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使的是五禽戏中的招式,这套功夫可不仅仅只能练劲、养生,这同样也是一套相当强力的攻伐手段。
  虎戏凶、鹿戏柔、熊戏猛、猿戏灵活、鸟戏轻灵,各有各的特点,而且招式多变,搭配众多,比如上一招朱标使的还是猛虎扑食正面攻击,下一招突然身子一晃,一招灵鸟飞渡,人就不见了,再出现时已经到了对方身后,一个熊抱就要拿住毛骧手腕。
  这一连串的招式相互配合着用出来,即便是已达化劲的毛骧也被打的手忙脚乱。
  他越打越是心惊。
  刚开始他还想要让一让朱标,给太子殿下一点面子,但二十多招过去,他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好几次差点被朱标偷袭得手。
  不得已,他只能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来应对。
  “砰……!”
  又是硬碰硬的拳脚相撞,朱标连退了七八步。
  “不打了!”他甩了甩有些发麻的手臂。
  “化劲宗师的劲气太霸道了,我有些吃不住了!”朱标叹了口气。
  纵然有炼体三十六式炼成的铜皮铁骨挡下了毛骧八成的劲气,但剩下两成朱标依然有些吃不消。
  毛骧却一脸无语,心道两人都已经对了上百招了,你现在才吃不住,还特么是不是人啊!
  寻常融劲高手,自己全力一招就能拿下,哪会像朱标这么费劲。
  “如何?”朱元璋满是期待的问道。
  “太子殿下天赋异禀,融劲境内恐怕已经没有对手了!”毛骧据实禀报。
  “你不要给咱留面子,这小子到底什么水平?”朱元璋沉声道。
  “属下所言句句属实!”毛骧直接跪在了地上。
  纵然已经进阶大宗师,但在朱元璋面前,他依然丝毫不敢造次。
  “好小子!”朱元璋满脸兴奋的拍了拍朱标肩膀。
  其实以他融劲境的修为眼力还是有的,自然能看出朱标的非同凡响。
  现在得到毛骧这个化劲宗师的肯定,更是让他格外高兴。
  “标儿,你今年十四岁了吧?”朱元璋突然问道。
  朱标点了点头。
  “时间过的真快!”
  朱元璋感慨了一句,突然又道:“你年级也不小了,功夫练的不差,我听宋濂说文章写的也很好,也该是给你找一些事情做了。”
  “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想法?”朱元璋问道。
  “还是父亲给儿臣拿主意吧!”朱标一时之间也拿不准自己能做些什么,只能把决定权交给朱元璋。
  “最近我有个想法,想要裁撤侍前卫,建立一个叫锦衣卫的机构,锦衣卫负责的事情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监察江湖上各帮派的动静。”
  “你既然对江湖事感兴趣,让你进锦衣卫做点事情如何?”朱元璋沉吟片刻,笑着开口。
  他有这想法其实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明末读历史的时候他就发现,除了自己之外,自己的历代子孙好像都不怎么会用锦衣卫做事。
  锦衣卫号称天子耳目,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结交三教九流。
  换句话说就是要能把自己置身江湖之中。
  只有这样,才能探听到各种不为人知的消息。
  从底层混起的朱元璋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虽然在明末看到的历史自己是洪武十五年才建立锦衣卫的,但其实类似锦衣卫这样的机构一直都在,只不过之前一直藏在暗处就是了。
  确切的说从自己当和尚在各地游历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在建立情报网了。
  那其实就是锦衣卫的雏形。
  但在自己死后,历代子孙好像并没有能继承这张深深扎根在江湖中的情报网。
  这不得不让朱元璋反思,或许自己之前的教育方法的确不对。
  所以再次回到现实世界,他就准备给自己的太子换一种教导方式。
  让刘基教导太子练武就有这方面的考虑在其中了。
  当然之前他并没想过让朱标这么快接触江湖事,但没想到朱标却是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不到一年就达到融劲修为,这才是朱元璋放心他踏入江湖这个大漩涡最重要原因。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天地灵气已经复苏二个月,各种天材地宝已经开始陆续出世,毛骧能这么快进阶化劲大宗师就有朱元璋赏赐给他一株从东北得来的血参的原因在。
  搜寻天材地宝这件事如今也是锦衣卫全权负责。
  以后锦衣卫的职权会随着灵气复苏越来越大。
  一个皇子,特别是太子的加入,能让锦衣卫以后行事更加规矩,也更加忠诚。
  当然这件事就没必要当面说了,甚至他连朱标都不准备告诉。
  有些事,还是要朱标自己慢慢去悟的。


第十五章 武林大会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一个新机构的诞生,同样需要烧三把大火。
  既是立威,也是昭告天下,彰显自己的存在。
  而锦衣卫成立之后烧起的第一把大火就烧到了江湖之上。
  从洪武二年五月份开始,一则消息开始在整个江湖疯传。
  朝廷要召开武林大会。
  邀请各路英雄豪杰前往南京参加盛会。
  而从六月开始,武当、少林、日月神教、披甲门、青藤山庄、龙门镖局……,凡是江湖上能数得上号的大势力都开始陆续收到锦衣卫的驾帖。
  驾帖金光璀璨,期内字迹却是用鲜血混合着朱砂写的,在金光的映衬下显得极其刺目、闪眼。
  披甲门门主段勇看着这份驾帖,只感觉一股凌冽的杀意扑面而来,让他这位在江湖上厮混了几十年的化劲大宗师都忍不住后背有些发凉。
  “哼!”
  “爹爹,朝廷这是什么意思,指名道姓让你和娘亲都必须参加,还用人血写字,这哪是邀请,这分明就是威胁!”段勇旁边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柳眉倒竖,一巴掌把大厅内的石桌拍的粉碎。
  段勇心痛的看了一眼石桌,这可是他刚花了八两银子买的,这才几天又被这丫头拍碎了。
  “的确是有点欺人太甚!”
  段勇阴沉着脸,站起身道:“你去把你大师兄他们都叫过来。”
  “爹,是要杀官造反了吗?”段真真一脸兴奋的问。
  “造什么反!”
  “你这丫头活够了,你爹我还想多活两年呢!”
  段勇一脸无语的看着自家丫头:“我是把披甲门这一摊子事交代一下,明天就带着你娘和你一起南下了。”
  “我有预感这次咱们这位朱皇帝是动真格的,披甲门可不能当出头鸟,他让干啥就干啥,老老实实的,要不然绝对遭殃。”
  段真真:“……!”
  和披甲门一样,少林的空智禅师,日月神教的教主杨无敌在接到驾贴的第一时间都表示自己一定会去。
  当天就准备行装,启程往南京赶来。
  而作为武林泰山北斗,现如今已经一百二十岁高龄的张三丰张真人,锦衣卫都指挥使毛骧亲自登武当山,密谈两个时辰,终于把他给请下了山。
  这让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看朝廷大战各大门派这一出大戏的各路江湖豪杰都大跌眼镜,一时间嘲笑、怒骂、不屑纷至沓来。
  南京城外二十里,紧邻官道有一家客栈。
  这里是锦衣卫的一处据点。
  客栈大厅里聚集了一屋子从四面八方赶过来凑热闹的各路豪杰。
  “要我说那什么日月神教的杨无敌也是个欺软怕硬的,前几年日月神教攻打崆峒派,又是杀人又是屠帮的,现在一遇到朱重八瞬间就萎了,人家一道驾贴,他就屁颠屁颠的从昆仑山跑过来了。”
  “朱皇帝的名字别乱叫,这里距离南京城可只有二十里,小心祸从口出!”旁边有老成持重的同伴出言提醒。
  “怕啥!”
  “想当初朱元璋当和尚讨饭的时候,老子还给过他饭吃呢,现在做了皇帝,叫他一声朱重八就不行了?”
  此人一脸傲然,脚踩在板凳上满脸通红的大放厥词,显然这是喝醉了。
  “嗤!”旁边传来一声嘲笑。
  “按你这么说,想当年朱重八刚参加义军的时候,还差点拜了老子当大哥呢,要不是我老娘重病,老子急着回家尽孝,现在当皇帝的说不定就是老子……。”
  大堂二楼的包间里,朱标托着下巴饶有兴致的听着下面一群人在这儿吹牛逼,连带着调侃他老爹,眼睛不由就微微眯了起来。
  “殿下……!”朱标身后两个伪装成店员的锦衣卫盯着大厅内聒噪的一群人,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这些人也是活腻歪了,敢在太子爷面前调侃当今圣上,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给这两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不要弄出人命!”朱标随意吩咐道。
  这两人就像是苍蝇,吹牛逼不看地方的货色。
  这种民间调侃,他若是没听到也就算了,既然听到,身为人子,还是要有所表示的。
  当然朱标也犯不上因为这点小事就杀人,适当的一点小教训就行。
  锦衣卫的行动能力很强,而且简单粗暴。
  很快越说越离谱的两个家伙突然就被人一巴掌扇在地上,不由分说直接拖出客栈在众目睽睽之下暴打了一顿。
  有年轻气盛的想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很快就被同伴拉住。
  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打人者的身份不简单,而且这两人嘴巴这么大,挨打再正常不过,这个时候出头,那是十足嫌自己命长了。
  江湖上所谓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也是要看人下菜的,行走江湖的老手自然都明白这个道理。
  两人被爆打一顿,一瘸一拐灰溜溜的走了。
  客栈里只安静了一会儿,很快就再次喧闹起来,仿佛刚才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一般。
  这就是江湖,很健忘。
  朱标觉得自己又总结了一条江湖规矩,不由有些高兴。
  “殿下,人快到了。”有锦衣卫匆匆而来,附在朱标耳边小声道。
  “走!”朱标眼睛一亮,起身带着大队人马快步离开。
  他来这里可不是闲的,根据锦衣卫的线报,今天那位传奇人物武当张三丰张真人就要到了,他是来迎接的。
  朱元璋对这位可以说是极其重视,为了把他从武当山请下来,除了毛骧之外,锦衣卫去了八百人,另外还有足足一万大军全程“护送”。
  规格可以说绝无仅有,空前绝后。
  实在是这位在江湖上名气实在太大。
  在朱元璋看来,如果不能把张三丰请过来,这个武林大会就等于没开。
  朱元璋对于张三丰的重视,朱标觉得一点都不过。
  张三丰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雷贯耳的传奇江湖人物。
  前世有传言他一共活了二百多岁,甚至有人说他一直活到清朝。
  这些传言朱标在前世是不信的,但这一世张三丰可是实打实刚刚过了一百二十岁大寿的。
  而且现在灵气复苏,或许这位真的有可能活到二百岁,甚至真正得道飞升也说不定。


第十六章 张三丰
  去往南京城的官道上,八个身穿道袍,身背长剑的道士正沉默着徒步而行。
  当先一人须发皆白,道袍宽大,行走间仿佛脚不沾地。
  在他身后跟着的七个道士,虽然有老有少,有胖有瘦,但速度都是奇快。
  这一行人穿着洒脱出尘,气质缥缈若仙,一看就不是寻常人物。
  沿途百姓远远看到这些人,立马就远远的躲到一边去了。
  这段时间南京城内外多了许多这样的江湖人物,老百姓们好奇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