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齐帝业-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抒很快就知道了,而且马上付出了行动。有一次很重要的朝会,崔抒称病没有去,这样重量级的臣子生病了,国君当然要去慰问一番了,其实他只是找个借口来和姜氏私通。而这恰恰就在崔抒的谋划之中,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切,在齐庄公拍着柱子呼唤姜氏的时候,崔抒一声令下,将齐庄公的护卫关在门外,然后命手下甲士围杀了齐庄公,齐庄公就这么做了石榴裙下死的风流鬼……
在颜之推看来,这个教材很好,是在劝谏君王统御下臣要把握一个度,注意分寸,颇有一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若寇仇”的味道。但是他忽略了一点,他眼前的这个学生是皇帝,而皇帝的思路往往是和正常人不一样的。普通人看问题恐怕都只会想:“这样一个无道昏君,的确该死。”而站在皇帝的角度上来看,这就是另外一回事。
“区区臣下,竟敢犯上作乱,可恼可恨!”
是的,站在君王的思路上考虑问题,他首先想到的绝不会是自己错了,既然错的不是自己,那么错的就必然是犯上作乱的崔抒了!
一言以蔽之,“吾日三省吾身,吾都发现是别人错了。”
这就是皇帝的思路。
一个君上,就算他表面上表现的再如何的谦虚、再如何的平易近人、礼贤下士,但他的本质也绝对是骄傲、冷酷的,知错,改错,但绝不会认错。
除非遇道百年不遇的天灾人祸,真正的到了束手无策、江山动荡的时候,否则你想让一个皇帝下诏罪己?
醒一醒吧!
从前不觉得有什么,自从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之后,他深深的觉得唐太宗和宋仁宗的养气功夫是真的好呀,为了后世贤名也是够拼的,换成脾气爆一点的试试?
如果他还是从前那个人,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他当然会觉得崔抒很可怜,齐庄公该杀。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上看,那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齐庄公调戏臣妻又怎么了?齐庄公这点有什么错?私通乱伦在皇家还少了,差这一件吗?——一点错也没有!整个天下都是朕的,你就算不满,又能怎么样?又敢怎么样?
高纬觉得齐庄公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在上位之后动手把崔抒宰了,在人家声势正壮的时候去调戏别人老婆,这不是脑子进了羊水吗?你要调戏人家你也得先把崔抒弄死了再说呀……高纬严重怀疑崔抒之所以那么大胆把这个二货扶上位,就是看中了他脑子不好使……
高纬很不喜欢今天的课,甚至,对于颜之推也起了重新审视的心思。
那么颜之推给自己讲这几篇究竟是什么个意思呢?高纬心里微微一沉,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史官,高纬跟他讲得很清楚,他想要听的是古今帝王治理天下的手腕,而颜之推所讲究的,却是臣子们眼中的“帝王范本”,他……几个意思?
是真的只是授课,还是……隐隐涵盖了劝谏之意?
颜之推是个典型的儒生,儒家理想型的帝王,就是垂拱而治,挑明了说,就是安安心心的当一个傀儡,任由臣子在下方指点江山。看似很美好,但实际真的会这样吗?
岂不见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皇帝成了傀儡,的确是做到了表面上的垂拱而治,但是政治局势却更加恶劣了。在这个年代,知识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这些人便是世家,世家都是重家不重国的,“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无论他们有多少才干,首先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各自的家族。世家和皇族都是趴在百姓的背上吸血的统治阶级,换而言之,世家的终极利益和皇帝的终极利益虽然相同,竞争关系导致了双方必然走向对立……
就好比一把手和二把手之间的猫腻,二把手表面上服从于一把手,却时时刻刻渴望分一分一把手的权柄。
世家、儒家和皇权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
他早晚是要腾出手对付他们的。
颜之推也是出自于世家……
高纬心底忽然便是一阵寂寥。
这个时候的史官基本都不像满清时期那么没有骨气,随意抹黑历史,粉饰太平,还算比较正直,崔抒曾为了掩盖弑君之实,勒令史官修改史书,但是斩杀了许多史官之后,记录下的仍然只有一句话,“崔抒弑君”。颜之推秉承古老的家训,更是讲究史官的气节。
高纬不愿意相信颜之推是有意的。
只是……日后,却万万不可再与颜之推推心置腹了……
他是史官,那从今往后便安安分分的做一个史官吧。颜之推虽有才,但是有些书生意气了,不能大用。
他很遗憾,也很无奈,不仅是因为理念的不同,这个身份就注定了他不可能会有真正交心的朋友。
他应该像冰一样冷,像石头一样硬,让人猜不透。
颜之推讲解的很慢,丝毫没有察觉到皇帝的心理活动。这位少年帝王很有耐心,时不时颔首微笑,一字一句的听完,淡声道:“讲得不错,赏……”
待到颜之推退下,高纬开始反思这些日子的政治得失。
想要打压旧阶级,那么便必须扶持一个新的阶级,是时候开始布局削弱世家影响力了……
高纬开始忙碌繁重的工作,今天他收到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宇文护开始明目张胆的剪除宇文邕的羽翼,宇文邕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宇文护开刀的第一个目标,是尉迟迥。坏消息也很让人无奈,北齐武平元年十一月九日,与契丹、高句丽毗邻的靺鞨部落寇边营州。
在北疆飘雪的冬日,数百里边塞燃起了熊熊烽火……
第一百七十三章北地烽烟(一)
北齐武平元年的冬天格外寒冷,北方大地多被皑皑白雪所覆盖,一连十余日没有过天晴的时候,凛冽狂暴的北风长驱直入,攻城拔寨,将北齐的千里疆土吹得黯然萧索。营州北部建平城,城头的大王旗在碎片一般的雪花中飘飘荡荡,似乎要被狂风吹向天际……
对于守城门的老卒贺六来说,本就平凡的冬日变得更加难熬了,和往常一样,他早早的就在城门十几丈远的地方搭了个木屋,木屋很小很矮,在鼓起来的雪地里丝毫不起眼,偶尔有袅袅炊烟从里边升起来。里面炕、胡凳、铁锅、木炭一应俱全,看城门的人累了便进去喝口热水,顺便烫一烫僵硬的四肢。
守城的老卒孑然一身,便被同袍们“赋予”了看家的重任,多年以来,边州的军纪早就废弛,也没有人会去计较这些东西,左右不过是个要有人看着就是了。贺六摸摸塞进皮袄子里的好东西,咧开嘴开心的笑笑,这年头银钱难得,这些东西可以添置一些上好的寿材,生前是个穷光蛋,死了说什么也要风光一回。都是别人“请”的,收入囊中丝毫没有心理压力,谁给好处,他就替谁的班,他就这样整整看了二十多年的城。
独自一人望着远处的天景,白茫茫一片,望不到边。贺六喝了一点酒,晃晃悠悠的上了城楼,早晚查一趟岗还是要的,一般来说建平都很太平,几年没有见过刀兵了,这是一个小地方,又偏僻又荒凉,即使是那些跟野猴子一样的野人都不稀罕抢这破地方,没油水。
贺六很是自得其乐,在这一方小天地里,他就是老大!
他乐呵呵的往喉咙里灌了一口发酸的酒浆,极目远眺过去,壮美的山河就在脚下起伏。忽然,贺六灌酒的姿势顿住了,就在刚刚那一瞬间,他仿佛看见了风雪里有什么东西……贺六眯起眼睛,仔细的盯着那边的大雪看,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刚才他明明看见两个小黑点淌过了结冰的小河,往这边移动,一眨眼……就不见了……
贺六联想到某种可能,喝得涨红的脸色忽然变得苍白一片,他慢慢的后退,身子迅速的矮了下去,躲避着外围的视线,而后抓起了粗糙的猎弓,朝城外瞄准。当年他也是沙场百战的悍卒,若不是身为汉人,一条腿又不灵便,如今说不得早就发达了。虽然退下多年,可是对于危险的直觉和判断已经融入了他的骨髓里。
刚才他绝对没有眼花——胡人来了!贺六的浑浊的眼睛隼一般扫视着周边,脑海里飞快的思索来的究竟是什么部落,突厥人?契丹人?还是……扶余人?
不可能呀,突厥与契丹刚刚与大齐签订盟约,这个时候犯事,不是存心挑起战端吗?互市盟约还要不要了?贺六恶狠狠的啐了一口唾沫,心里其实是有些期待来的是突厥和契丹,因为突厥和契丹和大齐撕破脸的可能性不大,游牧民族的统治虽然较为散漫,可是突厥大部已经是一个整体,契丹也有八大主要部落,是完全可以形成高压统治的,即使是有寇边行为,也一定只是一些小规模的、只有百人的部落,这种情况下可以完全可以挡住……
风裹挟着鹅毛大雪,天地间一片安静,只有雪簌簌落下的声音,贺六猫在墙根上等待了很久,依旧没有动静,他迅速做出了推测,要么来的胡人只有寥寥数人,要么就是来了一群,这两个只是斥候,来给大部人马打前站的……可是城门已经很久没有修缮了,破了一个大洞,胡人大部若来,根本就挡不住!
他提着嗓子朝城内疾声大呼,“敌袭!敌袭!!”声音喊出去便迅速被淹没在风雪里。贺六无奈,此时肝火外冒,只得猫着腰下了城墙,打算把门关上。
至于城外木屋里的家当,不要就不要了!
风雪里传来了马嘶声。
一支羽箭嗖地一声射来,直往贺六的面门,贺六关上大门,使劲的将门栓上了,隔着厚厚的门板都可以听见羽箭插入大门轰鸣颤动的声音。
贺六一身冷汗,爬上城楼,偷偷的探出头去,只见白茫茫的雪原之中忽然冒出了许许多多的黑点……
无数的人从视线的最远处密密麻麻的冒出了头!
这些人都是一样的装束,不着铠甲,披着油腻腻的裘皮,甚至连马鞍也没有,前额和头顶光秃秃的,脑后的头发结成辫子……看上去简直就如同是蛮荒中走出来的,连那些突厥人都没有那么落后野蛮。久在边地的老卒很快就明白了,他们不是契丹人,他们是……靺鞨人!
…………
“——废物!!”高宝宁愤怒的一脚踢在一个武将的胸口上,那武将滚出大帐,慌不迭的爬起来,在雪地里连连叩首求饶,“将军息怒,将军息怒!”
高宝宁满腔怒火简直要将帐篷给点起来,怒道:“我如何息怒!?”
“你们搭建起来的防御简直就是不堪一击!不过两日,建平、义县就接连失守!上万军民惨遭靺鞨人的屠戮,现在你告诉我息怒!若非本官就坐镇在营州,是不是要让那些野杂种打到昌黎城下!?”
高宝宁怒拍文案,“来人!将这几个渎职的人拖下去,斩首示众!”
一队军汉从帐外蹿进来,将几个武将绑住了,拖下去斩首,其中一人叫屈道:
“这不是末将等的责任呀!是城守先弃城逃跑的!刺史饶命!”
“很快他们就会下去陪你,我会将他们一并斩了!不劳你费心!现在……去死吧!”
高宝宁靠坐在主位上,胸口像风箱一样剧烈起伏,大帐内营州、平州、幽州的将领齐坐,却很安静,小心翼翼的,主帅正在气头上,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燎火。高宝宁性格沉稳,轻易是不会动怒的,一动怒就是要杀人,若非出了如此大事,他又怎么会是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