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北齐帝业-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诏,不得外出。”
  郑宇等人的面色悄然沉了一下,将蠢蠢欲动的步子又缩了回去。高元海倒霉了,祖珽却还好端端的,陛下还没有给他们参祖珽一本的机会就已经将判决给下了,无法再借题发挥。运气实在是不好,于是这件事也只能就这么算了……他们总不能不顾正在气头上的陛下,咬死祖珽不放吧?
  郑宇虽然很想一举整垮这个老家伙,但暂时也没有办法。祖珽的惩罚看似严重,却没有伤筋动骨,陛下还是存着要大用他的意思,只能等到以后了……
  下方这些人有什么样的想法高纬不想知道,他同样也有东西要考量。
  都说斛律光权势过重,都说斛律光威望过高,但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一回事。斛律光若真有谋反的资本,怎么会连站出来帮着说几句话的人都寥寥呢?
  斛律家有权是真,贵重也是真,但是若说威望甚隆,超过帝王,那是大错特错!持有这种观点的,要么是像祖珽一样和斛律光有很深的恩怨,要么就是贪图斛律光的权威,而推波助澜,故意构陷。
  这些日子,高纬冷眼旁观,好似看了一场大戏,将下方这些所谓臣子的嘴脸看了个干干净净,也同样看穿了斛律家名难符实的虚弱本质。
  他的本意原本就是想要看看斛律家的力量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这样强大,也同样是为往后筹谋,将斛律光调离中枢,为之后的汉化改革做准备。
  现在一切都已经达到,那么刚刚拔出的刀便可以收回鞘内了……
  但羞刀难入鞘,还得见见血才算见了真章……
  午门外,一群人被押在囚车内,库狄士文命禁军解开了锁链,将犯人押入刑场。禁军粗暴的一脚踢在犯人的膝弯上,数十人同时磕在刑场上。有人挣扎着仰起脖颈子,高喊着不服,也有人大呼冤枉。
  库狄士文统统都置若罔闻,摆摆手,一队禁军便骑着快马入宫复命。
  围观的人群里四处都是猛地吸气的声音。
  算上刑台上的,足足有数百人。身上的穿着代表他们来自各种阶层,其中大多数都是富商和平民模样的人,甚至还有几个,身上的官服还没来得及扒下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伪周那边过来的探子,他们在北齐待了这么些年,有些人早已安家落户,甚至还有些人早早的便谋得了一官半职。
  鬓发凌乱,眼神呆滞。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为何忽然之间就到了这一步。
  围观的百姓对着这些即将人头落地的家伙指指点点。刚才围过来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这些人都是伪周埋伏在邺城的奸细,死不足惜。
  边上的女眷们忍不住放声哀哀地哭着,按照大齐律,他们这算得上是里通敌国,要株连三族。家中无论老幼妇孺,都无法幸免。
  悲痛的哭声多少也感染了那些当间谍的男人。
  一些人的眼底蓦然放空了,后悔吗?后悔,他们在邺城散布谣言的时候原以为会万无一失的。可是,又为什么会忽然到了这一步?他们明明很隐蔽,自觉做事滴水不露、万无一失的呀……
  库狄士文冷的就像一块石头,一丝情绪也没有,冷眼看着这些连反抗都没有力气的人,忽然笑了一声。
  那一队禁军在宫门前的甬道内下了马,一路奔行到太极殿,跪伏而下。
  群臣侧目,不明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昨夜到底还发生了什么,对于这一幕的发生觉得莫名其妙。
  “启禀陛下,伪周奸细已经全数押入刑场,统领库狄士文请陛下口谕!”
  锦衣搜集的察探到的伪周奸细,共有一百二十余人之多,加上被牵连的家人,共三百余人。这些人,都是韦孝宽渗透进北齐里面刺探消息的中坚力量。
  韦孝宽从不过多苛责部下,善于聚敛人心,因而部众皆愿为其效劳,这些年,他不断安排人渗透进北齐境内,隐忍不发,没有想到在今日用了出来。
  可惜了,苦心经营了十几二十年,这些棋子终究要被拔除个干干净净……
  高纬只有简单的一个字,“斩!”
  “遵旨!”那一对甲士又飞快的离开,奔赴刑场。高纬转过身,“诸卿退下吧……”于是这百多号人的命运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敲定了……
  行刑的刽子手饮尽一碗烈酒,含而不咽,一口喷在刀面上,挥动屠刀结果了他们的性命。待到几百人杀尽,发黑的鲜血满溢出台面,淌了下来……
  一滴雨点从乌云重降落,砸在库狄士文的头盔上,慢慢的雨点越来越大。
  无论死了多少人,流了多少血,一场大雨之后总能冲刷干净。
  便如同祖珽说的那样,一个国家,无论将来迎来的是盛世还是乱世,在变革即将到来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流血的,莫能例外。
  今日是这些人,明日后日,或许就会有更多的人被送上断头台。这些血都是必须流的……
  为了大齐盛世,为了一统天下的那一日,哪怕被千夫所指,哪怕被世人唾弃厌憎,他都将义无反顾!


第一百四十八章无归(中)

  邺城的风波在有意的控制下并没有扩散到其他地方,汾北依旧打的如火如荼,高长恭和高延宗联合将宇文宪的势力驱逐出去之后。
  威敌、平寇二城被宇文护大军攻破,尉相愿、独孤须达败退,率千余残军逃离定陇。
  宜阳连最后的声援都已经失去,彻底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田弘、宇文纯加快了攻打宜阳的节奏。
  宇文护命郭荣率军从风陵渡顺河北上,渡河攻破攻破齐军防线,夺回汾州、姚襄、定阳,解玉璧之围。
  七月末,宇文护在黄河上建造起了浮桥,率军渡河,与段韶决战。
  终于,北周和北齐在这片土地上的最后一场较量在怒吼的黄河边上展开了……
  星夜如雨,月亮并不很明亮。脚下是波涛怒吼的黄河,对岸无数火把排成长龙,移动着,像一挂坠落的银河,壮美至极,印染了漆黑的夜色。
  段韶和高延宗、高长恭立马在一座山崖上凝望着对面,良久,段韶轻轻叹气,道:“宇文护要动真格的了……”
  高延宗和高长恭都是默然,汾北全境被攻下,汾南也眼看要落入齐军掌中,就连河东也被齐军攻占部分,宇文护不急眼才怪。这次他是倾巢而出,不顾一切要和齐军决战。
  周军攻势猛烈,即使是段韶也感到一阵头疼。高延宗观察了半天,并没有什么好的对策,“周军来势汹汹,我军弱势,他们有三个渡口可以登岸,而我们却不能分兵一个个去把守,这可如何是好?”
  远的不说,现在齐军主要囤积的地方就是龙门,这也是周军最有可能选择的上岸口。
  但是可供宇文护选择的地方不止那么一个,他还可以选择孟门和马头关。
  孟门就是龙门的上口,在悬壶口瀑布的下游,群山起伏,气势恢宏,易守难攻,宇文护不太可能会选这里。
  相比之下马头关就比较有可能会被宇文护选中了,马头关一带有两个黄河渡口,关南临河。段韶若是宇文护,他也会考虑考虑在这个地方渡河。
  段韶沉吟良久,道:“不能在岸上守,等着他们来攻我们就太被动了,我们直接在黄河面上阻击他们。”
  这三个地点都是齐军的薄弱地点,若是等着周军来攻,那么齐军就太过被动。不如他主动出击,将宇文护大军阻断在河道上,只要拦着他们,那些渡口也就没有固守的必要了。
  “在周军渡河的对岸上游,安排好竹筏和大船,待到周军顺着浮桥渡河,就攻击浮桥,冲!撞!火攻!射箭!我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将周军拖死!”
  “都督……,即便是这样,末将觉得还是守不住……”高长恭思考了一下,道:“我军没有多少木筏,所产生的攻击对于周军而言就像大蛇身上的虱子,况且这里河水湍急,河道凶险万分,若是大规模的出木筏战船袭扰,我们的损失会远比周军更加严重……”
  段韶点点头,道:“这老夫也考虑到了,但是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吗?”高延宗和高长恭等人纷纷摇头,实在想不出还有更好的办法了。
  于是段韶直接拍板道:“那就按老夫说的办,命韩长鸾率三千兵士带着木筏埋伏好,伺机而动,阿于子,在下游的那座山崖上安营扎寨,准备好足量的滚石和擂木,在周军准备拐道的时候,狠狠给他们来一下!”
  在明摆着挡不住别人的时候,无赖打法也是很好的选择。高延宗和高长恭都听明白了,段韶压根就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他的办法就是一个字,拖。拖慢周军的脚步,拖周军的耐心,拖周军的军力。
  “大都督……,您是不是还有什么后手?”已经摸透了段韶脾气的高延宗问道。段韶这个老家伙人老成精,一般来说在这种问题上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深意的。
  段韶难言的叹了一口气,“老夫那里有什么后手?老夫的之后能做的就是一步步和宇文护耗着了,不要让他打到定阳,这就是老夫的底线了……”
  只要宇文护夺不回定阳和姚襄,汾北就牢牢地掌控在北齐的手里,直面定陇,威胁玉璧、河东。
  至于其他地方……,在段韶看来都是鸡肋,无关紧要的存在。
  “前些日子,听说田弘又拿下了一座城……”
  在这个时候,高延宗忽然想起来几个月以来一直被忽略的宜阳,傅伏还在宜阳苦苦支撑。
  “唔,傅伏呀……,宜阳居然还没丢掉,他很不错……”段韶点点头,“田弘是老将了,用兵之材不下于郭荣、侯龙恩,甚至……犹有胜之,傅伏他在没有援兵、粮草紧张的情况下支撑这么久,很了不起……”
  “可惜了……”段韶幽幽一叹,语气里略显沉重,带着点惋惜的意思。
  “宜阳,我实在抽不出身去救了……”
  “左相那边?”
  “斛律明月就更加不可能了,他还在和韦孝宽交战,那里抽的出身来?
  即便他想救,这个时候也不会离开玉璧的,韦孝宽的反击声势很大呀……”
  齐军拿下汾北,又猛攻玉璧,眼看这座北周门户就要被打开,这是高欢之后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二十多年后,河东各世家再一次面临着自东边的巨大威胁。于是他们纷纷选择了出兵支持韦孝宽。
  韦孝宽后台硬了,对付起斛律光的底气也足了,斛律光与韦孝宽交战多日,也未曾讨到多少便宜。
  高延宗和高长恭都沉默了,宜阳如果放弃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良久,段韶方才说道:“老夫也舍不得,可是……唉……,不知道独孤永业能不能抽出身来……”
  “传老夫将令,命独孤永业在宜阳、定陇外声援宜阳。”
  “告诉傅伏……他已经为我军取得了充足的时间,保不住宜阳陛下也不会责怪他的,万不得已的时候,能撤就撤吧……”段韶回头看去时,对岸火光越来越清晰,一直蔓延到天际,“暂时就……这样吧……”
  事实上段韶的提前部署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宇文护没有这个耐心等待天亮,大部人马还没有聚集完全,宇文护就命令郭荣率兵渡河。
  数千周军踏上了浮桥,浮桥宽度刚好可以容纳三个人并肩,足足八道,可以同时容纳上千人渡河。
  这个时候的黄河是比较湍急的,浮桥随着汹涌的黄河水起伏晃动,即使郭荣下令用铁索将浮桥系在一起,也难以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