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齐帝业-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纬微微皱起了眉:“宝庆?”静了一会儿后,车帘终于揭开了,一个头戴锥帽,浑身披帛的小女孩子提起前裾从车上直接跳下,惹得周围内侍发出一阵压抑的惊呼……
  她绷着一张白生生的可爱小脸,甩开内侍宫娥走到高纬身边,气呼呼的,故意不去看他。高纬装出一副生气的样子,两根手指捏住她元宝一样的小耳朵,提了提,道:“待会儿是重要的大事,你别光顾着胡闹,待会儿让你干什么,你干什么,听懂了?”
  “哎呀,我知道了,嫂子和我说,你又和我说……你别捏我耳朵,会长不高的!”高媛媛晃晃头,捂着耳朵不让高纬捏。
  高纬好笑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是谁告诉你的?明明是摸头才会长不高……”高纬的左手又放在了她的脑瓜顶上,摸小狗一样。宝庆翻白眼瞪着哥哥,高纬撒开了手,低下头低声道:“先进去拜菩萨,走个过场,嗯?……”
  “我知道了……”她看起来很不情愿。身边忽然缺少了一个重要的人怎么会察觉不到?她现在在和高纬闹别扭。高纬让皇后将邺城一些亲王家里的同龄郡主和宝庆一起玩,就是为了避免宝庆有一天想起这茬到时候找他闹,但是宝庆还是想起来了,皇后好说歹说,连哄带骗带教育,总算是让她消停了。
  不过怨气还是有的,这几天没少高纬后脑勺看,几天前跟她说起带她出宫玩她也老大的不领情,嘴巴撅的可以挂油瓶,人小脾气倒不小。
  承恩寺的大门恢弘壮阔,光是这门面就价值不菲,而承恩寺和白马寺还并不是邺城里最著名的寺庙。邺城在北齐时是我国北方佛教的中心,高洋建立北齐后,他极其崇拜佛教,邺城内外大量兴建寺院,城内有妙胜寺、雀离佛院、大慈寺、大兴圣寺,城外有大主持寺,庄严寺等著名寺院。排场一个比一个大,装修一个比一个豪华,一些寺庙的正殿,工艺之精美,甚至超过皇宫。
  白马寺和承恩寺只是诸多寺庙内的一两个而已,高纬之所以选择白马寺和承恩寺,是因为这两个寺庙的住持都是有德行的高僧,在邺城名声十分好。
  佛教在中国的传承时间并不是很悠久,但是颇有传奇色彩。一说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史称这一佛教事件为“伊存授经”。一说,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夜梦有神人全身金色,顶上有光,在殿前绕梁飞行。翌日问询群臣,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告知为佛。于是汉明帝遣使西巡,找回了两个僧侣,汉明帝为了表示欢迎,在洛阳兴建了一座佛寺,名为白马寺。
  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是佛教发展的巅峰,两汉之际,佛教传入的时间不长,流传的地区也有限,佛教信徒较少。后来由于大量的佛经被翻译使得佛教的传播越来越广,以及众多寺院的兴建和石窟的开凿佛教更是广为传播。佛教俨然变成了第一大教,发展了不少忠实信徒,其中就有萧梁皇帝萧衍。
  晚年的萧衍接连遭受打击,开始迷信佛教,不但在都城里兴建五百多座寺庙,而且还差点几次出家做了和尚。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南朝佛教盛极一时,甚至压下了道家天师教派
  不仅是南朝,北朝的皇室贵族也普遍迷信佛教,比南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北魏时常兴建佛寺,雕刻佛窟,其奢华程度是要超过南朝的。
  佛教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蓬勃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佛教的思想迎合了乱世之中劳苦人民想要消极避世的思维,而且统治者们也需要那么一个工具来麻痹百姓的思想,便于操控。
  在如今,北齐和北周时期,北周境内有寺庙一万所,北齐境内有寺庙三万多所,光邺城,就有近四千左右的寺庙。据昭玄寺记录的档案统计,北齐有僧尼两百多万,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这个时候的北齐,也仅仅只有两千多万人口,加入佛门的就将近有十分之一!这个时候,僧众的发展是空前绝后的。
  当然,佛教迅速发展壮大也与政策有关。在那个时候,不管南北,僧众都可以不用缴纳赋税,于是苦于被重税高压盘剥的劳苦百姓避入沙门,而且,在北朝,僧人是逍遥于法外的一类人,往往,人犯下了大罪,就会躲进寺庙里,不受法律的钳制。
  所以,在这个时代寺庙地位崇高却又超然物外,手里掌握着大量的人口和土地却从来不交税,而且接受天下信徒的供奉,就像一只吞金巨兽,只进不出……假如有一日将几万所寺庙也纳入掌控之中,那朝廷就可以增加一大笔的税收,高纬怎么能够放过他们呢?
  高纬由僧众恭恭敬敬的请进了寺内,映入眼帘的,俨然是一座尺度雄大、空间宏阔、斗拱层叠的大型殿堂。以塔为中心,四面回廊,南北大殿,大气壮阔。
  内殿内的墙上有许多飞天图案,栩栩如生,雍容华贵,衣纹皱折也是线条流畅,富于节奏变化。每一个典籍内的神明皆有描述,色彩艳丽,鲜明大方。光是这用料便不知花费几许。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高纬回望四周,轻声悠然一叹,看着这壁画,便能感受到一股魏晋遗风,那是时代的演化,是岁月的积淀……就是,奢靡太过了一点!
  说着,他苦笑的牵起嘴角,论寺庙数量,论僧众人数,北齐可是南朝的八九倍倍,有过之而无不及,百步笑十步?他把目光收回不再看。
  那住持耳朵动了动,面上却什么表情也没有,他将宝庆的手掌握在手里,仔细观看,最后道:“殿下与佛门有缘,不如度入佛门吧……?”高纬直接回绝了他,这个怎么能够答应呢?况且,之前告知他们的内容里也没有这一部分……这主持想干什么?
  高纬不由得警惕起来,那住持看了又看,连连道可惜,“殿下早年坎坷,蒙陛下照拂,才能平安长大,时也,运也……贫僧看她手相,她先前原本该有一场病灾,如今却平安无恙,这是陛下的大气运庇佑……”
  老僧双手合十,认真的对高纬说:“殿下从前命途悲苦,大起大落,需要好好照料,否则易夭折,而且她……”老僧深深地看了宝庆一眼,“也易克身边之人……”
  “老衲建议,在她二十岁之前不要出阁,在此之前带发修行佛法,或可涤荡一身厄运……”
  “不得与外人接触?”高纬问道。
  “不不不,只要她每日念经静修,自然会平安无事……”老僧连忙解释。
  这才是原来的轨道嘛……虽然高纬从来没有要宝庆带发修行,但是总的来说,结果都是他想要的。那,出了点差错,也不至于让高纬心里不舒服。
  高纬谢过了住持,赏赐了一串紫檀木的念珠,让老僧给宝庆起了法号,点了慧根,便坐上车驾离开了承恩寺。
  临走前,老和尚说了一句很奇怪的话:“陛下亦有大气运,普天之下,有陛下这般气运的,不过三人……有朝一日,陛下必能称宗做祖……建不世功业……”
  高纬心道这老僧真会说客气话,面上带笑,谢老僧吉言,最后听得老僧叹息道:“老僧别无所求,所为,也不过求陛下一件事……”
  高纬脚下一顿,问是何事,老僧道:
  “贫僧不是为自己,贫僧活不过今年了……贫僧,是为这天下佛门……
  这些年来,他们做的太出格了,早已不是佛徒,误入了歧途,但他们……终归还是活生生的人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老僧只好腆颜向陛下求一个恩典……
  日后……请陛下不要杀生太过……!”
  高纬的目光牢牢地钉在老僧身上,审视,杀心,不一而足,而那老僧始终谦卑的像一棵树,安宁的像一池水,让高纬怎么也生不起气来。
  良久,方才道:“朕也不是一个喜欢擅举屠刀之人,只要沙门僧众本分守己,便不会刀兵临头……”
  老僧心满意足,双手合十,道:“陛下金口玉言,老僧谢过陛下……”


第一百三十一章

  “陛下,突厥使臣在宫外叩阙请求觐见……”烛火幽幽,路冉小心地站在十几步开外,低声禀报到。
  高纬从奏章中抬起头,却并没有就此搁笔的打算,笔下如飞,“唔,这么快……?”抬起手腕又添了几笔,这才道:“让突厥使臣进来吧……”
  路冉皱着眉,道:“可是陛下之前答应过娘娘今夜……”高纬叹了一口气,道:“朕知道,朕不过晚一些回去,也没什么要紧的吧……?……国事重要。”皇帝都这么说了,路冉也不好再劝,只得退下。
  高纬搁下了笔,一只手撑在桌上闭目养神,手指有规律的敲击着一张空白的纸张。“突厥人如此迫不及待,看来一切都在按照朕所规划的那一步发展,突厥人被宝庆的命格给吓住了……”
  “三人成虎,果然不假……,不过也多亏了那老和尚,若不是他提议让宝庆带发修行、消灾除厄,也算是给足了说法,要不然朕还真不知道将来怎么圆回去……”
  “宝庆的命格被宣扬的如此怪异,朝臣必不容她生长在宫闱里,将来嫁人也是个难题,要洗白可不容易……还好那老和尚想的周全,给朕圆了回去,一举多得……”
  高纬其实并没有多把老僧和道士们展现的神神鬼鬼的一套放在眼里,即使他自己就是一个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怪物,他还是不愿意相信这世上有神魔鬼怪。
  高纬不相信所谓命运,他只相信自己,他要亲手将历史的车轮换轨,亲手改变天下格局,更要亲手葬送宇文氏,就像宇文氏葬送高氏一样,把一切陈旧的、腐朽的肮脏事物全都扫入垃圾堆!
  在还未掌控先机之前,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也得趴着。只有不断的在忍耐中积蓄力量,磨砺爪牙,才能翱翔于九天之上。
  这个时候,北周与北齐的差距还不算很大,北周真正壮大是在宇文邕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现在的北齐要与北周保持持平,其实是很容易的。但是高纬的野心不止于此。
  是,北齐内部的确是矛盾很多,内耗严重,但是北齐的优势是南陈和北周永远也不能比拟的,北齐占据天下精华,土地丰饶,人口极多,北周人口九百余万,南陈则更加不堪,仅仅四百万不到,而北齐,人口总数却超过了北周和南陈的总和,足足两千余万人口!
  在这个时候,按照这个人口比例,人口对于土地的开发还远远未达到饱和,幽州营州等荒无人烟的州郡还有大量的沃土可供利用,只要内政清明,减轻赋税,北齐的壮大是可以预期的。
  现在的他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搞发展,什么战争,派系斗争,都没有国家迅速壮大更加重要,只要国家壮大,高纬自然不用再看任何人脸色,行事也可以不用再小心翼翼、瞻前顾后。
  威、权、势他都掌控在手中,就再无人可以拦他!
  这个时候,宇文邕还在宇文护手底下装乖孩子,他想要冒头还得有两年……
  南朝和大齐结盟,目的就是为了攻下江陵,这个时候,陈顼没有心思来找他的麻烦……
  至于突厥,呵,虽然是个不守信用的,随时可能翻脸,高纬也原本就没有指望两国可以和平共处,但这个时候对于突厥显然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听说木杆正在向西、向东扩张,内部也在打压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