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此朱元璋不屑一笑。
  “让他们只管买就是,看到最后是咱破产还是他们破产!”
  很快,这一方位面的朝廷官员们就见识了明初无与伦比的资源调度能力。
  无数的粮食从明初调入,然后源源不断的涌向山西和河南,甚至南直隶、浙江等地。
  那通过空间通道的车队就好像没有尽头一般,几天几夜一直源源不断。
  “这……那一方世界到底有多少粮食啊!”
  “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到底富裕到什么程度,才能拥有这么多的粮食!”
  作为此次粮食的接收调度官儿,高拱站在空间通道之前,脸上的震惊表情就没有消散过。
  他是去过明初的,但只有一次,而且也是惊鸿一瞥而已,对那一方世界的认知,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干净,那边南京城的街道简直比他家屋子都干净。
  除此之外,他就没有什么印象了。
  但现在对于明初的印象开始逐渐立体起来,用一个字表示的话,那就是豪,土豪的豪。
  最起码在粮食方面是如此,之前陛下说明初的粮食储备可以供应大明百姓吃十年,他还以为是夸大其词的,但现在看来这有可能真的是实话…。
  “这一下那些囤积粮食的士绅要遭殃喽。”高拱看着这些粮车,幸灾乐祸道。
  正如高拱所言。
  两个月后,大批囤积粮食的各地士绅脸上的表情开始难看起来。
  他们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银子用来买粮,然而朝廷直营的粮店里的粮食竟然没有断过,甚至比之前的价格竟然还降低了一钱银子。
  这特么简直离谱到姥姥家去了。
  “朝廷到底从哪儿弄来这么多粮食的?“这是所有士绅心中共同萦绕的疑惑。。
  “咱们已经买了几百船的粮食,朝廷的存粮即便再多也该快耗尽了!”
  “大家不要慌,继续买,钱不够的就去银行借贷。“
  “这就像打仗,现在正是最关键的鏖战阶段,咱们难,朝廷更难,就看谁能撑到最后了。”
  “诸位既然已经上了赌桌,那就坚持到底,只要赢了咱们就可可以赢家通吃,
  满盘皆活了。”有士绅激情澎湃的在私人聚会中发出豪言。
  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混入这一场私人集会的蓝玉和朱雄英默默看着这人的激昂演讲。
  两人脸上的表情都很精彩,有点想笑,但场合不对,只能硬生生憋着。
  等集会结束,两人沉默的走在大街上。
  “这人是皇爷爷请的暗子吗?”朱雄英忍不住好奇道。
  “据我所知,不是!”蓝玉摇了摇头。
  “那他……还真是堪比卧龙凤雏一般的人才啊!”朱雄英感慨。
  两人彼此对视一眼,再也忍不住,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
  转眼又是两个月过去。
  在众多士绅眼巴巴的期待中,山西、河南的直营粮店中的粮食不但没有售馨,
  反而又降了两钱银子。
  现在市场价已经降到一两银子一石大米了。
  这差点让那些士绅们当场破防。
  而且最关键的是经过这将近半年时间的低价粮食售卖,河南和山西两省的灾情已经基本平稳过渡过去了。
  再有一个月,百姓新一季的粮食就能收获,到时候粮食的缺口就不会再有了。
  这顿时让手中握着大量粮食的士绅们有些撑不住了。
  而且他们很多人在皇家中央银行的借贷马上也要到期了。
  “不行了诸位,老夫这是撑不住了,只能先放一部分粮食出去了!”一个士绅最先开口。
  有了一个带头,众多士绅顿时也开始骚动起来。
  毕竟依照他们现在手中庞大的粮食储量来看,若是大量出售,一定会引起市场动荡,粮价进一步降低是必然的,早卖价格还能高一点,少赔一点,若是卖晚了可就真正血本无归了。
  但等他们一股脑的涌向粮食商人询问价格的时候,却被告知朝廷早已经低价卖给他们一大批粮食,这个价格低的让所有士绅胆寒,粮商们未来一年都不需要再购买粮食了。
  这顿时让所有士绅彻底傻眼了。
  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浑身虚脱,身体冰凉。
  很多士绅都明白,自己这一下是彻底完蛋了。
  “火候差不多了,再把粮价降低两分,然后一直维持在这个价格不变!”朱元璋接到锦衣卫监控这些士绅的报告,直接开口吩咐。
  旁边众多大儒闻言,不由互相看了一眼,眼中顿时都闪过一丝担忧。
  这个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往年粮食价格的正常水平了,若是往后一直维持这样的价格,那有些地方种地还会赔钱。
  这直接就会导致很多士绅抛荒土地。
  因为种地要缴税不说,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本钱,这样种一年赔一年的买卖没有人会干。
  “陛下,谷贱伤农,过犹不及啊!”
  “粮食价格太低的话,不但那些士绅受不了,就连普通百姓也会受不了的,毕竟现在正在推行一条鞭法,税收已经全部改成使用宝钞了。“
  “粮食价格降低意味着,百姓要交的赋税变多了。”徐阶开口提醒道。
  “咱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但咱就是要把百姓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现在整个大明开办了无数的工坊,而且正在修建的铁路,公路都需要大量工人做工,百姓种地没有受益,自然会转去工坊做工赚取宝钞的。”
  “至于那些大地主,土地给他们提供不了受益,他们的目光自然会转移到别的地方去,比如海外,那里可到处都是金山银海啊!”
  朱元璋笑眯眯的看着面前几位大儒继续道:“这一下,徐达他们缺少儒道超凡者的难题不也一并解决了吗?”
  徐阶等人闻言顿时都不说话了。
  朱元璋说出的理由让他们完全无法反驳。
  而且他们也真没想到,这一场粮食战争竟然被朱元璋玩出了这么多花样来。
  “这位洪武大帝,不但手段高明,而且身后还有一个大帝国作为支撑,在他们看来难以解决的天大难题,在朱元璋手里却轻而易举就解决了,而且还解决的毫无隐患。”
  “这样的人谁能斗的过啊!”徐阶内心暗暗叹息一声,心中最后一点小心思也彻底熄灭了。
  他已经决定了,等这次下朝就写信给家里让家里那几个不肖子孙响应朝廷号召,把家里的田产留下几百亩自用,剩下的全部低价甚至不要钱捐给朝廷,然后让家中那些入了儒道品级的学子全部走出大明,去军中替大明效力去。”
  “从今天起,他老徐要做一个真正全心全意为大明,为百姓服务的好官了。”
  徐阶心里不由感慨。
  很快徐阶的举动就传进了西苑。
  朱元璋笑着把锦衣卫查到的消息扔给旁边的嘉靖皇帝。
  “看看吧!”
  “咱说过无论是奸臣严嵩还是大奸似忠的徐阶咱都有办法让他们变成真正替咱大明实心办事的大忠臣,这不就实现了吗?”
  嘉靖皇帝仔仔细细的度了好几遍,直到一个时辰后依然难以置信。
  “徐阶竟然真的把他家的地都低价捐给朝廷了,这简直不可思议!”
  “那些士绅不是一直把土地当成他们的命根子吗?”嘉靖皇帝感叹道。
  “这就是大势。”
  “咱有能力一直向这边倾销粮食甚至是丝绸,让这边的土地彻底变得一文不值。“
  “徐阶等人看到了这一点,自然明白没有和咱讨价还价的资格,还不如直接把地捐了,向咱卖一个好呢!”
  “你看着吧,有徐阶做表率,那些聪明人很快也会有样学样的。”朱元璋笑道。
  “那若是有些人打死也不卖地呢?”嘉靖皇帝好奇道。
  “呵呵,大势滚滚向前,不愿意低头的除了被时代碾死,没有第二条路可选。”
  “在国家意志面前,那些想要对抗的,从来都没有好下场。”
  朱元璋说到这里,站起身霸气侧漏道:“再说咱是要带着大明这艘巨轮翱翔九天之上的,咱可以很确定的说,只要能跟得上咱脚步的,所有人都将获得收益。“
  “只要是聪明人都会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选择,怎么做才能乘风而起。”
  看着面前气势摄人的朱元璋,嘉靖皇帝第一次陷入了沉思。
  “或许他也该想一想在未来的大明朝中,自己的定位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公平、正义、法制
  【任务:聚才为器】【简介:昔有秦始皇收天下兵器以铸十二铜人,逆天伐仙。今儒道新立,才气散乱,收天下儒生为己用,聚万方才气以镇国方为上上之选】【镇国九鼎:3/9】【任务倒计时:二十年】【任务奖励:本世界儒道量才二级】随着一波粮食战争收割掉大明士绅阶层将近五成的财富,其效果直接就展现在了任务列表上。
  这代表着整个大明境内,有超过三成的儒生已经能为朝廷所用了。
  大明现如今的士绅阶层其实是一个很古怪的群体,他们自私,可以为了家族利益和敌国勾结,出卖国家利益谋私。
  他们愚昧,正是因为这个阶层的压制才让近代的科学技术无法发展,因为科学技术会解放劳动力,会对他们的统治基础造成影响。
  同时他们也很聪明,审时度势的能力极强,他们知道在大势面前,怎么做才能对他们的家族延续最有利。
  但这些特点是整个士绅阶层的特点。
  在这个群体中,或者说在儒家文化思想的熏陶下,每个时代总会有那么一小撮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一直有着内心真正的坚持和坚守的。
  甚至为了这些坚持和坚守慷慨赴死也在所不辞。
  他们有名震天下者比如海瑞、比如张居正,也有终其一生碌碌无为者,比如那些不知道名字的芸芸众生。
  甚至年轻时候的徐阶、严嵩,他们同样是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热血青年。
  只不过在时代这个大染缸中,他们逐渐被改变,或者主动改变,最终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
  朱元璋对此看的很清楚,越是政治清明的时代,能人智士就越多,越是政局混乱,乱象丛生的年代,小人,奸诈之徒就越多。
  并非是那些小人和奸诈之徒造就了混乱的时代,而是在那样混乱的时代下只有学会奸诈,成为小人才能出人头地,才能掌握话语权。
  这也是朱元璋在来到嘉靖位面之后,一直都在按照大明律,在按照朝廷的规矩行事的原因。
  因为大明律本就是他定下的,这本来就是他的规矩,只不过后世之君带头不去遵守规矩,这才让大明的朝局越发败坏的。
  只有他在规矩之中打败那些士绅,才能赢得天下士绅之心,才能拨乱反正,让大明重回正轨,才能让那些出淤泥而不染,同样心怀大明的一大批有学之士为自己所用。
  经过八年的努力,他其实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现在大明的政治局面已经恢复到了原本历史上明初的水平,甚至比明初更加清明,因为三法司被他下方到县一级。
  无论是对于官员的监督以及对于地方的监控都变得更强了。
  但这样还不够,因为现在已经是工业以及超凡并行的时代了。
  在这样的时代下,他有机会做的更多,做的更好。
  同样在经历了三个不同历史位面,特别是清末那样的大变革位面之后,他的思想也被解除了桎梏,他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
  他想要给这样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