来往的信件,和刚刚搜到的书信完全相符。”

    得到宁随确切的消息后,姜维双眼顿时一闭,而后看向一旁的诸葛果说道:

    “诸葛姑娘,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嗯,相比之下,大家应该更想听听你的看法。”诸葛果双眸瞟向众将的眼神,她能够看得出来这些人想让姜维对这件事情进行一些分析。

    然后姜维抬头看向议事厅一直都在看着自己的将领们,只见诸葛果掩面一笑,姜维为了缓解当下的尴尬,他站起身来对众将分析道:

    “当下吴国孙权仍然没有放弃对大汉内部的搅局,倘若我们没有发现刘胄与孙权的交往,那么孙权还会再找一个人代替他。

    有朝一日我们在南中疲于奔命,南部边境地区始终得不到根本性解决,那么谈何北伐兴复大汉,还于旧都?

    但大汉两度北伐国力虚弱,吴国也被满宠打得体无完肤,而反观魏国,实力依旧雄厚于二国,并且孙权还在大汉背后捅刀子,这代表着孙权毫无远谋!

    因此,孙权没有长远的谋略,而我们应当有这种意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孙权碧眼小儿,永远都是大汉的祸患,决不能松懈。”

    听完姜维这一番分析,句扶首先站了出来对他颇为坚定地说道:

    “伯约放心,倘若孙权真的有朝一日对我大汉动兵,我句扶会让他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深渊!”

    “对,孝兴这句话我赞同!但是在这之前,吴国仍然是我大汉的盟友,只要没有真正撕破脸皮,我们就能睁只眼闭只眼,想必丞相也是这么想的。”辅匡身为蜀国老将,对于孙权不地道的行为表示义愤填膺,但双方目前终究没撕破脸皮,能让一步就让一步。

    而坐在那里的诸葛果也点点头,想不到他的思维竟然这么灵活,她用一种颇为钦佩的眼光看向姜维,而内心却也随之产生反应……

    很快,魏延同李丰二人只身来到滇池议事厅,当得知刘胄与吴国有关系的那一刻,魏延那面如重枣的脸瞬间变得铁青,他双眼顿时陷入无限杀意之中。

    “文长,此事重大,不可儿戏。”

    若非辅匡和宁随相劝,估计他早就冲出去宰了那个刘胄,但当下他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由于此次出兵只带了诸葛果和宁随两个参与军事的参军,处理事务相比之下较慢,于是辅匡分别派张嶷和马忠以及王平等人前去连然,建伶,秦威,俞元,胜休等地负责安抚稳定当地叛军。

    随着南中叛乱平定,姜维以及他麾下的将领们也进入了较长一段时间的休整期,这两年下来,第十三营声名大噪,不仅如此,姜维的名声也从一个无名小辈遍传天下,但这也可能成为他的隐患。

    ………

    数日后,夜间,成都皇宫外,黄皓得知姜维于南中大获全胜的消息心中思绪万千,那狡黠的双眼在月光的掩映下像极了一只待捕猎的饿狼,而他的嘴也在不断念叨着:

    “姜维………”

 第149章 武昌称帝三国鼎立

    蜀国建兴七年,魏国太和二年,七月中旬,武昌祭天坛。

    在文武百官的瞩目之下,孙权身着九爪龙袍,头戴十二旒冕,腰间配着白虹剑与龙凤玉佩,他踏着祭坛台阶缓缓而上,终于来到铜鼎面前,脸色与心情尽是感慨与豪迈。

    拂拂——

    祭坛两侧旌旗蔽日,一缕清风吹过,吴军战旗迎风招展,旗帜之下的吴国将士们面带谨慎,却又不乏激动与高兴,而站在祭坛之下的武将文臣们更是难掩笑意。

    咚咚咚——

    嗡——

    随着鼓声阵阵,角声震天,周围一片尽是肃穆与威严之气。

    站在武将首位的陆逊望着眼前那座高大的祭坛,环顾四周,这些人仿佛好像早就盼望孙权称帝一般,大概只是人心所向,孙权也只是顺坡而下罢了。

    跪——

    说着,孙权跪在铜鼎面前,手执三柱香向苍天拜道:

    “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汉享国二十有四世,历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气数终,禄祚运尽,普天弛绝,率土分崩。

    孽臣曹丕遂夺神器,丕子叡,继世作慝,淫名乱制。

    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时行罚,举足为民。群臣将相,州郡百城,执事之人,咸以为天意已去于汉,汉氏已绝祀于天,皇帝位虚,郊祀无主。

    休徵嘉瑞,前后杂沓,历数在躬,不得不受。权畏天命,不敢不从,谨择元日,登坛燎祭,即皇帝位。

    惟尔有神飨之,左右有吴,永终天禄。”

    说着,孙权向面前铜鼎弓腰一礼,随即站起身来将三柱香插在香炉中,而后退了三步,再向铜鼎叩首行礼以表示对天帝的尊敬。

    随着孙权起身,这祭天大典登基即位之事也就在此而成,他站在祭天坛之上,所有人都跪倒在孙权的脚下口呼“万岁”,从这一刻起,孙权便正式成为这华夏大地上第三个国家的皇帝。

    并且他的称帝,也正式将吴王国拉上了三国鼎立的舞台。

    万岁——

    万岁——

    万岁——

    紧接着,陆逊带着文武百官向祭天坛上的孙权叩首拜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刻,孙权壮志豪情,他望着眼前的江左大地与周围臣服的文武百官们,心中尽是感慨万千,他从未想过能够登基称帝与这天下英雄争上一番天下。

    脸色颇为激动的孙权转而望着天空喃喃道:

    “父亲,母亲,大哥,你们看到了吗?仲谋会完成你们未竟的霸业,直取洛阳,争霸天下,结束这数十年的乱世纷争。”

    紧接着,孙权示意陆逊起身,又让下面的黄门将册封诏书交给自己,待陆逊走上祭坛高台,孙权才把这册封诏书转交给陆逊。

    接下诏书的陆逊向孙权深深一拜,而后转过身来走下台阶,向下一个平台站定对文武百官宣读册封诏令。

    踏踏——

    在这一刹那,陆逊下台阶的动作仿佛被放慢了一样,或许是那些文武百官们难耐的心情,巴不得让他就地宣读诏令好让自己高兴一番。

    很快,陆逊站在孙权下面高台看向跪在下面的文武百官们也尽是豪迈,他展开册封诏书,颇为端正地对跪在石阶之下的文武百官们宣读这封诏令:

    “朕上顺天意,下承民心,今于武昌设坛登基,为彰大吴文武百官定,特册封诸臣如下:

    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右都护,领尚书事,太傅,辅佐东宫。拜顾雍为丞相,太常,平尚书事。拜朱然为车骑将军,上大司马,右护军,领兖州牧。拜留赞为后将军,左都护,领豫章太守。………”

    在陆逊宣读的诏令下,在场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受到了相应的册封,果不其然的是,陆逊的地位依旧是群臣之首,这是令所有人毋庸置疑的事情。

    只不过令人吃惊的是,朱然竟然直接升到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